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0 电子和场讲义

合集下载

电子和场实验

电子和场实验

电 子 和 场 实 验一、实验仪器整个实验仪器安放在一只仪器箱子内,各元件成积木式结构,根据不同实验的需要,将相应元件装配实验电路。

仪器的核心元件是一只电子示波管(型号为SF-4),这种示波管体积较小,偏转灵敏度高,管壁的石墨屏蔽层成环带状,从管壁外部可以清楚地看到管内各电极的形状构造,很适宜于教学上的特殊要求。

示波管在仪器面板上是半固定的,必要时可以卸下前端刻度板,把管身稍为抬起,以便套上纵向磁场线圈。

仪器面板根据需要划分成几个功能,左面是示波管部分,在管颈两侧可以插入横向磁场线圈,左下方为外接交直流磁场激励电源的电路。

中部下方是理想二极管管座和相应的电路部分,它的上方是电子束强度控制电路部分,右上方为电子枪的供电及控制电路,它的下面是静电偏转系统的供电及控制电源,右下方为本机电原理图。

仪器箱内装有小型电源,配有交流6.3V (3A )电源(供示波管灯丝或理想二极管灯丝),直流负高压-1300V (2mA )±50V 直流偏转电压,+30V 直流电压和交流10V 等多组电源。

二、实验内容首先要求掌握示波管的结构(见实验16 示波器的使用,P118-119)。

(一)电子在横向电场作用下的运动(电偏转)实验原理这个实验,在实验原理上要求学生掌握示波管的内部构造。

电子束在不同电场作用下 加速和偏转的工作原理,在实验操作上熟悉示波管各电极与电源的连接,加速电压的调节,电子束强度及聚焦的控制方法等。

偏转系统由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一对竖直偏转板Y1、Y2,一对水平偏转板X1、X2。

在两块Y (或X )偏转板间加上电压时,受电场力的作用,通过两板之间的电子束的方向发生偏转。

设偏转电极中心到荧光屏距离为L ,电子在荧光屏上的竖直偏移为y (图1),则有 22dU bLU y y= (1-1) 式中,b 为偏转板长度;d 为偏转板间距离;U y 为竖直偏转电压;U 2为电子进人偏转场之前,使电子加速的电压。

电子和场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电子和场综合实验,建立基本的电路仿真和
测量电路准确度的能力,了解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仪器和材料: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电容器、电感器、电源、示波器等。

实验原理:
1. 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功率定律。

2. 收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库仑定律、电势差、电场强度、等势线等。

实验步骤:
1. 实验1:测量电阻器的电阻值。

2. 实验2: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

3. 实验3:测量电感器的电感值。

4. 实验4:验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功率定律。

5. 实验5:测量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实验1:测量得到的电阻值与理论值相比有一定的误差,可
能是由于电阻器的质量问题。

2. 实验2:测量得到的电容值与理论值相比有一定的误差,可
能是由于电容器的质量问题。

3. 实验3:测量得到的电感值与理论值相比有一定的误差,可
能是由于电感器的质量问题。

4. 实验4: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值基本吻合。

5. 实验5:测量得到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符合理论模型。

结论:
通过电子和场综合实验,我们成功建立了基本的电路仿真和测量电路准确度的能力,了解了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案。

实验十八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实验十八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实验十八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篇一:实验20电子和场讲义实验二十电子和场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应用的许多领域中都经常遇到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下面的实验中,主要研究电子在各种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在这个实验中,把电子看作是遵从牛顿运动定律的经典粒子。

因为在下面实验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总是远小于光速(3.00×10m/s),所以不必考虑相对论效应,而且由于实验中电子运动的空间范围远比原子的尺度要大,也可不必考虑量子效应。

8 【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研究静电场对电子的加速作用。

2.定量分析电子束在横向匀强电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

3.定量分析电子束在横向磁场作用下的偏转(选作)。

4.定量分析电子束在纵向磁场作用下螺旋运动,测定荷质比。

【实验仪器】eF——4s型电子和场实验仪、螺线管、磁场线圈、高压万用表。

【实验原理】实验中采用的电子示波管型号是8sJ45J,就是示波器中的示波管。

通常用在雷达中。

它的工作原理与电视显像管非常相似,这种管子又名阴极射线管(cRT)或电子束示波管。

它是阴极射线示波器中的主要部件,在近代科学技术许多领域中都要用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电子器件。

利用电子示波管来研究电子的运动规律非常方便,我们研究示波管中电子的运动也有助于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示波管的结构如图20-1所示。

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图20-1小型示波管的结构181(1)电子枪,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把它加速到一定速度并聚成一细束;(2)偏转系统,由两对平板电极构成。

一对上下放置的Y轴偏转板(或称垂直偏转板),一对左右放置的X轴偏转板(或称水平偏转板);(3)荧光屏,用以显示电子束打在示波管端面的位置。

以上这几部分都密封在一只玻璃壳之中。

玻璃壳内抽成高真空,以免电子穿越整个管长时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故管内的残余气压不超过10个标准大气压。

电子枪的内部构造如图20-2所示。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引言:电子和场实验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对电子和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现象和电子行为。

本文将对电子和场实验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结果。

一、电子的性质1. 电子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电子是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具有质量和电荷。

它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参与物质的化学反应和电磁相互作用。

2. 电子的运动模式有哪些?电子可以以粒子和波动的形式存在。

在粒子模式下,电子具有位置和动量,遵循量子力学的规律。

在波动模式下,电子表现出干涉和衍射等波动性质。

3. 电子的自旋是什么?电子具有自旋,它是一种量子性质,类似于物体的自旋。

电子的自旋可以是上自旋或下自旋,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状态。

二、电场和电势1. 什么是电场?电场是指电荷周围的物理场,它可以通过电荷的作用来描述。

电场可以用于解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电场中粒子的运动。

2. 电场的性质有哪些?电场具有方向和大小。

电场的方向是指电荷受力的方向,大小则取决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

3. 什么是电势?电势是描述电场能量的物理量,它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

电势可以用于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三、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 电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方向是怎样的?电子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场的方向相反,即电子会被电场推动或拉扯。

