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通史模式一轮复习测试:第五部分第十五单元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过关检测 (十五 )
考试时间:4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题 5 分,共60 分)
1. (2019 ·山西部分学校摸底)1945 年9 月,美、英、苏、法等外国交部长在
伦敦会见。
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反对了把鲁尔和莱茵从德国分
离的建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略微和缓一些,可是,关于肢解德国的方案
却果断反对。
这表示 ()
A.意识形态的差别起决定作用
B.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国际关系
C.西欧国家希望挣脱美国控制
D.美苏两国渐渐从合作走向抗衡
答案B
分析资料反应二战后不一样国家对处理德国的建议分歧大,这是鉴于国家利益的分歧,应选 B 项。
国与国的关系决定于综合国力,清除 A 项;资料没有反应西欧国家希望挣脱美国控制,清除 C 项;资料没有反应美苏抗衡的信息,清除 D
项。
2. (2019 ·山东临沂月考 )1954 年,美国构成了一个联合防守系统东南亚合
约组织,此中包含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
华
盛顿还与汉城 (1953 年,今首尔 )和中国台北 (1954 年 )签署了共同防守合约。
这些
合约的签署表示 ()
A.美国增强亚洲冷战政策
B.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
C.冷战的焦点转移至亚洲
D.美苏在亚洲抗衡渐渐升级
答案A
分析依据资料可知,美国在亚洲构成了一个联合防守系统并签署共同防守
合约,目的是针对和管制亚洲的共产主义权力,增强亚洲冷战政策,故A项正确。
资料没有表现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清除 B 项;50 年月初,美苏冷战的焦点在欧洲,清除 C 项;资料没有波及苏联的信息,没法推测美苏在亚洲抗衡渐渐升
级,清除 D 项。
3. (2018 ·山西大同、阳泉二模 )1964 年 6 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域上,
法国都采纳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
”这反应了()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解体
D.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答案D
分析据资料“1964 年”联合所学可知,美国还是世界霸主,故 A 项错误;
B 项与史实不符,清除;据资料“从北约到联合国”可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并未解体,故
C 项错误;据资料“法国都采纳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说明
两极格局遇到多极化趋向的冲击,故 D 项正确。
4. (2018 ·邯郸要点中学联考 )1945 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大纲 (包含国有化,增添就业,实行社会保障等)博得大选。
对这一大纲认识正
确的是()
A.外面有助于和缓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实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进方案
C.结果上解决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
D.手段上增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涉
答案D
分析1945 年,美苏“冷战”还没有开始, A 项错误;该竞选大纲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修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质, B 项错误;该方案不行能
完全解决社会贫富分化的问题, C 项错误;竞选大纲的内容包含了国有化、增添
就业、实行社会保障等举措,表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涉, D 项正确。
5. (2019 ·广东肇庆统测 )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创始了国家干涉经济的新模式。
进入20 世纪 70 年月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
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涉。
对经济的干涉或减少干涉的根本出发点() A.减少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
B.保证经济次序的正常运转
C.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花费
D.和缓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B
分析1929~ 1933 年的经济危机表示,“自由听任”的经济政策已没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快发展,而20 世纪 70 年月经济发展又出现“滞胀”现象,由此可知,对经济的干涉和减少干涉,其根本出发点都是保障经济次序的正常运
行,故 B 项正确。
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不是其根本出发点,故 A 项错误;扩大内需刺激花费是缓解危机的举措,故 C 项错误;和缓社会矛盾不是根本出发点,故
D。
6.(2019 ·河南洛阳期中 )今世多本主国家的学者、企家、政治家意
到,两极分化重的果是市力重不足。
不是社会公正,并且
是。
当消者无消,商企也就失掉了利的时机。
此,
些国家 ()
A .完美社会福利制度B.鼎力展国
C.鼎力展第三D.展新知
答案A
分析资料信息“两极分化重的果是市力重不足⋯⋯ 当消者无消,商企也就失掉了利的时机” ,意思是失多了会影响商企
的展。
合所学知可知,认识决个,西方国家完美了社会福利制
度,故 A 正确。
B、C、D 三与解决“两极分化重”无直接关,故清除。
7. (2019 ·内蒙古月考 )《国基金定》定,各国美元的率,
只好在法定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若市率超法定率1%的波幅度,各国政府有在外市上行干,以持率的定。
此() A.有益于国易的有序展
