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拖延症”现象探析——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8xj35。

【作者简介】 李敏荧(1998—),女,本科在读。

当代大学生“拖延症”现象探析
——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为例
李敏荧 陈国静 王思维 李雅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 广州 501545)
摘 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拖延症”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
学南国商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为例,从“拖延症”的定义以及现状入手,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现状,探索导致其发生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拖延症;对策
一、拖延症的含义
“拖延”一词的拉丁字文解释,是“向前”加上“明天”。

按此分析,拖延症从词根上来说就是把事情拖到明天再做。

但“拖延”的含义远不止是推迟某事。

为此我们需要对这个专业名词进行更深度的剖析。

在凯斯西储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Baumeister)和戴安娜·泰斯(Dianne…Tice)夫妇的研究中,清楚地表明,拖延症是一种自我约束失败的形式。

另外,拖延症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耽搁,是一种即使我们当下能进行自愿而且削弱目标追求的耽搁,并且拖延不仅仅是简单的逃避行为,这个过程包括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理解和想法(认知层面)、情绪和感受(情绪层面)以及行动(行为层面)。

拖延症虽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心理问题的表现[1-2]。

二、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现状
据查阅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拥有一个庞大的“拖拉机”群,大学生占主力军之位。

有80%的大学生自认为有拖延症(大二开始变得严重),拖延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业、人际交往以及日常等多个方面,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降低了做事的效率。

由此看来,大学生“患上”拖延症的现状与趋势不容乐观。

笔者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的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学生为例,采取以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研究拖延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现状。

共有117名学生参与了调查,其中男生21人,女生96人,调查对象为大一和大二的学生。

从调查结果的数据可见,58.35%的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64.96%的同学能正确认识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57.26%认为拖延症对其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是并不严重,76.92%的同学认为改掉拖延症的最主要因素是坚定的内心,87.18%的同学尝试过改正自己的拖延症。

但是当假设自己身边有与拖延症治疗相关的宣传和方法时,55.56%的同学会考虑自己有无时间再作决定。

在接受调查的这些同学当中,40.17%的同学身边有较多的拖延症患者,但是70.94%的同学在看待这个问题上持中立态度,认为这是他人的选择,不予以插手。

虽然同学们能正视拖延症,但是通过本次调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有74.36%的同学因为拖延症而感到焦虑,有47.86%的同学的心情相当复杂,同时包含负罪感、后悔、自责等负面情绪。

(一)拖延症产生的原因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群体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体现为做事无计划。

50.43%的同学认为产生拖延症的原因是做事无计划,这也和事情的性质和难度有关。

一是做事没有规划和条理,尤其处于任务难度大等情况面前,不知如何着手进行时,就会容易在任务上分心,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任务;二是个人自制力不够强。

据调查数据显示,86.3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自制力不够强导致了拖延症行为。

现今社会中存在各式各样的诱惑,拖延症患者容易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以至于对工作上的事情一拖再拖;三是追求完美的心理以及自我怀疑,存在害怕失败的心理。

追求完美的心理使得拖延症患者在做事之前思前想后,以达到心目中的完美效果,所以往往难以定夺第一步的开始。

另一方面,自我怀疑的心理拖住了完成工作的脚步,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客观原因主要体现为任务的时间充裕。

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拖延症患者通常会认为任务所需时间较多,所以前期的时间就在拖延、挥霍。

据调查显示,53.85%的学生会选择在寒暑假的最后几天才开始完成他们的作业;其次,是拖延侥幸带来好结果。

如果拖延症患者在拖延之后匆忙完成的工作,侥幸得到一个比预期还要好的结果,长期以往就可能会形成“守株待兔”的侥幸心理。

(二)拖延症产生的影响
拖延症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与工作上。

对于有拖延行为的学生而言,在工作或学习中,存有侥幸心理,匆忙完成的结果不算很差便得过且过,因此形成拖延的习惯,导致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并且质量不高;另外,拖延引起的压力在很多方面都对健康不利,无论是我们的心理健康抑或是身体健康,不同程度的拖延都会带来焦虑、后悔、负罪感等负面情绪,可能引发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长期的焦虑会导致失眠,心脏得不到舒缓,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导致免疫能力降低,增加癌症的发病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3]。

三、改善大学生拖延症的对策
(一)善用自制力改善拖延习惯,形成高效新习惯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造成拖延症的主要因素是缺
(下转第5页)
整体出发,带动局部”的新观念成为可能。

