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南藏族自治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基础知识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推衍(yán)厚赐(cì)尽管(jìn)瞬息万变(shùn)
B . 惋惜(wǎn)短暂(zhàn)削减(xuē)风和日丽(hè)
C . 苇草(wěi)渊源(yuān) 赋予(yǔ)碧落黄泉(luò)
D . 规矩(jù)磨难(nàn)囊括(nánɡ)丰盈饱满(yǐnɡ)
2. (2分) (2019高一上·南昌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倾轧精悍书生意气自怨自艾
B . 貂婵皮辊伏案疾书额手称庆
C . 荡漾残无人道婆娑荤腥
D . 浮藻叱咤风云天伦之乐绿草如荫
3. (2分)下列各组词语,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

②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_____ 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歌唱。

③华盛顿以后,历经千辛万苦,从无到有,创建了一支军队,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在1783年使这块新大陆赢得了自由。

A . 历程湮没受权
B . 历程淹没授权
C . 里程湮没授权
D . 里程淹没受权
4. (2分)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并不过分。

B .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晰,耐人咀嚼。

C . 诗人非常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种独特的质朴美。

D . 秋天的浏阳一中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5. (2分)下列句子标点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B .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

C . 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

D . 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7高三下·襄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冯骥才
有时会听到一种抱怨,说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抱怨令我深思。

历史上我们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

诗,曾经让我们为国家民族的兴亡慷慨悲歌,为无所不在的生活与性情之美而吟唱。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诗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

是它弃我们而去,还是我们主动疏远了它?我们真的没有诗也一样能活得挺满足,真的不需要享用诗了?没有诗的生活究竟缺乏了什么?
其实,诗的小众化在世界上已是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许多曾经产生过诗神诗圣的国家,诗也在被公众淡漠。

十多年前,我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看到墙壁上贴了许多纸片,以为是留言的条子。

一问方知,这些纸片上写的都是或长或短的诗句。

原来是一些诗人,也有爱好诗的普通人,写了诗无处发表,受众少,便贴在这里,有的纸上还写着个人的手机号码。

如果谁读了,喜欢他的诗,便可以给他打个电话私下交流一下。

后来有了互联网,
就很少有人这么做了。

当今的互联网也是诗的传播工具。

我们有出色的诗人和出色的诗,可是与欧洲人不能比,在欧洲还可以见到日常的诗的生活。

我在阿尔卑斯山里碰到过村民的诗会,在俄罗斯遇到过老百姓聚餐时一个个站起身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

可是我们的诗和诗人却身处生活的边缘,可有可无了。

有人说,诗的消退是因为这种文学样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还说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比如说,宋代之所以盛行长长短短字句的词,正是由于诗的能量已被唐人用尽。

真的是这样吗?诗只是一种文学体裁吗?我们读古人的诗句而受到了触动和感动,是因为这种文学体裁,还是其中那些对生活内在的韵致的心灵感知与发现?我们现在对生活为什么没有这种敏感与发现,没有这种表达的情怀呢?我们的心灵变得粗糙而愚钝了吗?
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心灵上,而不是在文学上。

如果我们现在眼睛里全是微信,问知全靠电脑,天天找寻的大多是商机,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如果我们的快乐大都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诗自然与我们无关。

在市场时代里,消费不仅要主导市场,也要主导我们。

消费文化是消费的兴奋剂,所以消费文化都是快餐式的、迎合的、被动的、刺激的、欲望的,又是便捷的。

消费过了就扔掉。

一切都是暂时的快意与满足。

消费方式异化着消费者,商业文化也在把我们商业化、浅薄化、粗鄙化。

这样,诗一定没有立足之地。

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呢?首先,诗是精神的,精神愈纯粹,诗愈响亮。

诗是情感的,情感愈真纯,诗愈打动人。

诗还是敏感的、沉静的、深邃的、唯美的、才情的。

我们的生活能给诗提供这样的生存环境吗?更关键的是我们有这种精神的需求吗?如果没有,还奢谈什么诗?如果有,如果需要,诗可不是奢侈品,它会不请自来。

如果我们不需要它,我们一定会失掉与它相关的那些东西。

那就是精神的纯粹、心境的宁静、生活的韵致,还有对美与才情的崇尚等等。

那么,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了吗?
有诗与没有诗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如果诗离我们远了,怎样才能把它召唤回来?
(选自2016年8月1日《今晚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认为“我们的生活愈来愈没有诗”这种抱怨的确是事实。

现在,诗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离去了,这种现象不止我国存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同样如此。

