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苦碟子注射液HIS数据临床实效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苦碟子注射液HIS数据临床实效研究
目的:基于海量HIS真实世界数据,探索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其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信息,为将要进行的KDZ注射液前瞻性观察研究提供思路与指导。
方法:对来自18家三甲医院使用苦碟子注射液的24225例数据运用统计描述方法以及关联规则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结果:苦碟子注射液使用患者年龄主要在46~65岁,男女比例较均衡。
多为来自“神经科”和“心血管内科”的医保病人。
入院当天使用苦碟子注射液的患者比例较多。
“胸痹”患者最多,且以“气阴两虚,并瘀”证多见。
含“瘀”患者中,以“气滞血瘀”证最多。
静注为主,单次用药剂量以10~40mL为多,用药疗程以1~3d最多。
溶媒以0.9%氯化钠注射液多见。
在治疗冠心病时,主要联合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桂哌齐特等药物。
在治疗脑梗死时,主要联合阿司匹林、胰岛素、桂哌齐特等。
结论:苦碟子注射液临床使用大多符合药品说明书,如单次剂量、溶媒、疗程、适应症、中医证型,但仍有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存在。
对于这种海量HIS真实世界数据的分析需要进一步运用高级统计学方法来进行挖掘,以便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标签:苦碟子注射液;医院信息系统;真实世界;实效研究
苦碟子别名满天星、苦荬菜,为菊科植物抱茎苦荬菜的全草。
性味:苦;辛。
功能主治:止痛消肿;清热解毒。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苦碟子注射液说明书明示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祛瘀。
用于瘀血闭阻的胸痹,证见胸闷、心痛,口苦,舌暗红或存瘀斑等。
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病状者。
亦可用于脑梗死者。
为了解苦碟子注射液在临床现实世界的使用情况,本研究对来源于全国18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使用苦碟子(以下简称KDZ)注射液的患者住院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临床用药规律与趋势,为下一步KDZ注射液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提供思路与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课题收集了来自全国20家三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的住院患者信息,参照集成数据仓库构建模式,整合为总数据量为242万例的HIS数据仓库。
本研究选取该HIS数据仓库中使用KDZ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信息,共24225例,来自18家医院。
患者信息主要包括4部分内容:患者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医嘱记录、实验室检查记录。
1.2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多家医院,各家医院采纳的标准各不相同,为了便于分析,研究者和计算机数据处理专业研究者合作,对所有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同时参照西医《诊断学》第7版对西医诊断进行规范化;参照新世纪第2版《中医诊断学》对中医诊断进行规范化;采用提取证候要素的方式对中医证候信息进行规范。
而对于医嘱信息的规范:对数据库中记录为商品名称的西药,将其转化为化学名称,再将同种化学成分合并的方式进行规范,对于中成药,同类药物成分但剂型不同者进行合并,其他中成药保留原始名称,对合并用药的分析均基于标准化后的数据。
1.3统计软件
采用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离散程度等的基本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布情况。
本研究采用的描述分析软件为SPSS18.0,SAS9.2,并利用Excel2007辅助作图。
同时运用Clementine12.0,采用Apriori模型做关联规则分析。
1.4分析内容
本研究基于患者一般信息表,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进行描述分析,基于诊断信息表分析使用KDZ注射液患者疾病分布情况,基于医嘱记录表对KDZ注射液单次使用剂量、给药途径、用药疗程、溶媒、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
2.1全人群基本信息分析
2.1.1一般信息概况24225位使用KDZ注射液的患者,其年龄跨度为0~97岁,主要集中在46~65岁;性别上,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用药人群以体力劳动者占绝大多数。
用药人群入院病情以“一般”占绝大多数。
用药人群入院科室以“神经科”和“心血管内科”最多。
使用KDZ注射液的患者的住院天数主要分布在15~28d,住院费以1万~2万元最为多见。
而“住院费别”以医保最为多见。
有关“病危天数”和“病重天数”的分段,从有数据的患者分析来看,以1~3 d较多。
从患者入院到首次使用KDZ注射液的时间间隔分析来看,患者在入院1 d以内,即当天使用KDZ注射液的患者比例较多。
患者出院方式,以“正常”较多见,整个数据库里出现的死亡病例为231例,占1.04%。
21916名患者,63288条记录中,疾病诊断频数排在前3位的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
中医诊断表中,被诊断为“胸痹”的最多,“中风”的人数排列第4位。
“胸痹”患者以“气阴两虚,并瘀”证多见,“中风病”和“眩晕”患者以“痰瘀”证多见。
含“瘀”患者中,以“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合并瘀”证、“痰瘀”证较为多见。
所有患者的“给药途径”绝大多数为静注。
患者单次用药剂量分段,以10~40mL为多见。
患者用药疗程分段,以1~3d最为多见。
此外,用药疗程在1~28d的医嘱记录为多数。
溶媒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多见。
此外,研究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平均用药疗程呈递增趋势。
单次用药剂量在10~40mL的情况可见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大,单次用药剂量呈递增趋势。
