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基础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基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并实践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实验材料:1. 一台计算机2. 一台网络服务器3. 一台防火墙设备实验过程:1. 建立实验环境:将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和防火墙设备连接至同一局域网络中。
2. 实施攻击:使用计算机对网络服务器发起常见的网络攻击,如端口扫描、ARP欺骗、DDoS攻击等。
3. 监控防御:观察防火墙设备对攻击行为的识别和阻断情况,并分析攻击者的攻击手法和目的。
4. 实施防御:根据攻击行为和攻击者的目的,调整防火墙设备的配置,加强对网络服务器的防护能力,确保网络安全。
5. 检测恢复:使用网络安全检测工具对网络服务器进行检测,验证防火墙配置的有效性。
6. 总结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总结网络安全攻防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提出改进建议。
实验结果:1. 攻击行为识别和阻断情况良好,网络服务器受到的攻击次数明显减少。
2. 防火墙配置调整有效,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得到显著提升。
3. 防火墙检测工具显示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良好,未发现异常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成功掌握了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了解了常见的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通过合理配置防火墙设备,可以有效地防止网络攻击并维护网络安全。
改进建议:1. 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攻防策略,及时更新防火墙设备的配置。
2.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演练和实践,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3. 加强对网络服务器的监控和日志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4. 定期与网络安全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报告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报告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中,我们主要探讨了一些重要的安全概念和技术,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密码学等。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在实训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分享我们的实践结果。
1. 实训目的和背景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如何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各种网络攻击的威胁。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安全概念和技术的理解,并学会应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
2. 防火墙实验
我们首先进行了防火墙实验,学习了如何配置和管理防火墙以保护网络系统。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并学会了如何设置规则来限制网络流量和阻止潜在的攻击。
3. 入侵检测系统实验
我们接着进行了入侵检测系统实验,学习了如何监测和识别网络中的恶意行为。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分类,并学会了如何配置和管理这些系统以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4. 密码学实验
最后,我们进行了密码学实验,学习了如何使用密码技术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和应用,并学会了使用一些常见的密码算法来加密和解密数据。
5. 实训总结和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我们对网络安全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安全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这次实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也增强了我们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总之,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是一次富有挑战性和收获的经历。
通过实践操作和知识学习,我们对网络安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a839e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c.png)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共五篇]第一篇: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实验一:网络扫描实验【实验目的】了解扫描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方法,最终巩固主机安全【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Nmap的使用方法2、学习使用漏洞扫描工具【实验环境】1、硬件 PC机一台。
2、系统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XP以上。
【实验步骤】1、端口扫描1)解压并安装ipscan15.zip,扫描本局域网内的主机2)解压nmap-4.00-win32.zip,安装WinPcap运行cmd.exe,熟悉nmap命令(详见“Nmap详解.mht”)。
3)试图做以下扫描:扫描局域网内存活主机,扫描某一台主机或某一个网段的开放端口扫描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试图使用Nmap的其他扫描方式,伪源地址、隐蔽扫描等2、漏洞扫描解压X-Scan-v3.3-cn.rar,运行程序xscan_gui.exe,将所有模块选择扫描,扫描本机,或局域网内某一台主机的漏洞【实验背景知识】1、扫描及漏洞扫描原理见第四章黑客攻击技术.ppt2、NMAP使用方法扫描器是帮助你了解自己系统的绝佳助手。
象Windows 2K/XP 这样复杂的操作系统支持应用软件打开数百个端口与其他客户程序或服务器通信,端口扫描是检测服务器上运行了哪些服务和应用、向Internet或其他网络开放了哪些联系通道的一种办法,不仅速度快,而且效果也很不错。
Nmap被开发用于允许系统管理员察看一个大的网络系统有哪些主机以及其上运行何种服务。
它支持多种协议的扫描如UDP,TCP connect(),TCP SYN(half open), ftp proxy(bounce attack),Reverse-ident, ICMP(ping sweep), FIN, ACK sweep,Xmas Tree, SYN sweep,1 和Null扫描。
可以从SCAN TYPES一节中察看相关细节。
Nmap还提供一些实用功能如通过tcp/ip来甄别操作系统类型、秘密扫描、动态延迟和重发、平行扫描、通过并行的PING侦测下属的主机、欺骗扫描、端口过滤探测、直接的RPC扫描、分布扫描、灵活的目标选择以及端口的描述。
网络安全管理实验报告

网络安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在当前数字化信息社会中,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网络攻击和数据泄漏事件频频发生,给个人、组织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网络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应对,探讨网络安全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二、实验环境在实验中,我们搭建了一个包含服务器、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网络环境。
通过设置虚拟机和网络设备来模拟实际网络环境,以便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
三、实验过程1. 模拟网络攻击:我们首先对网络环境进行了弱密码攻击、端口扫描和拒绝服务(DDoS)攻击等常见攻击手段的模拟,以测试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弱点和稳定性。
2. 防火墙配置:针对模拟攻击中暴露的安全漏洞,我们设置了防火墙规则来限制网络流量,防止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3. IDS监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负责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的攻击,及时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应日志。
4. 安全策略优化:通过对实验过程中的攻击和防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调整和优化了网络安全管理策略,提高了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我们成功防护了模拟攻击,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 防火墙有效拦截了弱密码攻击和DDoS攻击,并在攻击行为发生时及时进行阻断处理,确保了网络的正常运行。
