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_基于黔中城市群的SWOT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中城市群包括贵阳市全部和遵义市、安顺市、 黔东南州、黔南州部分地区, 以贵阳市为中心, 根据 半径划分为三个圈层: 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的核 心圈, 距贵阳环城高速 50 公里以内的带动圈, 距贵 阳环城高速约 100 公里的辐射圈。按照贵州省 十 二五 规划, 将以黔中地区开发区为龙头, 大力培育 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和凯里五个城市, 其中贵阳按 300 万至 500 万人口来规划, 到 2020 年全市人口争 取达到 400 万人左右, 2030 年为 500 万人; 遵义市 人口规模为 200 万, 安顺 100 万, 都匀 80 万, 凯里 80 万至 100 万, 整 个 黔 中地 区 规 划 达 到 2000 万 人 口。[ 4]
城
in Guizhou and A Study of Countermeasures
An SW OT A nalysis Based on t he City Clust er in Central Guizhou
镇 化 发
LI Hong
展
( Si chuan Univ er sit y , Chengd u 610041, Chi na)
现
Abstract: Based o n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sit uat ion of urbanizat ion in
状
Guizhou pro vince, this paper makes a com prehensiv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it
因此, 时至今日, 贵州城镇化仍保持在相当低的 水平。2009 年, 贵州城镇化率只有 29. 9% , 而同期 全国平均水平为 46. 6% 。2009 年贵州省城镇化水 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 16. 7 个百分点。贵 州只有 4 个地级市, 19 个县级市和市辖区, 分别占贵州同行 政区划数的 44. 4% 和 21. 6% ,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一半左右, 一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只有贵阳, 城市 发展极不均衡。[ 1]
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 对策研究
基于黔中城市群的 SW OT 分析
李鸿
经
[ 摘 要] 在分析贵州省城镇化发展 现状的基础 上, 以 贵州经济核 心区黔中城 市群为研 究对象, 采 用 SWO T 分析方法, 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 明, 黔中各 类功能和等级规模 的城市群 的集 合发展能有效修正过往单一 发展极 带来的 弊端, 并且更 能发挥 黔中地区 区位、资源 和产业 等综合 优势。 建议, 黔中城市群应以 十二五 期间交通网路为轴线, 以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为节 点, 构建 有序完 善的点 轴空间格局; 同时, 要准确定位节点城市功能, 优化产业布局, 避免城市产 业空洞化。本文强调, 黔中城市群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的战略组合, 缺一不可。
co mplem ent ar y st rateg ic combinat ion, eit her of w hich is indispensable.
Key Words: Guizhou pro vince; urbanizat ion; cit y clust er in cent ral
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 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 部城市群。目前中国公认的三大城市群是: 以上海 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 的环渤海城市群、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 洲城市群。
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 十二五规划 ) , 在 十二五 期 间, 贵州省将加快培育以贵阳为中心, 以遵义、安顺、 都匀和凯里为支撑, 以贵阳 遵义、贵阳 安顺、贵 阳 都匀和凯里三大城市带为骨架, 以一批重要县 城为节点的黔中城市群, 把其建设成为全省城镇化 的示范区和核心区。[ 3] 具体打造路径是以快速铁路 为发展主轴, 以黔中经济区为战略重点, 以其他重点 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 以快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 网络节点上的城市为重要支撑, 使其能便捷地融入 西部大开发和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城镇化战略新 格局中。
[ 关键词] 贵州省; 城镇化; 黔中城市群; SWO T 分析; 对策研究 [ 中图分类号] F 12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3- 8179( 2011) 03- 0127- 07
济 学
李 鸿
贵
州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分
y clust er in cent ral Guizhou w hich is the economic cent er of this province by using t he SWOT framew ork. T he result s show t hat an int eg rated developm ent of a city cl uster com po sed o f cities w it h dif ferent f unct io ns and sizes can ef f ect iv ely amend t he disadvant ages brought by t he singular development in t he past and on the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 ES ( Phil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 ion)
第 33 卷第 3 期 2011 年 5 月
VOL. 33 NO. 3 M A Y . 2011
内部因素 对策
外部因素
优势
( Strengt h) 1. 基础条件优势
2. 区位交通优势 3. 资源优势 4. 产业优势
劣势
( W eakness) 1. 城市体系不健全
2. 城乡发展差距大 3. 发 展水平 低, 发展方 式 落后
机会
( Oppo rtunity ) 1. 国 家 政策 支 持 2. 经 济 发展 机 遇
二、基于黔中城市群的 SW OT 分析
( 一) 黔中城市群概况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 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以一个或两个特 大城市为中心,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 城 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 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 整的城市 集合体 。[2] 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城市之 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经济联系紧密, 交通与社会生 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 是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中, 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 能够产生 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 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 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目前, 在世界范围内已 形成著名的 5 大城市群: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 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湖
