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观察
发布时间:2021-11-30T01:54:00.19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6期作者:王新宇
[导读] 分析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王新宇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要】目的:分析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儿,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n=5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BIL水平和TBIL水平。
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TBIL和I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降低患儿IBIL和TBIL水平,减少治疗不良反应,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关键词】益生菌;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
新生儿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2~5d,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黄疸,近年来发病率约在60%-80%呈逐渐上升趋势。
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常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简称光疗),通过光疗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达到退黄效果。
本研究主要选取100例患儿(2020年9月~2021年9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50例),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日龄2~26d,平均(21.04±2.45)d;实验组(50例),男患儿:27例,女患儿:23例,日龄3~28d,平均(21.05±2.54)d;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黄疸临床诊断,性别和日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1.2方法
研究组给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剂,用温牛奶或者温开水冲服,0.5包/次,2次/天,连续服用7天,益生菌中的有效菌落可在患儿肠道内控制腐败的细菌繁殖,补充肠道内正常菌落,促进患儿排泄次数,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达到快速退黄效果。
(1)工作人员准备好蓝光双面光疗箱并且完成相关使用操作,包括调整光疗箱的湿度和温度,将患儿小心放置到光疗箱内,帮助患儿完成平卧体位,患儿放置工作准备就位[1] 。
(2)针对患儿眼部给予黑色眼罩布遮挡,同理,患儿生殖器官同样给予黑色布遮挡保护。
以免患儿在长时间的蓝光照射下对重要部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医护人员根据患儿在光疗箱内位置,将上灯管调整至与患儿皮肤之间保持40cm距离,下灯管与患儿皮肤之间保持20cm距离,在患儿光疗期间控制波长428~476nm,注意间断性照射,5~11h/次。
(3)医护人员以及患儿家属要对患儿的治疗情况加以观察,合理控制好光疗照射的间隔时间。
对于部分患有严重溶血病等病理性黄疸疾病,要保持2~3d的持续蓝光照射。
对于患儿高胆红素疾病,需要进行1~2d的蓝光照射治疗。
总之在患儿光疗期间,需要合理控制持续蓝光照射时间,确保在3d以内,避免持续蓝光照射时过长,导致患儿出现皮疹、腹泻和发热等诱发症。
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与研究组保持一致。
注意调节光疗箱内湿度和温度,保护患儿重要部位。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情况,以及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实验组患儿TBIL和IBIL水平对比
经过治疗,实验组TBIL和I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属于发生率较为显著的一种疾病,主要因为患儿在表现出胆红素代谢异常的情况后,使得胆红素水平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升高不下,从而使得患儿的黏膜、皮肤及巩膜呈现出黄染症状[2]。
目前针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主要有光疗、益生菌、药物和换血等方面,光疗是临床治疗中普遍且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但患儿长时间在蓝光照射下,容易导致患儿出现皮疹、腹泻和发热等诱发症,故蓝光照射治疗应采用间断性方法。
光疗能够降低患儿的IBIL水平和TBIL水平,但过程缓慢。
由于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中皮肤水分流失过快,容易导致皮肤损伤,因此患儿间断性光疗期间,要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和维生素B2,可有效预防患儿蓝光照射带来的皮肤损伤问题。
益生菌含有效菌: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双歧杆菌能够在患儿机体肠道内部快速完成持久菌群的创立。
因此益生菌对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主要帮助减少胆红素肝肠循环,促使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随患儿粪便和尿液排出,有利于新生儿退黄。
另一方面通过蓝光照射治疗
的光氧作用原理,再次促进患儿胆红素转化成水溶性产物,加快患儿的新陈代谢,从而提高患儿的退黄速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儿IBIL水平和T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充分说明对于治疗新生儿黄疸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具有可行性,这一结果也已相关研究结果相吻合[3]。
综上所述:益生菌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明显,确保降低患儿IBIL水平和TBIL水平,从而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族. 蓝光联合益生菌治疗NHB的疗效及对心肌酶,肝功能指标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33):75-76.
[2] 段炼, 杨晓媛, 杨晓凤,等. 将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035(008):26-26.
[3] 贾秋平. 益生菌联合蓝光治疗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12(1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