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预初数学《有理数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别化教课方案
学员姓名:年级:六年级指导科目:数学学科教师:陈栋军
讲课日期2017 年讲课时段
1、能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底数,理解幂的含义,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例和有理
数乘方的运算.
教课目的2、创建情境,感觉到数学的巧妙性,形成必定的数感、符号感,发展抽象思想
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质生活的亲密有关,加强实质问题与数学识题之
间互相转变的意识和能力 .
单元一有理数的乘方注意细节,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留意生活、细讲课单元成长目标心察看、总结规律,温故知新,在稳固中获取单元二有理数的综合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教课内容
单元一有理数的乘方

1、发问:我们已经学过平方, 22代表什么意思?
注意细节,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留意生活、仔细察看、总结规律

一、乘方及有关观点
n个同样因数 a 相乘,记作 a n
求 n 个同样因数 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 a a a a a n中,同样因数 a 叫做底数,同样因数的个数n 叫做指数.读作 a的 n次方.( a 是随意n个 a
有理数, n 是正整数)
特其他, 1n1, 0n0 ( n 是正整数)
二、例题剖析
1 、 指出以下各组乘方中的底数、指数
1) 23,
23, ( 2)3
2) 24
,(2)4
, (
2) 4 3
3
3
3) ( 12)
3
3
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例
( 1)察看并判断以下各数的符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2 , 23 , 24 , 25......
( 2) 2 ,( 2) 3 , ( 2)4 ,( 2) 5......
( 2)乘方运算的符号法例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 3)例题剖析
计算:( 1) 12n
( 2) ( 1) 2n
( 3) ( 1)2 n 1
3.计算器中乘方的使用
注意细节,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留意生活、仔细察看、总结规律
【练】
1.填表
运算 加

乘方
结果


2.填表
乘方45( 4)553(5)3a n a
23
底数
指数
3.填表
a-4 1 1
0 .10-1-1 2
n2347101n
a n
单元二有理数的综合

本章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注意细节,在生活中需要我们留意生活、仔细察看、总结规律
【解说】
精选文档
正数:大于零的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在正数前方加上负号“—”的数) 注意:①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不一班教育
②关于正数和负数,不可以简单理解为带“ +”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
例1、 向北走 2000 米与向南走 1000 米,若规定向北走为正,则向北走 2000 米可记作 ,
向南走 1000 米,原地不动课记作
例2、 七年级一班第一小组五名同学某次数学测试的均匀成绩为 85 分,一名同学以均匀成绩为标准,
超出均匀分记正,将五名同学的成绩分别记作— 15 分,— 4 分, 0 分, 4 分, 15 分。

这五名同 学的实质成绩分别是多少分?
例3、 察看下边挨次摆列的一列数,请接着写出后边的数,你能说出第 15 个、第 101 个、第 2010 个
的数是什么?
1)、— 1、— 2、+3、— 4、— 5、 +6、— 7、— 8、 、 、
2)、—1、 1 、—3、 1 、— 5、 1 、— 7、 1



2
4
2
8
易错点: 1、误以为凡带正号的数就是正数,误以为凡带负号的数就是负数 例: a 必定是正数吗? 2、关于“ 0”的含义理解不正确 例: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0 是自然数 B 、0 是整数 C 、0 是偶数 D 、海拔 0 米表示没有海拔
考点 2、有理数
1、有理数的分类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按定义分: 有理数
负整数 按性质符号分:有理数 0
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注意: 1、有理数只包含正数和分数,无穷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如圆周率就不是有理数了。

2、0 是整数不是分数不一班教育
例 1、把以下各数填在相应的会合内:
π,
1
,-3 , 2, -1 ,-0.58 ,0,-3.14 ,
13
,0.618
,10
4
9
整数会合:{ } 分数会合:{ }
非负数会合:{

例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有理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B
有理数 -a 必定表示负数 C 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D
有理数包含整数和分数
精选文档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的含义:
(1)数轴是一条直线,能够向两边无穷延长
(2)数轴的三因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这三者缺一不行
(3)数轴一般取右(或向上)为正方向,数轴的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确实定都是依据实质需要规定的。

(4)同一数轴的单位长度一定一致
例 1、图中哪一个表示数轴?并说出原因。

例 2、请画出一条数轴,在而且在数轴上标出下边的有理数:3,-2 ,-3.5 ,3
,0,+2,,0.5. 2
3、相反数(要点)
定义:只有符号不一样的两个数叫做相反数。