S- O
( 抓住机会 发挥优势) 抓住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
转移机 遇, 发挥黔 中地区 的基础条件、区位、资源和
产业优 势, 努力改 善经济 发展环境
O- W
( 抓住机会 克服劣势) 积极吸取其他地方的发展
nodes t o shape an o rderly and com plet e spatial layout . A t t he sam e t ime, the
f unct ions of t he cities sho uld be clearly defined and indust rial distr ibution be opt i
mized to avoid indust rial hollo w ing- out. T he paper also emphasizes t hat the in
dust 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 ion of the cit y clust er in centr al Guizhou are mut ually
( 二) 黔中城市群 SWOT 分析 1 优势分析 ( 1) 基础条件优势 黔中地区拥有一定规模与数量的城市和城镇。 黔中地区城市密度大, 是贵州经济发展的精华所在, 具有发展城市群的良好条件。贵阳、遵义、安顺、都 匀、凯里等城市及众多小城市和小城镇, 构成了黔中 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基础。目前, 黔中城市群已具有 一定的发展基础。截止 2007 年底, 城市群拥有城镇 人口 1 395 7 万, 占全省城镇人口总数的 84 7% ; 经 济总量达到 1 231 3 亿, 占全省经济总量的 53 9%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 674 亿, 占全省固定 资产投资总额的 82 2% 。[ 5] 贵阳是市区人口超百万 的特大城市, 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 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带和泛珠三 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支点城市, 主要工业产品和 工业行业在全国居于重要的地位。
大城市的优先增长还抑制了次级城市的发展, 造成全省城镇化水平过低。由于资源向中心汇集, 次级城市及城镇的人口与资源外流, 发展受到制约。 尤其是制造业比重过低, 工业化发展缓慢。贵州省 也曾制订了小城镇的长远规划, 试图通过乡镇企业 推动城镇的发展, 但没取得相应成效。作为一个经 济落后的省份, 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经济发展基础差, 公共设施落后, 满足中心城市发展之需后再将有限 的资源分 散到次级城市与 小城镇, 效益并 不明显。 可以说, 过往的大城市优先增长战略, 促成了要素过 度集聚的 极化 , 却没有实现原先期望的 扩散 带 动效应。
在通信领域, 贵州省也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 态势。2009 年, 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完成 465 02 亿 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 25. 07% ,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1 583 28 万户, 比去年同期增长 33 52% , 互联网宽带 接入 用 户 达 到 112 89 万 户, 比 去 年 同 期 增 长 32 61% , 各项指标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5] 作 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通信业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为工 业化的实现和黔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 支撑。
t ral Guizhou should t ake t he t ranspo rtat ion net w ork t o be built dur ing t he 12t h
Five year P lan P erio d as t he ax is, Guiyang , Zuny i, Anshun, Duyun, Kaili as the
Guizhou; SW OT analysis; st udy of co unt erm easures
127
经济Biblioteka 学李 鸿 贵 州 城 镇 化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及 对 策 研 究
128
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增长极理论的影响, 贵州省长期主张优先发
受 展中心城市贵阳市形成极核点, 以求带动次 级城市及小 城镇的发 展。20 世纪 80 年代 后, 长期的单一增长极战略促进中心城市贵阳市获 得迅速的发展, 极核特征日益突出, 成为典型的首位 城市。由于城市首位度过高, 城市病 日益严重, 城 市拥挤、交通不畅。过度的要素聚集不仅没有带来 规模效益, 反而使要素成本逐渐增加, 抑制了投资, 使城市发展缺乏强大产业支撑, 城市空洞化日益严 重。
析 及 对 策 研
ot her hand can g ive f ull play t o t he g eo graphical, resource and industr ial adv ant a
究
ges of cent ral Guizhou. In co nclusion, it is sug gest ed that t he cit y clust er in cen
城
in Guizhou and A Study of Countermeasures
An SW OT A nalysis Based on t he City Clust er in Central Guizhou
镇 化 发
LI Hong
展
( Si chuan Univ er sit y , Chengd u 610041, Chi na)
现
Abstract: Based o n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sit uat ion of urbanizat ion in
状
Guizhou pro vince, this paper makes a com prehensiv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it
因此, 时至今日, 贵州城镇化仍保持在相当低的 水平。2009 年, 贵州城镇化率只有 29. 9% , 而同期 全国平均水平为 46. 6% 。2009 年贵州省城镇化水 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 16. 7 个百分点。贵 州只有 4 个地级市, 19 个县级市和市辖区, 分别占贵州同行 政区划数的 44. 4% 和 21. 6% , 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一半左右, 一百万以上人口特大城市只有贵阳, 城市 发展极不均衡。[ 1]
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 对策研究
基于黔中城市群的 SW OT 分析
李鸿
经
[ 摘 要] 在分析贵州省城镇化发展 现状的基础 上, 以 贵州经济核 心区黔中城 市群为研 究对象, 采 用 SWO T 分析方法, 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 明, 黔中各 类功能和等级规模 的城市群 的集 合发展能有效修正过往单一 发展极 带来的 弊端, 并且更 能发挥 黔中地区 区位、资源 和产业 等综合 优势。 建议, 黔中城市群应以 十二五 期间交通网路为轴线, 以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为节 点, 构建 有序完 善的点 轴空间格局; 同时, 要准确定位节点城市功能, 优化产业布局, 避免城市产 业空洞化。本文强调, 黔中城市群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的战略组合, 缺一不可。
co mplem ent ar y st rateg ic combinat ion, eit her of w hich is indispensable.
