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69303_地质样品中ICP-MS法测试稀土元素样品前处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及其他
M anagement and other 地质样品中ICP-MS法测试稀土元素样品前处理分析
俞 燕1,2
摘要:自然界中,稀土元素多以氧化物这一形式存在,文章从地质样品前期处理的角度出发,首先介绍了ICP-MS的原理和设备构成,对设备各部分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设定;其次概括了实验所需材料、试剂与仪器,并讨论分析微波消解、敞口溶法和密闭消解,三种前处理方法;结合实验结果,对微波消解所具有优势、日后对该方法加以运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推进助力地质样品测试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ICP-MS法;地质样品;前处理;稀土元素
本项目研究ICP-MS测定稀土元素的前处理方式,通过对比微波消解与其他方法的比对,对微波消解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包括可检测多种元素、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等。

测试地质样品时,检测人员应以样品所表现出的特点为依据,合理选择测试方法,避免测试阶段产生大量污染物,给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够使测试成本得到控制,达到快速、准确测试样品的最终目的。

1 研究背景
稀土理化性质如下:第一,多数稀土均不含有硫酸盐、硫化物,具有一定的亲氧性。

第二,硅酸盐、氧化物等稀土矿物,通常以非晶质的状态存在。

第三,稀土化学性质、原子结构与晶体大致相同,符合共生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矿物内部各元素占比并不相同。

第四,稀土硅酸盐以岛状最为常见,不具备架状、链状或是层状构造。

第五,伟晶岩、岩浆岩所含稀土多为氧化物、硅酸盐,风化壳、热液矿床所含稀土多为磷酸盐还有氟碳酸盐。

目前,对稀土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活化分析法,另一类是等离子质谱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ICP-MS法的优点逐渐引起业内人士重视,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分析速度快、成本低、检出限低以及线性范围宽等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该方法检测稀土时,通常要对样品进行前期处理,但前期处理效果极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因此准确把握前期处理方法和要点,才能使该方法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

2 ICP-MS法说明
研究表明,该方法在样品前期处理方面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可有效规避外界因素所带来影响或干扰,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

对该方法加以运用前,先要了解其原理及构成。

2.1 方法介绍
作为新型前期处理法的代表,微波消解已表现出污染小、节能的诸多优点,现已在地质检测,环境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ICP-MS主要由接口装置、ICP焰炬还有质谱仪组成,具有检测范围大、灵敏度高的特征,现阶段,在分析元素形态等领域得到了大力推广。

ICP-MS搭载的电离源和原子发射光谱仪相同,主体炬管为三层石英材质的套管,上端与负载线圈相连,套管从外到内依次连通冷却气、辅助气以及载气,高频电源耦合负责向负载线圈提供运行所需电能,线圈所形成磁场与线圈平面的位置关系为互相垂直。

若接入高频装置,用来对氩气进行电离处理,那么,电子、氩离子将受磁场作用影响,与其他氩原子发生碰撞,进而形成大量电子、离子,加速涡流的产生。

电流所产生的高温,将使氩气瞬间转变成等离子焰炬。

载气连同样品进入等离子焰炬内,接受包括蒸发、电离和激发在内的一系列处理,在此过程中,辅助气主要负责维持焰炬运行,正常情况下,焰炬对辅助气的需求量在1L/min左右。

冷却气沿切线方向进入外管,形成螺旋气流,在螺旋气流的作用下,负载线圈外管温度迅速下降。

现阶段,使用频率较高的进样方法如下:先由直角雾化器、同心气动雾化器提供气溶胶,再由载气携带气溶胶进入焰炬内部,最后依靠蠕动泵所施加作用力,使上述物质顺利到达雾化器。

2.2 设备构成
2.2.1 接口装置
由ICP所产生离子,通常会经由接口装置到达质谱仪内部。

对该装置进行调节时,应重点关注其采样深度,简单来说,就是焰炬、采样锥孔间的距离,既要保证锥孔对中、距离合理,还要对透镜电压加以调整,确保离子聚焦效果可达到预期。

2.2.2 ICP焰炬
ICP工作参数包括四个,分别是功率、载气流量、冷却气流量、辅助气流量。

正常情况下,其功率均维持在约1kW,载气流量维持在1L/min左右,冷却气流量以15L/min最为常见,辅助气流量与载气流量相同。

对载气流量进行调节,将给测量所具有灵敏度带来直接影响。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5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2.2.3 质谱仪
质谱仪的任务,主要是对扫描范围进行设置。

考虑空气所含物质给检测结果造成干扰,通常不会将Ar、N2等常见离子列入采集计划。

定量分析环节,需保证所选择质量不存在氧化物、其他元素的干扰,此外,还应根据质谱仪特性,对倍增器电压进行确定。

分析前,先利用标准溶液测试质谱仪性能,若质谱仪的灵敏度可达到标准,则不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反之,如果设备存在灵敏度不达标的情况,测定人员应对其载气流量进行调节,同时对透镜电压、锥孔位置及其他参数加以调整。

