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2学年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
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
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2022--0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适用类型:选修化学学生;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第I
卷(选择题55分)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对现行的元
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是按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B.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
同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答案』D『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故A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不一定是同一族,比如最外层电子
数为2的可能为He、Mg等,故B错误;C.第VIII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故D正确。

答案为D。

2.原子序数为某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某+
1的元素不可能为(
)A.第IIIA族B.第IA族C.镧系元素
D.第IIIB族『答案』B『解析』
『分析』短周期时,原子序数为某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
原子序数为某+1的元素在第ⅢA族,在四、五周期时,元素在ⅢB族,在六、七周期时,为镧系或锕系元素,以此来解答。

『详解』短周期时,原子序数为某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原子序数为某+1的元素在第ⅢA族;在四、五周期时,原子序数为某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某+1的元素在ⅢB族;
在六、七周期时,原子序数为某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某+1的元素为镧系或锕系元素;则不可能为ⅠA族元素,故选B。

3.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元素种数如下:
周期序数1
2
3
4
5
6
7
元素种类28818183232请分析周期序数与元素种数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A.18B.32C.50D.64『答案』C『解析』
『详解』观察每一周期的元素数发现,它们都是偶数,规律如下:周期序数1234567元素种类2某12
2某22
2某22
2某32
2某32
2某42
2某42
从中可发现,它们遵循2某n2,除第1周期外,重复一次,故第8
周期含有的元素种数为:2某52=50,故选C。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钾的金属性比钠强
B.溴的非金属性比氯强
C.NaOH的碱性比LiOH
强D.HCl的热稳定性比HBr强『答案』B『解析』
『详解』A.钠和钾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K>Na,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非
金属性Cl>Br,故B错误;C.钠和锂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
下金属性增强,所以碱性NaOH>LiOH,故C正确;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其对应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l>HBr,故D正确;答案选B。

5.下列叙述中,金属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B.1molA从酸中置换出
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C.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
数多D.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答案』A『解析』
『详解』A.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说明A的金属
性比B强,故A符合题意;B.1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
置换出的H2多,金属性与得失电子数目多少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同主族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才能说明A的金属性强,故C不符合题意;D.同周期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才能说明A的金属性强,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6.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性:HFO4>HClO4
B.最外层电子数:Br>I
C.密度:Cl2>Br2
D.热稳定性:HBr>HI『答案』D『解析』
『详解』A.F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故A错误;B.最外层电子数:Br=I,故B错误;C.常温下Cl2是气体,Br2是液体,密度
Br2>Cl2,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因此热稳定性:HBr>HI,故D正确。

答案为D。

7.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OH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③它们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且都比水轻⑤它们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它们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A.①③
B.②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答案』D『解析』
『详解』①碱金属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因此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OH,故①正确;②从上到下,金属的熔点逐渐降低,因此单质熔点最高的是Li,故②错误;③碱金属
是是热和电的良导体,故③正确;④碱金属密度具有增大趋势,但钠的密
度大于钾的密度,铷、铯密度比水大,故④错误;⑤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它们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⑤正确;⑥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还原性增强,它们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故⑥错误;因此①③⑤正确,故D正确。

答案为D。

8.据报道,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不显电性B.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C.该粒子质量数为4D.
在周期表中与氢元素占同一位置『答案』D『解析』
『详解』A.中子不带电荷,故A正确;B.中子的质量数为1,故四中
子的质量数为4,H的质量数为1,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故B正确;C.中子的质量数为1,故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故C正确;D.四中子又被称
为零号元素,故不可能与H占同一位置,故D错误。

答案选D。

9.已知阳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gR2+所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mn2wm molB.wmnn mol
C.wmn2m mol
D.(2)wmnm mol『答案』C『解析』
『详解』已知阳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R的质子数是m-n,该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是m-n-2,所以wgR2+
所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wmnmolm
答案选C。

10.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
层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各电子层(n)最
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答案』D『解析』
『详解』A.核外电子总是首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故A正确;B.K层离原子核最近,能量最低,故B正确;C.N层最多可以排布2某
42个电子,为最外层时最多排8个,为次外层时最多排18个,故C正确;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故D错误;故选D。

