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201599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开了困扰人类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A1型短指基
因之谜 --IHH基因的发现。
贺林院士
3个A-1型短指(趾)症家系世代居住于湖南、 贵州的崇山峻岭中,分为汉族、苗族和布依族,共 100多人,其中,布依族四代同堂。3个家族中患A- 1型短指(趾)症的达47人,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 的仅5岁。
A-1型短指(趾)症致病基因的定位
二.自由规律及其遗传分析
1.实验:豌豆两对性状:种子的形状—圆型与皱型
子叶的颜色—黄色与绿色。
P 黄圆
绿皱
F1代
黄圆
F2代 黄圆
黄皱
绿圆
315
101
108
9 :3 :3
绿皱 32 1
2.实验特点:
F1代出现显性性状; F2代出现4种组合:2种亲组合+2种重组合
亲组合:亲代原有的性状组合 重组合:亲代没有的性状组合 F2代出现4种组合具有一定的比例:9:3:3:1 实验结果是否符合孟德尔第一定律?
7对单位性状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子二代F2
实验二
圆形 3/4
3:1 皱缩 1/4
子三代F3 圆形
2/4
皱缩
1/4
1/4
圆形 圆形 圆形 皱缩
1:2:1
3.实验特点:
F1性状表现一致,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显性性状),另 一个亲本性状隐藏(隐性性状)。 F2性状分离(character segregation) F2群体中显隐性分离比例大致为3:1。
三.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不完全显性或部分显性
杂合体表现为双亲 的中间性状。
F2代基因型比率和孟德尔定律相同:1:2:1;表 型比被修饰为1:2:1。
显性标准随判定标准而改变: 镰刀形血红细胞贫血症
正常人的红血球是碟形
镰刀形血红细胞贫血症患者 的红血球细胞呈是镰刀形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4y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1/16yyrr
F2基因型:
1/16YYRR 2/16 YYRr 2/16 YyRR 4/16 YyRr 1/16YYrr 2/16Yyrr 1/16yyRr 2/16 yyRR 1/16yyrr
几个相关概念
纯合体:由两个同是显性或同是隐性的基因结合。
杂合体:由一个显性和一个隐性基因结合。
杂交:指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品种个体间雌雄配子 结合。
自交:指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但为同一基因型的 个体间雌雄配子结合。
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可观测的某一性状。 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细胞。即每个生殖细胞(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 中的一个。 生殖细胞(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等位基因)在杂合体中各 自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随机地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在正常情况下F1杂合体配子分离比为1: 1;F2代表型分 离比是3: 1;基因型分离比是1:2:1;
F1 全部圆形 全部黄色 全部褐色 全部饱满 全部绿色 全部腋生 全部长茎
F2 5474圆形,1850皱缩 6022黄色,2001绿色
705褐色,224白色 882饱满,299縊缩 428绿色,152黄色 651腋生,207顶生 787长茎,277短茎
F2比率 2.96:1 3.01:1 3.15:1 2.95:1 2.82:1 3.14:1 2.84:1
引起宿主体内某一基因失活。 使原来沉默的基因激活。
外显率和表现度
外显率(penetrance): 在特定环境中,某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或某
隐性基因在纯合状态显示预期表型个体的比率(以 %表示)。
由于外显不完全,在人类一些显性遗传病的系
谱中,可以出现隔代遗传(skipped generation)现
课前测试题:AABbCcddEe自交产生ABCdE 配子的比例?用分枝法计算产生几种基 因型?分别是什么?
苯丙氨酸及酪氨酸代谢图解
白化病
苯
尿黑酸
丙
酮
尿
西红柿女孩
有一女孩患苯丙酮 尿症,是真正意义 上的不食“人间烟 火”,能吃的食物 仅有西红柿。
多基因遗传病:是由两对以上基因共同作用造成的,无显 隐性之分,每对基因作用较小,但有积累效应,还常受环
境因素影响。
系谱图的绘制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家族的所有成员的 数目,亲缘关系及其某种遗传特征或遗传疾病分布的资料,按 一定格式绘制的图解。
指(趾)部骨骼畸形
短指症
这是有史以来记载的第一例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近百年来作为典型案例出现在各国教材 中,科学家们却为它的致病之谜所困扰。
遗传学 数 理 与 生 物 工 程 学 院
第二章 遗传学三大定律
1.孟德尔杂交实验及孟德尔定律 2.孟德尔定律扩展 3.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4.遗传学第三定律
谈家桢(1984)把遗传学生动而 形象的比喻成一棵根深叶茂的大 树,孟德尔则是具有顽强生命力 的种子,由摩尔根等人发展起来 的细胞遗传学则是这棵茁壮大树 的主干。
象。
Cdcd
1
2
Cdcd
1
2
3
1
23
Cdcd Cdcd
456
一个颅面骨发育不全症的系谱
表现度(expressivity):
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 度。即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 同部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不同所表现程度差异。
外显率是指一个基因效应的表达 或不表达,不管表达的程度如何。 而表现度则适用于描述基因表达 的不同程度。
系谱分析:是用图解表明一个家族中某种性状(或遗传病) 发生情况,是判断人类单基因决定的孟德尔式遗传方式的 经典方法。
单基因遗传病(孟德尔式遗传病):是指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1977年辽宁省一个小孩的 出生令全世界震惊!—— 因为他身上覆盖着黑黑的 长毛!他就是于震环。他 被媒体称为“国宝”、 “中国第一毛孩”,被吉 尼斯记录评为“世界上毛 发覆盖最多的人(每平方 厘米41根)”。
X
镰刀形血红细胞贫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结婚所生的子女,他们 的红血球细胞,即有碟形又有镰刀形。
并显性(codominance)
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 的遗传现象叫并显性遗传。
MN血型:
表现型 M型 N型 MN型
基因型 LMLM LNLN LMLN
一胎生育最多的世界记录:
1971年7月22日,意大利妇产科医生从一位35 岁妇女的子宫中剖取10女5男计15个胎儿,这是一 胎生育最多的世界纪录,但由于胎儿体重太轻, 全部没有存活。
一生生孩子最多的女人:
