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古希腊罗马的政治1 含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全国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古希腊罗马的政治)
一、选择题
1.(2016.江西南昌二中第三次考试)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

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B.提倡不同等级间的市民通婚
C.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 D.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
【答案】A
2.(2016.陕西商洛镇安中学第二次月考)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

材料说明了()A.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 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
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 D.民主限制个人自由
【答案】D
3.(2016.西藏拉萨中学第二次月考)《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这反映出其核心内容是
A.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维护贵族利益
C.“人治”取代“法治” D.人人平等与自由
【答案】A
4.(2016.江西临川市一中10月月考)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

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奴隶与奴隶主反复斗争的结果
B.亚里士多德主张贤良政治与民主政治相结合
C.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D.善于诉讼和严格诉讼是罗马法中契约精神的具体体现
【答案】A
5.(2016.湖北龙泉中学、宜昌一中10月联考)《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何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

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法完全抛弃理性的原则 B.宗教丰富了罗马法的内容
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答案】B
6.(2016.安徽合肥八中第一次段考)古代斯巴达的监察官代表平民阶层,政治地位与国王、元老院平等,其职权以监察和司法权为主,与以军事、宗教权力为主的国王和以立法为主的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

这反映出监察官的设置()
A.推进了斯巴达的政治分权 B.确保了斯巴达司法的公正
C.保证各阶级参与国家政治 D.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答案】A
7.(2016.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9月月考)“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B.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答案】A
8.(2016.内蒙古包头九中上期中)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该思想家(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答案】B
9.(2016.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上期中)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可见()
A.民主法制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B.社会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C.人们逐渐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D.人们对自由事业的不懈追求
【答案】D
10.(2016.宁夏银川市二中上期统练(三))“诡辩派的相对思想、怀疑态度和个人主义,不可避免地受到苏格拉底坚决的反对。

这种情况促进了新哲学运动的发展。

”苏格拉底反对的人是:()
A.泰勒斯 B.普罗泰格拉 C.梭伦 D.庇西特拉图
【答案】B
11.(2016.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三摸)俄国寓言文学家克霍洛夫的寓言故事《熊与隐士》讲道:有一位隐士同一头熊成为要好的朋友,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

这时,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

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的时候,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下去。

苍蝇被砸死了,隐士的脑袋也裂成了两半,熊的朋友永远长眠不醒了。

《熊与隐士》所反映出的观点与苏格拉底的哪一观点一致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 D.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答案】C
12.(2016.湖北省黄冈中学上学期期中)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

”“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缺乏思辩化和系统性
C.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答案】C
13.(2016.新疆乌鲁木齐一中二诊)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

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4.(2016.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上期期中)选举制度是人类组织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作为一种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方式,古今中外人们都在不断地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就包含一种早期的选举制度,公元前594年,梭伦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法律改革,使“人民有了投票的权力,成为政府的主宰”。

克里斯提尼
进一步完善了雅典的选举制度,他将每个选区以抽签方式各选出50人组成500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执行机构。

公元前四世纪,雅典的民主选举制度已经基本成熟。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议席,另外31个人口在2000至4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

1867年改革法案再次对议席分配作了调整,取消了46个“衰败选区”,空出的52个议席分给了大城市和较大的郡。

……法案还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它规定,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等资料
材料三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

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概述英国选举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人大代表选举办法有哪些变化。

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答案】(1)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变化: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
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财产限制降低直至取消,妇女取得选举权,年龄限制降低);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

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口向工业城市集中,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人民群众要求普选的斗争日益高涨。

(2)变化: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变为无记名投票;代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
名额比例由偏向大城市变为城乡平等。

轨迹:形式日趋完善;以法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15.(2016.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三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

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黄伊梅《关于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材料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化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

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四在当今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发展成为一种态势,西方社会逐渐认识到东方文化的价值,东方文化对于解决当今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一些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提升传统文化以适应现代化发展之需和化解全球化时代难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同时,两种文化又都是各自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带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借鉴学习时要认识到其不足之处,少犯同样的错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核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哲学家和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在思想上的相同之处及其思想形成的社会根源。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应如何“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以适应现代化发展之需”?
【答案】(1)古希腊人文精神:核心:对灵魂的塑造和理性精神的培养。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2)相同之处: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社会,把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

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根源: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3)历史条件: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民族危机逐渐加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

特点: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互动中形成,带中西文化融合的特色。

(4)应学习和借鉴西方人文思想中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价值观念,摒弃不合理的西方现代观念,把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发展、创造,使之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