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课文背景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说》课文背景知识
《马说》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

唐代文学家,散文尤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马说》是其中的一篇短文。

2、背景知识:
“说”,古代一种文体,与现代杂文相似。

本篇选自《昌黎先生集》中的《杂说》。

《杂说》共四篇,这是第四篇,题目是后人所加。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文章不足200字,却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战国策》中凡数见。

如《楚策四》中记载:春申君收汗明为门客,汗明向他讲了伯乐说马的故事。

又据《列子·说符》记载,伯乐曾把比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