2. IDS系统准确地识别了入侵行为,并发出了警报通知管理员,使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损失。
3. 通过对安全策略的优化和调整,网络整体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防御效果显著。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网络安全管理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对于信息社会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确了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网络安全领域的知识,不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为网络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本次网络安全管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持续学习和改进,不断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为建设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而努力奋斗。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提高对网络攻击与防御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为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奠定基础。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以下环境中进行: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实验软件:Wireshark 网络协议分析工具、Nmap 端口扫描工具、Metasploit 渗透测试框架等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网络数据包捕获与分析1、打开 Wireshark 软件,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口进行数据包捕获。
2、在捕获过程中,访问了一些常见的网站,如百度、淘宝等,并进行了文件下载操作。
3、停止捕获后,对捕获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
重点关注了 TCP 三次握手、HTTP 请求与响应、DNS 查询等过程。
通过分析 TCP 三次握手,了解了建立连接的过程和相关标志位的变化。
对 HTTP 请求与响应的分析,掌握了网页访问时的数据传输格式和内容。
DNS 查询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域名解析的过程和机制。
(二)端口扫描与服务探测1、运行 Nmap 工具,对目标主机进行端口扫描。
2、设定了不同的扫描参数,如全端口扫描、特定端口扫描等。
3、对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以及可能运行的服务。
发现开放的端口如80(HTTP)、443(HTTPS)、22(SSH)等。
根据端口对应的服务,初步评估目标主机的安全性。
(三)漏洞利用与渗透测试1、利用 Metasploit 框架,选择了一些常见的漏洞模块进行测试。
2、对目标主机进行了漏洞扫描,发现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3、尝试利用漏洞获取系统权限,如通过弱口令漏洞登录系统。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数据包捕获与分析结果1、 TCP 三次握手过程正常,标志位的变化符合标准协议。
2、 HTTP 请求与响应中,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数据传输,但部分网站的响应时间较长,可能与网络拥堵或服务器负载有关。
网络攻防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本实验针对网络攻防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模拟真实网络环境,对常见网络攻击手段进行实战演练,掌握网络攻防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攻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见网络攻击手段的防御措施。
3. 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三、实验内容1. 网络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网络扫描技术,了解目标网络结构。
(2)实验步骤:① 搭建实验环境,包括攻击主机、靶机等。
② 使用Nmap等网络扫描工具对靶机进行扫描。
③ 分析扫描结果,了解靶机开放端口、服务版本等信息。
2. 漏洞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漏洞扫描技术,发现目标网络中的安全漏洞。
(2)实验步骤:① 使用Nessus、OpenVAS等漏洞扫描工具对靶机进行扫描。
② 分析扫描结果,找出靶机存在的安全漏洞。
③ 针对漏洞进行修复或采取防御措施。
3. 恶意代码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恶意代码分析技术,提高对恶意代码的识别能力。
(2)实验步骤:① 下载恶意代码样本。
② 使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方法对恶意代码进行分析。
③ 识别恶意代码类型、攻击目的、传播途径等。
4. 网络攻击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常见网络攻击手段,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实验步骤:① 实施端口扫描攻击、拒绝服务攻击(DoS)等网络攻击。
② 分析攻击原理、攻击过程、攻击效果。
③ 针对攻击采取防御措施,如设置防火墙规则、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
5. 网络防护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2)实验步骤:① 针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漏洞,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② 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安全性能。
③ 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网络扫描实验,掌握了网络扫描技术,了解了目标网络结构。
2. 通过漏洞扫描实验,发现了靶机存在的安全漏洞,并采取了相应的修复措施。
网络安全实训报告

网络安全实训报告
首先,对所有员工进行了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包括如何识别和避免钓鱼邮件、如何创建安全密码、避免使用公共无线网络等基本安全意识教育。
通过培训,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对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进行了对内网的漏洞扫描与修复工作。
通过使用专业的漏洞扫描工具,发现了内网中存在的一些潜在安全漏洞,并及时进行了修复,包括更新补丁、加固防火墙、提高账号密码安全性等措施。
通过此次漏洞扫描与修复工作,公司的内网安全得到了较大提升,极大减少了内部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最后,进行了网络攻防演练,模拟了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场景,包括DDoS攻击、SQL注入、木马病毒感染等。
实施网络攻击的同时,我们组织了内部安全团队进行网络防御,通过对抗演练,有效地提高了安全团队对网络攻击的应对能力,也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点,并及时加以了解决。
总体来说,通过本次网络安全实训,公司的网络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内网安全漏洞得到了修复,安全团队的应对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希望通过不断地网络安全实训,我们的公司能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确保公司网络安全的稳定和可靠。
很抱歉,我无法完成此要求。
(网络安全技术)DHCP 攻防实验

R1(config-line)#password mashiming
R1(config)#username mashiming privilege 15 password 123456 //请把用户名mashiming改成学生本人名字的全拼,密码自行设置
Router1(dhcp-config)#exit
Router1(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249.1 192.168.249.89 //该范围内的ip地址不能分配给客户端(作为其他的用途一些比如说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
R1(config)#line vty 0 4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ethernet 0/0 – 3 //
设置端口范围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port-security //启动port-secerity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2 //设置最大Mac地址数量为2
5.在计算机A上运行ipconfig /renew,或者在网卡上禁用,然后开启.
