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传说简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汉果传说简短
1.有何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山里头有个后生,名叫罗汉。

他天天到山上砍柴,挑到圩上卖,换上点油盐粮米,将就着过日子。

山上满山满岭都是树木,罗汉尽是砍点枯树,捡点干柴。

他讲种树难长,一把柴刀也砍得败青山。

遇着孤寡老人、穷苦兄弟,没得米下锅的,他就把自己卖柴换来的米,送给人家,自己倒勒紧裤腰带。

因此,不管是老人家、小娃仔,认得他的人都很喜欢他,遇到过节有什么好吃的,都送给他尝。

人们都喊他做罗汉哥。

有一回,深山里头有个瑶家老伯病了。

老伯伯也是光棍一条,生了病连药也抓不起。

罗汉哥晓得了,本来一天砍一担柴火,他就砍两担,卖了柴帮老伯伯买药治病,一连半个月。

这下子,老伯伯的病好了,罗汉哥却躺倒在了床上,累病了,头痛咳嗽。

但他顾不得走路腿肚子还抽筋,就又上山砍柴去了。

近山又没得什么干柴,他越走越远,到了一个石崖,只见挂壁悬藤,有一蔸枯树。

罗汉哥扎好了腰带就攀上去砍。

哪晓得没有攀牢靠,眼睛一花,跌下山去了。

山上的鸟仔看到了,放开喉咙喊着他的名字:“罗汉哥!罗汉哥!”山风呼呼喊着他的名字:“罗汉哥!罗汉哥!”山谷嗡嗡地喊他:“罗
汉哥!罗汉哥!” 罗汉哥醒了,他的身子被一蓬青藤挂着,要不然就挨跌得粉身骨头碎了。

这时,一阵清香飘了过来,沁透了罗汉哥的五脏六腑,罗汉哥觉得浑身长了精神。

仔细一看,青藤上面结满了一个一个的果子,黄爽爽的,有拳头那么大,那阵阵清香就是从果子里透出来的。

罗汉哥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他站起来顺手就捡了个香喷喷的果子,塞进嘴巴。

这果子比蜜糖还甜,才吃了一个,罗汉哥就饱了。

这一下,病也好了,清清爽爽,头也不痛,嗽也不咳,力气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罗汉哥见这果子好,就捡了几个在兜里。

挑着一大担干柴回家了。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他吃了这种果子,挑担下山就像飞起来一样,快得很。

罗汉哥想起有几个老人家有病,咳嗽总诊不好,连事都不能做,他就把果子送给他们吃。

那几个有病的吃了果子,病就好了。

人们见这种果子好,就留了种子种起来。

又不晓得这果子叫什么名字,但想到果子是罗汉哥送来的,大家就把它叫做罗汉果。

2.关于植物的故事,短的
罗汉果
1.相传天降虫灾,神农尝百草以寻良方,如来佛祖怜悯神农之苦,特派十九罗汉下凡,以解神农氏之难;其中有一罗汉发愿,要灭尽人间虫灾,方回天界。

发愿完毕,随化身为果,蕴意罗汉所修之果,后世
简称罗汉果。

附带说一下,这也是人们通常只晓得十八罗汉的原因。

2.相传中国广西永福县的一位瑶族农民,在一次上山打柴时不慎被野蜂所蜇,他顺手从身边一条藤子上摘下一枚野果擦伤,竟然止住胀痛,此事被一位叫罗汉的乡村医生所闻,对这种野果反复研究,用来治疗咳嗽等病,效果很好。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瑶族医生,就把这种野果叫作罗汉果。

3.传说数百年前有位叫罗汉的乡村医生,常在广西永福县龙江一带的山岭间采集草药。

经过多次行医实践,他发觉一种野生藤果有消痒止痛的功效。

叶可治顽癣、痈肿。

根可敷疮疖,果毛是刀伤良药。

遂加以研究、栽培和应用。

山里人以此果煮茶长期饮用,高寿者众多。

人们由此怀念罗汉,更将此果取名为罗汉果。

4.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罗汉果的根块溜圆而肥大,像罗汉晒肚皮,所以罗汉果由此得名。

3.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简短50字
神农鞭药尝百草的故事,是一则著名的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

神农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他牛头人身。

由于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

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

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
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