2.1.2中医信息分析中医认为KDZ草药主要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
的功能,其祛瘀作用明显,故只考虑出院主证中含“瘀”的患者,共2880例,以“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合并瘀”证、“痰瘀”证较多见。
同时对全部4283名患者的中医主病和中医主证做联合分布,见表1(只对主病和主证频数最多的前10种列表)。
4220例使用KDZ注射液患者的“中医出院主病和主证”信息中:“胸痹”患者多以“气阴两虚,并瘀”证多见,“中风病”和“眩晕”患者以”痰瘀”证多见。
2.2全人群中死亡人群分析
为下一步挖掘有关KDZ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提供相关信息。
这部分主要针对18家医院24225位患者231名死亡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诊断、用药等信息进行了描述分析。
185例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66~80岁,共有87例。
213名患者900条有效记录中,疾病诊断排在前3位的为“冠心病”、“脑梗死”、“肺部感染”。
231名死亡病例给药途径为“静注”的有471条,占98.74%。
231名死亡病例,471条记中,以40mL单次用量最为多见,占70.7%。
患者用药疗程分段,以1~3d最为多见。
2.3全人群符合说明书与超说明书用药人群对比分析
18家医院,24225位患者中,符合说明书用药人群共8696人,超说明书用药人群共15529人。
对比分析可知,符合说明书使用患者的时间窗普遍比超说明书使用患者的时间窗要小,也即从入院到开始使用KDZ注射液的时间要短。
在所有7个单次使用剂量上,符合说明书用药人群均少于超说明书用药人群,即超说明书用药人群用药剂量普遍交高。
2.4冠心病人群分析和脑梗死人群的分析
2.4.1冠心病人群分析发现6032位冠心病人群中,年龄段以66~80岁占多数。
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患者。
患者职业分布以专业技术人员占多数。
患者入院病情分布以一般占多数。
住院天数以8~14d为最多,患者住院费用分布以1万~2万元占多数,医保居多。
患者病危天数、病重天数的分布均以1~3d占多数。
“治疗结果”记录中,以“好转”最多。
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在本研究分析中,冠心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律失常、脑梗死等疾病的几率比较大。
6032名患者在5种单次使用剂量的分布上,以40mL最为多见。
“用药疗程”分布中,以8~14d最多。
2.4.2脑梗死人群的分析发现3468位脑梗死患者。
年龄段以66~80岁占多数。
男女比例较为均衡,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患者职业分布以体力劳动者占多数。
患者入院病情分布以一般占多数。
住院天数以15~28d为最多,患者住院费用分布以1万~2万元占多数,医保居多。
患者病危天数、病重天数的分布均以1~3d占多数。
“治疗结果”记录中,以“好转”最多。
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在本研究分析中,脑梗死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比较大。
患者在4种单次使用剂量的分布上,以40mL,最为多见。
“用药疗程”分布中,以8~14d最多。
2.4.3两大人群的合并用药分析发现在治疗冠心病时,KDZ注射液的
主要联合用药有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桂哌齐特、地西泮、丹红注射液、硝酸甘油、丹参酮、薯蓣皂苷片等。
从关联图可知KDZ注射液的主要联合用药有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桂哌齐特,而除去KDZ注射液之外的联合用药以阿司匹林与硝酸异山梨酯之间的关联程度最强,其次是硝酸异山梨酯与地西泮、地西泮与阿司匹林。
在治疗脑梗死时,KDZ注射液的主要联合用药有阿司匹林、胰岛素、桂哌齐特、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等。
KDZ与阿司匹林、胰岛素、桂哌齐特3种药物最常合并使用。
从关联图分析发现KDZ与阿司匹林、胰岛素、桂哌齐特3种药物最常合并使用,表明患脑梗死的患者多患有糖尿病,同时也说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增加。
另外,除KDZ注射液之外其他药物合并使用的关联图,可以看出阿司匹林与桂哌齐特之间的关联程度最强,其次是阿司匹林与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与胰岛素等。
3讨论
通过对18家医院24225位使用KDZ注射液患者的HIS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使用KDZ注射液的患者以中年人及老年人居多。
使用KDZ注射液患者诊断多集中在心脑血管性疾病。
患者用药时间窗分析发现患者入院当日即应用该药进行治疗,特别是符合说明书的适应症冠心病和脑梗死,其用药的时间窗较其他疾病更短,说明该药为这部分患者入院后治疗的首先药物。
应用剂量:患者绝大多数以静脉滴注方式用药,患者单次用药以10~40mL为多见,随着患者年龄增大,单次用药剂量在10~40mL的情况呈递增趋势。
冠心病患者及脑梗死患者临床应用以40mL为多见,以按照说明书的规定用药为主。
溶媒:从本研究HIS数据分析来看,绝大多数患者在使用KDZ注射液时,使用的溶媒为0.9%氯化钠,其次为0.5%的葡萄糖,整体上来看,临床医生在应用KDZ注射液时,溶媒匹配基本符合说明书。
疗程:从HIS数据库中发现,将所有患者用药疗程分段显示,绝大多数用药疗程都在1~14d,基本符合说明书。
而尤其以1~3d最为多见,这提示,KDZ注射液在治疗疾病时,起效较快。
联合用药情况:在治疗冠心病时,KDZ注射液的主要联合用药有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桂哌齐特、地西泮、丹红注射液、硝酸甘油、丹参酮、薯蓣皂苷片、益心舒胶囊等。
在治疗脑梗死时,KDZ注射液的主要联合用药有阿司匹林、胰岛素、桂哌齐特、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氢氯吡格雷等等。
从关联图分析发现KDZ与阿司匹林、胰岛素、桂哌齐特3种药物最常合并使用,表明患脑梗死的患者多患有糖尿病,同时也说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增加。
在对HIS数据库分析可以发现,在真实世界24225位患者中,符合KDZ 注射液说明书适应症用药的患者共8696人,超说明书适应症用药人群共15 529人,表明临床上KDZ注射液广泛应用于治疗适应症以外的疾病,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获得的受益与风险,审慎用药。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