6.攻击第二波:在计算机B上打开伪装DHCP服务:
7.在计算机A上运行ipconfig /renew
8.开启KALI的路由转发功能并关闭icmp redirect的发送功能。
9.在KALI开始抓包,捕获到PCA telnet登录192.168.205.2的单向数据包
Switch(config)#ip dhcp snooping verify mac-address//检测非信任端口收到的DHCP请求报文的源MAC和CHADDR字段是否相同,以防止DHCP耗竭攻击,该功能默认即为开启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如黑客攻击、病毒传播、数据泄露等,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实验室的局域网环境中进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常用的应用软件。
2、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构建实验网络。
3、安全工具: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工具等。
4、实验软件:Metasploit、Nmap、Wireshark 等。
三、实验内容(一)网络扫描与漏洞探测使用 Nmap 工具对目标网络进行扫描,获取网络拓扑结构、主机信息和开放端口等。
通过漏洞扫描工具对目标主机进行漏洞探测,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如弱口令、系统漏洞、应用程序漏洞等。
(二)网络攻击模拟1、利用 Metasploit 框架进行漏洞利用攻击,如缓冲区溢出攻击、SQL 注入攻击等,尝试获取目标主机的控制权。
2、进行DDoS 攻击模拟,使用工具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的请求,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三)网络防御措施1、配置防火墙规则,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阻止非法流量进入。
2、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及时发现并报警。
3、定期对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补丁更新,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4、加强用户认证和授权管理,设置强口令策略,防止非法用户登录。
(四)数据加密与解密1、学习对称加密算法(如 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 RSA)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使用加密工具对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体会数据加密在保护信息安全中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一)网络扫描与漏洞探测1、打开 Nmap 工具,输入目标网络的 IP 地址范围,选择扫描类型(如全面扫描、端口扫描等),开始扫描。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引言网络信息安全是当前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事件频频发生,给个人、组织和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增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本实验通过模拟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场景,探究了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结论等内容。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攻击与防御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防御措施的有效性。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配置性能较高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实验过程中使用了网络模拟工具、安全防护工具和虚拟机等软硬件设备。
实验过程1. 设置实验环境- 安装虚拟机软件- 配置虚拟机网络2. 实验一:模拟网络攻击- 使用Kali Linux进行网络扫描- 使用Metasploit进行远程漏洞利用- 使用社交工程进行信息获取3. 实验二:网络防御措施- 配置防火墙规则- 安装杀毒软件并进行扫描- 加强用户密码强度4. 分析实验结果- 统计网络攻击的次数和方式- 比较不同防御措施的效果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成功模拟了多种网络攻击,并进行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通过统计实验结果,我们发现:- 使用Kali Linux进行网络扫描,可以获取目标主机的网络拓扑和开放端口信息。
- 使用Metasploit进行漏洞利用,在未及时更新系统补丁的情况下,可成功入侵目标主机。
- 社交工程是获取敏感信息的常见手段,通过发送钓鱼邮件可以获取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等重要信息。
在防御措施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配置了防火墙规则,限制了开放端口和外部访问。
- 安装了杀毒软件,并进行了定期扫描。
- 加强了用户密码强度,设置了复杂密码策略。
经过实验对比,我们发现以上防御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网络攻击的发生和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网络信息安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6_社会工程学工具包、Kali社工包构造google钓鱼网站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6 实验项目名称:社会工程学工具包Kali社工包构造google钓鱼网站学号姓名专业班级20网工实验地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2022 Kali社工包构造google钓鱼网站一、【实验目的】利用set工具包克隆google登陆界面,欺骗目标主机登录google,获取到帐号和密码二、【实验原理】社会工程学工具包是一个叫devolution的项目,是基于python的开源工具,主要功能是利用社会工程进行渗透测试,是最常见的用来进行社会攻击的工具。
