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五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的建立5.13民主政治的扩展课件人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评价: (1)性质:德意志帝君国主是立容宪克贵族君和主资专产制阶级联合专政 的资产阶级性质的(_j_ū__n_z_h_ǔ_l_ìx国ià家(nj。)ūnzhǔ (2)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____z_h_u_ā_n_z是hì实) ,带有浓厚 的封建(fēngjiàn)、军事色彩,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3)进步性:德国迈入_____________的标志,促进德国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时期
4.英、法君主立宪制的不同 近代英国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掌握国家立法权,议会 权力至高无上,君主处于“统而不治”地位(dìwèi);德意志帝 国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控制议会和内 阁,实质是君主专制。
第九页,共38页。
二、德意志帝国君王主朝立(w宪án制gc的há确o)立 1.背景:经过三次战_争________实现统一,德意志帝国成 立。 2.标志:1871年,帝《国德(意dìg志uó帝)政国宪法》通过。 (1)确立联邦制:府_________掌握了军事(jūnshì)、外交等大 权, 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第十四页,共38页。
4.德意志的君主立宪政体,权力中心在皇帝,君主是实, 立宪是虚,德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zhuānzhì)的君主 立宪国家。
第十五页,共38页。
【史料探究】 1.法国共和政体的特点 材料 (2013·海南单科改造)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 出,拥有统率军队(jūnduì)、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 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 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 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
是立法机构,受行
政权控制
皇帝
议会
第三十页,共38页。
2.法国(fǎ ɡuó)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 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②议会由两院组 相
成,下院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③总统或皇帝是国 同
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 点
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第十二页,共38页。
【特别提醒】 5.对德国政治制度进步性的认识 (1)虽然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但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相对于封建专制来说 是一种进步; (2)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和宪法(xiànfǎ)的颁布巩固了统一,有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4.法德两国政体的不同 材料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guīdìng),行政权归于 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和 一切军政要职。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 期七年,可以连选连任。总统在参议院的同意下有权解散 众议院。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guīdìng):“皇帝任命帝国首 相”; “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 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 结束”。
第十页,共38页。
(2)确立君主立宪皇政帝体。 国家(guójiā) ①皇帝:国家元(首hu,á掌ng握__大__权_____。 ②宰相:只对__d_ì)__负责(fùzé),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议会:由___联__邦__议__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拥有权力,帝 国议会作用很小。
第十一页,共38页。
第二十页,共38页。
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材料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 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 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 握了现代化领导(lǐnɡ dǎo)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 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了英、法。不 过,现代化领导(lǐnɡ dǎo)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 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2)议会:采取两院制,____参__议_由院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 议院通过的法律(fǎlǜ)。
(3)内阁:对___参__议__院负责。
第四页,共38页。
【特别提醒(tíxǐng)】 2.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 (1)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 (2)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分别行使,具有分 权制衡的民主特色。 (3)是保皇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第十三页,共38页。
【史论要旨】 1.1789年以来,法国人民为争取实现共和制进行了反复斗 争,历经艰难曲折,最终于1875年确立了共和制。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 (chǎnwù),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3.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帝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和 君主立宪制。
第13讲 民主(mínzhǔ)政治的扩展
第一页,共38页。
【主干回顾】 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 (1)政治:大革命以来政局动荡(dòngdàng),1870年法兰 西第三共工和业国革建命立。 (2)经济:(g_ō_n_g_y_è_g_é_m_ì完ng成) ,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第二页,共38页。
第五页,共38页。
3.评价:工业(gōngyè)资本主
资产
(1)有利于义_____________总统(zǒngtǒng)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反映了阶保皇派和
_级__共__和__派
_________的妥协。
第六页,共38页。
【特别提醒】 1.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及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原因 (1)特点: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帝制共和几次反 复,最终确立共和制。 (2)原因: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 (lìliɑng)不断增强;法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为民主共和 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七页,共38页。
3.对法国共和政体的认识 (1)共和派、保皇派的斗争不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斗 争,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之间关于政体之争。 (2)历时近百年法国才确立共和政体,一方面体现了民主 与专制斗争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另一方面也说明 (shuōmíng)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抗拒。
