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第1讲 地球地图课件 湘教必修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 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甲和媚河上游乙“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3)丙处的地形是________,该处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 (4)在图中丁处拟建一水坝(如图中“ ”所示),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 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__。 (5)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要去丙山顶,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 计算一下。
C.12:00
D.18:00
解析:第(1)题,图中AB、AC两条经线相交于点A,故A为极点。D为BC
的中心,故D为晨昏线纬度最高的点,其纬度应位于极圈或以内,故A、D
之间的纬度差应介于0°~23°26′之间,二者的球面距离在0~2 601千米之间
。第(2)题,若A为北极点,C位于晨线上,则D点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D位
(3)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区别 它们都以海平面为基点,等高线是向上数值增大,等深线是向下数值增 大。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5月5日,阳光灿烂,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 去旅游。 材料二 “媚尼风景区”略图。
(1)图中有①②③三座古寺,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会合,这 座古寺是________。(填数码)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 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 “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 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
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方法 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方法是: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 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 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 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等 ,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第三,注意 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 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比例尺为1∶10 000 000,欲绘制甲乙连 线剖面图,剖面基线定为5厘米。则其水平比例尺为________。
(2)甲、乙连线经过的地区,最大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米,若剖面图纵 坐标轴长4厘米,则其比较合理的比例尺应为________。
2.球面上对称点位置的确定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 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D(40°S,160°E)。
(2)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
1.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1)纬度的判断 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 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④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 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2)经度的判断 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 为西经。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 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选点
2.选线
3.选面
[特别提示] (1)在降水集中的河谷(或山谷)地区,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发生时在河谷较窄的地段容易堵塞形成堰塞湖。在等高线密集的地 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2)地处河谷或山谷中的城市,地域形态多为条带状或放射式;且污染 气体不易扩散,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 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高。具 体如下图所示:
已知:a<b (1)如果c=a,则d<a,即“小于小的”。 (2)如果c=b,则d>b,即“大于大的”。
2.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及剖面图示意
[重点提示]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如C处虚线) 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且山谷处河 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 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 在东西经,如下图所示:
(3)图中A处是河流还是山脊?________。 (4)试绘制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Hale Waihona Puke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解答该题可分以下几步:第一 步:确定水平比例尺。根据图幅确定水平比例尺。第二步,确定垂直比例 尺。根据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确定垂直比例尺。第三步,描点连线。 绘制剖面图的控制点一般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便得出剖面图。另外,图中A处为河流,在绘制剖面图时必须注意。
答案:(1)1∶4 000 000 (2)1 500 1∶37 500 (3)河流 (4)
[例1] (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3.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 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定“最短航线” (1)确定最短距离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①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 线,如下图甲所示:
第一编 必修一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和地球仪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重点提示] (1)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 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
(2)同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代号一个是“E”,另 一个是“W”(0°和180°除外)。
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0时。
答案:(1)D (2)A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 ℃·(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 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如下图所示:
(1)确定所要了解剖面的方向,定出剖面基线AB。 (2)确定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 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 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 大小绘出纵坐标。 (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 线,如上图所示,从1点~15点向MN线引垂线。 (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 (5)用平滑曲线从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 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二、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2)
(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就 越小 ,但 反映的内容越 详细 ,精确度越高。
2.方向
3.图例和注记
中“▲”属于 “8 844.43米”为注记。
图例,“珠穆朗玛峰”和
三、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1.如图,AB、AC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
同,D为BC中点。据此回答(1)~(2)题。
(1)A、D间的球面距离不可能是( )
A.10千米
B.1 000千米
C.2 000千米
D.3 000千米
(2)若A为北极点,C点位于晨线上,则D点地方时为( )
A.0:00
B.6:00
a.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 的
b.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 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 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②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 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180°,如图戊中PQ间 的劣弧为上侧一段弧,P′Q′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等高线及其应用。读准图中信息,该题比较容易 解答。
答案:(1)① (2)支流甲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漂流速度快,更 加惊险刺激;上游乙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河流落差较小,水流平缓,漂 流速度慢些。 (3)山顶 900~1 000米 (4)② (5)两地的温差是4.8~5.4 ℃。
•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1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 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 于B的正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 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2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 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 约是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2中AC。 (3)图2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