B . 虽然在有了互联网后,已经很少有人通过电话私下交流对诗的体会,但是作者认为,当今的互联网仍然还是诗的传播工具。

C . 作者认为,诗的消退是因为诗这种文学样式如今已经不适于当代人的需要,诗这种文学体裁早已走向衰老,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D . 对于诗的消退,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是人们心中关切的只是眼前的功利,人们正在被消费方式异化着,被商业文化变得浅薄和粗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我们虽然也有过出色的诗人和诗,但还是不能同欧洲相比,这是因为在欧洲还可以看到普通民众的诗的生活,而我们的诗和诗人却变得可有可无了。

B . 诗在今天的生活中之所以会逐渐消退,主要原因是诗需要纯粹的精神,需要纯真的感情,而这恰与当前盛行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格格不入。

C . 我们读古人的诗句时,诗中那些对生活韵致的感知与发现使我们感动;而现在身处市场时代受消费主导的我们,却已经使诗没有了立足之地。

D . 为了把已经远离我们的诗召唤回来,我们应当不再关切眼前的功利,杜绝快餐式的消费文化,不再从盈利、从物欲、从消费中获得我们的快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在维也纳中心拉什马克地铁站内贴着的那些写着或长或短的诗句的纸片,可以看出诗在欧洲虽还没完全消退,但已经属于小众化的东西了。

B . 因为我们现在的快乐大都从利益的获得、从物欲的追求、从消费的享受中获得,缺少了对精神美的追求,所以生活中就没有了诗。

C . 只要我们的精神能抵制住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的负面影响,保持住对纯粹精神和纯真情感的精神需求,诗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D . 有诗的生活是一种有纯粹的精神、宁静的心境、崇尚美与才情的有韵致的生活;而无诗的生活则是一种平庸、乏味、浅薄和枯索的生活。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7. (11分) (2017高一下·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

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

③僦,运送。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问候
B . 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匮:缺乏
C . 卒后家无余赀财赀:同“柴”柴草
D . 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阗:充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②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B . 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 . ①常引以为贤于己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 . 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 . 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 . 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 . 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②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8.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①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②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

②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休息之所。

(1)该词精于炼字,请简要赏析“紧”字的妙处。

(2)联系全词,请从情和景二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门外马嘶人起” 这一句。

9. (6分)(2017·南充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用“________ ,________”两句述说了自己早年求学时,穿着破旧衣服处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②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成为“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③《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2020·甘肃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乳酪汤
(法)都德
这房间很小,而且是在六楼,但可以照到充足的太阳,当夜幕降临,就像此时这样,这间房便和整座屋顶一起,与无尽的黑夜和烈雨狂风融在了一起,不过房间舒适、温暖,让人觉得那的确是一个家,愈是风狂雨暴,这种感觉便愈强烈,这也稍微弥补了它面积小的缺陷。

不过此时鸟巢是空的,房间主人不在家。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屋里的一切,好像都在盼他回来似的。

有一只很小的锅子放在那座封好的炉子上,里面似乎还煮着东西,微微地发着一阵心满意足的声响。

对于锅子来说,这夜太漫长了,尽管这锅子外边都烧黑了,似乎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熬夜了,可它仍不免显出焦急的模样,锅盖不时地掀起来,蒸汽便趁机争先恐后地往外钻,它们在房间里四面散开,变成了喷香的奶的味道,令人垂涎欲滴。

啊!香喷喷的乳酪汤……
炉子那边时不时地也闪一下,柴火上的灰烬掉落了,便燃起了小火,从炉门下边耀亮房间,虽然只是闪亮那么一下,但是以将屋里的一切检查一遍。

啊!是的,一切都井然有序,主人是个很爱干净的人,窗上那简单素雅的窗帘将屋子遮得密不透风。

床边舒适地挂着幔帐。

一张大安乐椅摆在壁炉旁边。

餐桌放在房间一角,餐具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而且主人一定是个关心国事的人,因为在桌子边上有一大堆报纸。

孤单的主人一定是一边看书一边用餐的……正如锅子被熏黑了一样,餐具的花饰也被水泡褪色了,报纸也只有上面几页是新的。

房间里的摆设无法使人觉得舒服,因为东西又破又旧,而且少得可怜。

这让人觉得主人一定天天如此,深夜方归,进屋第一件事就是看看他那美妙的热汤。

因为这大概是屋子里面惟一富有生命的东西。

啊!香喷喷的乳酪汤……
从房子的摆设与装饰看,我们猜想这位主人一定是位职员,而且时间观念非常强,每天进行着忙碌而井然有序的工作。

这样晚还没回来,那他一定是在邮局或电报局当差。

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他和同事们在寂静的大楼里面迅速而安静地工作,戴着绒帽,在分拣信件,盖邮戳,数着蓝色电报纸条上的字,为整个巴黎明天的邮电业务而忙碌。