2. 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有哪些?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取决于电场的形状和电子的初始条件。

如果电场是均匀的,电子将沿着电场方向直线运动。

如果电场是非均匀的,电子的运动轨迹将是曲线或弯曲的。

3. 电子在电场中的能量如何变化?电子在电场中的能量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当电子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它的电势能和动能都会发生变化。

四、电子和场实验1. 电子和场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电子和场实验旨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电子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和大小,并且可以观察到电子的运动轨迹和能量变化。

电子和场实验

电子和场实验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目录
返 回
改变加速电场 强度和磁场强度, 使电子在示波管中 所经过的路程为螺 距的整数倍,这时 电子束将在荧光屏 上会聚。这就是电 子射线的磁聚焦原 理。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目录
返 回
3.仪器介绍
• 电子束实验仪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目录
返 回
4.实验内容
• 电子在横向电场作用下的运动(电偏转) • 偏转系统由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一对竖直偏转
电子和场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仪器介绍 实验内容 思考练习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目录
返 回
研究电子和场实验的意义
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的研究,在 示波管、 显像管、电子显微镜、加速器和质谱 仪等许多现代仪器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子荷质比是1897年英国剑桥大学卡迪文什 物理实验室教授 J.J.汤姆逊( Joseph John Thomson,1856 ~ 1940)首先用磁偏转法测量 出来的,并由此发现电子的存在, J.J.汤姆逊
返 回
1.实验目的
❖ 理解电子束实验仪面板上各个旋钮的作用,并能够 正确使用;
❖ 认识和掌握电子示波管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 加深对电偏转、电聚焦、磁偏转、磁聚焦的理解;
❖ 正确使用电子束实验仪和数显直流稳压源以及完整 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有效数字和单位)。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目录
返 回
2.实验原理
• 6.测量不同V2(取两组)时的D─ Vd对应值,并填写在后 面表格中。
上一页
下一页
主目录
返 回
课堂上填好如下表格
D(毫米) -16 -12 -8 -4

电子和场综合实验(电子束实验)实验讲义

电子和场综合实验(电子束实验)实验讲义

/ / 2eV2 / m
(16)
由于电子运动方向与磁场平行,故磁场对电子运动不产生影响。式中 e、m 分别为电子 的电荷量和质量。如暂不考虑电子轴向速度分量 / / 的影响,则电子在磁场的洛仑兹力的作 用下(该力与 垂直) ,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即 F ev B mv / R ,由
图 49-6 电子束的电偏转示意图 由于从阴极被加热逸出的电子动能较小, 近似认为初速度为零, 电子被第二阳极加 速后从电子枪口(阳极 A2 的小孔)射出的速度(约 107m/s 的数量级)为 v Z ,获得的 功能是
1 2 mv Z 。 若加速电压为 V2, 则有 2
1 2 mv Z eV2 2
栅极附近形成一个交叉点。 第一阳极和第二阳极的作用一方面构成聚焦电场, 使得经过第一 交叉点又发散了的电子在聚焦场作用下又会聚起来; 另一方面使电子加速, 电子以高速打在 荧光屏上, 屏上的荧光物质在高速电子轰击下发出荧光, 荧光屏上的发光亮度取决于到达荧 光屏的电子数目和速度, 改变栅压及加速电压的大小都可控制光点的亮度。 水平偏转板和垂 直偏转板是互相垂直的平行板,偏转板上加以不同的电压,用来控制荧光屏上亮点的位置。
在后半区的轴向速度比在前半区的大得多,因此,在后半区电子受F’r的作用时间短得多。 这样, 电子在前半区受到的拉向轴线的作用大于在后半区受到离开轴线的作用, 因此总效果 是使电子向轴线靠拢,最后会聚到轴上某一点。调节阳极A1和A2的电压可以改变电极间的电 场分布,使电子束的会聚点正好与荧光屏重合,这样就实现了电聚焦。
E
V (板内) d
E=0(板外) 式中 E 沿垂直于电子入射的方向,V 为在极板上加的电压。 (2)电偏转原理
取 Z 轴沿示波管的轴线方向,即电子入射的方向,Y 轴与电场 E 的方向相反,如 图 49-6 所示,在示波管的两块偏转板 Y1、Y2 上加电压后,形成了垂直于电子束运动方 向的横向电场,正是这一横向电场使电子束产生了 Y 方向的偏转。

实验20 电子和场讲义共11页

实验20 电子和场讲义共11页

实验二十电子和场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应用的许多领域中都经常遇到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下面的实验中,主要研究电子在各种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在这个实验中,把电子看作是遵从牛顿运动定律的经典粒子。

因为在下面实验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总是远小于光速(3.00×108m/s),所以不必考虑相对论效应,而且由于实验中电子运动的空间范围远比原子的尺度要大,也可不必考虑量子效应。

【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研究静电场对电子的加速作用。

2.定量分析电子束在横向匀强电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

3.定量分析电子束在横向磁场作用下的偏转(选作)。

4.定量分析电子束在纵向磁场作用下螺旋运动,测定荷质比。

【实验仪器】EF——4S型电子和场实验仪、螺线管、磁场线圈、高压万用表。

【实验原理】实验中采用的电子示波管型号是8SJ45J,就是示波器中的示波管。

通常用在雷达中。

它的工作原理与电视显像管非常相似,这种管子又名阴极射线管(CRT)或电子束示波管。

它是阴极射线示波器中的主要部件,在近代科学技术许多领域中都要用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电子器件。

利用电子示波管来研究电子的运动规律非常方便,我们研究示波管中电子的运动也有助于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示波管的结构如图20-1所示。

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图20-1 小型示波管的结构(1)电子枪,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把它加速到一定速度并聚成一细束;(2)偏转系统,由两对平板电极构成。

一对上下放置的Y轴偏转板(或称垂直偏转板),一对左右放置的X轴偏转板(或称水平偏转板);(3)荧光屏,用以显示电子束打在示波管端面的位置。

以上这几部分都密封在一只玻璃壳之中。

玻璃壳内抽成高真空,以免电子穿越整个管长时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故管内的残余气压不超过10-6个标准大气压。