在实施渗透的场景中,除了在发现软硬件的漏洞并实施攻击之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洞察对方的思想并获得所有与之相关的第一手信息。
这个渗透技巧被叫做社会工程学攻击。
三、【实验环境】2022年12月30日晚上10:41曲靖市马龙区132.100.1.四、【实验步骤】1.Setoolkit 制作钓鱼网站,欺骗目标主机登录goog1le,获取到帐号和密码1.1 单击桌面空白处,右键菜单选择"在终端中打开"。
如图1.2在终端中输入命令" setoolkit ”。
如图1.3 弹出社会工程学攻击包(setoolkit )菜单。
如图1.4钓鱼攻击是一种欺骗特定目标使之误以为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是真实可信的攻击方式。
在提示符行输入"1”,选择社会工程学攻击。
如图4所示1.5弹出社会工程学菜单。
如图5所示1.6在提示符行输入"2”,克隆一个网站用于针对网站的攻击。
如图6所示1.7弹出发动攻击载荷模板。
如图7所示1.8在提示符行输入"3”,选择Credential Harvester Attack Method ,制作一个钓鱼网站模板。
如图1.9 弹出设置网站模板选择界面。
如图9所示1.10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选择第二项(克隆网站),因实验环境限制,输入"1”。
如图1.11输入返回连接地址"192.168.1.2”。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Sniffer网络检测实验

XX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网络安全技术1421351 学号:XXX姓名:网络工程专业:班级:网络B14-2 指导教师:课内实验目录及成绩信息技术学院2016年10 月9 日XX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信息安全实验类型:演示、验证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Sniffer网络检测实验实验地点:信息楼320 实验日期:2016 年10 月9 日Sniffer网络检测实验Sniffer软件是NAI公司推出的功能强大的协议分析软件。
使用这个工具,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
1. 实验目的利用Sniffer软件捕获网络信息数据包,然后通过解码进行检测分析。
学会利用网络安全检测工具的实际操作方法,具体进行检测并写出结论。
2. 实验要求及方法1. 实验环境1)硬件:三台PC计算机。
单机基本配置见表4-1。
2)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 SP4以上;Sniffer 软件。
注意:本实验是在虚拟实验环境下完成,如要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则网络设备应该选择集线器或交换机。
如果是交换机,则在C机上要做端口镜像。
安装Sniffer软件需要时间。
2.实验方法三台PC机的IP地址及任务分配见表4-2所示。
实验用时:2学时(90-120分钟)。
表4-1 实验设备基本配置要求表4-2 三台PC机的IP地址及任务分配1)实验内容三台PC机,其中用户Zhao利用已建好的账号在A机上登录到B机已经搭建好的FTP 服务器,用户Tom在此机利用Sniffer软件捕获Zhao的账号和密码。
2)实验步骤(1)在C机上安装Sniffer软件。
启动Sniffer进入主窗口,如图1所示。
(2)在进行流量捕捉之前,首先选择网络适配器,确定从计算机的哪个适配器上接收数据,并将网卡设成混杂模式。
网卡混杂模式,就是将所有数据包接收下来放入内存进行分析。
设置方法:单击“File”→ “Select Settings”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如图2所示。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2_snort与其基础环境的安装配置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2 实验项目名称:snort与其基础环境的安装配置学号姓名专业班级20网络工程实验地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2022-10-13 snort与其基础环境的安装配置【实验目的】1)熟悉基础环境的搭建和snort的安装配置【实验原理】1)Snort能够对网络上的数据包进行抓包分析,但区别于其它嗅探器的是,它能根据所定义的规则进行响应及处理。
Snort 通过对获取的数据包,进行各规则的分析后,根据规则链,可采取Activation(报警并启动另外一个动态规则链)、Dynamic(由其它的规则包调用)、Alert(报警),Pass(忽略),Log (不报警但记录网络流量)五种响应的机制。
Snort有数据包嗅探,数据包分析,数据包检测,响应处理等多种功能,每个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各模块都是用插件的方式和Snort相结合,功能扩展方便。
例如,预处理插件的功能就是在规则匹配误用检测之前运行,完成TIP碎片重组,http解码,telnet解码等功能,处理插件完成检查协议各字段,关闭连接,攻击响应等功能,输出插件将得理后的各种情况以日志或警告的方式输出。
【实验环境】CentOS6.5:192.168.1.2【实验步骤】一、安装snort+barnyard21.1进入/home/software目录,解压libpcap-1.0.0.tar.gz。
如图1所示图11.2进入目录libpcap-1.0.0的目录执行“./configure”命令进行配置。
如图2所示图21.3执行命令“make && make install”,进行libpcap的编译安装。
如图3所示图31.4进入目录“/home/software”,ls查看文件,执行命令“tar zxvf daq-2.0.4.tar.gz”,解压daq-2.0.4.tar.gz文件。
如图4所示图41.5使用cd命令切换到daq-2.0.4的目录下。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冰河木马实验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冰河木马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冰河木马的原理和特点;2.掌握冰河木马部署的方法以及检测与防御手段。
实验器材:1. 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虚拟机;2.冰河木马部署工具。
实验步骤:1.安装虚拟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虚拟机软件,并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2.配置网络环境:将虚拟机的网络模式设置为桥接模式,使其可以直接连入局域网。