哎,不对,也许猜错了。

炉子里泄露出来一线火光,照亮了房间,也映出了墙上挂着的大相片。

于是,从黑沉沉的暗影中,露出了奥古斯都皇帝、穆罕默德、罗马骑士、亚美尼亚统治者费利克斯等人威严的镶着金框的肖像,还有一顶顶王冠,战盔,教皇的三重冕,苏丹的头帕,在这些头冠下面始终是同一张脸,他神情严肃,并没因如此多的冠冕而乐得不能自抑,这就是这间房子主人的脸。

炉子上嘟嘟翻滚的汤将成为这位先生的晚餐。

啊!香喷喷的乳酪汤……
看来他不是做邮差的活儿,而是皇帝,就是拥有对本国人民生杀大权的统治者,他每天晚上演出,只消说一句:“禁卫军,抓住他!”那个被抓的人只有几秒钟的自由时间了。

此时,他正在河时岸他的宫殿里,为台下的观众卖力地演出,念诵着悲剧里的大段独白,似乎是在打发时间。

的确,面对一排排的椅子来表演帝王将相,要提起兴趣的确挺不容易的。

奥德翁剧场上演悲剧时,显得如此冷清……突然,似乎有什么东西让皇帝兴奋起来,他的鼻孔翕动开了,舌头忍不住舔了一下上嘴唇……他想起回家后,屋里暖融融的,餐具都已经摆好,灯盏已经上好油,家里的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戏台上,他必须做一个举止过分张扬的角色,在私生活里,他便用整洁规矩来补偿……他仍旧在远处感觉乳酪汤的香味……
啊!香喷喷的乳酪汤……
此时,他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新的活力似乎一下子被注入到了他的身上,大理石的台阶、柱廊的陡峭,都不能妨碍他大步行走。

他用情地表演着他的角色,从普通的走步到高难动作,他都表演得非常到位。

你想想,假若阁楼闻的炉火熄了,情形会怎样?……随着时间消逝,他与香喷喷的乳酪汤,暖融融的小房间相距也越来越近,他的演出就更加生动、传神,这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前厅的那些戏迷,剧院的常客,一个个都来了精神,觉得这个马兰古演得出神入化,越看越带劲,不时会送出一声叫好。

在那关键性的几场戏里,如手刃叛逆、公主出嫁等,皇帝的表情更是出奇的完美。

虽说情绪如此激动,念了那么多的独白,但毕竟没有吃东西呀,可是他觉得已回到了自己的小阁楼里,得到了乳酪汤,他带着人的微笑,注视着西娜和马克西姆两人,渐渐地,他们变成了香香的乳酪汤。

第一勺汤汁进了肚子,那真是太美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第一段中含有“似乎”词的句子,以及关于“声响”“味道”的描写,都指向房间里炉子上的锅子,带给阅读者丰富的想象,激起阅读的兴趣。

B . 小说善于运用真实的细节表现人物,“他的鼻孔翁动开了,舌头忍不住舔了一下上嘴唇”,体现出房间主人想到乳酪汤时的兴奋和愉快之态。

C . “我”先想象房间的主人是邮局或电报局的职员,后来从房间的照片推知主人的身份是专门演皇帝的演员,二者前后关联,足见房间主人晚间的忙碌。

D . 小说写房间的主人在舞台上表演得出神人化之时,仍然惦记者自己的阁楼和乳酪汤,这种反常的心理其实是肚子饥饿的体现,表明他当时生活的艰难。

(2)小说一、三两段中对阁楼环境的描写有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以“乳酪汤”为标题,显示出作者匠心的构思。

请从构思的角度简析本文的艺术效果
五、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1. (3分) (2016高三上·龙江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相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学生的做功课和学者的做学问。

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①________。

所以,与灌输知识相比,②________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③________。

12. (5分) (2019高三下·柯桥模拟) 右图是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logo (徽标),图形为蓝底白字,请说明图形寓意及构图特点。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00 字。

六、写作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9高二上·黄陵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提前5分钟起床,给自己泡一杯牛奶,吃两片面包,这会让你有一整天的好心情;
提前5分钟候车,你可以轻松地迈步上车,也许还能找到一个舒适的空位,让你从容地应对每一次车流高峰;
提前5分钟上班,整理办公桌,检查一遍今天的日程,这会让你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提前5分钟赴约,你可以避免见面时的仓促和慌张,还可以去洗手间整理一下仪表,这会让你变得更加优雅得体;
……
提前5分钟,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这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意义非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6分)
6-1、
6-2、
6-3、
三、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7-1、
7-2、
7-3、
7-4、
8-1、
8-2、
9-1、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五、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11-1、
12-1、
六、写作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