第5讲 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讲义(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讲解决问题的策略
(思维导图+知识锦囊+典例精讲+真题演练)【思维导图】
【知识锦囊】
知识点应用举例应用
【典例精讲】
【典例一】
孙阿姨去买玩具,她带的钱正好可以买12盒积木或9辆玩具汽车。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
积木每盒()元()盒
玩具飞机每架()元()架
玩具汽车每辆()元()辆
(1)她带的钱都买玩具飞机,能买多少架?
(2)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先把已知的条件填写在表格中;
(1)用30乘12,求出孙阿姨带的钱数,再用孙阿姨带的钱数除以60,求出她带的钱都买玩具飞机,能买多少架;
(2)用孙阿姨带的钱数除以9,求出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详解】
积木每盒30元12盒
玩具飞机每架60元?架
玩具汽车每辆?元9辆
(1)30×12=360(元)
360÷60=6(架)
答:能买6架。
(2)360÷9=40(元)
答:每辆玩具汽车40元。
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问题,熟练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典例二】李师傅要加工320个零件,前8天平均每天加工25件,剩下的每天准备加工
【分析】平均每天加工零件个数乘加工天数,即可算出前8天一共加工了(25×8)个零件,用零件总数减去已经加工的零件个数,可以算出剩下的零件个数,剩下的零件个数除
320-25×8
=320-200
=120(个)
120÷30=4(天)
答:还要加工4天。
列表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能使题目一目了然,是解决问题的好策略,同时熟练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典例三】四年级同学去参观水绘园。
如果大家乘坐小客车,每辆车坐20名同学,那么正好坐满16辆;如果改乘大客车,正好需要10辆,每辆大客车坐()名同学。
A.8 B.20 C.12 D.32
【分析】用20乘16,求出去参观水绘园的学生总数;再用学生总数除以10,求出每辆大客车坐多少名同学。
【详解】20×16÷10
=320÷10
=32(名)
每辆大客车坐32名同学。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的是归总问题,先求出去参观水绘园的学生总数,再进一步解答。
【真题演练】
一、解答题
1.(2021秋·贵州贵阳·四年级统考期末)小红的妈妈买2件同样的上衣用了360元,买3条同样的裤子用了315元,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谁便宜?便宜多少钱?(先整理条件,再解答。
)
上衣()()
裤子()()
2.(2020秋·山西大同·四年级统考期末)一种玩具飞机原价80元,降价后,原来买9架玩具飞机的钱,现在可以多买3架,问现在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3.(2020秋·山西太原·四年级统考期末)学校号召各年级给贫困地区学校的孩子捐书,五年级捐书95本,六年级捐的书比五年级的2倍少28本,_______?(先根据信息提问题,再解答。
)
4.(2023秋·湖南株洲·四年级统考期末)某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服装,计划每天生产50件,18天完成。
实际比计划每天多生产10件,实际生产完这批服装需要多少天?
5.(2023秋·江苏泰州·四年级统考期末)实验小学三、四年级共有学生514人,其中
8.(2022秋·江苏南通·四年级校考期末)在学校举行的“爱心传边疆”活动中,三年级捐了87本书,四年级捐的本数比三年级捐的2倍少15本。
(先提出一个两步及以上计算的问题,再列式解答)
问题:
9.(2023秋·江苏连云港·四年级统考期末)果园里有苹果树45棵,梨树的棵数比苹果
树多12棵,杏树的棵数是苹果树和梨树总棵数的2倍,果园里的杏树有多少棵?
10.(2021秋·江苏徐州·四年级统考期末)学生分组采集树叶标本,第一小组20人,每人采集15片;第二小组18人,每人采集19片;第三小组17人,每人采集20片。
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一共采集多少片树叶标本?(根据问题列表整理信息再列式解答)
11.(2021秋·江苏苏州·四年级统考期末)商场进行促销活动。
一种玩具汽车原来每辆80元,降价后,原来买9辆的钱现在可以多买3辆。
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多少元?
12.(2023秋·河南洛阳·四年级统考期末)四年级在实验田里种向日葵。
一班种了34行,每行18棵;二班种了26行,每行24棵;三班种了30行,每行25棵。
二班和三班一共种了多少棵?
13.(2019秋·河南平顶山·四年级统考期中)同学们做了288个树叶标本,平均放在6个标本盒里,每个标本盒里有3层。
平均每层放了多少个树叶标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14.(2020秋·江苏扬州·四年级统考期中)书架上共有324本书。
(1)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2)请用“另一种方法”或“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上题。
15.(2020秋·江苏扬州·四年级统考期中)王林坚持每天练习写毛笔字,一个星期(按7天计算)写了161个大字。
照这样计算,他11月份一共可以写多少个大字?
16.(2020秋·江苏扬州·四年级统考期中)某停车场收费规定: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3元。
李叔叔的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停车费,这辆小轿车停了几小时?