第 181 页电子枪的内部构造如图20-2所示。

电子源是阴极,图中用字母K 表示。

它是一只金属圆柱筒,里面装有加热用的灯丝,两者之间用陶瓷套管绝缘。

电子和场的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的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的实验报告电子和场的实验报告引言电子和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电磁现象和电子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探究电子和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实验一:电子的行为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子束管来观察电子在电场中的行为。

通过调整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可以观察到电子束的偏转现象。

这证明了电子受电场力的作用,并且电子的运动受到电场的控制。

实验二:场的分布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使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来研究场的分布。

通过测量带电粒子在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我们可以绘制出电场的分布图。

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场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三:电子的受力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来研究电子的受力情况。

通过调整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可以观察到电子在磁场中的偏转现象。

这证明了电子受磁场力的作用,并且电子的运动受到磁场的控制。

实验四:场的感应在第四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电磁感应现象来研究场的感应。

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可以观察到电流的产生。

这证明了变化的磁场可以感应出电流,并且场与电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实验五:电子与场的应用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探讨了电子与场的应用。

我们研究了电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以及电磁场对电子的控制。

这为我们理解电子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和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电子受电场和磁场的力的作用,而电场和磁场的分布又能够通过带电粒子的运动来研究。

此外,我们还发现电子和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电磁场可以对电子进行控制,这为电子设备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总之,电子和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通过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这些实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物理知识,也为我们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电磁现象和电子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电子和场-实验步骤

电子和场-实验步骤

西安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步骤电子逸出功测定实验装置:图1 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1,将转换开关拨到【逸出功】;2,该实验需要用到三个实验参数,即灯丝电流I f, 施加阳极电压U a和施加阳极电压之后的发射电流I e’。

首先把【灯丝电流I f】调到0.6 eV,然后选取4组不同【阳极电压U a】,并记录所对应【发射电流I e’】。

之后按照同样步骤测量I f为0.65,0.75,0.70和0.80情况下不同U a对应的I e’。

注意事项:为了得到I e’有明显的变化趋势(I e’随增加I f,U a而增加),不同I f下U a的增加步长是不相同的。

U a的选取的前提是保证I e’有明显的变化趋势(I f一定时)。

例如,西安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步骤电子束在径向电场和轴向磁场中的运动-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1 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1,把转换开关转换到【荷质比】测定;2,把【灯丝电流I f】调到0.70 A~0.73 A之间任意一值;3,把【阳极电压U a】调到5 V,然后把励磁电流I s从0开始逐渐增大,每隔一I s间隔点,记录其对应的【阳极电流I a】数值,最后一个I s点要特别注意,应保证所对应I a非常接近于0;4,在按照同样步骤测量U a=4 V, 3 V和2 V下不同I s对应的I a数据。

注意事项:1,第一个I f必须为0,最后一个If必须保证其对应的I a非常接近于0,比如1;2,每条曲线(每组U a)至少要有10个以上的测量点;3,I s间隔点步长不一定是个定值,可以是变化地。

I a数据变化非常剧烈的时I s间隔取密,平缓时候取疏。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电子和场实验,探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研究电场对电子的影响。

实验仪器,电子束管、电子速度测量仪、电场测量仪、示波器等。

实验原理,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其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

根据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确定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电子束管中的电子在经过加速电场后,进入匀强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产生偏转运动。

通过测量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角度和速度,可以推导出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实验步骤:1. 将电子束管连接至电子速度测量仪和电场测量仪,调节仪器使其处于工作状态。

2. 施加电场,观察电子束管中的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运动。

3.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子的运动轨迹,并记录相关数据。

4.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并验证电场对电子的影响。

实验结论,通过电子和场实验,我们得出了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以及电场对电子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较好,验证了电场力对电子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实验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改进和完善的方向。

总结,电子和场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为电子学和电磁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同时,实验中也需要注意误差的控制和数据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实验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电子在电场中的行为规律,为电子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目的:
通过电子和场实验,掌握电子的运动规律和磁场对电子的作用规律。

实验设备:
电子枪、电子注入管、荧光屏、分压器、示波器、连接线,磁铁等实验设备。

实验原理:
电子是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到不同的作用力,电场可以使电子获得动能而运动加速度增加,而磁场则使电子运动路径发生弯曲。

实验过程:
1. 实验一:电子的运动规律的研究
首先将电子枪通过电源接入电路,调节电子注入管的电压和电流,使电子在注入管内集中和发射。

将电子在电场中进行自由落
体运动,观察电子在荧光屏上的轨迹和落点位置。

2. 实验二:磁场对电子的作用规律的研究
首先将电子枪和分压器接入电路中,通过调节分压器得到不同
的电压和电流,使电子在注入管中形成不同的电子束。

接下来,
将电子束通过磁铁中心线,调节磁铁的电流,观察电子受到的磁
场力的作用,使电子的运动路径发生弯曲。

实验结果:
1. 实验一结果:当电子处于电场中时,电子的运动轨迹呈现出
在空间中下落的加速自由落体运动,落点位置产生了特定的图案。

2. 实验二结果:当电子经过磁场时,由于磁场的作用,使得电子受到的磁场力使其运动路径发生弯曲,形成了一团椭圆形的光点。

实验结论:
通过对电子和场实验的研究,证明了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轨迹受到不同的作用力,具有比较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对于了解电子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引言在科学研究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理论,发现新现象,并推动科学的进步。

本实验将介绍电子和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电子在不同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并进一步了解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行为规律。

实验器材和原理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电子束管、电源、电压表、磁铁等。

电子束管是一种能够产生电子束的设备,通过正电极和负电极间的电场加速,电子被加速进入电子束管。

电子束管中还有一个带有磁场的环,可以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和方向来改变磁场强度。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将电子束管连接到电源和电压表上,并将磁铁放置在电子束管附近。

2. 改变电场强度:通过调节电压表,改变电场的强度。

观察电子在不同电场强度下的运动情况。

3. 改变磁场强度: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和方向,改变磁场的强度。

观察电子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的运动情况。

4.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不同电场和磁场条件下电子的运动情况和表现。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在电场中,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运动的方向可以通过电场的正负极性来决定。

