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 第六章 第一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梳理基础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___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或__________来表示。
符号为______,单位为________或mol/(L·s)或mol/(L·h)。
3.表达式。
v=________。
4.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关系。
对于反应a A+b c C+d D在同一时间段内用不同物质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为:v(A) : v(B) : v(C) : v(D)=____________,数值有可能______同,但表示的意义______。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1)有效碰撞。
反应物分子间能________的碰撞。
发生条件:①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②分子在________发生碰撞。
(2)活化分子。
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________的分子。
(3)活化能。
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________所需的最小能量,等于活化分子________与所有分子的________之差。
如图:
图中:E1________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______,反应热为______。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____,如金属与水反应的速率:Na_Mg_Al。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一个条件)。
3.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的原因分析。
答案:梳理基础
一、 1.快慢
2.反应物浓度的减小 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v mol/(L·min)
3.Δc Δt
4.a :b :c :d 不 相同 二、 1.(1)发生反应 一定的方向上 (2)有效碰撞 (3)活化分子 平均能量 平均能量 反应的活化能 E 3 E 1-E 2
2.(1)性质 > > (2)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减小 相同 接触面积
判断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于反应2H 2O 2===2H 2O +O 2↑,加入MnO 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 2的生成速率( )
2.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
3.N
2(g)+3H 2(g)2NH 3 ΔH < 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v (H 2)和H 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 4.SO 2(g)+2CO(g) 2CO 2(g)+S(l) ΔH < 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
5.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a(g)+b(g)2c(g) ΔH
1 < 0;x(g)+3y(g)2z(g) ΔH 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
6.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
7.升高温度可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使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 )
8.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欲增大压强,可向容器中通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因此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
9.对于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但逆反应速率不变( )
答案:判断正误
1.√ 2.× 3.× 4.× 5.√ 6.√7.×8.×9.×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也达到最大且相等
B.催化剂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
C.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H2比用98%的浓硫酸产生H2的速率快
解析: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是最大,A错误;催化剂虽然不影响平衡的移动,但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B正确;C项中能构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加快反应速率;D项中浓硫酸使铁钝化,不产生H2。
答案:A
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O,经测定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则6 s末NO的浓度为( )
A.1.2 mol·L-1 B.大于1.2 mol·L-1
C.小于1.2 mol·L-1 D.不能确定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的灵活运用能力。
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1·s-1,即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如果3~6 s的反应速率仍为0.2 mol·L-1·s-1,则NO浓度为1.2 mol·L-1,由于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速率减慢,故
应小于1.2 mol·L-1。
答案:C
3.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
解析:C项中压缩容器体积,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均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答案:C
4.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甲:500 ℃时,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乙: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 5 mol O2反应
丙: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解析:反应速率的比较要综合考虑浓度、温度、催化剂三方面的因素。
答案:C
5. 加入0.1 mol MnO2粉末于50 mL 过氧化氢(H2O2,ρ=1.1 g/mL)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时间为________。
(3)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_______。
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Vt图象知,反应进行到1 min时,放出O2的体积为30 mL,反应进行至2 min时,放出O2 45 mL,反应进行至4 min时,放出O2的体积达最大值60 mL;由Vt曲线的斜率变化可知:D、C、B、A的反应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随着反应
的进行,c (H 2O 2)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根据2H 2
O 2
=====
MnO 22H 2
O +O 2
↑, n (H 2O 2)=0.060 L
22.4 L·mol
-1×2, 所以H 2O 2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 0.060 L
22.4 L·mol
-1×20.05 L
=0.107 mol·L -1。
答案:(1)60 mL (2)1 min (3)D>C>B>A 随着反应的进
行,c (H 2O 2)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变慢 (4)0.107 mol·L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