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C.曲线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D.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B
2. 如图所示,用细线挂一质量为M的木块,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向右水平射穿此木块,穿透前后子弹的速度分别为V0和v(设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和空气阻力不计),木块的速度大小为()
A.B.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
【分析】由于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不计,外力的冲量近似为零,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近似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木块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MV,
得V=
故选B 3.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和汽车所受的阻力f都恒定不变,在时间t内,汽车的速度由V0增加到最大速度.汽车前进的距离为s,则在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可用下列那些式子计算( )
A W=fs
B W=
C D
参考答案:
C
4. 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
B.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平均速度大
D. 平均速率就是瞬时速率的平均值
参考答案:
B
A、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其大小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故A错误;
B、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故B正确;
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平均速率大,故选项C错误;
D、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不是瞬时速率的平均值,故D错误。

5. 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C. 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
D. 在地面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参考答案:
D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 做功8J,则F1、F2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为()
A.14J B.10J C.2J D.-2J
参考答案:
D
7.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

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是为了()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

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

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m/s。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如果W∝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画出的W-v2图线
应是一条
参考答案:
8.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5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t=37.5m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 s.
参考答案:
设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V0=20m/s,a=-5m/s2,s=37.5m.
则由位移公式得:
解得:t1=3s,t2=5s.
分析纠错:因为汽车经过t0=已经停止运动,4s后位移公式已不适用,故t2=5s应舍去。

9. 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02s,以飞过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m/s2
参考答案:
-1000. m/s2
10.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交流电源(填“直流”或“交流”),通常的工作电压为220伏.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长金属板B 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kg,金属板B的质量m′=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放大的弹簧秤示数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 2.50=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g=10)
参考答案:
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交流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220伏
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0.1N,需要估读一位,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T=2.50N,铁块A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T=2.50N,
滑动摩擦力f=μFN=μG=μmg,动摩擦因数μ===0.25;
故答案为:交流,220,2.50;0.25.
11. 在一段半径为R=15m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
力等于车重的0.70倍,则汽车拐弯时的最大速度是_______m/s 。

参考答案:
12. 冬奥会期间,某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运动员的滑雪板在水平雪面上正常滑行时,板面与雪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得到了一张运动员的组合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滑雪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是160cm,相机的连拍周期是1.0s,g取10m/s2,则:
(1)运动员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m/s2;
(2)所求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_______;
(3)引起该实验误差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填以下序号)
A.运动员的体重 B.雪面的平整程度
C.拍摄动景照片时的虚边效应 D.确定距离时的读数误差
参考答案:
(1)0.40m/s2 (2)0.04 (3)BCD
13. 长0.5m的轻杆,一端连着质量0.5kg的小球,另一端绕过O点的水平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当小球以2m/s的速率通过最高点时,受到轻杆的作用力为大小为N,是(选填“拉力”或“支持力”).g=10m/s2.
参考答案:
1;支持力
【考点】向心力.
【分析】求出杆子作用力为零时,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从而判断出杆子的作用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杆子作用力的大小.
【解答】解:当杆子在最高达作用力为零时,有:mg=m,
解得:v=.知杆子表现为支持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
解得:F=mg﹣=5﹣=1N.
故答案为:1;支持力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的线速度必定小于B球的线速度
B.A球的角速度必定小于B球的角速度
C.A球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B球的运动周期
D.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
参考答案:
B
15.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

(1)物体在哪段时间内做加速运动?
(2)物体在哪段时间内做减速运动?
(3)物体的速度方向是否改变?
(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何时改变的?t=4s 时的加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物体在 0﹣2s 内做加速运动;(2)物体在 6s﹣8s 时间内做减速运动;
(3)物体的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4)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在 6s 末发生改变,t=4s 时的加速度是0
【详解】(1)在 0﹣2s 内速度均匀增大,做加速运动;
(2)在 6s﹣8s 速度不断减小,做减速运动;
(3)三段时间内速度均沿正方向,故方向不变;(4)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0﹣2s 的加速度方向和 6s﹣8s 加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加速度方向在 6s 末发生变化了,t=4s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倾角θ=370,一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上A 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m/s2,g取10m/s2.求:
(1)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
(2)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物体返回到A处时的速度大小v.
参考答案:
(1)上滑过程,由运动学公式 ------------------------ (3分)
得 --------------------------- (1分)
(2)上滑过程,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 (4分)
解得: -------------------------- (1分)
(3)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 (4分)
解得: m/s
17. 高空遥感探测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为h处绕地球转动,如果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人造卫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试求:
(1)人造卫星的线速度多大?
(2)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是多少?
(3)人造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多大?
参考答案:
解:(1)由题意知,卫星的轨道半径r=R+h,设卫星的质量为m,线速度为v,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得卫星的线速度为:
(2)令卫星的质量为m,周期为T,则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可得卫星的周期为:T==
(3)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
可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a=
答:(1)人造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2)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是;
(3)人造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分析】(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求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求得卫星的运行周期;
(3)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求得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
18. 质量为2000 kg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m/s,设汽车所受阻力为车的重力的0.2倍。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行驶,g取10m/s2,试求:(1)汽车在匀加速行驶时的牵引力;(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3)当汽车速度为
16m/s时的加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F-f=ma F =8000N (2)当F1=f时,P= F1υm= fυm P=Fυ
t=
t=5s
(3)P=F2υˊ
a=
a =0.5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