(在数轴上分别地点原点的双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
.......
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的表示方法及多重符号的化简:
当a 0, 则- a0
(1)当a 0,则a0
当a 0, 则a0
例 1、有理数1
的相反数是()
(A)13
(B)1()()–
3 33
C 3D
例 2、 a 的相反数是, -a 的相反数是, 0的相反数是
例 3、、若 a 和 b 互为相反数,则 a+b=
例 4、假如 a b0 ,那么a, b 两个实数必定是()
A. 都等于 0
B.一正一负
C. 互为相反数
D.互为倒数
例 5、假如a与 1 互为相反数,则| a2| 等于()
A.2B.2C. 1D.1
4、绝对值(难点)
绝对值的定义:数轴上表示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记为∣ a∣,读作:a的绝对值因为数的绝对值是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因此一个数的绝对值不行能是负数。

即:任何数的绝对值都
是正数( 0 的绝对值是 0)
精选文档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 0 的绝对值是 0
绝对值的计算规律: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若 a b ,则 a=b 或 a=-b ;
(3)若 a b 0,则 a 0, b 0
例 1、假如 | -a | = -a,以下建立的是()
A .a<0 B.a≦0 C.a>0D.a≧0
例 2、的绝对值是 8。

例 3、若 b11,则 b=,若 a60,则 a,若 a a ,则 a 0
例、若 a3, b 5 ,则 a b 等于()
4
A、2
B、8
C、2或8
D、1或8
例 5、已知ab2b 1 20
(1)求 a,b 的值
a 2008
(2) 求b2008的值
2
求1
1
1a2
1
2
1
ab a 1 b b a 2008 b 2008
例 6、计算:1
1111111 2324310099
例7、 352127(2)34
4 3
1 552
例 8、依据 a0 ,解答以下问题
(1)当 x 为什么值时 , x 2 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2)当 x 为什么值时 , 3 x 4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例 9、已知某部件的标准直径是10mm,超出规定直径长度的数目(单位:mm)记作正数,不足规定直
精选文档
径长度的数目(单位: mm)记作负数,查验员某次抽查了 5 件样品,检查的结果以下表:序号12345
直径长度
+0.1-0.15+0.2-0.05+0.25
( mm)
(1)试指出哪件样品的大小最切合要求;
(2)假如规定误差的绝对值在0.18mm以内是正品,误差的绝对值在0,18mm—0.22mm之间是次品,误差绝对值查过 0.22mm是废品,那么上述 5 件样品中,哪些是正品,哪些是次品,哪些是废品?
易错点: 1、画数轴时,缺乏因素
2、误以为 a a ,则 a>0; 若 a a ,则 a<0
例:已知 a a ,则 a 的值是()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3、相反数和倒数的定义相混杂
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 1、比较以下有理数的大小
-(-5)和- 5-(+3)与 0 4 与3与3.14
54
例 2、若 m>0, n<0,且 |m|>|n|,用“ >”把m、m 、 n 、n 连结起来。

考点 3、有理数的加减(重难点)
1、有理数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同样的符号,并把其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与
b 互为相反数,
b 与 c
相乘的积是最大的负整数,
d

e
的和等于
-2
,则 a b d e
1 a bc
bc
的值是多少?
例 2、读一读:式子“ 1+2+3+4+5...+100 ”表示从 1 开始的 100 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因为上述式子比较
100
长,书写不方便,为简单起见,我们能够将“1+2+3+4+5...+100 ”表示为n ,这是乞降符号。

比如
n 1
“1+3+5+7+9+...+99 ”(即从 1 开始的 100
50
以内的连续奇数的和)可表示为(2n 1) 。

经过对以上材
n1
料的阅读,请回答以下问题:
(1)2+4+6+8+...+100( 即从 2 开始的 100 以内的连续偶数的和乞降符号表示为_____;
(2)计算:
3
3n ______(填写最后的计算结果)。

n 1
例 3、从图( 1)中找规律,并在图( 2)填上适合的数
-19
-11-8
-5-6
-412-14 -2
(1)
(2)
2、有理数减法
①有理数减法法例中,字母 a,b 表示随意有理数; 0 减去任何数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②有理数的减法可转变成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不要将减法法例与加法法例中异号两书相加混杂。

③计算有理数的减法时,要把减号变成加好,把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即一定同时改变两个符号:意识运算符号由“ - ”变成“ +”;而是减数的性质符号由正变成负或由负变成正。

例 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两数相减,被减数必定大于减数
B.0 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 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差为0
D.减去一个正数,差必定小于被减数
例 2、计算:
(1) 2
1
5
1
(2) 8
1
2.7
(3) 28.5 ( 28.5)
(4) 0 (
12
)
3 6 2
13
例 3、列出算式并计算以下各题: (1)
1
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
- 3 2
的相反数的差;
3
3
(2)潜水员从海平面以下 24m 处上涨到海平面以下 15m 处,此潜水员上涨了多少米?
例 4、已知 a<0,b<0, 且 a
b ,试判断 a-b 的符号。

