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期末选择题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交通B.人们生活C.农业生产D.旅游
2.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
3.微信登陆界面照片原图是阿波罗太空船员于1972年所拍摄的《蓝色弹珠》(下左图),读图“加注部分经纬线后的微信登录界面”(下右图),该图界面中心的大洲名称是()
A.亚洲B.非洲
C.北美洲D.大洋洲
4.“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气温分布受()影响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5.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亚洲和大洋洲D.非洲和欧洲
6.某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参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考队从中山站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大西洋
B.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W,75°S)
C.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此时菏泽市昼短夜长
D.图中箭头指示了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
7.下图为全球降水与气温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全球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B.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少
C.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多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分析造成此诗句中景观差异的原因()A.纬度位置因素B.海陆位置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热力差异因素9.地图三要素是指:()
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
10.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
11.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是()
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
C.火烧寮D.塔里木盆地
12.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B.人口总数最少的是北美洲
C.人口总数最多的是非洲
D.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13.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
14.韶关乳源必备瑶寨的传统居民(如下图)与我国下列传统居民最为相似的是()
A.新疆泥砖平顶屋B.北京四合院C.陕西窑洞D.湘西吊脚楼15.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土壤B.气候和资源C.河流和交通D.宗教和习俗16.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凹凸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7.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8.下图表明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中高纬度地带B.中低纬度地带
C.平原盆地地带D.温和湿润地带
19.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的三亚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的影响20.读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21.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A.优B.良C.中度污染D.重度污染
22.
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及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B.气温最低月为12月C.终年严寒
D.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2、乙地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均匀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
23.
读图,某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学校教学楼东西方向长度约为
A.20米B.40米C.100米D.200米
2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 )
A.15°E, 23.5°N B.45°W, 23.5°S
C.15°E, 23.5°S D.45°W, 23.5°N
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25.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亚洲东临太平洋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D.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关于图中P点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地处中纬度地区
C.有极昼、极夜现象D.经纬度是(23.5°S、60°E) 3、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月自东向西绕地球转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D.日月自西向东绕地球转
26.
读下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主要因为其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①非洲板块
②亚欧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
④太平洋板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日本东部海域(38.1°N,124.6°E)曾发生大地震,致使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污染物泄漏,根据该日风旗风向判断,该日受污染严重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7.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2、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B.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C.丙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D.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28.
读下列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上面四种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b全年温和湿润
C.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雨2、对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正确的是()
A.a南北回归线附近B.b极地附近
C.c亚马逊平原D.d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30.下列哪些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作为能源②大力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③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④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31.
读安第斯山脉南段图及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A地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
32.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是()
A.寒带气候分布的地区B.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C.温带海洋气候分布的地区D.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33.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34.亚洲文明大会于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召开。
今天的亚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读亚洲示意图,完成下题。
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跨寒、温、热三带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③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④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5.如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月、7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下列对该图的表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B.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C.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D.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36.读某品牌汽车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B.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C.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D.金融危机促进经济走向分裂
37.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
A.亚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D.南美洲、南极洲
38.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A.寒冷B.高寒缺氧C.炎热干燥D.湿热
39.有一批居民进行迁移,他们最有可能选择建立村庄的地区是()
A.河流发源地B.河流干支流交汇处的宽阔地
C.河流入海口的低洼地D.河流的峡谷地段
40.
下图示意某地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判断出该地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西半球D.东半球
2、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A.25℃B.-6℃C.19℃D.31℃
3、对该地区气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温和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多雨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题目可知,未来两天有寒潮影响本市,要注意添衣,说明了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天气与人们生产的关系。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中东南亚的高脚屋可以看出,该民居底层架空,水域面积广,说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
是湿热,故选D。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球共有七大洲,依据大洲轮廓及位置,读图分析可知,图示界面中心的大洲是非洲(在七大洲中,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图中赤道穿过该大洲的中部,所以是非洲),B对,ACD 错。
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了同一座山由于海拔不同,导致气候的不同,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选C。
【点睛】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运输距离,故选B。
【点睛】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科考队从中山站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印度洋,A选项错误。
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E,75°S),B选项错误。
2月7日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菏泽市昼短夜长,C选项正确。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自转,D选项错误。
故选C。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球年降水量从低纬向高纬不是一直递减,如南半球中纬度地区要比南回归线附近降水
多,赤道附近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中纬度地区,南半球比北半球降水量多,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C对,ABD错。
故选C。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是山顶和山脚海拔不同,一般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故选C。
【点睛】
识记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地图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B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地图三要素。
1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世界雨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
该题考查世界雨极和干极,记住即可。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看出,非洲的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的自然增长率最低;亚洲的人口总数最多,大洋洲的人口总数最少,故选D。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世界六大板块的特点,记忆解答即可。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的竹楼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传统民居,在湘西地区的吊脚楼和竹楼相似,最低一层堆积杂物二层三层住人.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建于离岸4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均水深1.5米。
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
故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和交通。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说明了海陆变迁;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说明了地球海陆分布的面积比例。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理解解答即可。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填绘地图时,注记要写的清晰匀称,大小合适.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在地图上城市的符号是不同的,如首都、省会等,都是有差别的,故选A。
1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上人口最集中的地带是北纬20°-60°的地区,所以属于低中纬度地带。
故选:B。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
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
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岛三亚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所以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C对,ABD错。
故选:C。
20.B
解析:B
【分析】
【详解】
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以及大洲的轮廓可以判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所以选B
【点睛】
该题考查大洲和大洋。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天气预报说:今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即指今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优.故选A.