4.部署冰河木马:a)打开解压后的冰河木马部署工具;b)输入冰河木马的监听端口号;c)选择合适的木马文件类型并输入要部署的木马文件名;d)点击部署按钮,等待部署完成。
5.运行冰河木马:a)在虚拟机上运行冰河木马;b)冰河木马将开始监听指定的端口。
6.外部操作:a)在外部主机上打开浏览器,输入虚拟机IP地址和冰河木马监听端口号;实验原理:冰河木马是一种隐蔽性极高的网络攻击工具,其中”冰河”是指冰山一角,表示用户常用的木马查杀工具只能发现一小部分木马样本,而多数都无法查杀。
它通过监听指定端口,接收外部指令,并将得到的内容通过HTTP协议加密封装成HTTP请求发送给指定服务器。
可以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控制远程主机。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中,我通过部署和运行冰河木马对实验环境进行了攻击模拟。
冰河木马以其良好的隐蔽性和强大的功能,使得安全防护变得更加困难。
冰河木马能够对目标计算机进行文件传输、进程控制等操作,使得攻击者可以远程控制受害机器,对其进行攻击、窃取敏感信息等。
为了提高网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防御措施:1.及时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2.安装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提高恶意程序的检测和防范能力;3.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防止员工被钓鱼、诈骗等方式获取重要信息;4.强化网络审计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置网络攻击行为;5.配置安全策略,限制外部访问和流量。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冰河木马的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学会了一些基本的防御手段,这对我今后从事网络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网络防护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网络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安全审计等方面的技术。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实验机(服务器、PC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等)、防火墙软件、入侵检测系统软件、病毒防护软件、安全审计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1. 防火墙配置与测试(1)配置防火墙策略: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允许和拒绝访问的规则,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2)测试防火墙策略:通过模拟攻击,测试防火墙策略是否能够有效阻止攻击。
2. 入侵检测系统配置与测试(1)配置入侵检测系统:设置检测规则,包括攻击类型、检测阈值等。
(2)测试入侵检测系统:模拟攻击,观察入侵检测系统是否能够及时报警。
3. 病毒防护配置与测试(1)配置病毒防护软件:设置病毒库更新策略、扫描策略等。
(2)测试病毒防护软件:通过模拟病毒攻击,测试病毒防护软件是否能够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4. 安全审计配置与测试(1)配置安全审计系统:设置审计规则,包括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周期等。
(2)测试安全审计系统:模拟攻击,观察安全审计系统是否能够记录攻击行为。
四、实验步骤1. 防火墙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防火墙软件,如iptables。
(2)根据实验需求,编写防火墙规则,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的访问。
(3)使用ping、telnet等工具测试防火墙策略,验证规则是否生效。
2. 入侵检测系统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入侵检测系统软件,如Snort。
(2)设置检测规则,包括攻击类型、检测阈值等。
(3)模拟攻击,观察入侵检测系统是否能够及时报警。
3. 病毒防护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病毒防护软件,如ClamAV。
(2)设置病毒库更新策略、扫描策略等。
网络安全实训报告

网络安全实训报告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许多行业中,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一项核心任务。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注重网络安全问题。
为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近日,我参加了一次网络安全实训。
这次网络安全实训从密码学入手,介绍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原理及实现方式。
通过这个环节,我了解到对称加密是指使用单个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的算法,而非对称加密则使用了两个密钥。
实践中,我们使用RabbitMQ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了传输,通过程序的调用实现了数据的加解密。
除了密码学的知识,实训还提到了破解程序漏洞的方法。
在这里,我学会了通过分析程序中的黑盒和白盒,来找出程序中的漏洞和错误。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破解密码的技巧如暴力破解和字典破解,在实战中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系统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已成为了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方面,实训除了教授实际的技术知识外,还要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保障自己的隐私和信息安全?在我们分享和传输信息时,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是需要保密的,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