B.旨在抗以首的互会
C.地区集化的展向
D.不利于欧洲国家的一体化
答案A
分析资料“各国美元的率,只好在法定率上下各 1%的幅度内波。
若⋯⋯ 各国政府有⋯⋯ 行干”体出要国率的定,从而推国易的有序展,故 A 。
B、C 两
资料没法体,清除;国
率的定,客上推了欧洲的展,欧洲国家的合造了条件,D 。
8. (2019 ·广西柳州月考 )第二次世界大后,美国于 1945 年末向合国社会理
事会提召开国易与就会, 1947 年合国易与就会通了
《国易章》,但美国没有同意章,建的国易最后流了。
反应了 ()
A.合国完整受美国霸政策操
B.美国影响国的拟订
C.国易逆世界展潮流
D.冷致国易的流
答案B
分析依据资料美国“ 建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 没有同意该宪章”可知, B 项正确。
A 项“联合国完整受美国霸权政策操控” 说法太绝对,故清除;C项不切合史实,清除;资料没法表现美苏冷战致使国际贸易组织流产,故清除
D项。
9. (2018 ·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会议时期批评斯大林,致使苏联人民特别是年青人对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摇动。
苏共党
内变故、社会主义阵营思想混乱、以致被西方国家流传利用都是它带来的恶果。
因而可知 ()
A.改革不可以高出经济领域
B.苏联人的思想获得完全解放
C.意识形态稳固十分重要
D.苏联完整挣脱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C
分析依据资料可知,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评为苏联党内变故和社会主义阵营混乱等带来了严重悲观影响,据此能够得出意识形态稳固很重要,故 C 项正确。
A 、B、D 三项均不切合史实,故清除。
10.(2018 ·甘肃玉门期末 )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我国从 APEC 其余成员国的入口年增幅保持在 11%左右,为各成员国资本供给了安全的、可预示的、拥有巨
大盈余潜力的投资环境。
这表示()
A .中国是 APEC 组织的最大成员国
B.地区合作组织推进了地域经济发展
C.中国是亚太地域最具潜力的市场
D.中国态度决定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
答案B
分析资料“ 我国从APEC 其余成员国的入口年增幅保持在11%左右”表示APEC 组织对地域经济沟通发展有推进作用,故 B 项正确。
A 项“最大”说法错误,故清除;资猜中没有表现出中国是最具潜力的市场,故 C 项清除; D 项“决定” 说法不切合史实,清除。
11.(2018 ·湖北武汉调研 )因为美国股票市场和新兴电子计算机技术家产在 20 世纪 90 年月一片兴盛,一些察看者重提 20 年月的繁华和无制的谋利活动,以及1929 年美国股市的崩溃。
这些察看者们反省的是()
A .世界经济的制度化B.世界经济的全世界化
C.世界经济的系统化D.世界经济的地区化
答案B
分析1929 年美国股市的崩溃,从而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表现出生界经济的全世界化趋向,故 B 项正确。
世界经济的制度化、系统化、地区化均出此刻二战以后,与 1929 年美国经济危机没关,故A、C、D 三项错误。
12.(2018 ·江西南昌三模 )二战后,美国对亚、非、拉美新兴独立国家的观点一直没有根本改变,全力把其社会模式和价值观点强加于人。
美国《外交季刊》
首席履行官戴维·罗特科普夫曾声称:“假如世界向一致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类语言就应当是英语。
”关于这一现象()
A.民族国家要全力抵制英语扩充
B.应踊跃适应世界一体的发展趋向
C.要抨击美国霸权主义侵略政策
D.新兴独立国家应当保持文化自信
答案D
分析资料重申的是在美国文化扩充眼前新兴独立国家应怎样面对。
新兴独
立国家应当保持文化自信,而不是全力抵制英语,故 A 项错误, D 项正确。
B 项认知错误,资料反应的是文化扩充,不是经济一体化,故清除;文化扩充不是霸
权主义的主要表现,故 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共 2 道小题, 13 题 20 分, 14 题 20 分,共 40 分)
13.(2019 ·江苏南京调研 )二战后美国实行的霸权主义政策对世界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美国的霸权与冷战密切有关。
历史上成功的霸权国家都是依据自己
的目标组织起经济空间,以保护自由经济系统的霸主所组织起来的开放的市场经
济空间。
同时,这类霸权关于保护冷战时期西方公司的政治稳固有直接的作用。
美国经过签署北大西洋条约、美日安保合约等多边和双边军事联盟合约而成立起
以自己为首的西方安全体制。
在全世界化环境中美国的霸权有减有增。
在全世界
化的推进下,跟着冷战的发展,美国在其西方盟国中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败了。
但
从全世界层面看,美国能对世界系统中的生产构造、金融构造产生比任何其余国
家或地域大得多的影响,比方制定世界经济运转规则,所以美国的霸权在全世界
化的推进下反而相对地增强了。
——摘编自叶江《冷战、美国霸权与全世界化》资料二冷战后美国霸权的膨胀增强了美国领导世界的意向,使得冷战后美
国霸权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冷战后的美国霸权主义是一种更为明目张胆的霸权主
义。
冷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市场经济制度、美国的价值观点,踊跃地向全
世界扩展美国的权力和影响。
同时,“新干涉主义”使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披上一层“仁爱”的外套。
“新干涉主义”是指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
道主义和保卫西方共同价值观为借口,用政治施压、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等手段
干涉别国内政。
别的,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表现为一种制度性霸权。
制度霸权是
指经过西方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表现出来的一种霸权形态。
只
要霸权国能够保持霸权地位,它的国家安全、经济财产、意识形态观点、社会价
值观点就有了基本的保障。
——摘编自刘丽云《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
(1)据资料一并联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冷战中实行霸权主义在政治上、经
济上和军事上的企图及表现。
怎样理解资料一中美国霸权“有增有减”的含义?
