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起更(gēng)拈线(niān)笤帚(tiáo)家眷(juàn)
B . 勾当(gōu)出挑(tiāo)半晌(shǎng)唠叨(láo)
C . 打降(jiàng)一宿(xiǔ)丧事(sāng)嬉和(xī)
D . 贵妃(fēi)慷慨(kǎi)耽误(dān)逼着手(bì)
2. (2分)宋代有位诗人说,“我这辈子所作的文章,多在枕上,厕上写成”请问这位如此用功的诗人是谁?()
A . 欧阳修
B . 晏殊
C . 苏轼
二、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31分)
3. (9分) (2017八上·延安期末) 语段修改
①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

②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义军突起,受到学生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③“作业帮、火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等……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

④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随手拈来。

用软件来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案,在同学中已成为一种提高作业效率的便捷方法。

(1)选段②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

(2)选段②中有一处错误标点,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选段③中的语句中有一处病误,请将改正后的句子重新抄写下来:________。

4. (17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今年三月以来,有关“杜甫很忙”的一切话题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而与“杜甫”相关的课本,T恤等也销路顺畅。

对于面临工作压力和个人空间日益狭小的现代人,这不过是民众在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但是,粗糙低俗的快餐文化长期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就会引起“精神沙化”:形形色色的文化快餐,大面积地侵占了我们的精神领域,人们在接受快餐文化的同尊,逐渐失去了高雅的品位,导致价值取向的迷失。

材料二:在某中学,同学们就原著改编的影视剧等“文化快餐”态度不一:(甲)接受。

他们认为把严肃的题材以原著改编的影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也能体现其中所要包含的主要思想,与看名著相比较,差别并不很大。

(乙)拒绝。

不少同学认为观看根据原著改编的影视剧,观众会被演员的表演所左右,会随着演员的演绎来理解作
品,甚至会误导观众。

如果我们要了解作者想要说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还是要去读原著。

(1)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2个字)
(2)
材料二中的两种态度,你同意哪一种?请结合自己阅读体验,简要说明理由。

(3)
班级举行《师生共同读经典》读书交流会,请你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活动。

①下面开场白中的划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加以修改。

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阅读经典,如同与大师共同携手,可以扩大水平,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经典。

修改:
②给对联应对活动拟写一个下联。

上联:品美文若饮甘露,
下联:
5. (5分) (2018九下·夏津开学考) 某校九年级三班举行“我的梦想”主题班会,班委邀请任课老师参加,下列邀请函在格式和内容上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写出修改意见。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6. (6分)(2019·滨江模拟) 古诗文默写。

(1)古往今来,“离别”是创作中永远激荡人心的主题,诗人们用美好的文字诉说着离情别意。

“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安慰即将远任的朋友,即使天各一方,也能相知相随;“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是岑参送别朋友时的所见之景,更是他内心不忍离别的浩荡风雪;“仍怜故乡水,________”,李白远渡荆门,恋恋不舍,思念流淌在滔滔乡水中,感人至深。

(2)知行中学准备开展一期以“宁静致远”为主题的板报活动,向同学们征集相关古诗词。

请你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刘禹锡的《陋室铭》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选择契合主题的两句或一联,并写出推荐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7. (13分)(2019·滨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渴睡
契诃夫
夜间。

小保姆瓦尔卡,这个十三岁的姑娘,正在摇一个摇篮;她哼着歌:睡吧,好好睡……
长明灯在天花板上印下一大块绿斑,襁褓和裤子投下长长的阴影……灯火一闪摇,绿斑和阴影就活了,好像让风吹动的一样。

娃娃在哭。

他早已哭得声音哑了,可他还是不停地哭。

可是瓦尔卡困了。

她的眼皮睁不开,脑袋耷拉下来,脖子酸痛。

她的眼皮和嘴唇都动不得,她觉着她的脸仿佛干了,化成了木头。

“睡吧,好好睡。

”她哼道。

火炉里有个蟋蟀在唧唧地叫。

毗邻的房间里,老板和师傅阿法纳西在打鼾,摇篮怨艾地吱吱嘎嘎响,瓦尔卡哼着——这一切合成一支夜晚的催眠曲,催她入睡,她却万万睡不得,求上帝别让她睡着才好,要是睡着了主人们就要打她了。