同时,在使用网络时我们还应该注意防范钓鱼网站、恶意软件等威胁,确保自身的数据和隐私安全。
我还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别人会想要获取我们的信息。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保护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社交媒体中不轻易地共享个人信息,不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软件,不访问不受信任的网站等。
对于这一点,也应该引起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数字化时代的重要议题。
在这里,我得到了一个深入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实践漏洞利用的机会。
这次实训增强了我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保障自身信息安全。
通过这次实训,我深深认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同时也看到了网络安全工作的广阔前景。
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激发更多学生对于网络安全领域的兴趣,并将其作为自身职业路径的选择之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分析,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和防御方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软件和硬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3、漏洞扫描工具:Nmap4、防火墙: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三、实验内容(一)网络拓扑结构搭建使用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客户端、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模拟了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环境。
(二)网络攻击实验1、端口扫描使用Nmap 工具对网络中的主机进行端口扫描,获取开放端口信息,分析可能存在的服务和漏洞。
2、漏洞利用针对扫描发现的漏洞,尝试利用相关工具进行攻击,如 SQL 注入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等。
3、恶意软件植入通过网络共享、邮件附件等方式,向客户端植入恶意软件,观察其对系统的影响。
(三)网络防御实验1、防火墙配置在 Windows Defender Firewall 中设置访问规则,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阻止非法连接。
2、入侵检测与防范安装入侵检测系统(IDS),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流量和攻击行为,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定期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更新,安装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网络攻击实验结果1、端口扫描通过端口扫描发现,服务器开放了 80(HTTP)、443(HTTPS)、3389(远程桌面)等端口,客户端开放了 135(RPC)、139(NetBIOS)、445(SMB)等端口。
这些开放端口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
2、漏洞利用在 SQL 注入攻击实验中,成功获取了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在缓冲区溢出攻击实验中,导致服务器系统崩溃。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冰河木马实验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冰河木马实验网络10-2班 XXX 08103635一、实验目的通过学习冰河木马远程控制软件的使用,熟悉使用木马进行网络攻击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在计算机A上运行冰河木马客户端,学习其常用功能;2、在局域网内另一台计算机B上种入冰河木马(服务器),用计算机A控制计算机B;3、打开杀毒软件查杀冰河木马;4、再次在B上种入冰河木马,并手动删除冰河木马,修改注册表和文件关联。
三、实验准备1、在两台计算机上关闭杀毒软件;2、下载冰河木马软件;3、阅读冰河木马的关联文件。
四、实验要求1、合理使用冰河木马,禁止恶意入侵他人电脑和网络;2、了解冰河木马的主要功能;3、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及解决方法;4、总结手动删除冰河木马的过程。
五、实验过程作为一款流行的远程控制工具,在面世的初期,冰河就曾经以其简单的操作方法和强大的控制力令人胆寒,可以说达到了谈冰色变的地步。
鉴于此,我们就选用冰河完成本次实验。
若要使用冰河进行攻击,则冰河的安装(是目标主机感染冰河)是首先必须要做的。
冰河控制工具中有三个文件:Readme.txt,G_Client.exe,以及G_Server.exe。
Readme.txt简单介绍冰河的使用。
G_Client.exe是监控端执行程序,可以用于监控远程计算机和配置服务器。
G_Server.exe是被监控端后台监控程序(运行一次即自动安装,开机自启动,可任意改名,运行时无任何提示)。
运行G_Server.exe后,该服务端程序直接进入内存,并把感染机的7626端口开放。
而使用冰河客户端软件(G_Client.exe)的计算机可以对感染机进行远程控制。
冰河木马的使用:1、自动跟踪目标机屏幕变化,同时可以完全模拟键盘及鼠标输入,即在同步被控端屏幕变化的同时,监控端的一切键盘及鼠标操作将反映在被控端屏幕(局域网适用)。
2、记录各种口令信息:包括开机口令、屏保口令、各种共享资源口令及绝大多数在对话框中出现的口令信息。
PGP加密软件实验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姓名系别计算机系实验地点学号年级班09级5班实验时间成绩评定教师签字实验项目PGP加密软件实验包括实验内容、关键步骤、结果(程序源码、截图等)、总结或体会等(可加页)实验目的:使用PGP软件对文件或邮件加密签名, 了解密码体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 加深对数字签名及公钥密码算法的理解。
