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民俗小学作文450字(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民俗小学作文450字(精选3篇)
中秋民俗小学作文450字(精选3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民俗小学作文450字(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民俗小学作文1
降神活动也是中秋夜一个神秘有趣的活动。
据说,一到中秋,诸神也都出游赏月。
因此,这一天,人们只要通过特殊的降神仪式或咒语,就可以使神袛显灵。
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搞降神活动,主要有关戏童、请篮姑等等活动。
关戏童即由12个少年捧着香火,到水田里拔来一株水稻带回晒谷场。
大家围着唱:“关呀关,关戏神,戏神雅雅来显身……神来演老爹,神来演老爷。
老爷老爹去底处,老爷老爹来显身。
”这样反复唱上二十来分钟,就会有一少年像青蛙一样跳出来,手舞足蹈地唱“关蛤婆”。
唱一阵后,要往此人脸上喷水,方可复原。
而请篮姑是妇女们的游戏,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用一件女人穿的衣服披在竹篮四周,然后在篮子里放一个椰子壳,这就是篮姑了。
降神时,两个人面对面地盘坐在地上,用手托住竹篮,前面放一张矮凳,其他人则唱“篮饭姑,篮饭神,盘山过岭去抽藤。
抽藤缚篮饭,篮饭老老好诓神。
”如果有神,那么这篮就能以叩头回答一些简单问题。
此外,潮汕地区的中秋节,还有“游月娘”、“落阿姑”等习俗。
现在,有些习俗已被淘汰,有些习俗也没旧时那么盛行,但设案赏月,把酒问月,遥祝远方亲人,共庆美好生活等习俗仍然流行。
中秋民俗小学作文2
福建厦门是一座富有风情又现代化的城市而厦门中秋习俗也是厦门的代表性文化之一,据悉,厦门中秋习俗有博饼之说,每年中秋节前后都奉行厦门中秋习俗博饼。
中秋佳节即将来临。
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一天能够一家团聚,
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参与厦门中秋习俗活动。
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福建厦门,去了解那里特有的厦门中秋习俗——博饼。
在中秋前后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您都能听到这骰子与瓷器碰撞发出的欢闹的脆响。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传承下来的中秋游戏活动,简单说来就是人们通过掷骰子一决高下,赢得不同大小的月饼。
说到博饼的起源,今年76岁高龄的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彭一万认为,厦门中秋习俗博饼活动的出现跟民族英雄郑成功有一定的关系。
经彭老研究发现,在南宋时江南一带就有一种叫做状元筹的游戏在江南一带颇为盛行,状元筹用竹签和骰子做工具,按科举等级设奖品。
而1659年郑成功军队从江浙一带撤回福建时,士兵们就把状元筹带了回来,进而有了博饼。
身在厦门到中秋节时定会举行厦门中秋习俗博饼,许多外地人也会参加厦门中秋习俗活动。
中秋民俗小学作文3
上海中秋节风俗,有祭月和烧香斗等。
祭月时,当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供以月饼、瓜果、毛豆、芋艿和藕等食物,还供有执着捣药杵站立的玉兔月宫符画。
旧以月属阴,祭月时由妇女先拜,男子后拜,也有说是“男人不拜月”的,祭月完毕,一家吃团圆酒、赏月饭等。
妇女回娘家暂住的,中秋夜必须返回夫家,因为这是团圆节的缘故。
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
妇女们结伴夜游,称为“踏月”。
上海小东门外的陆家石桥,桥下面水中荡漾的皎月倒影,与天空中的皓月形成美妙对照。
因此中秋夜游人如织,争相观赏。
这“石梁夜月”在上海很有名气,被称作“沪城八景”之一。
上海民间还有烧香斗的风俗。
所谓香斗,也有称为斗香的,是由纸扎店制作的,形状四方,上大下小,大的四周各宽约有二尺多。
香斗四周糊着纱绢,绘有月宫楼台亭阁等图画,也有的香斗用线香编绕而成,斗中插有纸扎的龙门魁星以及彩色旗旌等装饰。
上海中秋节烧
香斗的场面,向以南园为最盛。
此外,城里城外许多大桥的桥堍都点燃有特制的大型香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