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周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进化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周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进化论
20周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进化论2015年11月8日,上海国际马拉松圆满结束,超过3.5万跑者参加了本次盛会。
对很多人来说,这只是平常的一天,但对于中国亿万跑者和上马来说,这一天绝对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上海国际马拉松20周年。
首届上马,关注的人很少,商家捧场的也寥寥无几。
除了几家日资企业外,就只有上海零星的一点企业赞助赛事,参赛人数也只是以千人为单位。
20年后,上马的赞助商团队已经是大牌云集,其中不乏宝马这样的顶级品牌和行业领袖。
上马20年,有几个值得牢记的时间点:1998年,参赛
选手人数首次破万;9年后的2007年,人数增至2万,外籍选手由5.7%升至14.3%;5年后,2012年人数过3万;2013年,3.5万;2014年,3.5万,外籍选手比例再升,达171%;2015年,实行抽签制,预报名人数在短短的5天时限内达到12万6千余人,全半程跃跃欲试者接近10万。
跑者越来越
专业,赛事需求仍处在持续发酵之中。
在中国,马拉松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而上马,则已成为一种现象。
虽然全国的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但是像上海这样既有时间积淀,又能提供良好体验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
在国内仍然是稀缺品。
一项顶级赛事的成长,必然伴随着无数人的努力和心血,上马亦是如此。
有今天的格局和影响力,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扶持和帮助,离不开赛事组委会的苦心经营和不断沉淀,更离不开赞助商的资金支持和大力推广。
在上马的赞助商中,宝马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不仅仅是因为新纯电动BMW i3连
续两年出任上马引导车和计时车,更重要的是宝马和马拉松的渊源,以及其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
作为最具动感风范和运动精神的豪华汽车制造商,早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宝马集团首款电动车BMW 1602就已与马拉松结缘。
在全球范围内,宝马赞助了多项顶级马拉松赛事,冠名赞助柏林马拉松、东京马拉松,赞助全球8个马拉松赛事,19个城市跑步赛事。
宝马也早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力的马拉松运动推广商之一,近三年来赞助上海、兰州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三大顶尖赛事,和中国马拉松运动携手前进。
宝马对上海马拉松的贡献绝不是表面的计时车和收入
数字这么简单,作为一个老牌的马拉松赞助商,宝马在赛事运营、品牌包装、整体推广和跑者互动等方面,为上马组委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
上马在近三年步入飞速发展期,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双丰收,已经和F1、大师杯一样成为上海最光彩夺目的城市名片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赞助商的积极参与和鼎力相助,确保了上马的发展避开弯路,
走上快车道。
现代都市工作节奏很快,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尤为明显。
能够有时间有精力完成马拉松训练的,更多的是追求健康生活的精英人群,上马越来越受国际高端品牌的关注也顺理成章。
对跑者个人来说,马拉松是一项健康的运动,这运动的魅力在于,不管你是否天赋异禀、成绩骄人,只要参与其中,就能体会到专属于你的快乐。
上马刚落下帷幕,厦马已在前方招手。
今天,马拉松早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它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它倡导的是一种精神文明、一种生活方式。
而整个城市皆为之所动的时刻,马拉松所体现的就是这座城市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