其实,我个人认为到了高层次的教学,先让学生对所教的知识的轮廓有大体了解,然后再从局部去细化,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清晰,何愁学生不安心学习、何愁学生不快乐学习?
(四)通过“空间”使得教师成为真正主导,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有了“空间”后,“空间”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透明、互动、互通、公开、公平、阳光、乐观的平台,它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他们获取知识变得多样、便捷。

使得教师的作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使得几十年来教育界呼吁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成为了可能,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很难传导的,对学生又非常有用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意志力、创造性、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与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而这些,学生可以通过“空间”这个广阔的平台,在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在大学城搜索知识的过程中慢慢地培养。

(五)通过“空间”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从而形成真正的能力
有了“空间”后,学生可以通过“空间”中的课件、视频、资料随时打开查阅,特别是对于专业课,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上传的视频反复地观看某些操作的方法、技能,同时对照课件上传授的知识点,使得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有“空间”的条件下变得更容易形成。

三、结束语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变革,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变革,学生的成长更离不开变革,而我校力行的空间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正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作为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住“空间”这个崭新的、革命性的手段,进入“空间”、坚守“空间”、呵护“空间”,在“空间”这个开放、透明、互动、互通、公开、公平、阳光、乐观平台上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空间教育教学使得这个过程变短,变易。

只要我们坚持空间教育教学,我坚信最终每位教师都会喜欢上它,都会从中受益,都会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杨黎明.关于职业教育的改革试点:德国职业教育的典型
试验给我们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1(18):1.
[2] 裴娣娜,杨小微,熊川武.现代教学论(第2卷)[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杜,2005:325-376.
乏自制力。

然而,在哈佛大学TalBen…Shahar的《积极心理学》中,却揭示了保证人们高效运转的,表面上是自控力的强弱,但其实更多的是习惯。

而大学生活对比于高中生活有更多的可自主控制性,因此也比较容易成为孕育“拖延症”的温床。

相比之下,高中生较容易在机械化的过程中形成被动习惯。

当被动习惯在大学生活中消失了,学生便需要用到自制力来分配时间。

但是,TalBen…Shahar却也提及了另外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个人的自制力是有限的。

而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用有限的自制力去改善这种旧的拖延习惯,形成高效的新习惯。

当他们坚持把高效的做法形成自主习惯,效果便不言而喻了。

(二)设立目标,制订计划
目标是执行的动力,当被外界诱惑所迷失方向的时候,目标就是我们的指南针。

同时,根据个人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精确的短期的可执行的计划,精确的计划有助于提高效率,从而有利于改善拖延症。

(三)摆正心态,分解较难工作
较简单的工作或任务有比较大的成功率,消耗更少时间与精力,而较难的工作则相反,所以在难易并存的情况下,大多数的同学更愿意面对较易的工作,结果可能导致了拖延。

然而,拖延症患者需要端正心态才能改善这种情况。

首先,需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不因结果不如预期而沮丧,不因未料到的困难而后退;其次,需要学会将难事简易化。

如果总是把它想象成一个很难很耗时间的工作,很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进而加深拖延“病情”。

(四)巧借他人之力,行奖罚制度
当只靠个人力量对抗拖延症,往往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

此时,拖延症患者可以巧借他人之力,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同时,也可以给自己设置奖罚制度,通过奖罚制度,拖延症患者可以给予自己鼓励或压力,从而有利于减轻拖延症的程度。

所以,寻求朋友、老师和家人的帮助,可以有效“治疗”拖延症。

四、结论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拖延症只是一个渺小的存在。

它普遍地存在我们身上,它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渗入我们的行为里,一步步吞噬自我,改善“拖延症”刻不容缓。

对于内因与外因,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双管齐下,善于运用自制力,形成自主习惯,坚定自己的目标与持之以恒的计划。

同时在他人的监督与帮助下实行奖罚制度,即使是“拖延症晚期”,“立即行动”便是一个好的开始。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大学生活成为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幕。

参考文献
[1] (加)蒂莫西·A·皮切尔.金波译.战胜拖延症[M].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
[2] 刘瑞军.走开!拖延症[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
[3] 肖秋红,刘淳媛.大学生拖延症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广东外语
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J].文理导航,2016(10):13-14.
(上接第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