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

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

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

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4.罗汉果的名称来源
罗汉果的来历具有传奇色彩。

相传永福县的一位瑶族农民,在一次上山打柴时,左手背不慎被野蜂蜇了一下,又胀又痛。

于是他顺手从身边一条藤子上摘下一个野果擦伤,结果胀痛止住。

他感到奇怪,用鼻子闻,野果有一种清香,用嘴巴尝,它清甜如蜜。

此时后来被一位叫罗汉的乡村医生知道了,他请那位瑶族农民带他上山踩果,并对这种野果反复研究,用来治疗咳嗽等病,效果很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瑶族医生,而把这种野果叫做罗汉果,并进行栽培,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

5.莲的故事传说简短
相传,莲从前是长在陆地上的,而桔藕树是生在水中的。

他俩常常往来探访,促膝谈心,成了很密切的知己,便结为同年。

有一天,他们谈到两人的居地时,桔藕树想自己常淹浸在水中,很是凄惨,就起了和莲换居的念头来,于是就对莲说:“同年,我居住的地方,无论怎么样旱也不会受灾,你天天受着旱灾,我真是难过,这样
吧。

我俩换换住的地方吧。

当时,莲有些不愿意,说:“你那里旱灾虽然可以避免,但天阴下雨恐怕就要受水泡了吧?” 桔藕树怕莲不愿意,就急忙说:“不会的,你有大叶子顶在头,完全可以抵御的。


莲听后犹豫了,他想了一下说:“那我们暂时调换一下吧。

如果我住着感到不合适,咱们仍然要换回来的,行吗?” 桔藕树一心想快些和莲换居,见莲还是不十分愿意的样子,就向莲发誓说:“行,行!那是一定的!如你住到我处后感到不合适,我们完全可以再调换回来,要是我不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那么以后就让天刮大风吹脱我的叶子。


莲见桔藕树说得那么认真,而且还发了誓,就换到水中住起来,桔藕树就搬到了陆地上。

莲住到水中后,总感到受水淹浸非常难过,便向桔藕树提出要换回原来的地方。

这时桔藕树坚持不肯换了,而且翻脸不认人,恶狠狠地说:“岂有此理!不爱换,早就可以不换,现在既然换了,为什么又来后悔呢?不行!不行!” 莲听了这话,知道自己上了桔藕树的当,但也没办法,因为桔藕树就是赖在陆地上不肯搬走,所以它只好仍然住在水中。

由于被水淹浸得太厉害了,又没其他法子,只得尽力向泥中钻进去躲避,所以现在的莲的根都是藏在泥中的。

桔藕树因为发誓后食言,所以直到现在大风一吹,它就要掉叶子。

在很久很久以前,辽东半岛,在渤海与黄海交界处一个地方叫做普兰店。

普兰店东三华里处有一片水乡,水乡深处,有一片莲花怒放的地方,
人们叫它谷泡或叫莲花湖畔。

湖里住着一位美丽而善良的莲花仙子。

湖两岸百姓在莲花仙子的呵护下过着美满祥和的温馨生活。

可是这些朴实善良的人们和百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里将发生一次惊天动地的劫难。

渤海湾里住着一条凶狠、丑陋的蛟龙王子,他听说莲花湖里住着一位非常美丽动人的莲花仙子,领着这里的百姓过着安逸的生活,就决定占领这个地方,霸占莲花仙子,让当地的百姓听从他的,为他效力。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莲花湖畔的百姓向往常一样在这里耕耘、织布、养蚕、守猎……突然间西南方向,空中乌云密布、狂风骤起、风沙翻滚,渤海里一股黑色龙卷风向着莲花湖袭卷而来,蛟龙王子露出狰狞凶狠的面孔,大吼大叫的说到:“我要在这里称王,莲花仙子我要娶你为妻,你们都听着,从现在开始,都要服从于我。


当地的人们早就痛恨这条蛟龙,便拿起武器同他斗争。

可是纯朴的人民哪里是他的对手,看着百姓不断地倒下,莲花仙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穿上自己最心爱的粉红色长长的衣裙,手拿家中祖传的双锋宝剑冲出湖面与蛟龙展开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与蛟龙激战了九九八十一回,七七四十九天,天地万物都在感受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与较量。

就在最后关头,莲花仙子再次手持双锋宝剑挥出闪眼光环,顿时,天地间一道耀眼的光亮从莲花湖里升起,深深地刺向蛟龙的眼睛,说时迟,那时快,莲花仙子一次再一次使出全身力气一个腾飞的健步冲向蛟龙,用锋锐无比的宝剑刺断了他的喉咙,此时疼痛难忍的蛟龙翻腾着身子撞断了莲
花湖南岸边的高山逃回渤海湾里一命乌乎了。