实验步骤:(1)安装PGP(2)、生成用户密钥对、数据签名打开Open PGP Desktop, 在菜单中选择PGPKeys,在Key Generation Winzrad提示向导下, 创建用户密钥对。
1)首先输入用户名及邮件地址2)输入用户保护私钥口令3)完成用户密钥对的生成, 在PGPkeys 窗口内出现用户密钥对信息。
4)生成的公钥可发送给任何人(通过邮件或其它方式), 导入公钥到PGPkeys窗口, 利用自己的私钥对公钥进行签名。
(3)、用PGP对文件进行加密解密操作1)利用PGP对“加密文件.txt”进行加密并签名(指定接收人, 下图为majorc),生成“加密文件.txt.pgp”加密文件。
2)解密“加密文件.txt.pgp”加密文件, 发送给你指定要发送的人(即加密公钥的拥有人), 对方利用其私钥进行解密, 即完成文件的加解密操作。
(4)、用PGP对Outlook Express邮件进行加解密操作1)打开Outlook Express, 填写好邮件内容后, 选择Outlook 工具栏菜单中的PGP 加密图标, 使用用户公钥加密邮件内容2)发送加密邮件3)收到邮件打开后, 选中加密邮件后选择复制, 打开Open PGP Desktop, 在菜单中选择PGPmail, 在PGPmail中选择解密/效验, 在弹出的“选择文件并解密/效验”对话框中选择剪贴板, 将要解密的邮件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中。
4)输入用户保护私钥口令后, 邮件被解密还原, 见图。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 通过对PGP的安装、密钥对的生成、文件加密签名的实现、电子邮件加密/解密, 等这一系列的操作, 我知道了如何使用PGP软件对文件或邮件加密签名, 对于初学者来说, 密码体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还是很复杂, 安装过程要很仔细的对每一步进行操作, 否则可能直接影响后面的收发邮件能否成功, 进行这些操作必须首先要对该内容有一个大概的理解, 才使整个实验做起来不那么盲目, 在本次实验后, 我加深了对数字签名及公钥密码算法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专业班级:2014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班姓名:孙晓阳/学号:(目录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5)一实验名称 (5)二实验目的 (5)三实验内容 (5)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6),命令输入 (6)分析 (7)五小结 (8)实验二对称密码加密算法的实现 (10)一实验名称 (10)二实验目的 (10)三实验内容 (10)?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0)说明 (10)实验代码 (10)实验结果 (13)五小结 (13)实验三非对称密钥 (14)一实验名称 (14){二实验目的 (14)三实验内容 (14)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4)实验代码 (14)实验结果 (15)五小结 (16)实验四数字签名的实现 (17)—一实验名称 (17)二实验目的 (17)三实验内容 (17)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7)实验代码 (17)实验结果 (19)五小结 (19)?总结 (19)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一实验名称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二实验目的了解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和相关的知识;利用 java 环境掌握数字证书的管理三实验内容java 安全机制(JVM,沙袋,安全验证码)。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加密体系结构(JCA,Java Cryptography Architecture) 构成 JCA 的类和接口::定义即插即用服务提供者实现功能扩充的框架与加解密功能调用 API 的核心类和接口组。
一组证书管理类和接口。
一组封装 DSA 与 RSA 的公开和私有密钥的接口。
描述公开和私有密钥算法与参数指定的类和接口。
用 JCA 提供的基本加密功能接口可以开发实现含消息摘要、数字签名、密钥生成、密钥转换、密钥库管理、证书管理和使用等功能的应用程序。
加密扩展(JCE,Java Cryptography Extension) 构成 JCE 的类和接口::提供对基本的标准加密算法的实现,包括 DEs,三重 DEs(Triple DEs),基于口令(PasswordBasedEncryptionstandard)的 DES,Blowfish。
(支持 Diffie 一 Hell-man 密钥。
定义密钥规范与算法参数规范。
安全套接扩展(JSSE,Java Secure Socket1 Extension)JSSE 提供了实现 SSL 通信的标准 Java API。
JSSE 结构包括下列包:.包含 JSSE API 的一组核心类和接口。
.:支持基本客户机套接与服务器套接工厂功能所必需的。
.支持基本证书管理功能所必需的。
目前 JSSE 的最新版本可以在: 数字证书的生成和管理]1.了解公钥加密体制(非对称密码体制的基本原理)。
2..理解数字证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安全体制中的应用。
3.理解密钥的生成和管理。
4.掌握利用 keytool 工具实现数字证书的管理四实验结果和分析命令输入1.证书的显示—keytool-genkey -alias myca -keyalgRSA -keysize 1024 -keystore mystore -validity 4000(密钥的生成和存储)2.显示证书的详细信息keytool-list -v -keystore mystore3.将证书导出到证书文件,keytool -export -alias myca -keystore mycalib -file把证书库 mystore 中的别名为 mycaa 的证书导出到证书文件中,它包含证书主体的信息及证书的公钥,不包括私钥,可以公开。
分析1、|2、密钥表示Java用接口表示密钥。
Key接口由包的privateKey与 publicKey接口和巧pto包(属于JCE)中的SecretKey接口扩展。
privateKey与 publicKey表示公开密钥算法的的私有与公开密钥,SecretKey表示对称密钥。
每个Key对象与惟一算法相关联,用Key接口中的getAlgorithmO可以知道密钥对应的算法名。
3、密钥管理和数字证书密钥库(Key Store)是存放私有密钥.公开密钥与证书的容器。
Java平台自带有专属的安全密钥库,称为Java密钥库(JKS,Java Key Store)。
存放在密钥库中可能有两种项目:①密钥项目一一保存私有密钥/公开密钥对,公开密钥存放在格式的专用证书中。
②信任证书项目一一保存包含另一方公开密钥的证书。
