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题库:炎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王昨天晚饭后,感觉右下腹剧痛,急诊入院。
查体:T 38.l℃,神志清,右下腹麦氏点压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血常规:血红蛋白145g/L,白细胞计数1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血小板计数215×109/L。
该患者阑尾的最可能病变是(2.0分)
A、化脓性炎
B、出血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增生性炎
E、浆液性炎
2引起出血性炎的主要原因是(2.0分)
A、血管壁损伤严重
B、血管破裂
C、组织缺血缺氧
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E、组织内胶体渗透压升高
3下列关于纤维素性炎的叙述,正确的是(2.0分)
A、渗出的纤维索呈红染条索状、丝网状或颗粒状物
B、渗出物很难被溶解吸收
C、常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
D、炎症中血管壁损伤较轻
E、渗出物机化后导致纤维素性粘连
4女性,25岁。
流感一周。
高热(39℃)、胸痛。
听诊可以听到心包摩擦音。
心包腔渗出物的主要成分为(2.0分)
A、淋巴细胞
B、红细胞
C、纤维素
D、中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5最容易形成窦道或瘘管的病变是(2.0分)
A、脓胸
B、化脓性支气管炎
C、肺脓肿
D、肾周脓肿
E、肛周脓肿
6急性炎症局部肿胀的主要原因是(2.0分)
A、纤维组织增生
B、毛细血管增生扩张
C、淤血
D、淋巴液淤积
E、炎症性充血、渗出
7下列关于炎性息肉的叙述,正确的是(2.0分)
A、常常发生于肺、肝脏
B、急性炎症中易见
C、常常发生于胃肠道、宫颈
D、仅由纤维组织构成
E、位于黏膜下层
87岁男孩因“发热、头痛、呕吐4天,嗜睡、抽搐2天”入院。
送检脑脊液及血清,乙脑病毒IgM抗体为阳性,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患儿抢救无效死亡,之后行尸体解剖,大脑皮质可见多个帽针头样大小的坏死灶,该病变是(2.0分)
A、增生性炎
B、渗出性炎
C、变质性炎
D、化脓性炎
E、脓肿
9下列关于肉芽肿的叙述,错误的是(2.0分)
A、肉芽肿形成是肉芽肿性炎的形态学特征
B、一些肉芽肿形成的原因不明
C、肉芽肿的境界多不清楚
D、肉芽肿形成可见于急性炎症
E、肉芽肿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或)其衍生细胞构成
10不属于肉芽肿性炎的病变是(2.0分)
A、手术缝线慢性炎症反应
B、肺结核
C、肺脓肿
D、麻风
E、伤寒
11在炎症时,漏出血管外的细胞是(2.0分)
A、中性粒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红细胞
12在炎症的局部表现中,哪一种是因炎症局部代谢旺盛而引起的(2.0分)
A、功能障碍
B、热
C、肿
D、红
E、痛
13上皮样细胞不具有下述哪项特点(2.0分)
A、胞质呈淡粉色
B、吞噬力强
C、胞质丰富
D、胞质界限不清
E、形态与上皮细胞相似
14炎症最重要的特征是(2.0分)
A、白细胞渗出
B、液体渗出
C、血管通透性增加
D、红细胞漏出
15炎症时,内皮细胞与白细胞黏着主要是由于
(2.0分)
A、内皮细胞损伤
B、血流缓慢
C、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
D、细胞表面黏附分子数量、亲和性增加
E、趋化因子吸引
16下列关于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不正确的是(2.0分)
A、不同的黏附分子,作用的细胞可能不同
B、炎症过程中,黏附分子的合成与表达增加
C、炎症过程中,黏附分子向细胞表面再分布
D、炎症过程中,黏附分子的亲和力增强
E、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不紧密
17男童,10岁,慢性扁桃体炎2年,睡觉打鼾严重,进行了双侧扁桃体切除,显微镜下看到的病理改变是(2.0分)
A、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B、多量肥大细胞浸润
C、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D、多量浆细胞浸润
E、肉芽肿形成
18浆液性炎症中,其渗出物中蛋白质含量浓度常为(2.0分)
A、7%~9%
B、1%~3%
C、5%~7%
D、>10%
E、3%~5%
19下列关于炎症经血道蔓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分)
A、细菌进入血液后即称为毒血症
B、脓毒败血症可形成迁徙性脓肿
C、菌血症患者常无全身中毒症状
D、菌血症患者血液中可以检查到细菌
E、细菌的毒性产物或毒素入血可导致寒战、高热
20菌血症见于(2.0分)
A、症的晚期
B、炎症的慢性期
C、炎症的缓解期
D、炎症的中期
E、炎症的早期
21具有致痛作用的炎症介质(2.0分)
A、白三烯
B、组织胺
C、细菌产物
D、溶酶体酶
22肉芽肿时增生的细胞主要为(2.0分)
A、异物巨细胞
B、类上皮细胞
C、朗汉斯巨细胞
D、巨噬细胞
E、纤维细胞
23炎症的全身反应,不包括(2.0分)
A、血压升高
B、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多
C、急性期反应蛋白合成减少
D、嗜睡
E、发热
24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常见于(2.0分)
A、化脓性炎