2. 在磁场中,电子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运动受到磁场力的影响,呈弯曲的轨迹,并且方向与磁场和电子运动方向有关。

3. 在电场和磁场共同作用下,电子的运动状态更为复杂。

电子可能在电场和磁场力的竞争下呈螺旋状运动,或者在特定的参数下呈现出稳定的运动轨迹。

讨论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电子在不同电场和磁场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这对于理解电子的性质和应用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电子学中,电子在电子管中通过电场和磁场的操控,可以产生放大、振荡和调制等各种电子器件。

此外,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还可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等医学技术。

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1. 电子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的加速或减速作用。

2. 电子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影响,呈弯曲轨迹。

3. 电子在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下,运动更为复杂。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与磁讲义2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与磁讲义2新人教版(最新整理)
极(选填“N”或“S”),电源的右端是极(选填“正”或“负”).
【答案】S 正
【例9】如图所示, 虚线框内画出了通电螺线管C的A端、通电螺线管D的B端以及小磁针在各位置上静止时的指向。 图中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小磁针的N极,由此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C的A端是极.(选填“N"或“S”)
【答案】S
【例10】某小组同学用小磁针、条形磁铁等按图(a)、(b)的方法, 探究了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及方向。 接着他们又用相同的方法, 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及方向,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c)、(d)、(e)所示 .
(2)左手定则:伸开左手, 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 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 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 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 这时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线垂直, 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3)应用: 电动机
电 磁 感 应
(1) 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 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831年,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电磁铁: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必须是软磁性材料)后制成了电磁铁.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决定:
① 匝数一定时, 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② 电流一定时, 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因此电磁铁相对永磁体来说有三大优点:
① 磁性的有无可以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
② 磁性的强弱可以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
D.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可以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来判定
【答案】BCD
【例20】 在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 小军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他使导体棒ab沿水平方向运动, 观察到电流计有示数。 于是小军认为只要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 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请你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 证明小军的说法是错误的。 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学年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及磁讲义新版本新人教版本