3 实验准备及步骤
3.1 前期准备
3.1.1 材料
作为化学分析不可缺少的步骤,样品前期处理往往会给分析结论产生直接影响。

以往研究人员多通过加热消解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该方法存在效率低、耗时长和劳动强度大等诸多不足,同时有一定概率引起爆炸,给现场人员造成威胁。

鉴于此,业内人士纷纷将目光聚焦于样品前期处理,希望能够尽快确定更加安全高效的处理方法,在此背景下,微波消解法应运而生。

实验开始前,先要准备以下材料:首先,稀土标准液,利用3%浓度硝酸稀释所得,标准液浓度为10μg/mL。

其次,标准系列溶液,溶液浓度分别为1ng/mL、5ng/mL、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和400ng/mL。

最后,空白试剂,3%浓度的硝酸。

3.1.2 试剂、仪器
本次实验所用到优级纯硝酸、盐酸、氢氟酸、双氧水,均由化学试剂厂(天津)提供。

实验需要用到以下仪器:朗博仪器公司(金坛)生产的电热板,莱凯博仪器公司(北京)生产的鼓风干燥箱,新仪微波公司(上海)生产的微波消解仪。

3.2 实验步骤
不同方法的操作步骤有所不同,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在不改变样品种类和其他仪器参数的前提下,分别用三种方法对样品进行前期处理,根据处理后样品的结果,对不同方法的优势及不足加以概括比对。

具体步骤如下:
3.2.1 微波消解
微波消解是将样品、消解液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内,通过高温增压的方式,确保样品能够迅速溶解的方法。

虽然微波加热、密闭反应赋予了该方法低空白、反应速度快的优势,却也带来了样品消化量少、高压等不足,现有微波消解系统,普遍新增了测压和测温的功能,少数系统甚至能够做到控压、控温,其安全性也因此而得到了有力保证。

根据消化罐接触状态,可将测温方法分成铂金电阻、红外测温以及光纤测温三种,上述方法均有明显的优势和不足,要求研究人员视情况进行选择。

容器材料以TFM和PFA为主,前者的熔点在320℃~340℃间,不仅保留了PTFE的优点,还对重压恢复性、性变形及渗透性进行了优化,后者的优势在于其呈半透明状,但其对环境温度所提出要求相对严格,一般情况下,实验所用消化容器均为TFM材质。

先称取0.2000g(准确到±0.0002)样品,将样品放入微波消解罐,向消解罐内加入硝酸4ml,确保样品完全浸入硝酸溶液,等待30min后,依次向消解罐内加入双氧水2ml、氢氟酸4ml,按照规定完成微波消解工作。

其中,第一步的功率为1000W,温度为100℃,时间为10min;第二步的功率同样为1000W,温度提高到200℃,时间延长至25min;第三步的功率仍然为1000W,温度改为220℃,时间控制在35min。

待消解罐内部压力完全消除、罐体温度冷却到室温,将聚四氟乙烯罐取出,敞开罐口并放到电热板上,将电热板的温度调整为180℃,通过加热的方式,确保罐内氢氟酸完全挥发,随后,向罐内加入硝酸8mL,持续加热,直至罐内溶液挥发到2mL~3mL。

利用洁净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杯内壁,加热7min左右,待溶液达到清亮的状态,将容器取下。

等到溶液降至室温,将其转移到聚乙烯试管内(试管容量为25mL),加入适量洁净去离子水,定容至25mL,充分摇匀。

准确移取1mL清液到另一聚乙烯试管内(试管容量为10mL),向试管内加入3%浓度的浓硝酸,待溶液达到10mL,便可将其摇匀备用。

3.2.2 敞口溶法
该方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可根据实际需求,对烧杯容量进行选择。

二是取样量在0.1000g~1.0000g间(准确到±0.0002),可确保取样均匀。

三是通过四酸消解法消解样品,能够在保证样品消解彻底的前提下,减少酸量。

四是利用电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步骤简单、操作难度小。

五是成本相对较低,实验所需容器价格较为便宜。

当然,该方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难以快速消解大量样品,无法保证难溶元素充分溶出;空白值较高,这是因为实验需要用到较多酸溶液,同时空气所含物质会污染样品,给空白值产生影响;虽然能够消解多数元素,但对稀土元素、难溶元素进行回收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结果不稳定的情况。

先称取0.2500g(准确到±0.0002)样品,将样品放入提前准备的聚四氟乙烯材质烧杯内(烧杯容量为50mL),向烧杯内滴水,确保样品始终保持在相对湿润的状态。

随后,依次向烧杯内加入盐酸2mL、硝酸5mL、氢氟酸10mL。

将烧杯放到电热板上,利用电热板对烧杯进行加热,待烧杯内硫酸产生白烟,再取下烧杯。

此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温度,溶样起始温度为100℃,每隔60min将温度调高50℃,保证温度最高不超过200℃。

