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幼儿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媒对幼儿的影响
摘要:当今社会,种种因素都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着飞快的变化,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因素,也在飞速地发展。

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要关注。

大众传媒是一个矛盾体,它既有对幼儿成长积有着正面促进的作用,同时它也有对幼儿负面影响的一面。

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来指导幼儿对大众传媒的选择,从而正确地引导幼儿学习与生活,树立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大众传媒;幼儿;影响
当代,由于国家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因素,也在日益发展壮大,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媒环境。

大众传媒是什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大众传播是专业性的信息传播组织和机构通过媒介向为数多、范围大、互不联系的社会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

大众传播媒介一般有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等,它主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现在社会,大众传媒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

幼儿自身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和不稳定性,使得他们特别容易受到传媒环境的影响。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但自身不具备成熟的分辨力,自控力又不高,容易受到大众传媒的吸引。

在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众传播媒介舆论引导的作用和价值,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而且是不可回避的。

所以,大众传媒对幼儿心理行为、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一个矛盾体,它既有对幼儿成长正面促进的作用,同时它也有对幼儿负面影响的一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正面促进作用。

第一,大众传媒使幼儿的价值观形成具有自主性。

幼儿由于日常接触面狭窄,主要是父母、亲人、老师的传递,直接经验少,这时大众传媒会带给他们更多的
信息,在他们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有意义的正面信息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使
幼儿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幼儿可
以学会与谋生有关的技能,发展自身的独立性,培养属于自己的创造性,学会处
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使幼儿开阔视野,开发思维。

幼儿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在各个领
域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探索。

如百科知识、名人逸事、社会要闻、经济娱乐事件等
都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内涵、拓宽他们的所见所闻。

此外,还可以了解行为礼仪,接受规范,还能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思维。

第三,调节幼儿情绪,愉悦身心,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幼儿精力旺盛、活泼
好动,情绪容易波动。

在幼儿学习感到枯燥反感时,情绪低落时,大众传播媒介
可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调节手段。

大家可以看出,幼儿在看电视、看手机、看
网络视频、翻课外刊物时,情绪高涨,非常愉快。

因此,大众媒介对幼儿身心发
展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第四,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具选择性。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如今幼儿逐
渐形成了媒介需要。

幼儿在生活中的媒介需要主要有几种:求知需要、情绪需要、社交需要、新闻需要、缓解焦虑的需要、消磨时间需要。

以网络、手机、电视为
主体的大众传媒可以满足幼儿多种内在需要。

广大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
自主选择所需媒介。

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模仿某些社会行为方
式的机会。

幼儿在观看后,会容易具有模仿倾向。

也就是说,“榜样”的力量是
巨大的。

这一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关键在于它传播的内容以及
对观众的引导是否恰当,而不在于传媒本身。

因此,对幼儿的引导的大众传媒必
须是正面的,有着积极导向的传播,避免不符合幼儿年龄的不可以给他们观看。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有选择地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从幼
儿喜欢看的动画片、卡通节目到成人的电视剧直至广告片等,都在影响孩子们的
视听觉,为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提供了广阔的大地。

大众传媒对幼儿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不容忽视的。

如果长期影响,很可能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首先,容易影响幼儿对事物的辨别能力。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制造了一种现实的虚幻镜像。

媒介所传递的社会信息和人类经验往往是经过精心编辑、拼组后,以声音和画面形式出现的现实镜像或虚假组合,但却又往往被认为是真实可信的,而身边实际发生的一切变成是不真实不可信的。

由于幼儿的思想天真,他们对传媒提供的东西常持肯定态度,这样,他们就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形成或改变着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

如果幼儿把一些不合情理和超越经验的虚拟内容作合理化接受并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和失误,把网络中培养出来的不遵守礼仪、不守规则、放纵、说谎、不负责任等习惯应用于现实环境中,那么,对幼儿身心发展造成的伤害将避免不了。

如果说,不切实际的传媒在有意无意之间蒙蔽了大众人群,而受蒙蔽最深的人就应该是那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

其次,容易使幼儿沉迷于其中。

不管是沉迷网络、手机还是电视节目,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

从身体讲,幼儿视力将会是直接受到影响的。

长时间的观看,会导致视力下降,形成近视。

而且长时间一个姿势观看,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锻炼,影响幼儿身体素质发展。

此外,长时间沉迷于大众传媒,对幼儿的社交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影响,阻碍其正常发展。

根据上述所讲的大众传媒对幼儿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们要以正确的方式来指导幼儿对大众传媒的选择。

第一,在家庭中应当注重选择积极的大众传媒内容。

在与孩子共
同享用大众传媒时,应选取利于幼儿成长的内容进行观看,如科学知识、文学鉴赏、新闻事件的发生、人文地理、艺术欣赏等。

第二,通过大众传媒为幼儿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正面故事、英雄事例等引导幼儿从中学习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模仿,在点滴中积累形成正确的三观。

第三,增加对幼儿的陪伴与关爱。

陪伴幼儿,多关心幼儿,陪幼儿一起观看多种媒体节目,与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样就不会导致幼儿过分依赖某些媒体,可能会引起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状况。

第四,家长帮助幼儿合理安排时间,切勿沉迷于大众传媒。

家长需要严格控制幼儿在家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并对他们接触的媒介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果孩子能学会适度控制上网的时间可能也就没有沉迷的问题了。

所以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网并非不可上,手机、电视并非不可看,孩子和大人一样,同样有娱乐和休闲的需求,同样有享受现代化娱乐工具的权利,关键是父母要引导孩子知道如何自控。

参考文献: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徐耀魁.大众传播新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3).
[4]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5]孟建,祁林.网络文化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