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4古诗二首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春日》《游园不值》中的生字,理解“苍苔、扉、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等字词的意思。

2.能理解《春日》《游园不值》中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3.感受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并培养学生学诗的兴趣,让学生尝试作诗。

过程、方法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无限美。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学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学生搜集与春天相关的古诗。

每人准备白纸一张,一些工具书,如:词语手册、字典等。

教师准备:《游园不值》《春日》教学课件。

搜集描写春天的景物的名句。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从学生的熟悉的经验入手,才能在知识链中
1.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出示课件)看图,思考:
①看了这些景色,你感觉如何?用一个恰
当的字来表达。

(美,妙,绝……)
②回想这些景色,你能告诉我这描绘的是
哪个季节?(春) ③是啊,春天好美!“桃红柳绿江山如画,
莺啼燕语大地皆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
迁客骚人,逢春感怀,饮酒作诗,挥毫赋春,
给人世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春佳句。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咱们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
二、初读感知,熟悉生字。

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1页,请你先把《春日》《游园不值》这两首诗念一念,把它们念得很通顺很流利。

检查:指读,齐读,分组读,比赛读
读得不错!你们想先学哪一首?
三、切入一首,深入理解。

好,那么咱们就先学《游园不值》这首诗!
同学们,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学了很多的
古诗,我们学古诗有哪些理解古诗词句的方
法?
好,就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先来试着学架起桥梁,唤起学生对春天的遐想,而且为后的说春、议春、颂春做好了情感铺垫。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古诗的自学能力,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此时让学生在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引下,通过学案自学提纲自读自悟,勾画批注。

而教师是导演,是学习的引路人、合作者,要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中的典
型问题,及时点拨、诱导,努力提升自读自悟的质量。

新课程提出只要是切合学生实际的,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学习方式都是可取的。

教师
在这里让学生想象画面,不光是将诗句内容的具体化,而且是对诗的情感的积淀,因为学生只有融入情景中才能有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新课程要求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适合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在这里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一方面是基于文本内容的考虑,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从诗句和译文的理解中获得对诗的整体感受。

只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思维才
会不断地丰富,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悟才能由表及里。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从古诗唤起对春天情感的积淀开始,到用古诗升化学生对春天的歌颂,一气呵成。

学《游园不值》这首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边上的同学交流,也可以找我商量,好不好?
1.好,咱们现在交流一下!好,先读一下题目——游园不值。

[幻灯片出示插图与诗歌]
题目什么意思,谁来说!值的意思是——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没有遇到他的朋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你们说古代的扉”就是咱们今天的什么呀?
3.为什么很久没有人来开门?谈谈你的想法。

作者是怎么想的?
这个“苍苔” 看到过吗?
大概是哪个字的意思?怜的意思是—4、现在你们明白作者“然久扣柴扉而不开”的
原因了吗?
4.诗人游园心切,然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指读、齐读)
5.正当诗人有点失望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什么了?
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大伙
儿一起读。

什么意思?谁用自己的话来说!
其实啊,同学们,为了表达诗人惊喜的心情,这句话还可以这么说——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听,老师加了一个什么字?
这就让这个句子变成了一句——
下一句说,你会说吗?试试看!
真好,这也是一个感叹句啊!还有谁说?其实啊,还可以这么说——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你听,这是什么句?
那下一句该怎么说?
6.真好!这种惊喜的心情,同学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自己念念!
(生自由读、指读、齐读)
7.好,让我们连起来读整首诗,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好不好?
四、带动《春日》,整合学习。

满园的春色到底怎么样?诗人叶绍翁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的空间。

可是巧了,今天咱们要学的另一首诗《春日》,其中有好几句,是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的,有没有兴趣来研究一下?[板书:满园春色]
1.小组讨论,研究诗文,体会意境。

(1)想知道这首诗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有没有信心自己来探索每句诗的意思?(请大家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释每句诗意,提示“泗水滨”)先读读古诗。

②参看工具书。

③如果语言一时组织不好,也可以记录下来。

(2)反馈:①解释一些词语。

②分句解释(让学生自由选择)。

(3)同学们已经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你能感觉这首诗中诗人到底是想要表达怎
样的思想感情呢?
(4)a、融入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学着诗人来吟诗。

(自由练习吟诗)[配乐]
b、指名吟诗。

(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c、根据大家说的,再次想象,把刚才的画面再充实一点。

(师导语):“春风暖暖,河水清清,诗人来到了泗水河边,寻找春色,看到春暖花开,百花吐艳,多美的景色啊!”请大家做一下深呼吸,仿佛还闻到了什么?
(5)是啊,真是让人陶醉,灵感往往来自于刹那间,可别让这美景给溜走了,请大家马上拿起笔把刚才脑海中浮现的景象在白纸
上的诗旁边画下来。

(指名上台画)
(6)再请同学们对着自己的配画用上自己此刻的心情来吟诗(集体起立吟诗)
(7)看来同学们都体会得不错,能用上
自己的感情来吟诗了,古人留下来的每首古诗都是文学中的艺术品,韵味十足,我们不但要能有声有色地吟出来,还要熟记这些古诗。

我呢,在课外做了一个尝试,融入自己的心情,配上自己喜欢的歌曲调子来唱诗,非但能很快得熟记古诗,还真别有一番风味,不妨听我来唱一唱,感觉如何?用掌声告诉我。

(8)听出来了吗?我刚才配上的哪首曲子?你想不想自己尝试一下?
(9)指名唱诗,品味。

你觉得有趣吗?对呀,我们换这种方法来记古诗就趣味多了,其实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可以多去琢磨一些快乐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大家在“乐中学,学中乐”。

五、内外结合,回归整体。

同学们,叶绍翁在一支红杏上找到了春天,朱熹在泗水滨找到了春天,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体会作者的那份欣喜。

是的,除了在一支红杏,在泗水滨,诗人们还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那么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诗文。

交流并齐背。

是啊,同学们,不管是古代的诗人还是现代的作家,尽管他们写作的角度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向我们描绘的春天都是这样的美丽。

春光无处不在。

六、设计作业,自主学习。

1.课外收集一下关于“春天”的诗文。

2.把游园不值改成现代文,写下来。

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郊,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郊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关于春天的诗句
春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
春雨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宋·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春色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唐·杜甫《登楼》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唐·王驾《春晴》
春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春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唐·王维《相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其他带“春”字的诗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唐·李白《月下独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唐·刘长卿《饯别五十一南渡》
《古诗二首》习题精选
一、给加点的字拼音
()()()()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二、下面这些诗句丢了词语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春色()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三、有一个小朋友也学完了这篇课文,下面请你来判断判断他的说法对不对!1.《春日》这首诗写得是作者胜日寻春时的所见所感。

()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一句拟人句。

()
3.《春日》中的“东风面”是借指春天。

()
4.《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唐朝的贺知章。

()
四、默写《春日》。

答案:
一、
lián chǐ cāng tái kòu fēi
二、
满园红杏诗意: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三、
1.√2.√3.√4.×
四、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