(3)丙处的地形是________,该处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 (4)在图中丁处拟建一水坝(如图中“ ”所示),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 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__。 (5)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要去丙山顶,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 计算一下。
C.12:00
D.18:00
解析:第(1)题,图中AB、AC两条经线相交于点A,故A为极点。D为BC
的中心,故D为晨昏线纬度最高的点,其纬度应位于极圈或以内,故A、D
之间的纬度差应介于0°~23°26′之间,二者的球面距离在0~2 601千米之间
。第(2)题,若A为北极点,C位于晨线上,则D点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D位
(3)等深线与等高线的区别 它们都以海平面为基点,等高线是向上数值增大,等深线是向下数值增 大。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5月5日,阳光灿烂,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 去旅游。 材料二 “媚尼风景区”略图。
(1)图中有①②③三座古寺,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会合,这 座古寺是________。(填数码)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 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 “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 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如下图)
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的方法 确定某剖面图是沿何剖面线画出来的方法是:首先,可粗略地观察剖面 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如山峰、鞍部、陡崖)、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最 低等高线等,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其次,注意观察剖面线与 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等 ,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第三,注意 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在剖面图上 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比例尺为1∶10 000 000,欲绘制甲乙连 线剖面图,剖面基线定为5厘米。则其水平比例尺为________。
(2)甲、乙连线经过的地区,最大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米,若剖面图纵 坐标轴长4厘米,则其比较合理的比例尺应为________。
2.球面上对称点位置的确定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 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D(40°S,160°E)。
(2)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
1.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1)纬度的判断 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 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③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 ④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 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111千米得到的商。 (2)经度的判断 ①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 为西经。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 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不同)。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选点
2.选线
3.选面
[特别提示] (1)在降水集中的河谷(或山谷)地区,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发生时在河谷较窄的地段容易堵塞形成堰塞湖。在等高线密集的地 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2)地处河谷或山谷中的城市,地域形态多为条带状或放射式;且污染 气体不易扩散,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 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高。具 体如下图所示:
已知:a<b (1)如果c=a,则d<a,即“小于小的”。 (2)如果c=b,则d>b,即“大于大的”。
2.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及剖面图示意
[重点提示]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山脊线(如C处虚线) 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虚线)为河流的集水线,且山谷处河 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 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 在东西经,如下图所示:
(3)图中A处是河流还是山脊?________。 (4)试绘制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Hale Waihona Puke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解答该题可分以下几步:第一 步:确定水平比例尺。根据图幅确定水平比例尺。第二步,确定垂直比例 尺。根据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确定垂直比例尺。第三步,描点连线。 绘制剖面图的控制点一般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便得出剖面图。另外,图中A处为河流,在绘制剖面图时必须注意。
答案:(1)1∶4 000 000 (2)1 500 1∶37 500 (3)河流 (4)
[例1] (2011年高考课标全国卷)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3.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 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定“最短航线” (1)确定最短距离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①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 线,如下图甲所示:
第一编 必修一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和地球仪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重点提示] (1)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是无限方向, 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南北方向是绝对的,是有限方向。
(2)同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代号一个是“E”,另 一个是“W”(0°和180°除外)。
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地方时为0时。
答案:(1)D (2)A
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 ℃·(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 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如下图所示:
(1)确定所要了解剖面的方向,定出剖面基线AB。 (2)确定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 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原图的下面绘水 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 大小绘出纵坐标。 (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 线,如上图所示,从1点~15点向MN线引垂线。 (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1′~15′点的相应高度。 (5)用平滑曲线从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原两点间的地势 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二、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
(2)
(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就 越小 ,但 反映的内容越 详细 ,精确度越高。
2.方向
3.图例和注记
中“▲”属于 “8 844.43米”为注记。
图例,“珠穆朗玛峰”和
三、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1.如图,AB、AC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
同,D为BC中点。据此回答(1)~(2)题。
(1)A、D间的球面距离不可能是( )
A.10千米
B.1 000千米
C.2 000千米
D.3 000千米
(2)若A为北极点,C点位于晨线上,则D点地方时为( )
A.0:00
B.6:00
a.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 的
b.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 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 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②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 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180°,如图戊中PQ间 的劣弧为上侧一段弧,P′Q′间的劣弧为下侧一段弧。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等高线及其应用。读准图中信息,该题比较容易 解答。
答案:(1)① (2)支流甲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漂流速度快,更 加惊险刺激;上游乙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河流落差较小,水流平缓,漂 流速度慢些。 (3)山顶 900~1 000米 (4)② (5)两地的温差是4.8~5.4 ℃。
•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①如图1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 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 于B的正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 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 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2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 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 约是111×cos 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2中AC。 (3)图2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