学年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及磁讲义新版本新人教版本

学年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及磁讲义新版本新人教版本74 / 2474电与磁1.简单的磁现象 〔1〕任何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N 、S 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 磁场根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具有磁力的作用. 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漫画释义 知识互联思路导航模块一:简单的磁现象、电流的磁学年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及磁讲义新版本新人教版本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②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 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磁感线是为形象描述磁场而画出的一些有方向的假想的曲线,磁感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向一致.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磁体内部的磁感线由磁体S极指向N极;磁感线是一些闭合的曲线,任何两条磁感线不能相交;磁感线在磁体周围空间是立体分布的,越密集的地方表示磁性越强.〔4〕地磁场地球两极跟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地磁的北极在地球南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球的北极附近.水平放置的磁针的指向跟地球子午线间的交角叫做磁偏角.世界上第一个清楚而又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是我国宋代的科学家沈括.2.电流的磁场〔1〕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2〕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和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相似,磁极的极性随电流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可用安培定那么〔右手螺旋定那么〕来判定.75 / 2475〔3〕电磁铁: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必须是软磁性材料〕后制成了电磁铁.电磁铁磁性的强弱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决定:①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例1】〔4〕电磁继电器电磁铁是电磁继电器的主要局部,电磁继电器的作用是用弱电流控制强电流,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实现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多项选择〕对磁场和磁例题精感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作用C.只要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D.磁场的根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答案】BD如下图“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76 / 2476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关系是〔〕A.F1小于F2B.F1等于F2C.F1大于F2D.无法比拟【答案】A如图是一种玻璃清洁器,里面装有磁铁,可以同时清洗门窗玻璃的正面和反面,操作方便、平安.关于玻璃清洁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77 / 2477A.清洁器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特点B.清洁器可以通过调节磁铁间的距离来调节吸引力的大小C.清洁器能静止在玻璃上,是由于清洁器对玻璃的压力大于其重力D.清洁器能静止在玻璃上,是由于清洁器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其重力【例2】【答案】B如下图,导线下方放一小磁针,当给导线通电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磁针发生偏转,这现象叫电磁感应B.小磁针发生偏转,此实验是奥斯特实验C.小磁针不发生偏转D.利用此现象制成发电机78 / 247879 / 2479【例3】【答案】B如下图,A 、B 为两个磁极,在AB 产生的磁场中,放一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下图,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A 端为磁体的N 极,B 端为磁体的N 极B .A 端为磁体的S 极,B 端为磁体的S 极 C .A 端为磁体的N 极,B 端为磁体的S 极D .A 端为磁体的S 极,B 端为磁体的N 极【例4】 【答案】A 实验室有一个旧的学生直流电源,输出端的符号模糊不清,无法分辨正负极.小明设计了下面的判断电源两极的方法.在桌面上放一个小磁针,在磁针东面放一个螺线管,如下图.闭合开关后,磁针指南的一端向东偏转.下述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电源A 端是正极,在电源内电流由A 流向BB .电源A 端是正极,在电源内电流由B流向A 北SB 电源C.电源B端是正极,在电源内电流由A 流向BD.电源B端是正极,在电源内电流由B 流向A【答案】C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漆包线〔外表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假设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结合其他实验器材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图中线圈匝数的疏密表示线圈匝数的多少,各图中的滑动变阻器、电源和大铁钉均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根据图中观察到的情况,完成下面填空:〔1〕通过比拟图中的___________两种情况可知,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选填图中的序号〕〔2〕通过比拟图D中甲、乙两个电磁80 / 2480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发现外形结构相同的电磁铁,当通过的电流相同时,线圈匝数越___________,磁性越强.【例5】【答案】〔1〕BC 〔2〕多〔2021乌鲁木齐〕磁悬浮地球仪是使用磁悬浮技术的地球仪,它无需转轴穿过球体便可悬浮于空中,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和精神享受.〔1〕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中有一个磁铁,环形底座内有一金属线圈,通电后相当于电磁铁.金属线圈与球体中的磁铁相互〔吸引、排斥〕,使球体受力〔平衡、不平衡〕,从而悬浮于空中.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效应工作的.当磁悬浮地球仪停止工作时,在“拿开球体〞和“切断电源〞之间应先.〔2〕将磁悬浮地球仪的球体用手轻轻向下按一下,球体就会从原来的悬浮位置向下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增大、减小〕,磁性增强,金属线圈对球体的作用81 / 2481力〔大于、小于〕球体重力,球体到达最低点后向上运动返回原悬浮位置.由于球体具有,球体越过原悬浮位置向上运动,此时金属线圈中的电流减小,磁性减弱,球体速度越来越〔大、小〕,到达最高点后向下运动,并再次回到原悬浮位置.几经反复,球体最终停在原悬浮位置.〔3〕磁悬浮地球仪正常工作时,功率为1W.那么工作一个月〔30天〕耗电kW•h,这些电能大局部转化成了〔机械能、内能〕.【答案】排斥;平衡;磁;拿开球体;增大;大于;惯性;小;0.72;内能.【例6】〔2021资阳〕根据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如下图的实物连线图补充完整〔要求:①小磁针的指向满足如下图方向;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画出它的一条磁感线,在磁感线上标明磁场方向.82 / 248283 / 2483 答案图【答案】〔1〕因为小磁针静止时,右端为N 极,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 极,右端为N 极. 根据右手定那么,伸出右手,让右手的大拇指指示螺线管的N 极〔螺线管的右端〕,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由通电螺旋管的左端流入,因此通电螺线管左端的导线接入电源的正极.而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 极流出,回到S 极,所以磁感线的方向为向左.〔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 端移动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说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 端移动后,电路中的电流变小,被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下面的接线柱应该选择B 点.如答案图所示.1.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所受力思路导航模块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学年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及磁讲义新版本新人教版本的方向跟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左手定那么来判定.〔2〕左手定那么: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进入手心,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手掌所在的平面跟磁感线垂直,拇指所指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2.电磁感应〔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电路必须闭合;导体运动时必须切割磁感线;切割磁感线的导体是回路一局部.导体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导体的切割方向有关,关系用右手定那么来判定.〔2〕右手定那么:伸开右手,使拇指跟其余四指互相垂直,并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那么四指所指的方向是感应电流的方向.84 / 2484学年初中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及磁讲义新版本新人教版本85 / 24853.发电机和电动机〔1〕发电机:①发电机的原理:闭合电路的一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②感应电流的方向随磁感线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而改变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④运动是因,电流是果〔因为运动而产生电流〕 ⑤装置中没有电源〔2〕电动机:①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②导体受力方向随磁感线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变化而变化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④电流是因,运动是果〔因为有电流而运动〕【例7】 ⑤装置中有电源〔2021-2021昌平初三期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例题精【答案】BC如下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当导线a 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____〔填“摆动〞或“不摆动〞〕.【答案】不摆动【例8】〔2021遂宁〕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中,玻璃球内的导线是分开的,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当用酒精灯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根据以上现象可知,当把玻璃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玻璃变成了体,此时小磁针的极将向螺线管偏转;小磁针和螺线管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发生的.玻璃球内能的改变是通过的方法实现86 / 2486的.【答案】导;N;磁场;热传递如下图为我们学习电磁现象过程中做过的几个实验,其中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A.使磁场中的线圈转动,与此线圈一起构成闭合电路的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使导体AB沿箭头所示方向左右摆动,与导体构成闭合电路的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C.给带有铁芯的线圈通电,它能吸住铁块及重物D.闭合开关,处在磁场中的导体棒a b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会运动起来【例9】【答案】D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运动,属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的原理:是闭合电路中的局部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产生感应电流,属于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87 / 2487〔2021黄冈〕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小芳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摆动的角度不同,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1〕小芳猜测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能越大,转化成电能就越多.你的猜测是:可能与有关.〔2〕小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足够大的磁体放在水平面上,驱动装置通过两根绝缘硬棒ab、cd使导体PQ沿直线水平向右运动〔导体运动区域的磁场强弱相同〕.同一次实验,应使导体做〔填“匀速〞或“变速〞〕运动.下表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实验次数12345688 / 2488速度〔cm123456 /s〕电流mA〔3〕此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答案】〔1〕动;磁场的强度;〔2〕匀速;感应电思维拓展训练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有关;〔3〕控制变量法.提高班【拓展1】如下图将M棒用细线自由地悬挂起来,使之成为静止状态,当用N棒一端靠近M棒的一端时,假设二者相互吸引,那么〔〕A.N棒原来一定是磁体B.M棒原来一定是磁体89 / 2489C.M、N棒原来都是磁体D.无法判断哪一个原来是磁体【拓展2】【答案】D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回形针与细线相连,并在空间某点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拉紧,此时回形针受个力的作用.当将铁片插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回形针将〔自由下落/保持静止〕.【答案】3,自由下落.如下图,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是〔〕A.方向向左,逐渐增大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逐渐增大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拓展3】【答案】C90 / 2490如今,刷卡机广泛应用于银行、超市.当人们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刷卡机指定位置刷一下,刷卡机的检测头就能产生感应电流,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图中能反映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A .B .C .D .【答案】C尖子班【拓展1】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其中不能到达目的是〔〕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秤下向右移动91 / 2491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答案】B【拓展2】〔2021•株洲〕有一种如图1所示的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有以下两种可能情况:①磁极呈横向分布,如图2-甲,外侧为N极,内侧为S极.②磁极呈轴向分布,如图2-乙,上面为N极,下面为S极.为确定这种环形磁铁磁极的分布情况,小李进行了以下实验:取两个完全相同的环形磁铁,将它们按图3那样沿中心轴线互相靠近,发现它们相互排斥.接着将其中一个环形磁铁翻转,如果它们相互,那么磁极呈横向分布;如果它们相互,那么磁极呈轴向分布.【拓展3】【答案】排斥,吸引.92 / 2492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下图,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那么在以上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实验装置中的甲装置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实验装置中的乙装置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D.假设将导体ab水平用力向左移动,导体cd的运动方向不变【拓展4】【答案】A〔2021嘉兴〕如图为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演示仪的示意图.〔1〕当指针指示数值增大时,表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那么螺线管A端为极.〔2〕为了验证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线圈匝93 / 2493数有关,应将开关S 从a点换到b点,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向滑动,使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答案】〔1〕S;〔2〕下.复习【练习1】关于电与磁,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磁体周围和导体周围都存在磁场B.发电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C.电磁继电器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地球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理南极附近发出的【练习2】【答案】选D .通电导体的周围才有磁场,故A错;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B错;电磁继电器是弱电流电路控制强电流电路的装置,没有能量转化,故C错;地球的磁极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相反,所以地球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理94 / 2494的南极出发的.小华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条,想验证钢条是否有磁性,小华利用手边仅有的一根条形磁铁做了一个实验:他把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他用钢条甲靠近条形磁铁的某一端时,条形磁铁会自动远离钢条甲;当他用钢条乙靠近条形磁铁的某一端时,条形磁铁会自动吸引钢条乙,由此可知〔〕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C.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D.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答案】D〔2021武汉〕如下图,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保持磁体不动,假设导线ab水平向右运动,那么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95 / 2495A.假设导线ab水平向左运动,那么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B.假设导线ab竖直向上运动,那么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C.假设导线ab竖直向下运动,那么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D.假设导线ab斜向上运动,那么灵敏电流计指针不会偏转【答案】A课后测【测1】如下图,重为G的小铁块在水平方向力F 的作用下,沿条形磁铁的外表从N极滑到S极,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铁块受到的重力始终不变B.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力始终不变C.小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96 / 2496D.小铁块对磁铁的压强始终不变【测2】【答案】A如下图的四个情景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B.C.D.【答案】D97 / 2497。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电子和场实验报告引言:电子和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电子和场的特性,并探索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一:电子的性质在实验室中,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对电子进行观察。

