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际叔孙通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之际叔孙通传
归汉
叔孙通,又名何,薛(今山东滕县东南)人,以文学见长。
秦时,为待诏博士。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 年),陈胜领导农民起义。
官吏数奏,二世不爱听,召博士儒生问:“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博士三十余人皆说:“臣子反叛,罪死不赦。
愿陛下急发兵讨阀。
”叔孙通见二世有怒色,急忙上前说:“诸生言皆非也。
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示天下不复用。
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
”二世高兴地说:“善”。
二世尽问诸生,有的改说“盗”,但仍有人坚持说“反”的。
二世令御史以“非所宜言”,治言“反”者之罪。
言“盗”者皆罢归。
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
回舍后,诸生讽刺叔孙通说:先生真会阿谀奉承!叔孙通说:你们哪里知道,我几乎难逃虎口。
接着,叔孙通逃回了老家。
这时,薛已被楚占领,叔孙通投归项梁。
项梁败死后,从楚怀王。
项羽杀楚怀王后,叔孙通留事项羽。
汉二年(公元前205 年),刘邦率诸侯攻占彭城,叔孙通投降汉。
儒生出身的叔孙通,一向穿儒服。
但是,刘邦却憎恶儒生,甚至在儒生帽子里撒尿。
叔孙通逢迎刘邦,立刻改变服装,衣短衣,从楚制,投刘邦所好。
叔孙通降汉时,儒生弟子从者百余人,他概不推荐,专门推荐能征善战的壮士。
弟子们对此不满,偷偷地说:从先生数岁,又共同降汉,今不进臣等,专进“大猾”,这是为什么呀?叔孙通知道后,对弟子们说:“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秦时叔孙通迎合二世,被拜为博士,而今刘邦也拜他为博士,号稷嗣君。
制朝仪及诸仪法
汉五年(公元前202 年),刘邦即帝位,随即废除了秦的礼仪。
但是,由于不讲朝仪,群臣毫无约束,在大堂上饮酒争功,甚至拔剑击柱,混乱不堪。
刘邦深感忧患,但又不知道如何办。
善于察颜观色的叔孙通,对刘邦说:“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叔孙通在鲁邀约儒生。
儒生们说:“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
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
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
公往矣,无汙我!”叔孙通讥笑他们说:“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叔孙通制定出汉的朝仪,取得了刘邦的欢心。
这时,叔孙通推荐弟子们作官,刘邦悉以为郎官。
叔孙通又把刘邦赐给的五百斤黄金,统统分给弟子。
弟子们对叔孙通的不满顿时消失,高兴地称赞说:“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
汉九年(公元前198 年),拜叔孙通为太子太傅。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立赵王刘如意。
叔孙通力保太子,举史事为鉴。
①叔孙通事迹见于《史记·叔孙通列传》者,不一一注出。
他说:晋废太子,立奚齐,使国家动乱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不早定太子,使赵高诈立胡亥,导致国家灭亡。
他又以太子仁孝、吕后有功不可忘为理由,极力谏说:“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汙地。
”刘邦见叔孙通谏争坚决,改口说:算啦,我是说着玩的。
叔孙通抓住刘邦的话说:“太子,天下本。
本一摇,天下振动。
奈何以天下为戏!”刘邦只好说:“吾听公言。
”刘邦最终放弃易太子,固然与张良献策请四杰有关,但是,叔孙通谏争,同样起了作用。
惠帝即位后,徙叔孙通为太常,令其“定宗庙仪法。
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
”
惠帝所居未央宫,与吕后所居长乐宫,距离较远。
惠帝每次朝长乐宫,要戒严,很不方便。
他下诏于两宫之间修复道。
复道未成,叔孙通谏说:“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衣冠月出
游高庙?高庙,汉太祖,奈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惠帝一听犯禁,大惊说:“急坏之。
”叔孙通又说:“人主无过举。
今已作,百姓皆知之。
今坏此,则示有过举。
”在叔孙通的建议下,反而修了原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