加热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6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温度达到200℃后,向烧杯内加入王水8mL,持续加热,直至烧杯内溶液体积挥发至2ml~3mL,再用10ml洁净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杯内壁。

加热7min后,溶液达到清亮的状态,等到溶液冷却至室温,将其转移到带塞的25ml聚乙烯试管内,充分摇匀后,将1ml混合液体转移到另一聚乙烯试管内(试管容量为10ml),加入3%浓度的硝酸,定容至10mL,再次摇匀备用。

3.2.3 密闭消解
先称取0.1000g(准确到±0.0002)样品,把样品转移到聚四氟乙烯材质的内罐中(内罐外侧为密闭溶样器),依次向罐内加入硝酸1.5mL、氢氟酸2mL,盖紧管口,将容器放入钢套。

拧紧钢套盖后,将容器连同钢套放到烘箱内,将烘箱温度调整为190℃,连续加热48h。

待溶样器温度降至室温,取出内罐,把内罐转移到电热板上,将电热板温度调整为170℃,将样品溶干,向罐内加入硝酸1mL,再次加热。

重复以上步骤。

最后一步,向罐内加入硝酸5mL,将内罐固定在钢套中,盖紧钢套盖,把该容器转移到150℃的环境下,5h后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加入适量洁净去离子水,定容至25ml,充分摇匀后,将1ml混合液体转移到另一聚乙烯试管内(试管容量为10mL),加入3%浓度的硝酸,定容至10mL,再次摇匀备用。

便可通过ICP-MS法,对溶液进行相应的测定。

现阶段,微波消解仪已得到大范围推广,其性能特点可被概括如下:成本较低,通常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可将氯离子干扰降至最低。

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新增高温补偿相关功能,有效消除外界温度差异。

能够通过LED屏幕直接显示时间和温度,消解结束后发出蜂鸣,告知有关人员可准备后续工作。

通过代码对故障进行显示,使自诊断的设想成为可能。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上述方法存在诸多区别,其中,高压密闭、电热板的处理时间明显长于微波;电热板的工作强度通常大于其他方法;高压密闭所需仪器的单价最高,微波次之,电热板再次之;电热板的生产成本高于其他方法,在剩下的两种方法中,微波的成本最低;微波准确度、精密度可最大程度满足研究人员需求,电热板的准确度、精密度相对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电热板会污染生态环境,微波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实验可知,微波消解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该方法可做到快速加热、消解,在保证消解充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实验过程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该方法具有极高的沸点,正因如此,才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双氧水的性能,为样品充分消解提供了保证,包括尼龙、塑料等消解难度较高的样品,均能够得到消解。

其二,对样品进行前期处理时,应严格遵守酸量最少这一原则,在确保样品溶解充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酸量。

常规方法消解样品往往需要30ml的酸,该方法消解样品只需5ml的酸,这是因为密闭酸溶能够保持酸积,使酸挥发速度得到控制。

另外,由试剂所带入杂质造成的干扰也明显减少,随着空白值变小,分析表现出的灵敏度自然变得更加理想。

其三,常规方法对加热时长的要求极为严格,无形中加剧了成分的挥发,与此同时,空气所含物质带来的影响也会变得更加明显。

此外,加热期间,各个杯子间的距离较小,交叉感染等情况时有发生。

该方法则有效弥补了常规方法的不足,通过在密闭环境进行加热的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回收率随之提高。

当然,在加热操作方面,该方法同样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不仅操作更加简单,加热速度也有所提升,这也给后续分析所具有灵敏度、精准度带来了正面影响。

其四,由于该方法全程在密闭环境下进行,对酸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不仅反应速度有所加快,劳动强度、实验耗电量均有所降低,其所表现出的经济性,可最大程度满足业内人士的预期。

现阶段,该方法主要用于地质样品消解。

这里要明确的是,若样品存在以下情况,则需要改用其他方法:第一,样品为混合酸溶矿,对样品进行消解时,样品所含部分物质会快速膨胀,在密闭环境进行消解,将增加爆炸或其他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二,样品含有黏度较大的物质或有机沉淀物,对其进行消解期间,有一定概率出现分解不完全的情况,使得稀土元素无法顺利溶出,进而给结果准确性带来影响。

5 结论
综上,本文先后分析了利用微波消解、敞口溶法和密闭消解测试地质样品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微波消解与双氧水/硝酸/氢氟酸相结合的方法,在样品前期处理环节所取得成效最接近预期,该方法既能够控制酸量,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和测试成本,同时避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同样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这也决定了其并不适用于全部地质样品,前期准备阶段,应立足实际,对测试方法进行选择,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预见的是,兼具污染小、效率高等优点的微波消解,日后必然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为微生物、动物还有植物样品处理提供全新方向,虽然现阶段该方法主要用于稀土测试,但考虑到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应将研究重心向其他元素延伸,准确把握最佳使用条件,确保该方法的优势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作者单位:1.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大队;
2.江西金源有色地质测试有限公司)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