3、有理数加减的综合运用 例 1、计算:
(1)
1 ( 2
)
0.48 ( 4
)
(2) 4
7
5
1
4
1
3
1
50
3
9
8 2 4 8
(3)1-2-3+4+5-6-7+8+9-11+12+...+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4)
1
2 2
1 1 ... 2008 1 2009 1 1 3
3 4 2009 2010
例 2、以地面为基准, A 处高 +2.5 米, B 处高为 -17.8 米, C 处高 -32.44m ,问:
(2)A 处比 B 出高多少?
(3)
(4)B 处和 C 处哪个高?高多少?
(5)A 处和 C 处哪个低?低多少?
例 3、小亮做这样一道题:“计算3”,此中表示被污染看不清的一个数,他打开答案知道该题的结果是 6,那么表示的数是多少?
例 4、 -a,-b在数轴上的地点如图,
-b-a0
化简: a b a b a .
温故知新,在稳固中获取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
1、正数和负数的有关观点
(1)正数:比 0 大的数叫做正数;负数:比 0 小的数叫做负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有理数的观点及分类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往常有两种分类:
精选文档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正数
正分数
有理数
负整数 有理数
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负数
负分数
3、有关数轴
(1)数轴的三因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数轴是一条直线。

(2)全部有理数都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必定都是有理数。

(3)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表示负数的点在原点的左边。

4、绝对值与相反数
( 1)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记作: a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自己,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a(a 0)
a
0(a 0) a(a 0)
( 2)相反数:符号不一样、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
数。

若 a 、b 互为相反数,则 a+b=0;
相反数是自己的是 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 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0;绝对值是自己的数是非负数。

任何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自己之迷
①倒数是它自己的数是± 1
②绝对值是它自己的数是非负数(正数和 0)
③平方等于它自己的数是 0,1 ④立方等于经自己的数是± 1,0 ⑤偶数次幂等于自己的数是 0、1 ⑥奇数次幂等于自己的数是± 1, 0
⑦相反数是它自己的数是 0
数之最
①最小的正整数是 1 ②最大的负整数是 -1 ③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0 ④平方最小的数是 0 ⑤最小的非负数是 0 ⑥最大的非正数 0 ⑦没有最大和最小的有理数 ⑧没有最大的正数和最小的负数
5、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
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大;
两个负数比较:先算出它们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6、有理数加法
( 1)符号同样的两数相加: 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一致, 和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加数绝对值之和. ( 2)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当两个加数绝对值不等时,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同样,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当两个加数绝对值相等时,两个加数互为相反数,和为零.
(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互换律: a+b=b+a
加法的联合律: (a+b)+c=a+(b+c)
7、有理数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8、在把有理数加减混杂运算一致为最简的形式,负数前方的加号能够省略不写。

比如: 14+12+(-25 )+(-17 )能够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 14+12 -25-17 ,能够读作“正 14 加 12 减25 减 17”,也能够读作“正 14、正 12、负 25、负 17 的和 . ”
9、有理数的乘法
两个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 相乘都得 0。

第一步:确立积的符号第二步:绝对值相乘
互换律a:b b a
联合律(:a b) c a (b c)
分派律a:(b c) a b a c
10、乘积的符号确实定
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 0 时,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立: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有理数相乘 , 有一个因数为零 , 积就为零。

11、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0 没有倒数。

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必定同样)
倒数是自己的只有 1 和-1 。

12、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等于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 的数,都得 0。

13、有理数的乘方
( 1)求同样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 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
a4a2 4 3a
1n
一般地,n 个 a记作a,读作: a 的 n 次方,表示 n 个 a 相乘;此中, a 是底数, n 是指数,
a n称为幂。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
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 , 负
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
(3)一个数的平方为它自己 , 这个数是 0 和 1;
一个数的立方为它自己 , 这个数是 0、 1 和-1 。

14、科学计数法
一般状况下,把大于10 的数表示成a 10n(n 为正整数)的形式时,为了一致标准,规定了 a 的范围,
(1 ≤a<10) ,这类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5、有理数混杂运算
有理数混杂运算的次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16、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
(1)依占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地点直接比较;
(2)依据规定进行比较:两个正数;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正数与负数;两个负数,表现了分类
议论的数学思想;
(3)做差法: a-b>0 ? a>b;
( 4)做商法: a/b>1 ,b>0 ?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