第八页,共38页。
第十六页,共38页。
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 官职。 ——摘编(zhāibiān)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 ——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探究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 体特点。
第十七页,共38页。
提示:具有总统(zǒngtǒng)制和议会制的双重特色;权力 重心在议会,总统(zǒngtǒng)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 总统(zǒngtǒng)之下设有内阁。
第二十七页,共38页。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法政体(zhèngtǐ)的比较 1.德国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相同点
德国二元制君主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立宪制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都是君主立宪制
第二十八页,共38页。
项目
国家
元首
不 同
首相和
点 议会、
政府关
系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探究4:上述材料反映出法德两国元首职权有何不同。 提示: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掌握最高行政权,在参议院同 意的条件下可以解散众议院;德国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 拥有(yōngyǒu)立法、任命官员等巨大权力,可以召集或解 散议会。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名家评史】 【观点】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 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 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 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zhǐyǒu)当社会上保 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 进一步。 ——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第三十一页,共38页。
项目
法国共和制
政体 民主共和制
国家 不 元首
总统
同 元首产 国民议会选举产
点 生方式 生
国家权 力中心
议会
德国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
世袭
皇帝
第三十二页,共38页。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不
议会产 生方式
参议院由间接选 举产生,众议院由 普选产生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 组成;帝国议会由选举 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 议制的政府
同
点
政府首 脑与议 会关系
总统对议会负责; 总统任免官员和 解散众议院,须征 得参议院的同意
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可 以直接解散议会
第三十三页,共38页。
【考题印证】 (2013·全国卷Ⅱ·T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 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 (xiànxiàng)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第三十四页,共38页。
【解题( jiě tí)思路】
主题归纳
知识迁移
19世纪晚期德国政治民主化 联系德国民主政治的特
滞后的原因
点
第三十五页,共38页。
【解析(jiě xī)】选A。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完成了王 朝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据此排除B、C、D,而德国的 近代政体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确立的,这就使得在德国, 君主是实,立宪是虚,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保留了大 量的封建残余,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与 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探究3:据材料分析(fēnxī),“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 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社会发展带来怎样 的影响? 提示:(1)“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 化的领导权。 (2)影响:极大推动德国工业发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 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解读】本段材料说明了法国(fǎ ɡuó)共和政体的艰难 确立。法国(fǎ ɡuó)经历了大革命和政体更迭的曲折历 程,法国(fǎ ɡuó)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体现了民主力量与 专制势力的反复斗争,是共和派人士长期顽强斗争的结 果,其根源是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即“社会上保守的 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这是生 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结果。
第三十六页,共38页。
【考向揭秘】 1.已考角度: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专制主义特点;近代德国 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2.预测角度: (1)考查近代德国资本主义(zīběnzhǔyì)代议制政体的特点和 影响。 (2)结合两次世界大战,考查德国政治对本国和世界的影响。
第三十七页,共38页。
(3)提供《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 《权利法案》条文(tiáowén),从现代化史观和文明史观的 角度命题,分析三部法律的价值。
宪制
制
德意志皇帝,拥有
广泛的权力
国王,“统而不治”
宰相主持政府,由 皇帝任命,只对皇 帝负责,不对议会 负责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 握行政权,由议会产 生,对议会负责
第二十九页,共38页。
项目
不 议会 同 点
权力 中心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
宪制
制
联邦议会(各邦代
表组成)和帝国议
会(民选,无实权)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2.标志:1875年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国1)家总元统首。(ɡuó ①ji_ā__yu_á_n__s_h_ǒ和u)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缔结条约、实行(shíxíng)大赦等。 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___参__议_院_同意有权解 散众议院。
第三页,共38页。
第十八页,共38页。
2.德意志帝国的政治(zhèngzhì)特点 材料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 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 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第十九页,共38页。
探究2: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观点? 提示:一方面,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quèlì)了资产阶 级代议制形式——君主立宪制,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制, 与专制体制相比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帝国宪法立宪 是虚,专制是实,保留了大量专制主义残余,具有浓厚的专 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