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二中2013年原创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1,2章自主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的含量 高二化学自主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D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B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2.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 .加热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H 2,加入少量CuSO 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 ② 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铁)比马口铁(镀锡铁)耐腐蚀
③ 电镀时应把镀件做电解槽的阴极,电镀液通常采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 ④ 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
⑤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反应:O 2+2H 2O+ 4e -
→4OH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
4. 反应mA (s )+nB (g ) pC (g
)△H<0 在一定温度下B 的体积分数(B %)与压强变化的关 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m+n >P ;②x 点表示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③n >p ;④x 点比y 点时的反应速率慢。

A .只有①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①②④
D .只有①和③
5. 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⑤②①③⑥④
B.⑤④②①③⑥
C.⑤④①③②⑥
D.③②⑥④①⑤
6. 可逆反应2A+3B 2C+D 相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A)= 0.5mol/ (L ·min) B.v (B)= 0.01mol/ (L ·s) C.v (C)= 0.35mol/ (L ·min) D.v (D)=0.4mol/ (L ·min)
7.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49.0 kJ·mol -
1
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 △H =-192.9 kJ·mol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CH 3OH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所释放的热量为192.9 kJ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192.9kJ·mol -
1
8.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 (g)+N (g) R (g)+2 L ,反应符合如下图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L 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 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 是液体
D.正反应放热,L 是气体
9. 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 2O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阴极反应:Ni(OH)2 +OH --e -=NiOOH + H 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 -向正极移动 10. 在2LK 2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中,c(SO 42-
)=2.0 mol·L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通电一
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 (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K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0 mol·L -1 B. 1.5 mol·L -1 C.2.0 mol·L -1 D.3.0 mol·L -1
11.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 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乙烷和氧气, 其电极反应式为:C 2H 6+18OH ―—14e -
=2CO 32-
+12H 2O ,2H 2O +O 2+4e -
=4OH -

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通乙烷的电极为正极
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的pH 值逐渐减小
D.正极与负极上参加反应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7 12. 将1mol SO 2和1mol O 2通入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达到平 衡,SO 3为0.3mol 。

若此时移走0.5molO 2和0.5molSO 2,则重新达到平衡后,SO 3的物质的量为( ) A .0.3mol B .0.15mol C .小于0.15mol D .大于0.15mol ,小于0.3mol
选择题答案 班级________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
分)
13.(1)若1.3g 乙炔(C 2H 2)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和水(液体)时放热65kJ ,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在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 2H 4)为燃料和NO 2作氧化剂,这两者反应生成N 2和水蒸气, 又已知:①N 2(g)+2O 2(g)==2NO 2(g) △H =67.7kJ/mol
②N 2H 4(g)+O 2(g)=N 2(g)+2H 2O(g) △H =-534kJ/mol
则肼与NO 2反应生成1mol N 2的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
14.现有可逆反应A(g)+B(g) 3C(g),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
在反应混和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_ __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
的情况。

(2)若乙图中的a 曲线表示200℃和b 曲线表示100℃时的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
热反应。

(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____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

15.右图中电极a 、b 分别为Ag 电极和Pt 电极,电极c 、d 都是石墨电极。

通电一段时间后,在c 、d 两极上共收集到336mL (标准状态)气体。

回答: (1)直流电源中,M 为
极。

(2)Pt 电极上生成的物质是

其质量为 _ _g 。

(3)电源输出的电子,其物质的量与电极b 、c 、d 分别生
成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 。

(4)AgNO 3溶液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下同) ,
AgNO 3溶液的pH ,H 2SO 4溶液的浓度
,H 2SO 4溶液的pH
_。

(5)若H 2SO 4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00%变为5.02%,则原有5.00%的H 2SO 4溶液为 g 。

16.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 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 1;化学反应②:Fe(s)+H 2O(g)
FeO(s)+H 2(g),其平衡常数为K 2,在温度973 K 和1173 K 情况下,K 1、K 2的值分别如下:
请填空: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 2(g)+H 2 CO(g)+H 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的数学表达式:
K 3=________.
(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 1、K 2与K 3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B .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C .升高温度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 .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 的浓度
(5)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 1时刻达到平衡,在t 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 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中t 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