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1.1 细胞生活的环境预习学案(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1 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知识点预习】
一、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淋巴等
2.用箭号表示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
组织液血浆
淋巴
3.写出下列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淋巴,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
4.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二、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
血浆中含90%为水,其余10%为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代谢废物、各种营养物质、气体、激素等。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的主要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三、细胞外液的主要理化性质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决定因素: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主要决定因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
于 Na+
和 Cl-。
(2)酸碱度(pH):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7.35~7.45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
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课前热身】
1.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化反应是()
A.组织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B.麦芽糖的水解
C.碳酸氢盐的形成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答案】C
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等有机物含量的多少
B.细胞合成的抗体、激素和酶都需要经过内环境才能运输到作用部位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C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细胞合成的抗体、激素都需要经过内环境才能运输到作用部位,但细胞合成的酶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错误;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突触小
2
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A
【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①正确;细胞外液含有水、无机盐、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O2、CO2、胰岛素等激素、氨基酸等),递质可存在于组织液中,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突触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因此O2、葡萄糖、CO2、胰岛素等激素、氨基酸、递质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和突触小泡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②④错误。
综上所述,A正确,B、
C、D均错误。
4.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A.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
B.甘油、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
C.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
D. CO2、胰岛素、尿素、抗体
D
【答案】
A.内环境 B.消化道 C.呼吸道 D.骨骼肌
【答案】A
【解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