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工作意见的通知-成农办[2010]180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工作意见的通知
正文:
----------------------------------------------------------------------------------------------------------------------------------------------------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工作意见的通知
(成农办〔2010〕180号)
各区(市)县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局(统筹委),高新区经发局,直属各单位:
现将市农委制定的《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工作的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工作的意见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在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筑牢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本底和根基中的作用,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按照发挥现代农业基本功能,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要求,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推进我市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重点工作
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用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依靠科技进步加快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生产优质安全的农产
品、探索以科技为纽带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等,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编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按照我市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在“成都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成都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框架下,围绕我市都市型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编制出能引领当地农业科技进步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力争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
(二)编制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指南
根据“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按照规划,重点围绕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对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种苗快繁新技术和新装备,动植物病虫害高效、安全防控新技术,高产、高效、轻型种养新技术,农产品储藏保鲜和精深加工新技术与新装备,高效、安全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生物质农业新技术和新装备,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设施农业新技术,数字农业和农业信息技术等方面向社会发布,引导社会投入方向。
根据当地“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从2011年起,每两年发布一次。
(三)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平台
要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蔬菜、花卉苗木、伏季水果、茶叶、猕猴桃、生猪、水产、优质粮油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集中打造代表最先进的农业科技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示范平台,使之成为促进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先导区和农业新的增长极。
(四)着力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按照放活经营性、强化公益性的原则构建模式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在建立完善以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为主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以技术服务、劳务服务、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力争201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公益性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硬件建设,同时加大对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创新为农服务方式等软件建设,3年内形成完善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五)着力发展农作物及畜禽种子种苗繁育产业
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依托在蓉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着力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突破性品种、专用品种和特色品种,建立工厂化种子种苗繁育中心或基地,使注重品种数量向着力培育突破性新品种转变,由单一品种选育向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转变,以品种繁育为主向“三新”并重转变,以科研、推广分离的向“产学研用”联合推进良种产业化转变,加快突破性品种推广应用,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六)狠抓集成技术创新研究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优势产业,开展集成技术创新研究,重点研究以提升粮食单产为目的的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以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集约化生产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综合实用技术;以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和新型兽药及疫病防治技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资源为主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以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高端农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以满足出口需求,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拓展多元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工业原料生产等需求的专用农产品生产技术。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农业科技转化推广工作的统筹协调
整合涉农科技推广资源,合力推进农业科技转化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涉农职能,实行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当地分管农业科技推广领导牵头,科技、农业、水务、林业、发改、财政、教育、科协等部门及农投公司等单位参加,定期就农业科技转化推广相关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二)创新农业科技转化推广人才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本土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发挥好现有科技人员的能动力。
二是采取客座、招聘等多种方式,面向国内外聘任一批高级专业人才,弥补本土高端人才的不足,确保每一农业重点产业都有一位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
三是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和产业发展的有机对接与良性互动,为确保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发展、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并提供经费保障。
(三)加大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广效能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入。
要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投入,政府农业投融资平台要重点向科技型、高端产业型农业投入。
二是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对非农企业、各类风险基金等社会资金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风险投资,要予以各种方式的鼓励。
三是有条件的区(市)县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基金,支持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广,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支持农业生产储备技术的研发,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项目予以补贴。
(四)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和能力建设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的生力军,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联专家,下对农民。
一是建立制度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每年每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累计时间不得少于15天。
二是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分产业确立首席专家及创新队伍,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领军人,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技术带头人,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有人把关。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