B、急性炎症
C、伤口愈合处
D、肉芽肿性炎
E、炎性肉芽组织
25下列关于化脓性炎的叙述,正确的是(2.0分)
A、炎症弥漫、易于扩散
B、疖是由多个痈融合形成
C、包括表面化脓、积脓、蜂窝织炎和脓肿
D、迁徙性脓肿常见于蜂窝织炎
E、必然出现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26女性,50岁,不明原因腹水,其腹水具有如下特征:比重大于1.018,呈浑浊黄色,静置后凝固,离心涂片镜检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
引起腹水的疾病最可能是(2.0分)
A、右心衰
B、隐性肠穿孔
C、肝硬化
D、大肠癌
E、结核性腹膜炎
27下列关于白细胞游出的叙述,错误的是(2.0分)
A、中性粒细胞可释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B、炎症不同阶段激活的黏附分子、趋化因子不同
C、炎症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不同
D、白细胞游出主要发生在小静脉
E、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寿命短,淋巴细胞寿命长
28白细胞从内皮细胞间隙游出,需要以下哪种黏附分子介导(2.0分)
A、ESL-1
B、L-selectin
C、P-selectin
D、E-selectin
E、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29急性炎症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2.0分)
A、实质细胞增生
B、病变组织坏死
C、纤维组织增生
D、中性粒细胞渗出
E、肉芽组织增生
30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应除外(2.0分)
A、C3a
B、C5a
C、纤维蛋白多肽
D、纤维连接蛋白降解物
E、阳离子蛋白质
31纤维素性炎症不常发生的器官是(2.0分)
A、结肠黏膜
B、浆膜
C、肺
D、心包
E、肝
32在炎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是(2.0分)
A、形成炎性肉芽肿
B、介导组织损伤
C、搬运、吸收坏死组织
D、刺激纤维组织增生
E、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33男,27岁,面部粉刺挤压后红肿、疼痛。
引起该患者面部疼痛的炎症介质是(2.0分)
A、前列腺素E 2
B、溶酶体酶
C、组胺
D、白介素-1
E、肿瘤坏死因子
34最先出现在新鲜梗死灶边缘的细胞是(2.0分)
A、浆细胞
B、肥大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35下列关于炎症经淋巴道蔓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0分)
A、可引起淋巴管炎
B、肺结核病变导致肺门淋巴结结核是炎症经淋巴道蔓延的典型
C、感染严重时病原微生物可经淋巴道入血
D、病原微生物通过淋巴系统入血,仍属于淋巴道蔓延
E、可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36属于炎症的变质性病变是(2.0分)
A、乙型脑炎神经细胞溶解消失
B、慢性肝炎汇管区炎细胞
C、表皮内水疱
D、蛛网膜下腔的脓液
E、肺泡腔内的纤维素
37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变质性炎(2.0分)
A、蜂窝织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胸膜炎
D、大叶性肺炎
E、肺脓肿
38炎症引起的末梢血中白细胞的变化,不包括(2.0分)
A、计数降低
B、计数增高
C、核右移
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淋巴细胞增多
39下列关于脓肿的叙述,错误的是(2.0分)
A、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血浆凝固酶有助于炎症局限
B、迁徙性脓肿形成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层黏连蛋白受体有关
C、脓细胞释放的蛋白溶解酶促进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液
D、脓肿可进一步形成窦道或瘘管
E、脓肿不能吸收消散
40 5-HT主要存在于
(2.0分)
A、血管内皮细胞
B、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
E、红细胞
1渗出是炎症过程中最具特征性的基本病理改变。
(2.0分)
2机体的吞噬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
(2.0分)
3变性坏死的炎细胞,称为脓细胞。
(2.0分)
4肿瘤坏死因子(TNF)可以引起患者发热。
(2.0分)
5黏附分子包括选择素、整合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2.0分)
6炎症对机体有利,又有潜在危害性。
(2.0分)
7结节病属于感染性肉芽肿。
(2.0分)
8急性炎症的蔓延扩散中以血道蔓延对机体的危害性最大。
(2.0分)
9渗出液的特点有:外观浑浊、比重小于1.018、多量炎细胞、蛋白含量高。
(2.0分)
10发生于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称为假膜性炎。
(2.0分)
AAACE ECCCC
EBBAD EDEAE
EDCEC BEEDA
EEAED ABCED
对错错对对对错对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