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具有负电荷。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电子的形态和行为。

观察到的电子呈现出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双重特性,这与量子力学理论相符。

实验二:电场的建立和测量为了研究电场,我们使用了电场计来测量电场的强度和方向。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它是一种物质周围的物理场。

通过在不同位置放置电场计,我们可以测量到电场的值,并绘制出电场线。

实验结果显示,电场是从正电荷向负电荷方向指向的,且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实验三: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子和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将电子放置在电场中,并观察到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这表明电子与电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进一步研究发现,电子和磁场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即洛伦兹力。

这种相互作用力在电子和磁场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导致电子的轨迹发生弯曲。

实验四:电子和场的应用电子和场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探索,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电子和场的应用涵盖了诸多领域。

例如,在电子学中,电子的行为和电场的特性被应用于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制造。

在电力工程中,电场的作用被用于输电和电力传输。

在医学领域,电子和场的研究被用于医疗设备的开发和疾病的诊断。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和场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电子作为基本粒子,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双重特性。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物理场,具有方向和强度。

电子和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包括电场力和洛伦兹力。

电子和场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探索,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自然界和应用科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电子和场 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 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电子和场实验报告引言:电子和场是现代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和应用电子学、电磁学等领域提供了基础。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电子和场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实验一:电子的行为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了电子束管和磁场装置。

首先,我们调整了电子束管的电压和磁场的强度,使电子束呈现出弯曲的轨迹。

通过观察电子束的偏转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电子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使其轨迹发生了弯曲。

接下来,我们改变了电子束管中的电压,观察到电子束的偏转程度也发生了变化。

这进一步验证了电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与电子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说明电子在磁场中遵循洛伦兹力定律。

实验二:场的特性在实验二中,我们使用了电容器和电场装置。

通过调整电容器的电压,我们观察到电场的存在。

在电场中,我们放置了一些带电粒子,发现它们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偏转。

这表明电场具有一种力的性质,能够对带电粒子产生作用。

我们进一步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压和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发现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量成正比。

这与库仑定律的预测相符,即电场力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

实验三:电子和场的相互作用在实验三中,我们将电子束管和电场装置结合起来,观察电子在电场中的行为。

通过调整电场的强度和电子束管的电压,我们发现电子束的轨迹发生了偏转,并且偏转的程度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电子在电场中同样受到力的作用,而且电场力与电子速度和电场强度有关。

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进一步验证了电子和场的相互作用。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和场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而电场对带电粒子产生电场力。

当电子和场相互作用时,电子的轨迹会发生偏转,偏转的程度取决于电子速度和场的强度。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和应用电子学、电磁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和场的相互作用来设计和制造各种电子器件和设备,如电子显微镜、磁共振成像等。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实验室报告实验名称:电子和场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电子在外加电场中的运动规律,掌握电子和场的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在真空环境中,将电子通过电子枪发射出来,进入电场区域,沿着电场方向运动并撞上荧光屏。

通过调节电场和电子枪参数,观察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实验仪器:电子枪、电场区域、荧光屏、电源、电表等。

实验步骤:1. 打开电源,调节电压,使电子枪和电场区域工作正常。

2. 调节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速度,使其进入电场区域后不会发生发散,同时满足实验要求。

3. 调节电场强度和方向,观察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

4. 调节荧光屏位置和光亮度,观察电子撞击荧光屏后的痕迹。

5. 记录电场强度和荧光屏上电子痕迹的位置和形状,观察不同电场强度和方向下电子的运动情况。

6. 完成实验后,关闭电源和设备,清理实验场地,整理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电场加速方向与电子初始方向相同时,电子在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运动,荧光屏上出现明显的明线条。

2. 当电场方向相反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与电场线方向相反,荧光屏上出现缓慢的、不连续的细线条。

3. 当电场强度增大时,电子下垂的角度减小,沿电场线方向运动的速度增大,荧光屏上的线条变粗,反之亦然。

4. 当电子束速度变大时,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更加明显,荧光屏上的线条会变粗而清晰,如果速度过快会导致荧光屏上线条模糊。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子和场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电子枪、电场区域、荧光屏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了调节电场强度和方向,调节电子束速度等实验操作技巧,更加了解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为以后深入学习相关理论打下了基础。

参考资料:1. 黄承高等,基础物理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吴翩翩等,电子物理实验,科学出版社。

3. 杨柏清等,电子物理学,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 电子技术实验讲义,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

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电子和场实验报告答案引言:电子和场实验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通过研究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的性质以及电磁场的特性。

