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曳引式电梯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预防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曳引式电梯安全隐患的分析与预防建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而由
此催生了电梯行业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电梯的安全事故频发,引起社会极大的
关注,本文从电梯的安装,维保,使用,管理等多方面分析电梯安全问题出现的
原因以及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梯安全;隐患分析;预防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与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电梯的数量激增。

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目前电梯保有量超过15000台,而且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而在多种电梯中,又以曳
引式电梯占比最大。

随着电梯数量的急剧增多,使用人数的增多,安全问题也愈加凸显。

一、曳引式电梯的发展背景
从1852年,美国人伊莱莎•格雷夫斯•奥的斯研制出用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开始,
曳引式电梯发展逐步向前,在驱动装置方面,从蜗轮蜗杆驱动主机到现今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在控制系统方面,也经历了从继电器到PLC到微机控制的各个阶段;各种安全装置元件更是
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现在较为成熟的曳引式电梯。

二、曳引式电梯的构成
从空间上:曳引式电梯可由机房部分、井道部分、底坑部分、轿厢部分等四部分组成。

从系统上:曳引式电梯可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系统、重量平衡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八部分组成。

三、电梯的安全风险
电梯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人员安全问题,其中可以分为作业人员安全风险与乘客安全风险。

(一)作业人员安全风险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是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
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要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
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作业,而电梯作业
人员,同样必须取得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从事电梯作业,而电梯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主要有以
下几种:
1.坠落与挤压
坠落风险主要发生在安装或者维保过程中,由于安装或维保需要经常进出轿顶,在轿厢
不在本层站附近或者由于制动器制动力不足导致电梯溜梯或者轿顶护栏的损坏缺失,极易导
致作业人员有坠落风险,而挤压风险主要发生在电梯冲顶和墩底等特殊工况中,若有特种设
备作业人员在轿顶或底坑进行作业,易被轿厢和对重挤压。

2.触电
在安装或者维修电梯时,更换各种电气元件均涉及电力环境,而曳引式电梯的动力回路
使用的是380V的电压,照明回路一般使用220V或者110V电压,在进行特种设备作业时,
稍不注意,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3.旋转部件卷入
曳引式电梯元件中有许多旋转部件,如曳引轮、限速器、限速器张紧装置、轿厢和对重
返绳轮等,而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全规范》中明确规定对可能产生危险并可能接
近的旋转部件,必须提供有效的防护,同时在TSG T7001《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中亦
明确规定电梯旋转部件应当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人身伤害。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在更换设
备元件时,旋转部件防护装置会被拆卸下来,在完成设备元件维修或更换后,并不会及时安装,待到检验检测人员或是甲方提出意见后方重新安装,而在这时间间隔,旋转部件相当于
无防护,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二)乘客安全风险
1.坠落和剪切
曳引式电梯的门分为层门与轿门两种,当层门未关闭或者在外能打开层门,而轿厢此时
并不在本层站时,造成人员坠落井道,或者乘客在轿厢内部强行扒开轿门,从轿厢与井道壁
之间的空隙掉落井道,或者人员在进出轿厢,通过轿门层门时,电梯突然移动,对人员造成
的剪切危险。

2.被困
曳引式电梯是一种使用率极高的交通工具,对于曳引驱动乘客电梯更是如此。

由于电梯
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地加减速,正反转,其中任何一个零部件发生故障或者电梯发生停电,都
可能造成人员的被困,而且部分牌子的电梯更是会记录故障次数,当在特定时间内,故障次
数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电梯进入保护状态,如果此时电梯内部有乘客,就会造成乘客被困。