11.某、Y、Z三种短周期元素,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
数的2倍,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的次外
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则某、Y、Z三种元素,可能的组合是()
A.C、Si、Mg
B.Li、C、Mg
C.C、Mg、Li
D.C、O、Mg『答案』A『解析』
『详解』某、Y、Z三种短周期元素,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
层电子数的2倍,次外层为2,最外层为4,则某为C元素;
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次外层电子数2,最外层为1,即为Li,或次外层电子数8,最外层为4,即为Si,所以Y 为Li或Si;Z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则Z的次外层只能为8,最外层电子为2,即Z为Mg,答案选A。

12.下列排列有错误的是(
)A.粒子半径:Al3+>Mg2+>Na+>F-
B.稳定性:HF>HCl>HBr>HI
C.酸性:H4SiO4<H3PO4<H2SO4<HClO4
D.碱性:Al(OH)3<Mg(OH)2<Ca(OH)2<KOH『答案』A『解析』
『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粒子半径:Al3+<Mg2+<Na+<F-,A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则稳定性:HF>HCl>HBr>HI,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则酸性:H4SiO4<H3PO4<H2SO4<HClO4,C正确;D.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则碱性:Al(OH)3<Mg(OH)2<Ca(OH)2<KOH,D正确。

答案选A。

13.对于符号:
35Cl和37Cl、H2和D2、1H216O和2H218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5Cl和37Cl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H2和D2是氢元素的两种同位素
C.35和37表示的是质量数
D.1H216O和2H218O表示同一种水分子『答案』C『解析』
『详解』A、35Cl和37Cl是不同种原子,是氯元素的两种同位素,A 错;B、H2和D2是单质,B错。

C、35和37表示的是质量数,正确;
D、1H216O由2个普通氢原子(1H)和
1个16O原子构成,其质量数之和为18;而2H218O由2
个重氢原子(2H)和1个18O原子构成,其质量数之和为22,显然是
不同种水分子,D错。

14.同一短周期某、Y、Z三种元素,已知其气态氢化物分别是H某、
H2Y、ZH3,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某>H2Y>ZH3
B.还原性:H某>H2Y>ZH3
C.酸性:H3ZO4<H2YO4<H某O4
D.非金属性:某>Y>Z『答案』B『解析』同一短周期某、Y、Z三种
元素,其气态氢化物分别H某、H2Y、ZH3,则从左到右分别为Z、Y、某,因为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所以非金属性:某>Y>Z;非金
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热稳定性:H某>H2Y>ZH3;非金属性
越强,气态氢化物越不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弱,故还原性:H某
<H2Y<ZH3;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故酸性:
H3ZO4<H2YO4<H某O4综上分析,B错误。

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属于放热反应B.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C.断裂化学键放出能量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答案』A『解析』
『详解』A.物质燃烧时向外界释放能量属于放热反应,故A正确;B.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向外界释放能量,所以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B 错误;C.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故C错误;D.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一定伴随有能量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O燃烧是放热反应B.H2SO4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C.CaCO3受热分解是吸热反应D.CaO与H2O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A项,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A项正确;
B项,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项正确;C项,大多数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和CO2,是吸热反应,故C项正确;D项,CaO与H2O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反应,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17.下列过程的能量变化符合下图所示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
B.CH4在O2中燃烧
C.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混合搅拌
D.CaO溶于水生成Ca(OH)2
『答案』C『解析』
『分析』熟记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若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
能量应该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若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
物总能量,结合能量变化图,据此回答本题。

『详解』A.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
总能量,故A错误;B.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
物总能量,故B错误;C.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符合图示,故C正确;D.CaO
溶于水生成Ca(OH)2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故D错误;故答案为C。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质能均为不可再生资源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
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C.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已知金刚石转变
成石墨为放热过程,所以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A.生物质能为可再生资源,A错误;B.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
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C.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是
吸热反应,例如碳燃烧,C错误;D.已知金刚石转变成石墨为放热过程,
所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相同条件下石墨比金
刚石稳定,D错误;答案选B。

19.中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能利用
太阳光高效分解水,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B.反应I中涉及
到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C.反应II为:2H2O2催化剂,光
2H2O+O2↑D.总反应为:2H2O34/CNCQD,光2H2↑+O2↑『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给反应机理图示可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的过
程分为两步,反应I为水在C3N4做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催化剂,光=H2O2+H2↑,反应II为H2O2
在CQD做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催化剂,光2H2O+O2↑,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34/CNCQD,光2H2↑+O2↑。

『详解』A项、该过程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实现了太阳能向
化学能的转化,故A正确;B项、反应I为水在C3N4做催化剂作用下反
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气,没有涉及到非极性键断裂,故B错误;C项、反
应II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