》一个密钥库可以存放多个密钥项目和多个信任证书项目,密钥库中每个项目与唯一别名(alias)关联。
Java对密钥库和密钥项目提供用口令(加密)保护。
Java平台提供的keytool程序可以从命令行管理密钥库。
用以下命令可以生成银行和客户的私有密钥/公开密钥对:keytool -genkey -keystore<keystorefilename> -alidity 720<keystorefilename>表示密钥库文件名。
在执行命令时 keytool 会提示输入一些个人信息,用于生成专用证书的主题|(Subject),主题包含了一些证书持有人的信息。
本文提出的方案,客户证书用其中CN域保存支付帐号。
用keytool -export -keystore<keystorefilename> -file<cerfilename> -rfc,可以输出以<cerfile-name>为文件名的信任数字证书。
可以把信任证书发放给信息的接收方。
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类访问和管理密钥库,Keystore类可以读取密钥库中的密钥和证书信息。
Keystore类是个抽象类,由加密服务提供者(CsP)特定实现方法实现。
Keystore对象实例用静态方法getlnstance(string type)生成。
tyPe为密钥库类型,Java平台默认密钥库类型为JKS。
生成Keystore对象后,用load(Inputstreamstream,char[]password)从指定输入流装入Keystore 对象,口令Password用于验证密钥库数据完整性。
用getKey(Stringalias,charllpassword)返回别名为alias的密钥项目,password是密钥的解密口令。
用getCertificate(String alias) 返回别名为alias的证书项目,getCertificate返回一对象,Certificate对象用getpublicKeyo可以读出证书中的公开密钥。
五小结~数字证书就是互联网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串数字,提供了一种在Internet 上验证通信实体身份的方式,其作用类似于司机的驾驶执照或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证。
它是由一个由权威机构—— CA 机构,又称为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发行的,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
数字证书是一个经证书授权中心数字签名的包含公开密钥拥有者信息以及公开密钥的文件。
最简单的证书包含一个公开密钥、名称以及证书授权中心的数字签名。
数字证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有效。
实验二对称密码加密算法的实现一实验名称对称加密算法的实现二实验目的了解密码体制基本原理;【掌握运用 java 平台实现对称加密的相关的类和使用方法;三实验内容了解对称加密体制的基本原理;了解加密体制中密钥的随机生成的实现方法和重要性;了解DESEDE 算法,并运行此算法实现对字符串的加解密。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说明duichenjiami 程序将创建一个 DESEDE 密钥,用它来加密一个字符串,然后对加密的字符串进行解密,最后把密方文和明文一起显示在屏幕上。
由于每次执行时所采用的密钥是不同的,每一次运行所产生的密钥都不一样。
实验代码—import .*; import .*;/***This class creates a TripleDES key, encrypts some text,prints the ciphertext, then decrypts the text and * prints that.,*It requires a JCE-compliant TripleDES engine, like Cryptix' JCE.*/ public class Simple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if != 1) {"Usage: java SimpleExample text"); (1); }String text = args[0];<"Generating a TripleDES key...");;; import .*;/*****This class creates a TripleDES key, encrypts some text, * prints the ciphertext, then decrypts the text and * prints that.}**It requires a JCE-compliant TripleDES engine, like Cryptix' JCE.*/ public classduichenjiam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Exception{ if != 1) {"Usage: java duichenjiami text"); (1); }String text = args[0];。
"Generating a TripleDES key...");;; import .*; import .*;import public classE ncryptDat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SignatureExample**Simple example of using a digital signature.*This class creates an RSA key pair and then signs the text*of the first argument passed to it. It displays the signature * in BASE64, and then verifies the signatur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 public key.*/ public classSignatureExample { publicstatic void main (String[]args) throws Exception {if != 1) {]"Usage: java SignatureExample \"I'm Sunxyang,and text to be signed\"");(1);}"Generating RSA key pair...");KeyPairGenerator kpg = ("RSA"); (1024);KeyPair keyPair = ();"Done generating key pair.");etBytes("UTF8");ncode(signatureBytes));We'll need to reinitialize This ());;} else {"\nSignature did not match.");}}}实验结果五小结数字签名是一种类似写在纸上的普通的物理签名,但是使用了公钥加密领域的技术实现,用于鉴别数字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