灯火闪摇。

那块绿斑和阴影动起来,扑进瓦尔卡的半睁半闭的、呆瞪瞪的眼睛里,化成朦胧的幻影。

她看见一条宽阔的大路,满是稀泥;沿了大路,背着行囊的人们在路上慢慢走,阴影摇摇闪闪;大路两旁,隔着阴森森的冷雾可以看见树林。

现在她看见自己在一个黑暗的、闷得不透气的茅草屋里。

她那去世的父亲正在地板上翻来覆去地打滚。

她看不见他,可是她听得见他痛得在地板上打滚,哼哼唧唧。

母亲已经跑到主人的庄园里去报告。

母亲回来了,小声说:“他把灵魂交给上帝了,他们说治晚了……”
瓦尔卡走进树林,在那儿痛哭,可是忽然有人打她的后脑勺,下手那么重,弄得她的额头撞在一棵桦树上。

她抬起眼睛,看见自己面前站着老板。

“你在干什么,你这个贱丫头?”他说,“孩子在哭,你却睡觉!”
他使劲揪一下她的耳朵,她晃了晃脑袋,一会绿斑、阴影又占据了她的脑子。

她又看见满是稀泥的大路,背着行囊的人躺下去睡熟了。

瓦尔卡又想睡得不得了。

瓦尔卡跳起来,往四下里看一眼:原来这儿没有大路,没有母亲,没有遇见什么人,只有老板娘站在房中央。

瓦尔卡只能又摇起摇篮来。

绿斑和阴影渐渐不见了,可是她还是困,困极了!
“瓦尔卡,把炉子生上火!”
“瓦尔卡,把老板的雨鞋刷干净!”
活儿多的是,她一分钟的空闲也没有。

她恨不能往地板上一扑,什么也不管,睡它一觉才好。

白天过去了,瓦尔卡看见窗子渐渐变黑,按一按像木头一样的太阳穴,微微笑着,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笑。

或许她不久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

到傍晚,客人们到老板家里来了。

“瓦尔卡,烧茶炊!”老板娘喊道。

“瓦尔卡,快跑去买伏特加来!瓦尔卡,拔瓶塞的钻子在哪儿?瓦尔卡,把青鱼收拾出来!”最后,客人们总
算走了。

灯火熄了,老板和老板娘都去睡了。

“瓦尔卡,摇娃娃!”她听见最后一道命令。

天花板上的绿斑、裤子和襁褓的影子,又扑进瓦尔卡的半睁半闭的眼睛,弄得她脑子里迷迷糊糊。

娃娃还是啼哭,哭得乏透了。

瓦尔卡又看见泥泞的大路、背着行囊的人、她母亲、她父亲。

样样事情她都明白,个个人她都认得,可是在半睡半醒中她就是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力量捆住她的手脚,压住她,不容她活下去。

她往四下里看,找那个力量,好摆脱它,可是她找不着。

临了,她累得要死,用尽力气睁大眼睛,抬头看那闪闪摇摇的绿斑,听着啼哭声,这才找到了不容她活下去的敌人。

原来敌人就是那娃娃。

她笑了。

她觉着奇怪:怎么这点小事以前她会没有弄懂呢?绿斑啦、阴影啦、蟋蟀啦,好像也笑起来,也觉着奇怪。

这个错误的观念抓住了瓦尔卡。

她从凳子那儿站起来,脸上现出畅快的笑容,眼睛一眨也不眨,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她想到她马上就会摆脱那捆住她的手脚的娃娃,不由得觉着痛快,心里痒酥酥的……弄死这个娃娃,然后睡吧,睡吧,睡吧……
瓦尔卡笑着,挤了挤眼睛,向那块绿斑摇一摇手指头,悄悄走到摇篮那儿,弯下腰去,凑近那个娃娃。

她掐死他以后,就赶快往地板上一躺,高兴得笑起来,因为她能睡了。

不出一分钟她已经酣睡得跟死人一样了。

(选文有删减)
(1)本文与《凡卡》在情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法国学者布雷蒙对叙事的基本序列做过这样的概括:情况形成——采取行动——取得结果。

请根据这一理论填写出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

(2)小说的多处写到了瓦尔卡的“笑”(文中画线的语句),请仿照表格中的批注,从结尾两段写“笑”的句子中任选一处作批注。

(3)在作家笔下反复出现的事物或情景往往会成为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切入点。

本文多处出现绿斑和阴影(文中画线句子),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4)小说家根据创作的需要或审美的设定,往往采取不同的叙述视角讲故事。

请比较《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与《简·爱》叙事视角的不同。

知识卡片:全知视角即作者是叙事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

内视角即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充当叙述者,从他的视觉、听觉及感受角度去传达一切。

内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种。

(5)创作于19世纪末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描绘了俄国社会的众生相,其中塑造的“小人物”形象在俄国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舍作品《骆驼样子》同样关注了“小人物”的命运。

请分别结合两部作品具体人物,谈谈小说塑造这些典型“小人物”形象的意义。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
8. (23分)(2012·黄石)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__
②公将鼓之________
③虽千里不敢易也________
④今日是也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A .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 .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D .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 此庸夫/之怒也
B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C . 臣未/尝闻也
D . 下视/其辙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

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9九上·宁波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8年1月13日,一段食指在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视频被曝光。

在这段视频里,食指将批评的矛头直指余秀华,称她的理想生活就是喝喝咖啡、看看书、聊聊天,对人类的命运、祖国的未来、农民生活的痛苦等宏大命题视
而不见。

他还说,评论界捧红余秀华是“不对历史负责”的表现。

视频曝光后不久,余秀华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对这些批评进行了回应,她表示自己从来不觉得农民生活痛苦,并反问道:“人们向往田园生活,凭什么又鄙薄它?”
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1、
2-1、
二、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31分)
3-1、
3-2、
3-3、
4-1、
4-2、
4-3、
5-1、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
6-1、
6-2、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
7-1、
7-2、
7-3、
7-4、
7-5、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3分)
8-1、
8-2、
8-3、
8-4、
8-5、
六、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