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与三防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打与三防技术
三打与三防技术
⏹目的:通过学习,让大家了解现代战争中老三打与三防和新三打与三防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的杀伤途径,掌握在核、生、化战争中个人如何防护的方法。

⏹内容:1、三打与三防的涵义
⏹2、核、生、化武器知识
⏹3、三打与三防的方法
⏹时间:2个小时
本章思考题
⏹1.三打指的是打什么?
⏹2.三防指的是防什么?
⏹3.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
⏹4.核武器杀伤途径有哪些?
⏹5.目前有哪些形态的生物武器?
⏹6.目前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毒剂?
⏹7.个人如何防护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
⏹8.如何防止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
一、三打与三防涵义
⏹1.三打与三防有新、老区别。

⏹2.老三打与三防中的三打是指:在现代战争中如何打坦克、打飞机和打空降兵;三防是指在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战争中如何防护其杀伤的方法。

⏹3.新三打与三防中三打是指:在现代战争中如何打隐形飞机、打巡航导弹和打武装直升机;三防是指:在现代战争中如何防精确打击、防电子干扰和防侦察监视。

二、核、生、化武器知识
⏹(一)、核武器知识
⏹(二)、生物武器知识
⏹(三)、化学武器知识
(一)、核武器
⏹1.核武器定义:
核武器是指一种利用原子核自持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或两者兼有)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造成大规模杀伤或破坏效果的武器。

⏹2.核武器威力和比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常用TNT当量度量(它表示产生同样能量所需的TNT炸药的重量),有时简称“当量”,1吨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约为4183兆焦。

核武器的比威力是其威力与弹重的比值,单位是吨TNT当量/千克或简称吨/千克。

该值越高,研制水平也越高。

(一)、核武器
⏹3.核武器作用及分类:
⏹4.核武器杀伤威力及直接破坏要素:
主要是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5.核武器装备及发展状况
(二)、生物武器
⏹1.生物武器定义:
生物武器是指利用生物战剂杀伤敌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旧称细菌武器。

⏹2.生物武器分类及杀伤破坏要素
⏹3.生物武器威胁
⏹4.生物武器装备及发展状况
2.生物武器分类
⏹(1).按形态和病理划分可分为六类
⏹①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作为生物战剂的细菌属于异氧菌,即需利用植物或动物获取其生存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有炭疽杆菌、土拉杆菌。

⏹②病毒是已知最小的生物。

有黄热、东部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西部脑炎、阿根廷出血热、天花、登革、立夫特山谷热、马尔堡、齐孔贡雅和肝炎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感染一切动、植物及微生物。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可以人工复制病毒。

⏹③毒素是动、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也可用生物技术制造。

故毒素战又称为生物一化学战剂。

现已有A型肉毒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

⏹④真菌是有完整细胞核并有核膜而无叶绿素的一类菌藻植物,可作为生物战剂的真菌有粗球孢子菌、炭膜组织胞浆菌。

⏹⑤衣原体比细菌小、比病毒大,引起常见的疾病为沙眼。

用作生物武器为鸟疫衣原体。

⏹⑥立克次体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用于作战的为Q热立克次体。

其大小和生理特点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自然界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立克体有十多种。

⏹(2)按对人员的危害程度划分
⏹A.失能性战剂。

使人员暂时丧失战斗力,死亡率低于10%,如布氏杆菌、委内瑞拉马脑类病毒、Q热立克次体等。

⏹B.致死性战剂。

可使人患有严重疾病,死亡率高于10%如鼠疫杆菌、肉毒杆菌毒素、黄热病毒等,。

⏹(3)按所致疾病有无传染性划分
⏹A. 传染性战剂。

多用于敌后方战略目标,如鼠疫、天花等。

传染性战剂可用作生物战剂的致病微生物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致病力强、
传染性大、能大量生产;所致疾病难防治;储存、运输和施放以后比较稳定等。

⏹B.非传染性战剂。

潜伏期短的非传染性战剂可用于攻击敌方战役、战斗目标。

如肉毒毒素等。

(三)、化学武器
⏹1.化学武器定义:
化学武器是利用化学毒害作用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困扰其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之总称。

