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辨证论治 (一)基本概念

证候1
证候2
症状1-1 症状1-2 症状1-n
症状2-1 症状2-2 症状2-n
2、辨证与辨病
〔二〕病治异同 (1) 同病异治
(2)异病同治
辩证施膳
• 小儿腹泻 • 1.伤食泻:
• 胡萝卜粥?本草纲目?
2.湿热泻 车前草汁鸡蛋〔?河南省中医秘方验方汇编?〕
鲜车前草30g,鸡蛋 1 枚。用法:将车前草洗 净,捣烂取汁,同鸡蛋调匀,入锅蒸熟,顿服。 每日 1 次〔此为 2—5 岁小儿用量,其它 可依年龄适当增减用法〕。
• 火: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 土:具有生化、养育、承载、受纳作用或
性质的事物 • 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
的事物,均属于金; • 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等作用或
性质的事物
木,由升发引申为运动的开场、启动
火,由炎上,热力引申为运动的加速
土,由居中引申为平衡、协调
金,由从革、肃杀引申为下行、减速
• 唐太宗宰相魏征 创制了梨膏糖治疗慢性咳嗽
如何选择“米〞
• 大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适宜于病后脾胃虚弱
• 糯米:补益中气,兼有收涩作用,适宜于尿频、盗汗, 但难于消化,小孩或病人宜慎用。
• 小米:营养丰富,有“代参汤〞之美称 ,有清热解渴、 健胃除湿、和胃安眠之功
• 黑米:又称“补血米〞适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以 及贫血等
2.从阴阳运动抽象出对立统一规律
阴阳学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论
一、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3.阴阳学说的其他应用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 1、阴阳属性的普遍性
阳:凡属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兴奋的、 轻浮的、活动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等 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的范畴。
阴:凡属于寒冷的、下降的、晦暗的、抑制 的、沉重的、相对静止的、物质的、机能 衰退的等方面的事物或现象,统属于的范 畴。
单一饮食构造:清热解毒之品日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生理方面: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正是由于阴阳两个 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并处于 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病理方面
疾病的发生,不外乎邪正两个方面,可以 用阴阳失调来概括其病理变化,多表现为 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
①讨论?红楼梦?食疗
• 鲁迅先生说:在?红楼梦?里,经学家看见? 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 言家看见宫闹秘事…… 〞
• 有290多处涉及医药及衣、食、住、行等方 面的卫生保健知识,内容近6万字。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 宝玉被受伤〔挨打〕后,嚷着“干渴,要 吃酸梅汤。〞袭人劝了半日,宝玉才没吃 酸梅汤。
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五种物质。 • 逐渐开展成“元素说〞,认为木火土金
水五种元素是构成万事万物的物质来源。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沿革与开展
• 3、?尚书·洪范? • “五行〞已经超出了作为“五材〞的单
纯元素论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五种事物本 身,已经上升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 木:具有生长、升发、条阳上 探求至理,那么可入仲 景之门。〞
——清末四川名 医.郑钦安
一、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 1.从日光向背观察到对自然现象的抽象概括

古人们长期接触白天--黑夜、晴天-
-阴天等两极现象,遂将阴阳的朴素含义引申
概括为“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
方的抽象概括〞
一、阴阳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 分析:人体受伤后,应以散瘀为原那么。
• 启发:外伤后的食疗原那么
?红楼梦?五十四回
• 元宵节那天, 热闹非凡,至深夜不散。贾母说:“夜 长,觉得有些饿了。〞王熙凤忙说:“有预备的鸭子 肉粥。〞
• ?随息居饮食谱? “鸭,甘凉,滋五脏之阴,清虚 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贾母年老津 亏, 尤其是晚餐,尤应注意“滋阴〞 。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诊断方面 临床病症尽管复杂,但中医诊断
以阴阳作为辨证的纲领,以分辨和 判断疾病的表里、寒热或虚实。
故凡表证、实证、热证都属阳证; 凡属里证、虚证、寒证都属阴证。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治疗方面 根据协调阴阳的精神,提出了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虚那么补之〞、“实那么泻之〞 的治疗法那么。
①证,即病证,是机体在疾病开展过程中的某一阶 段的病理概括。
②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 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 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③症:即病症与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 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 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时发现的异 常征象。
• 病人----治法 • 为什么中医偏偏多一个证?
“湿〞房屋的“病因〞
①基地低而聚湿; ②久雨不闭门窗而致外湿入侵; ③紧闭窗门,不得通风换气而致内湿自生; ④室内烧饭烧菜或工厂使用大量有蒸气设备
的蒸气过多
去湿的治“法〞
①基地填高 ②关闭门窗 ③敞开门窗 ④少烧饭菜,撤去这种设备
〔一〕根本概念
不能滥用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
没有十全十美的药物 体质因素
体质
• 个体由于先天禀赋、后天生活方式、生存 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 衰老的过程中,在机体形态构造、功能活 动、物质代谢、心理活动等方面固有的, 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质差异的形成原因
1.先天禀赋
2.后天因素 1)生存环境 2) 社会环境 3)饮食构造和习惯〔最重要〕
水,由润下引申为静止、终点,内蕴新的
运动的孕育和根底。