本文将对电子和场实验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解答。

一、电场实验1. 电场的定义是什么?电场是指在空间中存在电荷的情况下,周围空间中发生的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力场。

电场可以通过电荷的位置和电荷的性质来描述。

2. 如何测量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可以通过在电场中放置试验电荷,并测量试验电荷所受到的电力来测量。

电场强度的单位是牛顿/库仑。

3. 什么是电势差?电势差是指在电场中两点之间移动单位正电荷所需的能量。

电势差可以通过电场强度和两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

4. 电场线的作用是什么?电场线是用来表示电场强度和方向的工具。

电场线的密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而电场线的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

二、磁场实验1. 磁场的定义是什么?磁场是指由磁荷或电流产生的力场。

磁场可以通过磁力对磁针的作用来观察和测量。

2. 什么是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指磁场中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磁通量。

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

3. 磁场线和电场线有何区别?磁场线和电场线都是用来表示力场的工具,但是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不同。

电场线是连续的曲线,表示电场的强度和方向;而磁场线是闭合曲线,表示磁场的分布和方向。

4. 磁场对电子的影响是什么?磁场可以使带电粒子(如电子)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从而改变其运动轨迹。

这种现象被称为磁场的洛伦兹力。

三、电子和场实验的应用1. 电子和场实验在哪些领域有应用?电子和场实验在物理学、电子工程、电力系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研究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行为,可以设计和优化电子元器件和电路;通过研究电磁场的特性,可以改进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2. 电子和场实验对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电子和场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基础实验,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推广理论,从而增加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电子和场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是在近代科学技术应用的许多领域中都经常遇到的一种物理现象。

在下面的实验中,主要研究电子在各种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在这个实验中,把电子看作是遵从牛顿运动定律的经典粒子。

因为在下面实验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总是远小于光速(3.00×108m/s),所以不必考虑相对论效应,而且由于实验中电子运动的空间范围远比原子的尺度要大,也可不必考虑量子效应。

【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研究静电场对电子的加速作用。

2.定量分析电子束在横向匀强电场作用下的偏转情况。

3.定量分析电子束在横向磁场作用下的偏转(选作)。

4.定量分析电子束在纵向磁场作用下螺旋运动,测定荷质比。

【实验仪器】EF——4S型电子和场实验仪、螺线管、磁场线圈、高压万用表。

【实验原理】实验中采用的电子示波管型号是8SJ45J,就是示波器中的示波管。

通常用在雷达中。

它的工作原理与电视显像管非常相似,这种管子又名阴极射线管(CRT)或电子束示波管。

它是阴极射线示波器中的主要部件,在近代科学技术许多领域中都要用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电子器件。

利用电子示波管来研究电子的运动规律非常方便,我们研究示波管中电子的运动也有助于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示波管的结构如图20-1所示。

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图20-1 小型示波管的结构181(1)电子枪,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把它加速到一定速度并聚成一细束;(2)偏转系统,由两对平板电极构成。

一对上下放置的Y轴偏转板(或称垂直偏转板),一对左右放置的X轴偏转板(或称水平偏转板);(3)荧光屏,用以显示电子束打在示波管端面的位置。

以上这几部分都密封在一只玻璃壳之中。

玻璃壳内抽成高真空,以免电子穿越整个管长时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故管内的残余气压不超过10-6个标准大气压。

电子枪的内部构造如图20-2所示。

电子源是阴极,图中用字母K表示。

它是一只金属圆柱筒,里面装有加热用的灯丝,两者之间用陶瓷套管绝缘。

当灯丝通电时可把阴极加热到很高温度。

在圆柱筒端部涂有钡和锶的氧化物,此材料中的电子在加热时较容易逸出表面,并能在阴极周围空间自由运动,这种过程叫热电子发射。

与阴极共轴布置着的还有四个圆筒状电极,电极G1离阴极最近,称为控制栅,正常工作时加有相对于阴极K大约-10~-40伏的负电压,它产生的电场是要把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推回到阴极去。

改变控制栅极的电势可以改变穿过G1上小孔出去的电子数目,从而可以控制电子束的强度。

电极G2与A2联在一起,两者相对于K有约几百伏到1千余伏的正电压。

它产生了一个很强的电场使电子沿电子枪轴线方向加速。

因此电极A2对K的电压又称加速电压。

用V2表示。

电极A1为聚焦电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相对于K具有正电压V1,其大小在200伏到400伏之间。

由于K与A1、A1与A2之间电势不相等,因此使电子束在电极筒内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发生改变,适当地调整V1和V2的电压比例,可使电子束聚焦成很细的一束电子流,使打在荧光屏上形成很小的一个光斑。

聚焦程度的好坏主要取决于V1和V2的大小与比例。

图20-2 电子枪内部构造电子束从图20-1中两对偏转电极间穿过。

每一对电极加上的电压产生的横向电场分别可使电子束在X方向或Y方向发生偏转。

在玻璃管壳的内表面还涂有石墨导电层,它有下面几方面的作用:它与极A2是连在一起,182183作为A 2的延伸部分,可以对外界杂散电场起屏蔽作用,防止对电子束产生影响;此外,它还起着防止外界照亮荧光屏的内表面引起屏上光斑对比度降低的作用。

1. 电子在电场中加速及偏转为了描述电子的运动,我们选用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其z 轴沿示波管管轴,x 轴是示波管正面所在平面上的水平线,y 轴是示波管正面所在平面上的竖直线。

从阴极发射出来通过电子枪小孔的一个电子,它在从阳极A 2射出时在z 方向上具有速度z v ,z v 的值取决于K 和A 2之间的电位差2V (图20-2)。

电子从K 移动到A 2,位能降低了2eV ;因此,如果电子逸出阴极时的初始动能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它从A 2射出时的动能221z mv 就由下式确定: 221z mv =2eV (20-1) 此后,电子再通过偏转板之间的空间。

如果偏转板之间没有电位差,那么电子将笔直地通过,最后击打在荧光屏的中心(假定电子枪描准了中心),形成一个小亮点。

但是,如果两个垂直偏转板(水平放置的一对)之间加有电位差d V ,使偏转板之间形成一个横向电场y E ,那么作用在电子上的电场力使电子获得一个横向速度y v ,但却不改变它的轴向速度分量z v ,这样,电子在离开偏转板时运动的方向将与z 轴成一个夹角θ,如图(20-3)所示。

