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制剂车间质量控制点管理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建立固体制剂车间质量控制点管理规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范围:适用于固体制剂车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的监测管理。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负责本规程实施。
内容:
1 质量保证部QA人员负责固体制剂车间质量控制点的检查与记录(附件1、2、3)。
1.1 每批产品均应进行检查并记录。
1.2 本记录列入批生产记录中。
2原辅料使用前应目检其物理外观,核对净重并过筛。
液体原辅料应过滤,除去异物。
过筛后的原辅料应粉碎至规定细度。
3 配料应按生产指令配料。
配料前应仔细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及编号,应与检验单,合格证相符。
处方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复核,操作者及复核者均应记录上签名。
4 制粒制料时,必须按规定将原辅料混合均匀。
注意粘合剂的浓度及筛网的大小,并要控制好湿颗粒的干湿程度。
5 干燥严格控制干燥温度,防止颗粒融熔、变质,并定时记录温度。
干燥过程中应按规定翻料,并记录,要注意干燥程度。
6 整粒与混合整粒机的落料漏斗应装有磁铁,除去意外进入颗粒中的金属屑。
混合宜采用三维混合机进行总混,每次总混量为一个批号。
混合机的装量一般不宜超过该机总容积的三分之二。
7 片剂
7.1 片剂的压片,在压片前应试压并检查片重、硬度、厚度、崩解时限和外观,必要时可根据品种要求,增测含量、溶出度或均匀度。
符合要求后才能开车,开车后应定时(最长不超过20分钟)抽样检查平均片重。
8 胶囊剂的充填前就试充填,并检查装量、崩解时限和外观,必要时可根据品种,增测含量,溶出度或均匀度。
符合要求后才能充填。
充填后应定时抽样检查平均装量,并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9 颗粒剂的粒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10 包装对包装生产线上的产品品名、批号、有效期、标签、装箱单(合格证)、装箱质量、装箱数量等应检查核对,使与实物相符。
11 清场生产现场在换批号和更换品种、规格时,应按清场管理要求进行清场。
清场合格后应挂标示牌。
12本规程的编制依据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第七十五条。
附件1:
固体制剂车间质量控制点检查记录(片剂)品名:规格:批号:
附件2:
固体制剂车间质量控制点检查记录(胶囊)品名:规格:批号:
固体制剂车间质量控制点检查记录(颗粒)品名:规格: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