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
• 临床护理 •
失;无效:患儿在经过3 d 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或者加重。

其中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二者之和。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 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如果P <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皮疹消退和痊愈时间对比:实验组手足口病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和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相比均明显优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 论
在临床上手足口病是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中婴幼儿为高发人群,主要表现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有溃疡或者疱疹的发生,给患儿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的特点[3]。

对患儿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取得的疗效也不同,并且患儿的康复和护理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和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增加患儿家
属对手足口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4]。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缓解其焦虑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其可以帮助医疗人员来更好地治疗患儿。

患儿接受传统的护理措施取得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为较为有效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患儿的预后,提高其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皮疹痊愈时间[5]。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的护理,实验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儿相比显著优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儿皮疹的消退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和对照组患儿相比均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治疗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皮疹的消退时间和痊愈时间也更短,值得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袁鑫霞,刘会彦,尤彦华,等.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
口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7):170-171.[2] 刘晓娟.综合性护理、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
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31):104-105.
[3] 屠蓓兰.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9):127-128.
[4] 朱华.综合性护理与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护理的效果研
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5):117-118.
[5] 袁鑫霞,刘会彦,尤彦华,白晶利.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
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7):170-17.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n=60)43(71.7)13(21.7)4(6.6)56(93.4)对照组(n=60)
29(48.3)
14(23.3)
17(28.4)
43(71.6)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皮疹消退和痊愈时间对比(x -±s ,d )
组别皮疹消退时间皮疹痊愈时间实验组 3.3±1.17.5±2.4对照组
5.3±1.6
11.9±3.2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
张凤敏 尚 楠 周 菊 慕淑静 丁玉娟
(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辽宁 大连 116033)
【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随机选取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效果显著,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3-0196-02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育龄期女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高达20%~30%,是危害女性生理健康的主要病症[1]。

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通常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中,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导致女性月经异常、不孕等不良结局[2]。

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常用手段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较而言手术治愈率更高。

为了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生理性疼痛,需加强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干预。

此次试验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护理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随机选取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3例。

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

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1岁、57岁,中位数年龄(4
2.50±4.17)岁;其中,壁间肌瘤23例,黏膜下肌瘤10例,混合型子宫肌瘤6例,浆膜下肌瘤4例;②观察组。

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32岁、58岁,中位数年龄(42.84±4.20)岁;其中,壁间肌瘤24例,黏膜下肌瘤10例,混合型子宫肌瘤6例,浆膜下肌瘤3例。

从年龄、症型分布等基本资料上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对比研究的意义。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必要时的宫腔镜检查确诊有手术治疗指征,接受手术治疗;②此次试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在其监理下展开研究,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子宫腺肌症等其他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②
• 临床护理 •
197
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
赵 爽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血液透析室护理过程当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因素,同时总结有效的防范策略。

方法 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调查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当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总结相关的规范策略。

结果 本研究204例患者出现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24例,发生率为11.76%,具体分析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机器操作流程不良以及患者不配合等因素。

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相关情况,促进患者的恢复。

结论 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语言沟通不良、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机器操作流程不良以及患者不配合等,总结有效的策略进行护理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患者相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3-0197-02
所谓护理不良事件主要是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发生的意外跌倒、用药错误、走失窒息等和患者安全相关的且不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最近这些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开始逐年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最近这几年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住院患者人数大大
增加、护理人员力量不足,再加之护理人员资历等相关情况而导致。

护理意外事件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和医院的医疗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护理不良事件对于护理管理而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1]。

本研究主要从血液透析室角度着手,分析护理不良事件所发生的原因,
手术及麻醉禁忌证者。

1.3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协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术中积极配合主刀医师的工作,术后做好患者交接工作,加强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监测,如发生不良情况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采取合理应对措施。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案为:①术前护理。

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及各项检查报告,明确患者的用药禁忌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告知患者子宫肌瘤的致病机制、病程进展、临床症状,介绍此次手术治疗的流程和目的,介绍成功治疗个案及主刀医师的专业权威性,耐心倾听患者的话语并解决其顾虑,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负性情绪。

术前12 h 禁饮禁食,用恒康正清清理肠道,清理脐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前1 h 常规留置尿管;②术中护理。

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重点监测血液变化,积极配合主刀医师的操作,遵医嘱用药,做好术中感染预防措施。

1.4 判定标准:记录两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上述指标,评价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x -±s ),组间对比方式为t 检验,若计算得到P <0.05的结果,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 果
观察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 讨 论
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根据手术治疗需求及患者主诉,术前予以专业医疗指导、心理护理干预,做好手术准备工作,可有效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病症认知水平,获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术中加强手术配合,可提升手术成功率;术后加强体位护理、病情监测、引流管及导尿管护理,常规应用抗生素,静脉输入体液平衡液,可加速创面愈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本人认为相关护理工作人员需注重自身基本素养的提高,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和蔼、尊重的态度面对患者,赢取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在医护期间的配合度,进一步达到提高护理效果的作用。

此外,有学者表示,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能够改善子宫肌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胃肠功能,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本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从中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在其中起到了充分有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 柴丽梅,吴俊芬.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临床
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210.
[2] 戴菲菲.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探讨[J].实
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37-38.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x -±s )
组别肠胃功能恢复时间(h)
离床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n=43)28.70±2.0332.06±2.19 6.27±1.13对照组(n=43)
36.17±2.5039.20±2.759.51±1.68t 8.2578.6319.154P
<0.05
<0.05
<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