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拓展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拓展训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王洪磊;仇银霞;孟凡会;王震
【摘要】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拓展训练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剖析,对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进行了构建与实施,以期能为高校拓展训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性建议.【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
【年(卷),期】2015(005)006
【总页数】2页(P62-63)
【关键词】拓展训练;教学体系;高校
【作者】王洪磊;仇银霞;孟凡会;王震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八一农垦大学军事体育部黑龙江大庆163319;八一农垦大学军事体育部黑龙江大庆 1633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7.04
拓展训练最早起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是一种体验式学习、训练方式。
它通过专门的场景设置及活动方式,让参与者团体或个人经历一系列考验,逐步培养参与者身体、心理素质、个性及团队协作的教育培训活动。
将拓展训练最早引入学校教育的是美国一所高中的校长皮赫,在中国拓展训练最早引入是企事业培训的活动方式,随着拓展训练结构及功能的不断完善,而逐渐由企业培训向高校过渡,经过近十年
的发展,高校拓展训练情况喜忧参半,各高校开展情况喜人,但与之相关的理论及教学体系研究不够,该文从构建拓展训练高校教学体系为出发点,对高校拓展训练从理论与实践出发进行剖析,为高校拓展训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设性建议。
1.1 教学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时,企业拓展训练培训的目标只是在心理承受力和自我控制、团队协作上有所突破,而在增强身体素质,形成运动技能而显得弱化,因此在制定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目标时应该加以修正,不仅能在培养学生挑战自我,团队合作能力上有所建树,而在运动参与和身体素质方面也应该有所加强。
因此拓展训练课程自身目标应为:不断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逐渐使学生掌握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增强突遇情况的身体适应能力,增加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认知、社会认知、人际关系认知、自我认知,最终形成于高校学校体育改革指导纲要规定的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主线,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相适应的现代体育课程。
(见表1)
1.2 教学内容的构建与实施
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符合教学目标又要体现可行性、趣味性和科学性。
教学内容一定以拓展项目为媒介,以体能为主线,以建立自信、增强团队合作为主线,全方位、立体化的实现教学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要符合大学生专业特点,如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是应更加注重管理特色拓展训练课程,而农林牧等相关专业的地质、测绘、采矿、土木工程、生物等有关专业应以户外特色为主的拓展训练课程。
对拓展训练传统理论、低风险拓展训练项目应放在大一、大二普修课程为主,而对于适合专业的拓展类项目应放在第二课堂和大三、大四选修课为主。
(见表2)1.3 教学方法的构建与实施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校拓展训练教学方法中,一定要把握教学主体即主要部分的内容,由于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课程的差别,在教学主体部分中,教师只
是引导者,学生才是活动和自我学习的主体,这种方式的转变,该变了知识学习和传播的主体,即教师仅仅是引导和指导学生,而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这种“先行后知”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确实使学生找到了主体地位,因此在体验和交流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而在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转化角色,由于学生自身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把握重点,教会学会如何总结,如何在身体素质、动作技能、心理素质更加完善的情况下去适应环境。
(见图1)
1.4 教学评价的构建与实施
高校课程教学评价已从“成就性教学目标评价”逐步向“体验性目标”转化,课程评价不仅注重成就目标,而且在向过程性、体验性目标过渡。
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也应该如此,不应该把体育课程目标当做是人生静态的“跑道”,而应当成人生在“跑道”中的阅历。
把体育课程评价目标逐步过渡到“健康第一”的中心思想上来,不仅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也应该同时重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要形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老师评价、学生评价、同学互评相融合的评价体系。
拓展训练虽然在高校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毕竟进入高校时间较短,其本身的体系和教学理论研究都不是很完善,影响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的影响因素也颇多,如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问题、授课人数较多的问题、校本化课程建设缓慢的问题都严重影响着高校拓展训练课程的发展,因此,建立高校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体系,研究拓展训练本身及相应的理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中之重,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训练课程才能在高校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