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
果。
方法:选取20011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3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观察组给予微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痊愈21例,显著好转26例,好转13例,治疗总优良率为96.8%;对照组痊愈12例,显著好转21例,好转13例,患者治疗总优良率为75.4%。
两组治疗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办法,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标签:微型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掌指骨骨折
掌指骨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骨折,发病率极高,指骨受到间接暴力或者直接暴力都会出现掌指骨骨折,患者手部功能受限,同时也是困扰外科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疾病,传统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然而手术效果甚微,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微型钢板治疗逐渐在临床治疗中使用[1]。
对2011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3例掌指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比较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3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男81例,女42例,年龄17~62岁,平均(41.6±2.5)岁,其中开放性骨折68例,闭合性骨折55例。
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受伤,掌骨无既往受伤史。
其中粉碎性骨折21例,横形骨折36例,掌骨骨折34例,斜形骨折16例,指骨骨折16例;21例患者合并关节内骨折17处;其中59例患者为急诊手术,31例患者伴随着血管、肌腱、神经损伤。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取患者平卧,在患者臂丛处实行麻醉。
闭合性骨折患者在指背弧或者手背切开,将指伸肌腱旁边的筋膜进行切开;开放性骨折患者在伤口处切开,对骨折部位嵌入软组织及血凝块进行清除,为保留有血运的骨折片避免骨膜剥离[2]。
医生对患者的骨折端进行复位,保证解剖复位。
在掌指骨侧面或者背侧面放置微型钢板,钻孔后拥微型螺钉进行固定。
用螺钉或者克氏针将掌指骨的头部骨折、游离骨块或者基底部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关节内骨折患者则采用L形钢板进行固定。
对于关节囊同时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及保护手术,先将缺损骨块进行植骨后采用钢板固定。
对照组采用的克氏针规格为直径1.0、1.2 mm。
在骨折较远侧面皮肤进行切开,使骨折断端显露,将两枚克氏针自远侧断端骨髓腔分别呈45°~60°斜向掌指骨外侧,针尖自指间关节面两侧或者掌骨头背面穿出皮肤,进行骨折整合后,克氏针自远端交叉穿入近侧骨髓腔内。
在骨折复位后在近侧断端指骨基底部穿入克氏针。
手术完成后将露于皮肤外面的部分进行剪除并折弯,避免对患者造成意外的伤害。
肌腱同时受伤患者采用石膏进行14~31 d的外固定[3]。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观察组未出现感染现象,对照组出现3例创口感染,5例针道感染,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
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12个月的随访,平均5.6个月。
观察组16例合并肌腱损伤患者外固定时间为1~24 d,平均13.9 d。
对照组15例合并肌腱损伤患者外固定时间为10~40 d,平均24.6 d。
随访过程中观察组出现3例由于对钢板不适用导致手指关节僵硬功能恢复差现象,对照组随访过程中11例出现克氏针导致的疼痛,9例出现关节僵硬畸形。
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0~30 d,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60~70 d,同时观察组患者重返岗位时间为15~45 d,对照组重返工作时间为40~75 d。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关节僵硬、畸形等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详见表1。
3 讨论
手部骨折相对精密,功能比较复杂,因此治疗难度较大,同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从患者解剖复位、外固定的牢固与轻巧及患者的功能康复训练三个方式进行。
传统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石膏、小夹板外固定,手法复位等,患者关节无法正常活动,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不利于患者康复。
手术治疗改善了上述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克氏针治疗方法在临床使用多年,较为常见。
然而对于一些不稳定的骨折,克氏针治疗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同时固定效果不好,治疗后患者出现折端分离的现象;克氏针在治疗粉碎性骨折方面时存在的严重的缺陷,手术后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微型钢板手术在多种骨折手术中均可使用,固定效
果良好,同时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对患者手部功能的康复有着良好的作用[4-5]。
然而微型钢板手术的治疗费用较高,手术时间较长同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取出钢板,因此一些患者会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办法。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微型钢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办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型钢板治疗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亦明显少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知,在掌指骨骨折手术中,微型钢板手术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秦志雨.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5(3):23-25.
[2]徐海栋,陈勇,陆萌.掌指骨骨折3种不同治疗方法比较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10(10):423-424.
[3]孙磊.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32(29):56-58.
[4]马鑫,孙鲁源,代杰志.微型外固定架治疗掌指骨开放性粉碎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12(1):154-155.
[5]Al-Qattan M M,Al-Zahrani K,Al-Arfaj N.A modified technique of dental wire fixation for spiral/oblique 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fractures of the fingers [J].Journal of Hand Surgery (European V olume),2010,35(4):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