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呼和浩特城市景观雕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呼和浩特城市景观雕塑
本文以首府呼和浩特市景观雕塑为例,论述在公共环境中雕塑是城市公共文化形象代言人。

简述呼和浩特市区景观雕塑风貌,分析景观雕塑五个方面的特点:记录当时思想、宣扬城市历史、传承历史文明、代言城市理念,装饰建筑环境,阐述呼和浩特市的公共雕塑需要挖掘并记录呼和浩特历史、用雕塑表达城市精神,以完成传承城市文明的使命。

标签:景观雕塑;文化内涵;城市品位;承载
景观雕塑标识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

每个人站在这些城市景观雕塑作品下,我们都能够从中解读出这个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品味出这个城市的世态民风、风土人情。

1 首府城市雕塑风貌概述
城市景观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标志与象征,又可作为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

述说着一个民族发展文明的历史,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传统,反映着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

城市景观雕塑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

城市景观雕塑一旦成为独特的艺术价值,就可作为民族文化的永久性物化形态,
城市雕塑事业在近年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过多少雕塑家辛勤创作大批优秀作品问世。

这些城市景观雕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有力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着时代的精神与风貌。

近年来,当你走进呼和浩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不只是那些近乎雷同而又毫无地域性可言的高楼,而应是那些停留在广场、公园或街头绿地中的具有地域符号的景观雕塑。

我们看到了呼和浩特的历史的发展,精神的的体现,以及这个民族的发展与变化。

近几年,青城的雕塑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层出不穷,如大召,小召等塑立的宗教神灵像;座落在呼和浩特东北部的标志性雕塑双拥模范城雕塑;博物院门口的大鼎及浮雕;人民公园内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植物园内的乌兰夫塑像等都是反映呼和浩特爱国主义文化底蕴。

昭君墓的昭君与呼韩邪单于骑马像,成吉思汗大街的成吉思汗骑马像和成吉思汗的八大将领的雕像等则表明了呼和浩特与中国近现代史紧密相连的关系。

还有几所著名高校里矗立着各具特色的雕塑,如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哺育》,内蒙古财经大学的《碧玉龙》,内蒙古建筑学院《鲁班》,呼和浩特电子信息学院的浮雕墙等。

这些雕塑是城市的生动写照,反映着社会面貌、生活方式、哲学观点、审美取向、宗教信仰等,也成为他们观察世界、完善自身、展现自身的天地和舞台。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校区还建起了文学馆雕塑景观区,借用雕塑艺术展示学校历史、学科成就、杰出人才、学术成果;是对莘莘学子进行历史文化沐浴、传播的良好场所。

还有回民区通道北街街两侧的装饰雕塑、绿色圆顶建筑再现传统的伊斯兰风情和文化,建筑的白墙上镂空的雕刻着各式各
色的花卉,重现呼和浩特老街道的风貌;街区中心的《跋涉》的雕塑,仿佛带领人们走进当年的繁华;回族老街的相互呼应让游人仿佛徜徉在老呼市的市井风情中。

玉泉区的建筑,雕塑,街道,体现出浓厚的宗庙文化,各式召庙神灵雕像群聚于此,寄托着青城人民的祈愿;重修的五塔西街,街道上等人大小的民俗雕塑,熟悉的“下棋,乘凉,骑马”等,这些路边街头的雕塑通过观众触摸,而使艺术作品因贴近普通民众而变得更为完整、生动有趣。

新城区和赛罕区的现代雕塑充满生气,直接展现呼市快速发展的现状,不经意间就成为人们浏览的一部分。

2 首府景观雕塑的作用特点分析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代言城市文明,展现城市精神,凸现城市风貌。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一个剪影,通过固化城市的瞬间,截取城市曾经存在的片段与历史,向欣赏者不断地传递该城市的特征和标志。

第一,宣扬城市历史。

首府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题材十分丰富。

有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有弘扬革命传统,有表达学术追求,展现科学文化的,凸现民族风俗的,他们是城市文明和进步的象征。

,博物馆楼顶马雕塑和日报社门前的乳都标志雕塑,体育馆前的蒙古摔跤手展现呼市浓厚的民族气息。

历史上的呼和浩特是蒙汉民族的集贸地,曾经的热闹,繁华的生活场景。

通过骑马,射箭,放牧等雕塑形象展现出来。

第二,记录人文历史。

例如‘乌兰夫像’‘傅作义像’等城市雕塑无不代表城市不同时期的思想与观念。

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生活状态,也与城市的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连,而城市雕塑的公共性又决定了它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包容本土文化的艺术品,是一种直接介入、贴近公众的艺术反映当地社会历史,属于当地大众。

第三,传承了民族文明。

宗教场所、历史文物纪念场所的雕塑主要是传承历史文化,使当代人可以从容地表达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敬仰、纪念、彰扬的理想,“最初现代城市是神灵的家园,而最后现代城市本身变成了改造人类的主要场所,人性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发挥。

第四,代言城市理念。

呼和浩特市是蒙汉回几大民族融合的城市,民族和谐是呼和浩特的城市精神,景观雕塑作品也充分表达了这个概念,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公共雕塑和谐共存就是民族包容的明显解释。

集中起来无疑代言了呼和浩特市和谐,多元的文化气氛。

第五,装饰了建筑环境。

,建筑中的景观雕塑大胆表现几何形体与结构缝隙,与现代城市建筑风格协调一致,使雕塑具有建筑感。

作品通过灯光照明,产生或清晰、或朦胧、或浓艳、或淡雅等特殊效果,成为城市之夜的视觉焦点与形象标志。

回民区通道街和玉泉区的蒙古景观街将景观雕塑夜景照明纳入城市夜景规划建设系统之中,使城市之夜光彩夺目,点缀、美化城市环境。

大师刘开渠论述城市景观雕塑时说:“屹立在街头、广场、园林、建筑物上
的硬质材料的圆雕或者浮雕不论昼夜,不分季节,总是默默的放射艺术的光华。

它既可以歌颂先驱革命的业绩,纪念历史人物,宣扬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又可以装饰环境,美化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美的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不仅可以用革命的感情鼓舞群众,而且可以美的形象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我们需要这样的雕塑,我们也在呼唤这样的雕塑能够更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

也祝愿首府青城会出现更多更美的景观雕塑屹立在内蒙古的大地上。

参考文献
[1]杨笑寒,呼和浩特寻访[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陈连富,城市雕塑环境艺术[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3]季峰,中国城市雕塑[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8-1
[4]潘锋,城市标志性雕塑的再创造性研究[M]
李肖雄(1980—)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装饰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油画。

郭敏(1980—)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油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