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陵山地区戏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关于武陵山地区戏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杨扬
来源:《速读·下旬》2019年第09期
◆摘; 要:近年来,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正在逐步被社会认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尤其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开发,正成为理论研究热点。

武陵山地区的戏剧文化包含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南戏,以及众多少数民族地方戏剧,具有丰富的戏剧文化资源,是不可多得戏剧宝库。

保护与传承武陵山地区的戏剧文化,对于武陵山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戏剧文化;武陵山;高校;传承
地方戏剧文化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快节奏时代的到来,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地方戏剧的传承与推广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年轻一代大学生对地方戏曲的认识越来越模糊,戏剧文化意识也日益淡薄。

现代许多年轻人更加关注流量小生,对待传统戏剧表演家及表演艺术形式充耳不闻,也一知半解。

对待传统戏剧的保护尤其是地方戏剧的传承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主要围绕武陵山地区的戏剧传承与保护来说。

一、武陵山区域民族戏剧丰富而悠久
武陵山区历来是中国传统戏剧南剧的重要传承地区,同时该区域又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其地方戏剧丰富而历史悠久。

南剧,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

南剧在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恩施州的咸丰县是武陵山地区南剧的主要传承地,该县成立有专门的咸丰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是传承南剧的重要阵地。

该剧的唱腔多杂有鄂西土家族方言,其表演形式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该县南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充分结合地方文化,排练了《唐崖土司夫人》《御河桥》等多部大型南剧,并进行公演。

同时,地处武陵山区的恩施州作为少数民族,其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戏也是丰富多彩。

如具有300多年历史的秧歌戏和种瓜调,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利川的《龙船调》。

该民歌曾经被唱到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其名气之大,不言而喻。

鹤峰县铁炉白族乡,具有“中国围鼓之乡”的称号。

本人曾多次在实地欣赏该中戏剧艺术表演。

该戏由一面鼓、两副钹、一大锣、一钩锣等五件响器,五人操作演奏而成,也可由多于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