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3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
教学设计3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3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使学生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3、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理解24时计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计时法的异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前谈话:
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看哪些节目呢?
2、有没有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啊?什么时候有?对,在每年的大年夜,和爸爸妈妈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等待新年的到来,那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啊!想不想再回顾一下那时的情景?
①多媒体播放新年即将来临,全场倒计时的场面。

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0点钟声敲响,猴年第一天开始了!)
③也就是说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板书:半夜12时 0时
3、新年的第一天,你做了什么事情觉得很有意义,到现在还记得的?跟大家讲讲,好吗?
4、过渡:可能有些同学那天过得不是特别有意义,或者已经忘记了,想在明年春节的时候给自己计划一下吗?你可以把最想干的两三件事情写下来。

二、自主探究
(一)教学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1、学生填写时间安排表。

2、全班交流:
(1)哪位同学想来介绍?
①一生在实物投影上边讲边拨钟,师口述:从0时起一天开始了。

②师:一整天结束了吗?(把时针拨到0时)旧的一天结束的同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③从这位同学拨钟的过程中,你发现时针在钟面上走了几圈?一共有几小时?(板书:两圈 24个小时)
(2)谁也想来介绍一下?
请学生把安排表放到实物投影上说一说。

3、两位同学写的时间怎么不一样呢?
随机揭题: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像上午7时,下午3时(板书)等这种计时法叫做普通计时法,(板贴:普通计时法),另外一种叫24时计时法(板贴:24时计时法),它们都是记录一整天中某个时刻的'方法。

4、改写:
这是普通计时法,你能用24时计时法把它改写一下吗?
这24时计时法,谁会改写成普通计时法?
5、让我们从屏幕上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计时的?
多媒体演示,师讲述:
半夜12时中午12时半夜12时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比较两种计时法的异同。

现在你能从图上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了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生交流师板书:
①普通计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计时法没有时间词;
②从普通计时法换到24时计时法,第一圈,时针指几就是几时,第二圈,时针所指的时刻还要分别加上12小时;从24时计时法换到普通计时法,第二圈时时针所指时刻减去12小时。

板书成:第二圈
+12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有时间词-12 没有时间词
半夜12时 0时(24时)
(二)师生对口令
过渡:下面我们来个对口令,我说一个时刻,你能判断它用的是哪种计时法并把它转化成另一种计时法吗?
题目:上午9时凌晨3时晚上9时 14时 7时半夜12时下午5时 22时
三、运用拓展
1、我们的手表上都有时针和分针,可是这些钟面上却少了时针,你能根据下面这些时刻给钟面画上时针吗?
7:00 下午1:00 21:00 24:00
2、在我们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24时计时法?
师:对,24时计时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瞧——多媒体随机出示
A、电子表
B、图书馆借书时间表、肯德基营业时间、节目预告
3、看来,生活中我们离不开24时计时法,你能根据图中的情境说说钟面上的时间吗?(可以用24时计时法,也可以用普通计时法。


4、现在的人们离不开钟表,可是很早以前并没有钟表,那时的人们又是怎样计时的呢?让我们跟随电脑博士回到古代去看一看吧!(多媒体出示)
师介绍:在古代,原始人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利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这是日晷,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上刻有24个等分的刻度,晷针垂直在晷盘中央。

当太阳照着晷针,针影随太阳的运转而移动,刻度盘上指示出刻度来,便知道了时间,但它只能在晴朗的白天应用,阴雨天和夜间就不行了。

因此,人们又发明了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这就是铜壶滴漏,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而且应用也很普遍。

再后来,人们发明了钟表,计时就越来越准确了,也就有了我们今天学习的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想知道其它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到网上或书上去查一查。

四、总结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问题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