它包括:毒剂和化学武器。

毒剂又称化学毒剂、化学战剂、军用毒剂,是军事行动中以毒作用杀伤人畜的化学物质。

化学武器(狭义定义)是指各种化学弹药和毒剂布洒器。

⏹2.化学武器分类
⏹3.化学毒剂类型及杀伤破坏机理
⏹4.化学武器装备及发展状况
2.化学武器分类:
⏹(1).按装备对象分:
A.步兵化学武器
B.炮兵、导弹部队化学武器
C. 航空兵化学武器
他们分别适用于小规模、近距离攻击或设置化学障碍;快速实施突袭;集中的化学袭击和化学纵深攻击;以及灵活机动地实施远距离、大纵深、大规模的化学袭击。

主要有化学炮弹、化学航弹、化学手榴弹、化学枪榴弹、化学地雷、化学火箭弹和导弹的化学弹头等。

(2)按毒剂分散方式分为:
⏹A.爆炸分散型
藉炸药爆炸使毒剂成气雾状或液滴状分散。

主要有化学炮弹、航弹、火箭弹、地雷等。

B.热分散型
藉烟火剂、火药的化学反应产生的热源或高速热气流使毒剂蒸发、升华、形成毒烟(气溶胶)、毒雾。

主要有装填固体毒剂的手榴弹、炮弹及装填液体毒剂的毒雾航弹等。

C.布洒型
利用高压气流将容器内的固体粉未毒剂、低挥发度液态毒剂喷出,使空气、地面和武器装备染毒。

主要有毒烟罐、气溶胶发生器、布毒车、航空布洒器和喷洒型弹药等。

3、化学毒剂类型及毒伤机理(五种)
1、神经性毒剂: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抑制胆碱酯酶,破坏神经冲动传导。

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眼睛等途径使人员中毒。

中毒症状主要有:瞳孔收缩、流口水、恶心、呕吐、肌颤、痉挛和呼吸麻痹,很低的剂量或浓度即能致死。

神经性毒剂均含磷元素,属有机膦酯类化合物(某些有机膦农药的化学结构与此类毒剂相似,剧毒)。

此类毒剂为速杀性毒剂,作为暂时性或持久性毒剂使用,造成空气、水源、地面或物体表面染毒,杀伤人畜,封锁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

它们是
a.沙林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有苹果香味,m.p.57℃,
b.p.147℃,溶于水,
水解产物无毒.
b.塔崩无色(纯品)或棕色(工业品)液体,有水果香味,m.p.50℃b.p.240℃,
溶于水迅速水解.
c.梭曼无色(纯品)或黄褐色(工业品)液体,有水果香味.
d.维埃克斯无色(纯品)或黄色(工业品),无味不挥发液体,m.p.51℃
b.p.298℃,溶于水,难水解.
2.糜烂性毒剂
⏹其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胞中重要的酶和核酸,造成组织坏死。

兼有全身中毒作用,可致死。

吸入后损伤呼吸道、肺组织及神经系统。

接触皮肤和粘膜,引起红肿、起泡、溃疡,对眼睛也会造成严重伤害。

⏹此类别毒剂可作持久性或暂时性毒剂使用,造成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染毒。

糜烂性毒剂有两种,最重要的是芥子气。

⏹a.芥子气无色油状液体,有大蒜和芥末味,m.p.14。

4℃b.p.217℃,难溶如水,挥发度小,渗透性强.
⏹b.路易氏气无色或棕色褐色有刺激嗅味液体,m.p.---18℃,b.p.190℃,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渗透性强,水解会降低毒性.
3.全身中毒性毒剂
⏹又称血液性毒剂,主要抑制人体细胞和组织内的呼吸酶,造成全身性组织缺氧。

例如吸入氢氰酸后立即出现昏迷、痉挛、呼吸困难,严重又未救治者将迅速死亡。

此类毒剂主要有两种:
⏹a.氢氰酸无色液体,有苦杏仁味,m.p.----13.3℃,b.p.25.7℃,与水互溶,能溶于有机溶剂.
⏹b.氯化氰无色有强烈刺激嗅味液体,m.p.6.9℃,b.p.12.8℃,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吸入中毒引起细胞缺氧,浓度高时引起肺水肿,主要作防化训练剂和检验防毒面具效能.
4、窒息性毒剂
⏹破坏组织引起肺水肿,降低血液摄取氧的能力,造成机体缺氧以致窒息死亡。

对眼、鼻、喉也有一定刺激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量使用过,但以后作为军用毒剂的价值已日趋下降。

