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大型作业(洗手间烘手器版的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大型作业










班级:计控1001
姓名:李晓宇
学号:0502100140
指导教师:王林生
大型作业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洗手间烘手器板的开发
二、设计要求:
1.按照PCB板设计的方法步骤(需求分析、元件设计、原理图设计、PCB
图设计、打印输出)设计给定题目对应的PCB板,并编写相应文档。

2.在Altium Designer中完成原理图及PCB板的创建,并编写要完成
所需功能(元件的设计、封装和放置以及PCB板的布线等),要求设计的PCB板和所给的实物在外观上类似,功能上一样。

3.把以上两步整理编写出《大型作业设计说明书》,《大型作业设计说明
书》的格式为:封面、大型作业任务书、摘要、前言、目录、正文、总结、参考资料。

字数不少于10000字,页数不少于15页。

前言
电路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tion, EDA)技术,是将电路设计中各种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协助完成,是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设计技术。

它集计算机、电子、信息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omputer Aided Test,CAT)等技术于一体,不仅具有强大的设计能力,而且具有测试、分析及管理的功能。

它改变了以往采用定量计算和电路实验为基础的传统设计方式,使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Protel系列软件已拥有大量的用户群,已经成为电路设计者必备的基础工具之一。

Altium Designer 6.x是Altium公司最新一代的板级电路设计程序,除了全面继承包括Protel 99SE、Protel DXP在内的先前一系列版本的功能和优点外,还增加了许多改进和很多高端功能。

它将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集成化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设计、涉及规则检出、文档报表输出、可编程序器件及逻辑器件设计等完美融合,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设计解决方案,是电子线路设计者首选的EDA设计软件。

本次作业就是在Altium Designer 6软件中设计完成的。

摘要
现在烘手器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其维修量也随之增多。

尽管其电路工作原理与结构大同小异.但由于厂家很少提供电路图纸.故使烘手器的故障维修颇费周折。

本文以较为典型的西帝牌SBS-200型烘手器控制电路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以供维修人员参考。

烘手器是通过红外线发射和红外线接收两大环节完成烘干任务的。

控制电路如附图所示。

烘手器红外线发射电路的核心器件是双极型时基电路KA555.该芯片内部电路主要由两个高精度电压比较器、一个RS触发器和一个由VT构成的电子开关组成。

它与外围电阻器R1、R2和电容器C5、C6构成一个多谐振荡器。

KA555⑥脚为阈值输入端,②脚为触发输入端。

⑥脚和②脚直接连接在C5正极端;⑦脚为电容器C5放电端口,其内部与电子开关连接。

电路利用电源通过R1、R2向C5充电.以及C5经过R2和VT放电.建立自激振荡。

⑤脚的作用是用来从外部设定电压比较器的参考电压(本电路未使用.而是通过消除干扰电容C6接地)。

可见R1、R2和C5是决定振荡频率的定时元件。

振荡脉冲由KA555③脚输出.通过限流电阻R3驱动红外线发射管VD5向外不断发射红外线光波。

烘手器红外线接收环节主要由接收和控制执行两部分电路构成。

接收部分的核心器件是运算放大集成电路LM358.控制执行部分则主要由控制三极管VT、继电器KA、吹风电动机M及电热管EH组成。

VD6为红外线接收管.接收VD5发射的红外光波信号。

VD6接收到的红外光波信号通过电容器c7耦合至IC3A②脚,将电流信号变换为电压信号并进行前置放大。

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从其①脚输出,再通过电容器C8耦合至由二极管VD7、VD8组成的整流器整流及电容器C9滤波.在电阻器R8上形
成二个直流电压信号。

该信号经过隔离电阻R9耦合至IC3B⑤脚。

进行直流放大。

由⑦脚输出的直流信号经电阻器R13、R14分压,驱动控制三极管VT 饱和导通。

VT导通后.二极管VD10发光(显示工作状态):串联在其集电极的继电器KA线圈形成电流回路.KA工作.其触点KA-1闭合.电热管EH和吹风电机M同时得电.吹风电机将热风从出风口吹出。

红外线发射管VD5和红外线接收管VD6同向安装在出风口一边.且两者中间相互隔离。

使用者将手伸到出风口时.VD5发射的红外线光波信号通过手反射到VD6上.经上述红外接收电路处理后.烘手器送出热风:手离开出风口后.VD6接收不到VD5发射的红外线信号.电热管EH和吹风电机M停止工作.出风口亦无热风送出。

红外线接收管VD6上安装有滤光板.可屏蔽干扰杂波.以防止烘手器的误动作。

另外.滤波电容器C9的容量较大.以延长其放电时间.这样在手离开出风口后.控制信号不会立即消失.电热管EH和吹风电机M延时几秒钟才能停止工作.用以驱散使用后出风口的潮气.确保其干燥状态。

本机的电源电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控制执行器件电热管EH和吹风电机M 由AC220V直接供电:二是控制电路的电源是由AC220V通过变压器T变压、桥式整流器VD1~VD4整流、电容器C1和C2滤波及稳压器LA7812稳压后.得到DC12V提供。

目录
一、需求分析.............................................................................................................................. - 7 -
二、元件设计.............................................................................................................................. - 7 -
三、原理图设计........................................................................................................................ - 11 -
四、PCB板设计......................................................................................................................... - 14 -四、PCB板设计......................................................................................................................... - 14 -总结........................................................................................................................................ - 17 -参考文献. (18)
一、需求分析
自动烘手器具有方便、卫生等特点,在旅馆、医院、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卫生间相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在烘手器的使用已相当普遍.其维修量也随之增多。