17.(2022秋·江苏苏州·四年级统考期末)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有下列信息:科技社团30人,是舞蹈社团人数的一半,书法社团的人数比科技社团和舞蹈社团的总人数多6人。
(1)根据以上条件,可以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
(在横线上填出所有的序号)
①美术社团有几人?②舞蹈社团有几人?③书法社团有几人?
④科技、舞蹈和书法三个社团一共有多少人?⑤科技社团比美术社团多多少人?(2)请选择上面可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18.(2021秋·江苏无锡·四年级校考期末)水果店运进3筐苹果、4筐桃和5筐梨。
苹果每筐重42千克,桃每筐重46千克,梨每筐重38千克。
(先列表整理,再解答)
(1)照这样的速度,到10:00水池水位是多少厘米?
(2)照这样的速度,要把池深是120厘米的水池注满水,一共要多长时间?
22.(2022秋·河南新乡·四年级统考期末)张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6分钟到达学校,如果返回时每分钟少走15米,需要几分钟才能到家?
23.(2023秋·江苏淮安·四年级统考期末)在学校体育健身节上,四年级全体同学进行团体操表演,第一种队形每排18人,一共排成了16排;变换成第二种队形后每排24人,一共要排成多少排?
24.(2023秋·河南周口·四年级统考期末)淘淘和姐姐一起去图书馆,每小时走了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去图书馆要走5小时,他们家离图书馆一共有多少千米?
25.(2021秋·江苏盐城·四年级校考期中)三个和尚从山下抬水吃,需要两个人才能抬上来,山下到寺庙的距离是852米。
平均每个和尚需要抬多远?
参考答案
360÷2=180(元/件)
315÷3=105(元/条)
105<180
180-105=75(元)
答:一条裤子便宜,便宜75元。
列表整理已知条件,能使题目一目了然,是解决问题的好策略。
2.60元
【分析】玩具飞机原价乘原价买的玩具飞机架数等于买玩具飞机的总钱数,再除以现在可以买的架数,即等于现在每架玩具飞机的价钱。
【详解】80×9÷(9+3)
=720÷12
=60(元)
答:现在每架玩具飞机60元。
归总问题,先计算出买玩具飞机的总钱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六年级捐书多少本;162本
【分析】已知五年级捐书的本数,五年级捐书的本数乘2,再减28,等于六年级捐书的本数,所以可以提问六年级捐书多少本,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六年级捐书多少本?
95×2-28
=190-28
=162(本)
答:六年级捐书162本。
(答案不唯一)
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15天
【分析】计划每天生产的件数乘计划完成的天数等于这批服装的件数,再除以实际每天生产的件数即可解答。
【详解】50×18÷(50+10)
⨯=(人)
564224
-=(人)
514224290
÷=(人)
290558
答:平均每班有58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四年级有多少人,再作进一步解答。
6.7分钟
【分析】54除以3等于小敏一小组每分钟包水饺的个数,再用126除以每分钟包水饺的个数即可解答。
【详解】126÷(54÷3)
=126÷18
=7(分钟)
答:包完126个水饺需要7分钟。
归一问题应用题,先计算出1分钟包水饺的个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表格见详解;230千克
【分析】12名同学可节约用纸60千克,要求46人可节约用纸多少千克,据此先填写表格;用60除以12,求出每名同学一个学期能节约用纸多少千克,再乘46,求出全班46人一个学期能节约用纸多少千克。
【详解】
60÷12×46
=5×46
=230(千克)
答:全班46人一个学期能节约用纸230千克。
本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先求出每名同学一个学期能节约用纸的质量,再进一步解答。
8.三、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246本
【分析】问题:三、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用87乘2的积减去15,求出四年级捐的本数,再加上87,求出三、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详解】三、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书?