木 水
图:运动的转化







图:运动的转化



太极图的形成



金 水
太极图的形成





太極圖
三、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 1、“取象比类〞 • 将事物的性质、作用或形态与五行的特
性相类比,从而得出事物的五行属性。 • 取象:即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
举例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沿革与开展
• 1、五方说 • 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五方观
念,人们把春夏秋冬四时的风雨气 候变化与五个空间方位联系起来观 察,从而显示出古人欲用“五方说 〞总括空间整体的意向,并蕴含着 最早的整体观念的萌芽。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沿革与开展
• 2、“五材说〞 • 五材,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
2 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既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社会
因素对人体的变化对人体也产生影响。
内伤疾病中,七情内伤尤其关键,表达 了中医学的社会医学思想,随着疾病 谱的变化,人类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 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 变。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 的根本原那么,也是中医学对疾病进展研 究和处理的一种特殊的方法,通过四诊收 集病人的病史、病症等临床资料,根据中 医理论进展综合分析,区分证候,拟定治 疗方法,表达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观, 是中医学的根本特点之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的内容: 1、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从
这一观点来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 以及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人与自然界以及社会环境也保持着统 一的整体关系。
十五世纪,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渡各拉底提 出:“如果有人即使是身体很小局部引起 损害,全身共感痛苦,其所以如此,是因 为在身体最大局部所存在的,也同样存在 于最小局部中,这个最小局部本身具有一 切局部〞。
③盲目乱用中医药治疗的影响
• 腰膝酸软 • 产后服用当归黄芪炖鸡 • 药膳堂的就餐模式
学习中医根底理论的意义
2.药食同源 ?神农本草经?上品皆为药食通用之品,
例如,苡仁、芡实、枸杞、大枣、百 合、龙眼肉
?黄帝内经?:食物治疗疾病的记载:蜂 蜜、盐、大枣等
• 后汉书?荆州记?:南阳郦郡有一山谷,漫山遍野 都是菊花,连山谷中的溪水都有很浓的菊香味, 谷中住的人家人人都长寿,高者130余岁,中者 100余岁,70-80岁的就是短寿了。因此,苏东 坡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 老人多老翁。〞
能〕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
• 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 与某种事物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 五行归属
• 饮食不宜:过食油腻、肥甘、寒凉、酸性、收涩之 品,如醋、银耳、燕窝、百合、甘蔗等。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中医学十分注重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分析与
认识生命、安康和疾病,注重人体自身的 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 治疗等各个领域,是中医学根底理论和临 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2、阴阳属性的普遍性 阴〔体〕:脏腑之有形实体; 阳〔用〕 :五脏六腑之功能活动;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 3、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1) 阴阳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 以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 阳,阳可以转化为阴。
(2) 阴阳无限可分:事物或现象的阴阳两方面, 随着归类或划分条件、范围之改变,可以 无限地一分为二,即阴阳的每一方面又可 再分阴阳。
• 启发:熬夜的加餐原那么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 黛玉旧病复发,宝钗劝她“用上等燕窝一两,冰 糖五钱熬粥吃,要是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 阴补气的。〞
• 分析:宝钗通晓医理,指出欲治黛玉之症, “以 平肝养胃为要,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
• 启发:慢性肝炎的食疗原那么 •
②介绍药王孙思邈食疗思想
体质分类
①气虚体质型 ②血虚体质型 ③脾虚体质型 ④气郁体质型 ⑤阳虚体质型 ⑥血瘀体质型 ⑦痰湿体质型
痰湿体质
• 病症:肢体沉重倦怠〔舌体胖大,苔白腻〕 ,口 淡无味,有粘腻感,喜食肥甘厚味香浓者,伴胸 闷或腹部胀满,大便溏烂,白带多。
• 饮食选择:清淡,稍偏温燥,有祛湿作用的食物, 如苡仁、扁豆、赤小豆、白果、豆芽、萝卜、冬 瓜等。
《中医学基础》幻灯片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 痛风患者的饮食当如何选择?
• 食疗双重干预法
• 不良现状:重视现代营养学,忽略中医营 养学
学习中医根底理论的意义
1、构建“T〞型知识构造 ①讨论?红楼梦?食疗 ②介绍药王孙思邈食疗思想 ③盲目乱用中医药治疗的影响
• 3.脾虚泻泄 • 食疗:芡实粉粥〔?本草纲目?
• 4.脾肾虚寒泻泄
• 食疗:羊骨粥〔?千金翼方?〕:羊骨头2具, 粳米 100g,生姜3片,葱白2茎,细盐少 许。用法:先将羊骨头砸碎,加水熬汤, 汤成后滤去羊骨,入粳米熬粥,俟粥将成 时参加生姜、葱白,继续熬至粥融,最后 调入细盐,不拘时食之。
三、阴阳学说的根本内容
• 1、阴阳的对立
阴阳对立的双方,并非各不相关地处在一 个共同体中,而是处在相互制约、相互协 调的运动变化中。
一分为二,合二为一。 阴阳的相互制约,保证了事物处于协调平 衡状态。
三、阴阳学说的根本内容
• 2.阴阳互根互用

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
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
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
美国、日本还曾发现了手掌、足掌的内脏 投射区。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组织器官的整体联系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
六腑、五官、四肢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 有机的整体。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②生理活动的整体统一 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个脏
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那么又 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才能维 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 培土生金 金水相生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③诊断的整体分析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 ④治疗的整体分析

局部病变,整体治疗


截断病变开展

2 人与外环境的统一性
〔1〕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
人体,人体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发生 相应的反响,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 “天人相应〞。
为什么夏季汗多,冬季汗少? 为什么春季生小孩儿?
而单独存在。例如,合成代谢
与分解代谢〕
三、阴阳学说的根本内容
3.阴阳消长 事物或现象对立制约、互根互用
的阴阳两个方面不是处于静止 的状态,而是处于运动变化之 中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争议
三、阴阳学说的根本内容
4.阴阳转化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 化,是阴阳运动的另一种根本 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