据2001年吉尼斯世界记录记载:世界上生孩 子最多的女人是19世纪俄罗斯女农民,在1725年 至1765年期间,她生儿育女27次69人,包括16次 双胞胎、7次3胞胎和4次4胞胎,其中的67个活了 下来。
率先完成了A—1型短指(趾) 症致病基因精确定位、克 隆与突变检测,发现了IHH 基因的3个点突变是致病的 直接原因。
A-1型短指(趾)症”基因定 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的特定 区域。
二 孟德尔定律扩展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外显率和表现度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个体发育是基因按 照特定的时间、空间表 达的过程,是生物体的 基因型与内外环境因子 相互作用,并逐步转化 为表型的过程。
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成功的秘籍
严格选材—豌豆
区分三个概念:
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 征统称为性状。
单位性状:能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每个单位 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相对性状:同一类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 的相对差异。
同卵双胞胎,一样也不一样
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为了方 便,只指出造成性状差异的基因,或者用某一 性状来称谓决定它的多个基因。
人类肤色遗传是由2对以上的基因控制的,不同肤色 的基因对后代作用是相同的,不存在显隐性的区别, 所以如果父亲肤色较黑,而母亲皮肤白皙,那么孩 子会得到一个“中和”的肤色。
遗传学第一定律-分离规律 1.选用7对相对性状(稳定区分的性状!)
正交和反交
亲代P
正 子一代F1 交
子二代F2
5470
1850
3:1
亲代P
反
交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3:1
2.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结果
单位性状 种子性状 子叶颜色 种皮颜色 豆荚形状 豆荚颜色 花的部位 茎的长度
亲本表型 圆形×皱缩 黄色×绿色 褐色×白色 饱满×縊Βιβλιοθήκη 绿色×黄色 腋生×顶生 长茎×短茎
YR
Yr
yR
yr
yr
YyRr Yyrr yyRr yyrr
1:
55
1:
49
1 :1
51
52
三.分支法计算基因型及表型比率
基本步骤:分别算出每一对基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然 后再把这些概率相乘。
三对基因杂合 TtGgrr×ttGgrr
四.人类中的孟德尔遗传分析
人为的控制性婚配(一夫一妻制) 繁衍后代数量太少( “计划生育”) 不易受外界环境控制 性状不易观察(尤其很多遗传病是在特定的发 病年龄)
分离规律的核心问题:等位基因分离。
6.分离规律的论证
测交---用F1代杂合体与隐性纯合体进行杂交,用以测定 杂合体基因型的方法,后代的表现型就代表杂合体的基 因型。测交后代就代表了F1代配子的种类和数量。
测交---
F1 R
Rr r
rr r
P r
F2
Rr
rr
Rr
rr
预期表现型
:
=1:1
实验结果:F2代总数:166,其中圆形:85;皱缩81
3.孟德尔的解释(假说)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子一代杂合状态虽同处一体,但 互不混淆,各自保持其独立性。
形成配子时,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地分离,分别进入不 同的配子中去,不同对的基因则是自由组合的。
4.孟德尔假设的验证:
Y-显性表型黄色的基因 y-隐形表型绿色的基因 R-显性表型圆形的基因 r-隐形表型皱缩的基因
P
配子 F1代
黄圆
YR
yr
YyRr
黄圆
绿皱
½ 配子带有Y
½R 1/4YR ½ 配子带有y
½r 1/4Yr
½R 1/4yR ½r 1/4yr
1/4YR
1/4YR 1/16YYRR 雄 配1/4Yr 1/16YYRr 子
1/4yR 1/16YyRR
1/4yr 1/16YyRr
雌配子 1/4Yr
1/4yR
F2表型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F2表型比: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5.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支配两对(或两对以上)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在 杂合状态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各等位基因彼 此独立分离,不同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6.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测交法:F1杂合子和双隐性亲本测交,后代应为黄圆、黄皱、 绿圆和绿皱四种基因型和表型,其比例为1:1:1:1。
孟德尔简介
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修道士, 遗传学的奠基人。 1851年~1853年,在维也纳大学学 习自然科学和数学。
1856年~1864年,在修道院进行一系列的植物杂交实验。
1865年,经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将他的结果发 表在《植物杂交实验》。
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 为基因)
精心设计 遵从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单因
子分析法),再分析两对以上的性状。 运用方法得当
统计学 正反交:继承前人方法,设对照实验。 测交 “假设---推理---论证”科学思维方法的充分应用。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
符号表示 P:亲本,杂交亲本 ♀:作为母本 ♂:作为父本 ×:表示杂交 :表示自交 F1:表示杂种第一代 F2:表示杂种第二代
英夫妇7年生育两对“黑白双胞胎”
据专家称,孕妇连生两组黑白双胞胎的概率, 就好像是在同一个地方被闪电击中了两次一样。
“娘矮矮一个,爹矮矮一窝”?
果蝇-“眼”花缭乱的眼
基因的多效性 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表型性状。
转基因植物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
在转基因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中有一个指标—— 外源基因的多效性。
基因型:指代表个体不同遗传组成的基因组合类型。 基因型不能用肉眼识别,只能通过基因的遗传行为 加以区别。
4.性状分离的解释
孟德尔的假设: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inherited factor)控制的。 每一个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即遗传因子是成对存
在的,一个对另一个是显性。 形成生殖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进入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