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NT-proBNP变化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NT-proBNP变化及意义
李丽;方臻飞;吕春美;朱丹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2(10)7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及与肺动脉压力变化的规律.方法选成功行介入封堵术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男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肺动脉平均压(mPAP)分为4组: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术前均行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平均压(MPAP).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 d、4 d、1月行经胸心脏彩超(TTE),记录各时间点肺动脉收缩压数值.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术前、术后1 d、4 d、1月、血NT-proBNP浓度含量变化,并分析与肺动脉压力相关性.结果正常PAH组、轻度PAH组、中度PAH组、重度PAH组封堵术后第1天、第4天SPAP、NT-proBNP持续下降(P<0.05),以重度PAH组下降最明显.结论 PDA介入封堵术后NT-proBNP水平持续下降,其改变与术后肺动脉压下降程度相符.介入封堵术前后监测血浆NT-proBNP浓度可作为判断患者转归及预后的指标.
【总页数】2页(P806-807)
【作者】李丽;方臻飞;吕春美;朱丹
【作者单位】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4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1;R265.2
【相关文献】
1.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前后左室收缩功能及电压变化 [J], 李梅;赵胜
2.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低龄低体质量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意义 [J], 沈群山;张刚成;姚艺;尚小珂
3.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封堵术前后血清醛固酮变化与心肌重塑的关系 [J], 王萌;邢淑华;常亚彬;马妍
4.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后心功能变化的探讨 [J], 桑才华;杨天和;蔡运昌;刘晓桥;田翔;谭洪文
5.血浆心钠素水平在反映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封堵术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中的价值分析 [J], 罗红芳;谭慧莲;张腾;吕铁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