(8 分)
(2)据资料二,归纳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发展表现的新特色,说明美国实行霸
权主义的目的。
(12 分 )
答案(1)企图及表现:保护自由经济系统,如实行马歇尔计划、布雷顿丛林
系统、关贸总协议等;保护西方政治稳固,如杜鲁门主义;成立西方安全体制,
如北大西洋条约。
(4 分)
含义:“减”:遇到日本、西欧、不缔盟运动的冲击,霸权遇到挑战。
(2 分)“增”:对世界生产构造、金融构造影响增添。
(2 分)
(2)新特色:更为明目张胆;新干涉主义;制度性霸权。
(6 分)
目的: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经济财产、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点。
(6 分)分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资料一“经过签署北大西洋条约、美日安保条
约等多边和双边军事联盟合约而成立起以自己为首的西方安全体制”归纳企图。
第二小问,联合所学列举表现。
第三小问,依照资料一“ 美国在其西方盟国中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败了” 并联合所学知识造成衰败的原由回答“减” 。
由资料一“美国能对世界系统中的生产构造、金融构造产生比任何其余国家或地域大得多
的影响”从而归纳出“增”之所在。
第 (2)问,第一小问,由资料二“一种更为明目张胆的霸权主义”“ 新干涉主义”“ 冷战后美国霸权主义表现为一种制度性霸权” 归纳。
第二小问,由资料二“只需霸权国能够保持霸权地位,它的国家安全、经济财产、意识形态观点、社会价值观点就有了基本的保障”从而归纳出美国实行霸权主义的目的。
14.(2018 ·江苏徐州高三期中 )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经历了波折的历程。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各国政府作用是战后四分之一世纪西欧“经济奇观”不行忽略的因素。
政府肩负的任务包含保证整体形势稳固,创建有益于经济增添的环境,为经
济上的弱势人群供给最低限度的保障等等。
就国际层面而言,还应归功于政府之
间宽泛深入的合作。
这类合作其实不老是自觉形成的,常常需要美国从旁推进。
但
与两次世界大之的年份对比,政府合作的展是很明的。
——摘自 [美 ]多·卡梅等《世界史》资料二当欧共体逐成形并出最先几步,世界正于上涨的,
所以一新惹祸物广泛充了情,又反来加快了欧共体前的步伐。
接下来,在成国不停增添的同,世界增明放。
布雷丛林系统于
1971 年止。
打乱了 1970 年定的在最先 6 个成国之一的划。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全部成国的划均遇到重影响,面翻了两番的石油价钱,各国采纳各自的举措。
——摘自 [美 ]多·卡梅等《世界史》
(1)据资料一,合所学知,剖析后欧洲展的有益条件。
(6 分)
(2)据资料一、二,合所学知,从正反双方面影响后欧洲一体化程的要素。
(10 分)
(3)合上述资料,你推地区展当按照哪些原?(4 分)
答案 (1)条件:后早期各国政府行宏控;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美国欧
洲行救助。
(6 分)
(2)有益要素:后早期欧洲国家汲取了史上抗的教;世界高速
展;后代界朝着系统化制度化展。
(6 分)
不利要素:国关系不(布雷丛林系统崩溃 ); 70 年月世界不景
气。
(4 分)
(3)原:地区展离不开公正合理的国;地区展离不
开与域外国家合作;地区内国家加,防止各自。
(4 分)分析第(1),据资料一“各国政府作用是⋯⋯不行忽的要素”“功于政府之宽泛深入的合作”“常需要美国从旁推”得出。
第 (2),第一小“有益要素” ,据资料一“ 后四分之一世西欧‘ 奇观’”“ 与两次世界大之的年份对比”,资料二“ 布雷丛林系统”得出。
第二小“ 不利要素”,据资料二“布雷丛林系统于 1971 年止”“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并合所学知得出。
第 (3),据资料一“就国面而言,功于政府之宽泛深入的合作”、资料二“布雷丛林系统于 1971 年止。
打乱了⋯⋯划”并合所学知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