22.D
解析:1、D
2、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最低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0℃,说明该地冬温夏热,而不是四季如春;气温的最低月份是在12月份;更不是终年严寒;而是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故选D.
2、由图可知,乙地降水全年分布不均匀,降水是集中在气温最低时的冬季,属于冬雨型的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候的有关知识.
23.A
解析:1、A
2、A
【解析】
【分析】
1、该图是采用一般定向法定向,图中可知,学校的花坛位于田径场的东北方向,A符合题意,选A。
2、图中可知,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50米,教学楼在图上大约是2厘米,故实际距离是100米,故C符合题意,选C。
24.A
解析:1、A
2、D
【分析】
“冰上丝绸之路”东起东亚太平洋沿岸,途径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连接北欧、东欧和西欧地区,比传统的海水航线短,大大节省运输成本。
1、从图中可知,甲地在北回归线上,其纬度为23.5°N,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差30°,可以推断出甲的经度是15°E,A符合题意。
2、从图中可知,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D符合题意。
25.B
解析:1、B
2、D
3、C
【解析】
【分析】
1、地球表面海洋占71%,陆地占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南极地区主要是南极洲,以陆地为主。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亚洲东临太平洋,故选B。
2、从图中经纬线看,P点的经度是东经60度,南纬23.5度,D正确;从经纬度判断,P 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从P点的纬度判断,地处低纬度地区;从P点的纬度判断,位于热带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本题选D。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不停自转产生的现象。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和经纬网定位以及地球的运动。
26.D
解析:1、D
2、C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由于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答案选D。
2、日本东部海域(38.1°N,124.6°E)曾发生大地震,致使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污染物泄漏,根据该日风旗风向判断,该日是北风为六级,受污染严重的的地点是③地,故答案选C。
27.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1、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四个阴影区域所跨经纬度数相同,依据其所在的纬度可判定,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丙>甲=乙>丁;故选C 。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甲全部位于东半球中纬度地区,乙跨东西半球、北温带地区,丙位于南半球热带和温带地区,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28.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a全年炎热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b全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c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属热带季风气候;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地中海气候,故选B.
2、a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大陆西岸;c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d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故选D.
【点睛】
世界气候的判读、分布和特点.
2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所有的经线长度是相等的半圆,故A错误。
零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B错误。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故C错误。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故D正确。
故选D。
3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近年来,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间接改变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可使气候变暖.故选A。
【点睛】
31.A
解析:1、A
2、B
【解析】
【分析】
1、A地1月气温最高,7月气温最低,为南半球,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故选A。
2、受地形影响,A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选B。
【点睛】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3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根据题意,可知只有A选项符号题意。
3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计算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000米-1200米
=800米,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海拔和相对高度及其估算.
3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均穿过亚洲,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属北温带,北极圈以内属北寒带,故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①正确。
从图中河流流向可以看出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根据水往低处流这一特性,可判断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②正确。
亚洲的日本属发达国家,③错误。
基督教形成与亚洲西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④正确,综合以上分析①②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对于亚洲的相关知识我们应牢固掌握,比如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大洲。
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三大宗教均发源于此,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等。
3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可知,
A.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A错误;
B. 甲地7月和1月份的气温曲线更接近,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B错误;
C. 该地1 月气温高于7月气温,位于南半球,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C错误;
D. 该分布图位于南半球,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D正确;
D符合题意,故选D。
3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详解】
从图中看出,一种品牌的汽车有多国参与,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经济联系促进国际合作.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国际经济与合作.
3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最炎热带的大陆;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纬度位置最高,气候酷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