⏹主要为光气(Phosgene),代号为:CO(美)和PG(英),学名二氯化碳酰(ClCO)。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有烂干草味,m.p-128℃,b.p.7.6℃,吸入中毒,潜伏期数小时,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乃至死亡。

5.刺激性毒剂
⏹主要对人眼、鼻、喉、皮肤的局部刺激。

中毒后有流泪、眼痛、喷嚏、咳嗽、恶心、呕吐、胸痛、头痛及皮肤灼痛等症状,使人员短时间失去战斗力,大量吸入也能造成肺部损伤甚至死亡。

有四种:
⏹ a.西埃斯白色或黄色片状晶体,有胡椒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
剂,m.p.95,b.p.310~315℃,c难挥发,不易水解,以刺激眼鼻喉为主要症状的复合型(催泪喷嚏)刺激性毒剂.
⏹ b.西阿尔黄色无嗅味粉末,m.p.72℃,不易水解,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对皮肤粘
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 c.亚当氏剂金黄色无嗅结晶,m.p.195℃b.p.410℃, 不溶天水,微溶于有机溶
剂,刺激鼻喉为主的典型喷嚏型毒剂,高浓度时引起肺水肿和全身中毒.
⏹ d.苯氯酮无色或灰、黄棕色结晶,有荷花香味,m.p.54℃,
b.p.245~247℃,催泪性毒剂,浓度大时引起皮肤烧伤。

三、三防方法
⏹(一)、老三防的方法
⏹1.集体防护方法:
⏹A.永备工事对化学、核武器的各种效应都有较好防护效果。

工事内应安装密封门、滤尘器、报警器、供电、供水系统及生活设施。

⏹B.野战掩蔽部、过滤通风设备等对减弱冲击波、光辐射和早期核辐射也有良好作用。

⏹C.各种战斗车辆和特种车辆对地面放射性沾染和化学、生物武器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在坦克内部镶嵌特殊的衬里,工事外(上)部加湿土均能有效地防护中子弹。

⏹D.对受污染的地区进行封锁,消灭生物武器传染源,对感染人群进行隔离治疗等,防止传染扩大。

2.个人防护方法:
A.使用各类个人“三防”器材(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斗蓬、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可以防止毒剂、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的伤害,通过被核武器和化学袭击的地区后要及时对全身进行消毒和洗消。

⏹B.对放射性沉降物可采用预先服用药物方法防护;对受生物战剂感染的人利用潜伏期,服用抗菌药物等方法实行防御和治疗;
C、预防接种也可以减轻生物武器的伤害。

例如服用碘化钾减少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蓄积,服用双醋酚酊等缓泻药使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迅速向体外排出等。

⏹D、在野战条件下充分利用地形地物。

采取正确的动作,如背向爆心,卧倒,双目紧闭,立即跳入水中,迅速脱离核爆炸云迹区,跑往上风方向等防止核武器的杀伤。

(二)、新三防方法
⏹1、避
封锁信息源,防敌侦察;实施伪装(天然.、迷彩、
植物、人工遮障、烟雾等),避敌信息侦察
2、骗
输送虚假信息(利用各种干扰器材和设备进行有源干扰),欺骗(制造各种假目标)扰敌信息侦察
⏹3、变
扩展雷达频段(从厘米波向长波、超长波、毫米波、亚毫米波、微米波和纳米波发展);运用频率捷变、脉冲编码、超低旁瓣、旁瓣消隐等雷达反侦察技术和跳频、扩频等通信反侦察技术波段进行侦察。

⏹4、打
加強隐形技术和抗电子干扰技术的研究和打击武器的建设
四、三打的方法
⏹(一)、老三打方法
⏹1.利用各种反坦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地雷等打坦克⏹2.利用各种高射炮和地空、舰空、空空导弹打飞机
⏹3.利用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高射炮打空降兵
(二)、新三打方法
⏹1.利用新型反隐形被动雷达(JY-27固态米波雷达)和多种探测雷达对隐形飞机进行偵察,利用导弹打击隐形飞机。

⏹2.利用歼击机的空空导弹、电子干扰机、中近程地(舰)空导弹、地(舰)空反导导弹、高射炮和弹炮结合系统等打击巡航导弹。

⏹3. 利用歼击机、先进地空导弹、自动高炮打击武装直升机,在敌机经过地点伏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