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福建省直莆田市遴选面试真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12月26日福建省直莆田市遴选面试真题及解析有题本考试时间15分钟思考3分钟作答12分钟最后2分钟会提醒
第一题: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你怎么理解?
资本是一把“双刃剑”。

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就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更好更多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正能量。

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土地、技术、数据等共同作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提升了人民福祉,其贡献值得高度肯定。

但资本习惯于追求更高利润、更快回报,随着资本在不断积聚起巨大能量,在一些领域出现了资本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乱象,一些资本选择避开制造业,而涌入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实现某种形式的政策套利和投机,这容易加速经济脱实向虚,侵蚀实体经济,最终影响经济发展质量。

“唯资本论”“唯利益论”“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在肆意滋长,给经济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是以“绿灯”呵护成长。

要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则。

在以市场为主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行业、环节为资本设置“绿灯”,鼓励资本合规经营发展,营造一个有效、均衡的充分竞争的市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内外市场的资本要素活力,走稳、走正、走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道路,要真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二是以“红灯”防止无序。

划定边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这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核心目的。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野蛮人”、个人信息的“盗取者”、部分巨型平台企业等资本力量呈现出无序扩张态势,挤压着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造成了不
良社会影响。

要注重“红灯”的明确和实施,要建立统一的资本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资本的行业准入环节规则体系,分层分类设置“红、黄、绿灯”。

三是以“法治”建立规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资本活动要依法进行。

要巩固法治思维,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保护和激发企业家信心。

要做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互促进,通过“有形之手”,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源头治理和行业监管,强化市场监管和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规制,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使资本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各位考官,资本可以扩张,但不能任性;资本要有所为,更有所不为。

设置了“红绿灯”,也要掌控好“红绿灯”,要不断优化和创新政府的监管能力,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题:网络谣言盛行,有学者指出:网络谣言=(事情重要性×事情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你怎么理解。

谣言止于智者,兴于愚者,起于谋者。

网络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

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网络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

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

如果公众有足够强的判断力,那么网络谣言也会不攻自破。

大量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信息公开不及时,信息不对称,无法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二是一些网络用户和平台为了追求流量,蹭热度,编造谣言,形成了一个网络谣言的产业链;三是公众批判能力有限,不能正确认知和判断信息的真伪,加之逆火效应作祟(是指一个错误的信息被更正后,如果更正的信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有时反而会加深人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造成造谣容易辟谣难,需要权威机构站出来发布相关辟谣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类网络谣言满天飞,网络谣言已成为社会公害,不仅扰乱人们思想、危害人身财产安全,还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更可能危害国家
公共安全。

有的挑唆对立、误导民众、引发恐慌,有的干扰公众认知、扰乱社会秩序,有的危害网民人身财产安全,有的损害企业个人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必须多措并举、多维度发力打击和治理网络谣言,才能逐步实现网络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一是“清”字为先,清理存量。

组织网站平台对已经认定的网络谣言信息进行清理,防止其反复传播,重点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开展一次全网清理,打上标签,作出明示,让这些谣言信息没有藏身之处。

二是“控”字为要,抑制增量。

压实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

对影响大、传播广的无权威来源信息,及时查证。

快速发现谣言、遏制谣言,努力把谣言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是“惩”字为重,惩治源头。

严肃追究网上谣言信息发布传播的相关方责任。

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

发挥“黑名单”作用,对多次发布传播谣言信息的账号主体予以严厉惩戒,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

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绝不能让网络成为传播谣言的法外之地。

四是“同”字为基,协同治理。

建立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

要充分发挥举报工作的作用,发动广大网民积极举报,提供谣言信息线索。

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识别谣言。

发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作用,明辨是非,还原真相。

各位考官,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打击和治理网络谣言必须提高公众理性思维能力,不信谣、不传谣;必须及时提供有效信息,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密切关注舆情,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加强惩处力度,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使社会心理和谐健康发展。

第三题:县教育局通过公开招投标,由一家餐饮企业为学校配送午餐,师生向镇上反应伙食差,企业说要继续履行合同,你作为分管工作的副镇长,你怎
么做?
学校餐饮配送看似小事,其实是光乎祖国花朵成长的大事。

借着“是教育局招标的,要继续履行合同”在学生营养午餐供应中的事件屡见不鲜,前不久河南某地学生午餐后呕吐就医事件引发全网关注,当事主管责任人受到严肃处理,涉事送餐公司负责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已被刑事拘留。

如果我遇见类似情况,作为分管工作的副镇长,必须本着“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干脆果断”原则,迅速处理。

一是开展调查,查明真相。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作为分管工作的领导,请示党委政府成立由镇纪委、派出所、卫生院、中心学校、市场部门等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采取明察暗访、四不两直、个别座谈、现场抽查等方式深入学生就餐重点时段开展调查,查明具体情况和细节,搜集第一手资料和信息、做好笔录和现场影像留存,找到原因,查明真相。

在整个调查处理的过程中注意舆情信息,避免舆论危机。

二是主动沟通,解决问题。

主动找到县教育局分管领导,详细介绍该学校餐饮配送情况,提供真实有效的相关证明影像和证据,争取教育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共同为该学校餐饮配送提供帮助支持,查看招投标中的具体条款和学校餐饮配送标准,共同找到学校餐饮配送公司进行沟通,严明有关学校餐饮配送标准和要求,如实介绍目前学校餐饮配送情况,责令其严格标准配送,如果确实属于餐饮配送标准过低,请求教育局领导协商公司予以妥善解决。

三是跟踪督办,确保实效。

在与教育局、学校餐饮配送公司达成具体标准和解决办法后,以四不两直和明察暗访方式,在学校就餐的时间段去督办检查,看是否满足学生要求、是否符合配餐质量要求、是否学校师生满意,并做好影像资料留存和师生疏导工作。

如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及时给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形成调查报告,报县政府领导、教育局及食药监部门按规定实事求是、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各位考官,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为分管教育工作的副镇长,事后应该主动反思工作中的被动,没有敏于发现问题,防微杜渐。

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处理好全镇学校师生反映的类似各方面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