而这个θ角由下式决定:z yv v =θtg (20-2)图20-3 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如果知道了偏转电位差和偏转板的尺寸,那么以上各个量都能计算出来。

设距离为d 的两个偏转板之间的电位差d V ,在其中产生一个横向电场d V E d y /=,从而对电子作用一个大小为d eV eE F d y y /==的横向力。

在电子从偏转板之间通过的时间t ∆内,184 这个力使电子得到一个横向动量mv y ,而它等于力的冲量。

即d t eV t F mv dy y ∆=∆= (20-3) 于是 t dV m e v d y ∆= (20-4) 然而,这个时间间隔t ∆,也就是电子以轴向速度z v 通过距离l (l 等于偏转板的长度)所需要的时间,因此t v l z ∆=。

由这个关系式解出t ∆,代入式(20-4):结果得 z d y v l d V m e v =(20-5) 这样,偏转角θ就由下式给出:2tg z d z ydmv l eV v v ==θ (20-6)再把能量关系式(20-1)代入上式,最后得到:dl V V d 2tg 2=θ (20-7) 这个公式表明,偏转角随偏转电位差d V 的增加而增大,而且,偏转角也随偏转板长度l 的增长而增长,偏转角与d 成反比,对于给定的总电位差来说,两偏转板之间距离越近,偏转电场就越强。

最后,降低加速电位差2V 也能增大偏转,这是因为减小了电子的轴向速度,延长了偏转电场对电子的作用时间。

此外,对于相同的横向速度,轴向速度越小,得到的偏转角就越大。

电子束离开偏转区域以后便又沿一条直线行进,这条直线是电子离开偏转区域那一点的电子轨迹的切线。

这样,荧光屏上的亮点会偏移一个垂直距离y ,而这个距离由关系式y =L tg θ确定,这里L 是偏转板到荧光屏的距离(忽略荧光屏的微小的曲率),如果更详细地分析电子在两个偏转板之间的运动,我们会看到:这里的L 应从偏转板的中心到荧光屏的距离。

于是我们有dl V V L y d 22= (20-8) 电偏转灵敏度定义为偏转板上加单位电压时,所引起的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偏移,则示波管的Y 轴电偏转灵敏度22V d L l V y Sy y y y d ==(20-9) 同理,示波管的X 轴电偏转灵敏度为18522V d L l V x Sx x x x d == (20-10) 为了提高偏转准确度和灵敏度,使电子束不受偏转板出口边缘效应的影响,常采用斜置偏转板,这种情况下电子束的偏转量更接近于真实偏转量,但表达式较复杂,这里不再给出。

2.电子在横向磁场中偏转(选作)电子束通过磁场时,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

如图20-4所示,设实线方框内有均匀的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与纸面垂直;由纸面指向读者,在方框外B=0。

电子以速度v z 垂直射入磁场,受洛伦兹力ev z B 的作用,在磁场区域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

电子沿AC 弧穿出磁场区域后变为作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打在荧光屏的P 点上,光点的位移为y 。

图20-4 磁场偏转示意图由牛顿第二定律有Rv m B ev f z z 2== 于是得 eB m v R z =(20-11) 设偏转角ϕ不很大,近似地有L y R b =≈ϕtan 由上两式得到磁偏转位移yB m v ebL y z= (20-12)186 再由式2221eV mv z =,消去v z 得 bLB mV e y 22= (20-13) 上式表明,光点的偏转位移y 与磁感强度B 成线性关系,与加速电压V 2的平方根成反比。

将式(20-13)和式(20-8)相比较可以看出,提高加速电压对磁偏转灵敏度降低的影响,比对电偏转灵敏度的影响小。

因此,使用磁偏转时,提高显像管中电子束加速电压来增强屏上图像的亮度水平比使用电偏转有利。

而且,磁偏转便于得到电子束的大角度偏转,更适合于大屏面的需要。

因此显像管往往采用磁偏转。

但是,偏转线圈的电感与较大的分布电容,不利于高频使用,而且体积和重量较大,都不及电偏转系统。

所以示波管往往采用电偏转。

由于偏转磁场是由一对平行线圈产生的,所以有a kI B =式中I a 是励磁电流,K 是与线圈结构和匝数有关的常数。

代入(20-13)式,得22meV ebLkI y a = (20-14)由于式中其它量都是常数,故可写成2V I k y am ⋅= (20-15)k m 为磁偏常数。

可见,当加速电压一定时,位移与电流呈线性关系。

为了描述磁偏转的灵敏程度,定义21V k I y S m a m == (20-16)m S 称为磁偏转灵敏度,单位为毫米/安培。

同样,m S 越大,磁偏转的灵敏度越高。

3.电子在纵向磁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及荷质比测定在前面几则实验中,我们已经分别观察了电子束在纵向电场,横向电场和横向磁场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化情况。

这一则实验中,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电子束在与它平行的纵向磁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将沿磁场方向作螺旋状运动。

根据这时电子的运动规律还可以准确地测定电子的荷质比。

1).电子在纵向磁场作用下作螺旋运动187如图20-5(b),考虑电子运动的情况,沿示波管轴方向作用有均匀磁场B 。

取示波管轴为坐标轴,磁场B 沿Z 轴方向,电子从电子枪出射时具有速度为υ0,我们把它分解成沿轴向和径向两个分量。

分别记作υz 和υr 。

(a)电子作圆周运动 (b )电子作螺旋运动图20-5 在实验中,我们已经提到,电子在磁场中运动将受到洛伦磁力的作用,它与磁场B 、速度υ之间满足矢量关系式F=-e υ×B假如电子速度υ与磁场B 平行的话(即υr =0)。

磁场对电子没有力的作用。

只有当υr ≠0情况下,电子才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其大小等到于e υr B,方向与υ0和B 两者垂直。

因此,磁场力在沿B 的方向是没有分力的,只要除了磁场力以外没有其他力作用的话,电子沿Z 轴方向的速度υz 将保持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