尽管其电路工作原理与结构大同小异.但由于厂家很少提供电路图纸.故使烘手器的故障维修颇费周折。

通过本次实践可以了解烘手器的工作原理,对烘手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以后,对烘手器使用中出现的各种故障都能够很好的检测出来,做到对症下药。

二、元件设计
在绘制原理图的过程中,有些元器件在元件库中无法找到,或者与要求不符需要修改,现把所需元件的清单与所要设计的元件的设计步骤进行说明。

1、所需元件清单
2、其他的元器件与要求不符,需要进行修改。

利用改成
利用改成
利用改成
利用改成
(1)新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
首先需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选择菜单File/New/Schematic Library,进入元件库编辑器,如图所示
双击该文件打开。

显示如图所示对话框
单击(释放集成库)按钮,即可调出该库中的原理图库文件。

(3)在project面板上双击“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文档图标,打开该文件。

进入编辑状态。

(4)单击工作面板下部的“SCH”标签,选择“SCH Library”即可进入到元艰苦编辑管理状态。

(5)找到Brighe 1,如图所示
(6)执行菜单命令“Tools\Copy Component”,显示“Destination Library”对话框,在此处选择自己创建的库文件。

然后单击“OK”按钮(7)单击工作面板下部的“Projects”标签,选择已创建的元件库编
辑器,对已选择的元件进行编辑,完成后的效果如图所示
其他的元器件编辑方法同上。

三、原理图设计
1、启用Altium Designer 6.0软件
2、新建项目文件
(1)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roject/PCB Peoject。

(2)执行菜单命令 File/Project Save AS,弹出保存路径菜单,确定保存路径和输入项目名为“贺春灯电路”保存。

3、新建原理图文件
执行菜单File/New/Schematic,启动原理图编辑器,在Project工作面板的项目文件下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保存为“洗手间烘手器板的开发.SchDoc”。

4、装载原理图元件库
洗手间烘手器板的开发电路中所包含的元件类型有:电阻、电容、三极管、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光敏电阻。

这些常用的元件在集成库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中都可以找到。

默认情况下,创建原理图文件时,该库会自动加载,若在库列表中无此元件库,可通过下面方法加载。

(1) 在Libraries工作面板上单击,弹出如下左图所示对话框。

(2) 单击选项下方按钮,选择添加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单击打开添加库完成,如下右图所示。

5、放置元器件
(1)在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元件库中查找Res 2 。

找到后
双击开始放置元器件。

(2)当光标变成十字时按下Tab键,设置元件属性,主要是:标号(Designator)、标示值(Value)。

Conpoment 一般设置不可见。

然后依次查找并放置电容Cap、三极管NPN等元器件。

(3)有些元器件在库里没有,又或者与库里的元器件不符是自己设计的,按照上面介绍的元器件添加的方法,找到创建的新库将修改后的元器件添加进去。

(4)元器件添加完成过后在工具栏上点击按钮。

选择电源
地线
6、元器件加载完成后开始连线。

点击工具栏上的按钮,光标变成
十字之后开始布线。

移动鼠标指针至连线起点,单击鼠标左键,确定导线起点。

)拖动鼠标到连线终点时,单击鼠标左键确定。

结束本次连线。

此时仍处于连线状态,如需退出,可单击ESC键。

7、导线放置完成后,放置网络节点。

执行菜单命令Place/Manual Junction。

四、PCB板设计
1、新建 PCB 文件。

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CB(因为本次大型作业对PCB板的大小没有要求,所以直接新建PCB板,不再利用创建向导创建指定大小的PCB板)
2、打开绘制好的原理图文件,创建网络报表。

执行命令Design\Import Changes From命令,系统会弹出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单击按钮,如果有效,将在右边Check烂对应位置打勾,否则将显示红色错误标识。

单击按钮,如果执行成功,Status下Done列表栏将被钩选,结果如图所示
单击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最后生成结果如图。

2、在PCB电路板的Top Layer层手动布局元器件封装。

该操作主要对原件进行移动、旋转操作,操作方法同原理图中移动、旋转原件相同。

3、元器件布局完成后,进行自动布线。

执行菜单命令Auto Route\All。

单击【Routing All】按钮,程序就开始对电路板进行自动布线,同时打开Message窗口显示自动布线信息。

(布线之前要注意保存,以免在布线时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文件丢失)
布线完成后的PCB图如图所示
4、浏览3D效果图。

执行菜单命令View\Legacy 3D View。

3D效果图如图所示
总结
通过这次大型作业设计,让我对这学期所学的电子CAD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也发现了CAD学习的乐趣。

与此同时,这一周的实训也考验了我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也大大提高了实践能力。

这次大型作业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永远也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程的真谛,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中得到结论,才能真正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次大型作业设计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后通过向同学请教和问老师,还有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终于完成了作业设计。

当时心中真的很高兴,很有成就感!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对所学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还需要继续努力。

其实我在做大型作业时候,也是我回顾复习我的课本知识的时候,让我对课本的知识印象更深刻,以前学习的知识很琐碎很杂一下子消化不了,但是在这次大型作业中我运用到了很多书上琐碎的技巧,以及了解到了很多元件的功能等等。

平时看书的时候有些问题老是弄不明白,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做完大型作业之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而且还记住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所以说,这为期一周的电子CAD 实训对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胡应占《Altium Designer 6 电路设计实用教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王林生《Altium Designer6实验实训指导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