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单元检测★答案★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单元检测★答案★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
极化趋势综合检测
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山西临汾三模)“中共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

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所掌握的国家。

”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C.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2018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中)1949年版、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中国护照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

护照的语种变迁说明了( ) A.法英语言的普及使护照语种发生变化 B.护照语种是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的晴雨表
C.中国以开放姿态逐渐融入世界大家庭
D.出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影响护照语种变化
3.(2017山东潍坊一模)20世纪70年代,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或改善外交关系。

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中日建交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4.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

”邓小平作出以上“世界大势”的判断,其主要目的是( )
A.更好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集中精力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迎合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需要
D.缓和与苏联持续紧张的外交关系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目的”的是( )
A.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
D.扶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6.1946年4月,杜鲁门发表演讲:“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懂得,我们不能在一个经济停滞的世界中分享繁荣。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经济困扰无论出现在世界哪一个地方,都是暴力政治的孳生地。

我们应该帮助别人,因为我们觉得,向正在医治因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而遭受损伤的朋友和同盟伸出援助之手是正确的。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美国( )
A.以和平发展为己任
B.以称霸世界为目的
C.以帮助盟友为义务
D.以对抗苏联为根本
7.(2018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中)基辛格认为,美苏之间的冷战,“就是双方的战略家在‘确保相互摧毁’的概念上至少达成了心照不宣的共识,这个概念成为核时代的和平机制”。

这反映了( )
A.核武器是维护世界秩序的有力工具
B.美苏均势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
C.冷战是美苏共同的主动性战略选择
D.核时代美苏的目标是和平共处
8.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绽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然而美国驻苏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却发出了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在此强调的是( )
A.日本法西斯尚未投降,反法西斯使命未完成
B.西欧已开始走向联合,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C.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美苏之争已不可避免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领导权
9.“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

”材料表明( )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
10.下图是刊登在2007年《国际先驱导报》上的一幅讽刺漫画。

它反映了美国( )
A.虚假的民主,真实的独裁
B.强权政治,唯美国马首是瞻
C.顺美国者强,逆美国者弱
D.霸权衰落,多极化趋势加强
11.“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
A.第三世界开始走向终结
B.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C.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
D.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
12.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认为:“国际新秩序应该建立在多极化的基础之上。

多极主义与多边主义意味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它有利于国际社会的每个成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目标和理想,有利于各国展开对话、交流观点。

”这说明国际关系民主化可以( )
A.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
B.促进各种文化趋向一致
C.维护世界和平长期发展
D.实现各国地位真正平等
二、非选择题(共37分)
13.(2017安徽安庆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同时也约定苏联在1952年底以前,无条件地将中国长春铁路移交给中国,从旅顺撤出苏联军队。

同时,为中国提供一笔总数为三亿美元的建设贷款。

材料二下表所列为1970—1973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1)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作用。

(10分)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特色?与这些国家建交,反映了中国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改变?(6分)
(3)你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9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策设计人员选择对西欧的援助,作为美国关注的第一个课题,这并不表明他们忽视其他紧迫和严重的问题,也并非他们毫不考虑从全世界范围协调长期政策的使命。

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意味着,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利的地区。

——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材料二甚至在哈里·杜鲁门领导下的美国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仍作为同盟国进行对德国的战争时,1945年杜鲁门就曾秘密地向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下令,准备对苏联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华盛顿对于战争的存在没有任何多愁善感,这无非是一门生意,一门表面被温和地冠以“美国世纪”之名,实则是建立无可匹敌的美国统治地位的生意。

材料三显然,伴随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1月决定不派苏联坦克开入东德镇压不断扩大的反政府非暴力烛光抗议运动,听任象征分隔东西欧“铁幕”的柏林墙倒塌,冷战结束了。

苏联在经济、军事和政治上破产了。

(1)由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看来是执行长期计划最有利的地区”。

(4分)
(2)两极格局以东欧剧变与苏联的解体而告终,美国看似是美苏争霸的胜利者,但历史证明美国也不是两极格局的完胜者,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