87×2-15+87
=174-15+87
=159+87
=246(本)
答:三、四年级一共捐了246本书。
(答案不唯一)
解决本题先找清楚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再看用已知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提出问题并解答。
9.204棵
【分析】因为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多12棵,45加12即可求出梨树的棵数,再把梨树的棵数与苹果树的棵数相加求出两种树的总棵数,因为杏树是这两树总棵数的2倍,所以给前面所得和乘2即可求出杏树的棵数。
【详解】45+12+45
=57+45
=102(棵)
102×2=204(棵)
答:果园里的杏树有204棵。
先求出梨树的棵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杏树棵数=梨树与苹果树总棵数×2,
18×19+17×20
=342+340
=682(片)
答: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一共采集682片树叶标本。
先计算出第二和第三小组采集树叶标本的片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60元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原来买9辆玩具汽车花费的钱数。
原来买9辆的钱现在可以多买3辆,则现在可以买9+3=12(辆)。
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的价钱。
【详解】80×9÷(9+3)
=720÷12
=60(元)
答:降价后每辆玩具汽车60元。
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
12.1374棵
【分析】用26乘24,求出二班种的总棵数;用30乘25,求出三班种的总棵数;再把两个
积相加求和,据此解答。
【详解】26×24+30×25
=624+750
=1374(棵)
答:二班和三班一共种了1374棵。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加法的意义及应用,关键是理清题意,明确先求出二班、三班种的总棵数是解答的关键。
13.16个;方法见详解
【分析】方法一:先用288÷6求出平均每个标本盒放了多少个树叶标本,再用每个标本盒的树叶数量÷层数,即可求出每层有多少个树叶标本数量。
方法二:先用6×3求出一共有多少层,再用树叶标本总数÷总层数,即可求出每层有多少个树叶标本数量。
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方法一:
288÷6÷3
=48÷3
=16(个)
方法二:
288÷(6×3)
=288÷18
=16(个)
答:平均每层放了16个树叶标本。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4.(1)27本
(2)另一种方法见详解;代入原题检验:3×4×27=324(本)或4×27×3=324(本)【分析】(1)首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层,然后用书的数量除以书架的层数,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即可。
(2)先用324÷3求出每个书架上放多少本,再除以4即可求出每层放多少本;检验时先计算出一共有多少层,再乘每层的本数;也可先算出一个书架的本数,再乘书架的个数,
即可解答。
【详解】(1)324÷(3×4)
=324÷12
=27(本)
答: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27本书。
(2)324÷3÷4=27(本)
代入原题检验:3×4×27=324(本)或4×27×3=324(本)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即可先算出书架一共有多少层,也可先算出每个书架放的本数,再进一步解答。
15.690个
【分析】先依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用一个星期写的161个大字除以天数求出每天写的字,再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用每天写的字乘以11月份的天数30天即可解答。
【详解】161÷7×30
=23×30
=690(个)
答:他11月份一共可以写690个大字。
本题考查知识点:正确运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16.7小时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轿车前2小时收费4元,以后每小时收费3元。
李叔叔的小轿车离开停车场时,付了19元停车费,说明李叔叔的停车费是分段收费,前前2小时的费用+以后每小时的费用=总费用。
【详解】19-4=15(元)
15÷3=5(小时)
5+2=7(小时)
答:这辆小轿车停了7小时。
分段收费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此题考查生活常识。
17.(1)②③④;(2)舞蹈社团有几人?60人
【分析】(1)对各个问题进行判断,能够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1)42×3+4×46
=126+184
=310(千克)
答:运来苹果和桃一共310千克。
(2)38×5-42×3
=190-126
=64(千克)
答:运来梨比苹果多64千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9.90人;44人
【分析】三年级参加的人数已知,根据四年级参加人数与三年级参加人数的关系,给23乘3再减2即可求出四年级参加的人数,再把三、四年级参加的人数相加即可求出三、四年级一共参加的人数,四年级参加的人数减三年级参加的人数即可解答最后一个问题。
【详解】23×3-2
=69-2
=67(人)
67+23=90(人)
67-23=44(人)
答:三、四年级一共有90人参加,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年级多44人。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四年级参加的人数。
20.5小时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所以用速度100千米乘时间4小时,求出从A市开往B 市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所以用求出的路程除以速度80千米,即可求出时间。
【详解】100×4÷80
=400÷80
=5(小时)
答:需要5小时。
本题考查了路程问题。
关键是掌握路程÷时间=速度关系式的灵活运用。
21.(1)72厘米
(2)200分钟
【分析】(1)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每20分钟水池水位增加12厘米,先计算出8:00到10:00有多少个20分钟,再乘12即可解答。
(2)用池深除以20分钟水池水位增加的厘米数,再乘20即可解答。
【详解】(1)(1)10时-8时=2小时
2小时=120分钟
120÷20×12
=6×12
=72(厘米)
答:到10:00水池水位是72厘米。
(2)120÷12×20
=10×20
=200(分钟)
答:一共要200分钟。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每20分钟水池水位增加的厘米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8分钟
【分析】60乘6等于家到学校的距离,60减15等于回家时每分钟走路程,学校到家的距离除以回家每分钟走的路程,即等于回到家需要的时间。
【详解】60×6÷(60-15)
=360÷45
=8(分钟)
答:需要8分钟才能到家。
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2排
【分析】先用18乘16,求出四年级全体同学总人数,再用四年级全体同学总人数除以24即可解答。
【详解】18×16÷24
=288÷24
=12(排)
答:一共要排成12排。
本题考查了利用整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先求出四年级全体同学总人数是解答的关键。
24.2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去图书馆要走5小时,也就是要走5个4千米,因此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4×5=20(千米)
答:他们家离图书馆一共有20千米。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普通行程问题的计算方法。
25.568米
【分析】山下到寺庙的距离乘2等于抬水的2人走的路程和,由于是3个和尚去抬的,再除以3等于平均每个和尚抬的路程。
【详解】852×2÷3
=1704÷3
=568(米)
答:平均每个和尚需要抬568米。
2个人抬水走的路程和,是由3个人共同完成,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