后来人们发现那座山的形状象两个车轮,就起名车轱辘山。

东方升起了一轮红日,万物复苏,而美丽的莲花湖因这场大战湖水因此而枯竭了,所有的莲花都渐渐的谢调了,而疲惫不堪的莲花仙子奄奄一息的说:“我不行了,我死了后,把我身上的莲花籽全部留下来,埋在莲花湖中,让以后这里飘满花香,让这里的人民充满希望”。

只见莲花仙子站在湖中,伸出双手,一股热量由此生散发出,大地万物都能感受她的温暖,此时一粒粒晶莹剔透的莲花籽从空中飘落下来,投入大地的怀抱,深深埋在这黝黑黝黑的土地之中。

而美丽的莲花仙子却再也回不来了。

一转眼几千年过去了,在普兰店西泡子黝黑的大地土层中,出土了大量的灼灼动人、坚忍不拔、出污泥而不染的千年古莲籽。

这就是古莲子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

据说,以前,天上有一位仙女,羡慕人间生活。

她在天上听说西湖的美丽,就一心想逃出天宫亲眼看一看。

有一天,她趁王母不在家,就下凡来到西湖上空。

她俯瞰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果然名不虚传。

仙女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再也不想回天宫。

这一来,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就派了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她。

可是仙女实在不愿离开西湖,痛哭流涕,恨自己不该在天宫,恨王母不该那么严。

在天兵天将的簇拥和威吓下,仙女的眼泪滴到西湖里,又把头上的玉簪投在西湖中,表示恋恋不舍之意,悻悻离开西湖回到
了天宫。

一会儿,西湖里长满了盛开的荷花。

从此花开花落,年年如此。

6.民间传说孟姜女传说短一点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集了数十万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

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

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台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说后,纷纷前来观看这新鲜事,可是孟、姜两老汉却因此产生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

孟老汉非常坚定地说:”这葫芦是我亲自种下的,胖女孩该归我。

”姜老汉却固执地说:”这葫芦结在我的院子里,这女娃该是我的。

”吵了三天三夜,难解难分,毫无结果,后经村里人调解为:女娃娃属于两家共同的,轮流居住,共同扶养,并取了个”孟姜女”的名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孟、姜两家老人为现已长大成人的孟姜女选了个女婿叫范杞梁,选定良辰吉日,准备成亲。

天有不测风云,成亲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从门外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范杞梁当民夫抓走了。

原来,当时由于秦始皇在全国各地抽调大批民夫修筑长城,日日夜夜拼命干,民夫们被累死、饿死的不计其数,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们又到处抓民夫补充,范杞梁也被发配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

转眼一年过去了,范札梁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饭吃不下,觉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两家老人商量后,决定去找丈夫,发誓找不到丈夫绝不回家。

她带上干粮和给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

一路上,风吹雨淋、日晒风寒、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经过千难万险的万里跋涉,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一打听才知道,为修长城死了许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伤心地恸哭起来,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长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里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长。

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管,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

秦始皇赶忙去见孟姜女寻问根由。

一见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

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才能当”正宫娘娘”。

一要找到丈夫范札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

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札梁坟墓后,宿愿已偿,面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很快就被人们所传颂,人们为纪念她,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


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7.民间传说小故事,要有内容的简短一点【50字左右】
“神鱼” 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泸西域西的玄天阁上住着厂位法术超群的老道士,世称”唐神仙”。

唐神仙少时饱读经书,聪慧过人,但科举场中历尽坎坷,终无进身之门径。

唐神仙看透了社会的腐败黑暗,愤世嫉俗,选申阿庐古洞这个世外桃源遁隐楼身、修行悟道。

善良的妻子长年坚持给他送饭,并苦苦哀求他回家居住。

妻子炙热的感情融化不了丈夫冰冻的心,枯木再难萌发新芽。

有一天,唐神仙对妻子说:”你的情我领了,但洞外的世道令人难以忍受。

今天我们以这仅剩的鱼骨为卜,若此鱼生还,我得继续在洞中修道,若不能生还,就遵从贤妻之命出洞回家。

” 言毕,将鱼骨投人水中,霎时,鱼骨变成了摇头晃尾的透明鱼。

当地百姓视为”神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