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乡五月》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一、导入。

1.还记得这些城市的别称吗?出示:山城、鸢都、冰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别称?没错,这些别称啊都体现了城市最大的特色!今天,老师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地方——出示:槐乡。

2.看了这个名称,你能猜出这地方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吗?
对啦!这地方的洋槐花肯定又多又漂亮!
3.既然槐花是特色,我们就要好好地记住这个字,你会怎么记?说到右边的“鬼”字,大家容易为它按上个刀子头,可千万不要啊,槐树上按刀子,可要吓坏人的,没人敢去了。

4.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和槐乡有关,齐读课题。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槐乡的五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快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文中读出答案了吗?没注意到的同学再快速浏览一下!
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让我们先与槐花亲密接触吧!
(1)槐乡因槐花而出名,那儿的槐花一定很多很美,快
速读读第一自然段,从哪可以看出槐花很多。

出示“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生词“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同学们真厉害,从小小的词语中能读懂那么多,相信生字一定也能读好!(指名读、齐读)
****读出了花多,相信也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好!(2)再去读读第一自然段,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兴趣,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读得真不错,老师帮大家配上图片,相信能读得更好!出示:。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老师特意把这段话配成了儿歌,来读读吧!
“嗡嗡嗡,小蜜蜂,采走粉,酿出蜜。

啪啪啪,孩子们,挎槐花,装满足”
里面藏着很多生字哦,要读准读好哦!
大家读得很开心,带着这份心情,再把原句读读。

出示: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
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读完这句话,给大家的感觉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香!
把这些带着香味的词读好吧!出示: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浸在香海中
同学们读得真是香味儿十足,再把这句话读得香喷喷的吧!
***齐读第一自然段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第二句话。

一位小朋友陶醉在了香海中,并与槐乡孩子来了个亲密接触。

槐乡孩子是怎么招待他的呢?出示:一顿槐花饭
***这顿槐花饭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出示: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

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指名读。

出示词串:大米拌槐花咸麻油蒜泥陈醋甜炒芝麻
有些同学嘴馋了吧!好好读读这句话,先让大家解解馋。

指名读最后一句。

齐读第二自然段。

(4)快速读读第三自然段,完成填空:( )的小姑娘( )的小小子
请男女生分别读词组
女生们找到描写小姑娘的句子,男生们找到描写小小子的句子,快读读吧!看谁读得好!(指名读、再齐读)
三、总结。

《xx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学板块清晰。

2、教态亲切、自然,语言也能感染学生。

3、能针对文本特点,尤其是词语特点:ABB、AABB式的词语较多,设计词语教学。

让学生以词串的形式学习新词,巩固旧词,同时也积累了很多课外词汇。

4、能紧扣文章中心句“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来进行教学,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中心句理清课文脉络。

5、课前预设充分,针对学生对不同生字所需要掌握的和难掌握的知识点不同教学生字。

不足:
1、生字尽管是以词串形式出现,但词串出示的组数太多,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可以不出示。

2、五组词语中,ABB、AABB式的词语虽然已经单独出示,但是其实在另外几组词中也有,这样就显得杂乱。

3、五组词语在后来的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过程中,再次
出现,本意是想让学生理解课文以后,在有感情地读好相应的词语的基础上,再读好句子。

但教学效果并不佳,反而造成课堂教学的散乱。

其实三年级的学生在第一遍读词语时就应该而且也能够有感情地读好了。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不需要再回到词语上,而应该注重句子、段的教学,从而有整体感。

4、“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在教学时是教师灌输给学生:一个比一个香,并且让学生读好。

而事实上,这样的教学,学生根本还是没有弄懂。

尤其是“醇香”。

《xx乡五月》第一课时评课
能正确解读教材,把握文本价值,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环节的设计合理。

教态自然,整个教学过程都全面关注全体学生。

词语教学能抓住重点,不古板,能教学生不会的和学生需要的进行教学。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能设计统领整个小节的大问题,将各个零散的小问题串成了一条线,清晰明了。

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

几点改进的意见:
1、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无需再出示并回读词语,这使本来有整体感的教学,变成了散落的珍珠。

2、在学生朗读不到位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深入理解,再读。

教师还可以范读。

3、个别问题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