3.电梯失速
现今的城市高楼密布,电梯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新的住宅的电梯速度很多都在2m/s以上,在电梯制动器或变频器等发生故障时,会发生急加减速的情况,甚至发生冲顶或墩底等
情况,这种失重、超重的冲击会给轿厢内的乘客带来伤害
四、产生事故的原因
(一)电梯性能的先天不足
建设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采购时会选择降低电梯的参数来降低成本,而国家对于电梯
选型与配置并无强制要求与规定,在复杂的工况下使用性能本就有所欠缺的电梯,就容易使
部分零部件的寿命降低,由于先天的不足,给各个环节带来了安全隐患。

(二)安装公司的不严谨
电梯的安装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维保的难度,部分缺陷是无法通过维保人员的
维护来修正的,虽然安装完成后能通过厂家厂检与特种设备检测院的验收,但是只是满足了
最低的厂标与国标的要求,并未能达到最优程度,造成在使用时电梯的故障率较高。

(三)资料交接环节出纰漏
在安装完成后,安装公司理应将电梯的出厂资料,安装技术资料,施工自检报告,电梯
监督检验报告,图纸等移交给使用单位,而使用单位在发生变更时,也应该把资料全数移交
给下一使用单位,但是在实际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这一环节通常会出现问题,导致每过
一手,资料就减少一部分,造成后续维保公司的维保困难。

(四)电梯老龄化
部分电梯的使用超过10年甚至20年,电梯的老化会影响使用的质量,而且早期投入使
用的电梯只能满足当时发布的制造规范与检验标准,不能满足现行的安全标准,但是我国并
没有电梯报废年限的具体规定,电梯的老化,安全隐患相对突出。

(五)维保市场混乱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
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

一般在过了制造厂家的质保期后,使用单位都会和维保公司
签订维保合同,但是,由于市场缺乏必要的监管,导致维保市场出现各种乱象,如低价竞争、转包、分包、阴阳合同、只修梯不保养等,造成维保质量的严重下降。

(六)使用不当
由于乘客对电梯缺乏相应的了解,在使用时使用不当,易造成困人等安全事故,如搬运
时损伤电梯,扒门导致困人,轿门开合时夹到手等。

五、预防建议
(一)加强立法
在源头上减少电梯安全隐患的产生,如各个国标、检验规程、安全监察条例等的修改,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安全隐患产生的可能,如TSG T7001-2009第二号修改单上新增的轿门限
制装置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在根源上杜绝了在轿厢内打开层门导致的剪切与坠落事故,另外减少了由于轿厢意外移动导致的剪切事故等。

此外,对于老旧的电梯的监管使用在立法
上仍有欠缺,深圳等城市是对老旧电梯更换或大修采取资金补助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
了老旧电梯的更新换代,但是大部分的城市财政并不允许这种做法,在立法层面做一定的规
定能减少老旧梯的隐患。

(二)加强监管
电梯的安全隐患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维保公司的维保工作不到位,导致电梯故障
率增加,安全配件损坏等。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严厉打击转包、分包、阴阳合同等市场乱像,让整个电梯维保市场从价格取胜的市场变成从质量取胜的市场。

(三)安全常识教育
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加强电梯安全教育,在许多影视作品的误导下,很多群众对于电梯
的了解相对片面,普及安全教育及电梯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电梯
安全事故,从学校开始,推广到社区与社会,逐步普及安全知识。

(四)采用新技术管理
鼓励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采取物联网等新技术对电梯进行管理,全面系统地监测电梯的
使用情况与维保情况,提高对电梯安全隐患的认知,构造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措施。

(五)简化流程
简化房屋维修基金的支取流程梯的部分配件的价格较为昂贵,需要使用维修基金,而支
取维修基金的程序较为繁琐,常出现数月甚至半年才完成维修基金使用的流程,部分使用单
位由于使用电梯的需求较高,难以停止使用电梯数月,会出现带隐患进行使用的情况,优化流程可大大减少更换配件的时间间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S].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S].
[3]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全规范[S].
[4] 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S].
[5]应朝.电梯发展的今与昔.世界知识[J],1989(01).
[6]李延河.浅谈电梯技术的发展.科技信息[J],2010(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