Key Words: Guizhou pro vince; urbanizat ion; cit y clust er in cent ral
城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 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群、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 部城市群。目前中国公认的三大城市群是: 以上海 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 的环渤海城市群、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 洲城市群。
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 十二五规划 ) , 在 十二五 期 间, 贵州省将加快培育以贵阳为中心, 以遵义、安顺、 都匀和凯里为支撑, 以贵阳 遵义、贵阳 安顺、贵 阳 都匀和凯里三大城市带为骨架, 以一批重要县 城为节点的黔中城市群, 把其建设成为全省城镇化 的示范区和核心区。[ 3] 具体打造路径是以快速铁路 为发展主轴, 以黔中经济区为战略重点, 以其他重点 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 以快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 网络节点上的城市为重要支撑, 使其能便捷地融入 西部大开发和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城镇化战略新 格局中。
[ 关键词] 贵州省; 城镇化; 黔中城市群; SWO T 分析; 对策研究 [ 中图分类号] F 12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3- 8179( 2011) 03- 0127- 07
济 学
李 鸿
贵
州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rbanization
分
y clust er in cent ral Guizhou w hich is the economic cent er of this province by using t he SWOT framew ork. T he result s show t hat an int eg rated developm ent of a city cl uster com po sed o f cities w it h dif ferent f unct io ns and sizes can ef f ect iv ely amend t he disadvant ages brought by t he singular development in t he past and on the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 ES ( Phil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 ion)
第 33 卷第 3 期 2011 年 5 月
VOL. 33 NO. 3 M A Y . 2011
内部因素 对策
外部因素
优势
( Strengt h) 1. 基础条件优势
2. 区位交通优势 3. 资源优势 4. 产业优势
劣势
( W eakness) 1. 城市体系不健全
2. 城乡发展差距大 3. 发 展水平 低, 发展方 式 落后
机会
( Oppo rtunity ) 1. 国 家 政策 支 持 2. 经 济 发展 机 遇
二、基于黔中城市群的 SW OT 分析
( 一) 黔中城市群概况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 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以一个或两个特 大城市为中心, 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 城 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 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 整的城市 集合体 。[2] 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城市之 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经济联系紧密, 交通与社会生 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 是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中, 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 能够产生 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 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 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目前, 在世界范围内已 形成著名的 5 大城市群: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 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湖
S- O
( 抓住机会 发挥优势) 抓住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
转移机 遇, 发挥黔 中地区 的基础条件、区位、资源和
产业优 势, 努力改 善经济 发展环境
O- W
( 抓住机会 克服劣势) 积极吸取其他地方的发展
nodes t o shape an o rderly and com plet e spatial layout . A t t he sam e t ime, the
f unct ions of t he cities sho uld be clearly defined and indust rial distr ibution be opt i
mized to avoid indust rial hollo w ing- out. T he paper also emphasizes t hat the in
dust 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 ion of the cit y clust er in centr al Guizhou are mut ually
( 二) 黔中城市群 SWOT 分析 1 优势分析 ( 1) 基础条件优势 黔中地区拥有一定规模与数量的城市和城镇。 黔中地区城市密度大, 是贵州经济发展的精华所在, 具有发展城市群的良好条件。贵阳、遵义、安顺、都 匀、凯里等城市及众多小城市和小城镇, 构成了黔中 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基础。目前, 黔中城市群已具有 一定的发展基础。截止 2007 年底, 城市群拥有城镇 人口 1 395 7 万, 占全省城镇人口总数的 84 7% ; 经 济总量达到 1 231 3 亿, 占全省经济总量的 53 9%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 674 亿, 占全省固定 资产投资总额的 82 2% 。[ 5] 贵阳是市区人口超百万 的特大城市, 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也是 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带和泛珠三 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支点城市, 主要工业产品和 工业行业在全国居于重要的地位。
大城市的优先增长还抑制了次级城市的发展, 造成全省城镇化水平过低。由于资源向中心汇集, 次级城市及城镇的人口与资源外流, 发展受到制约。 尤其是制造业比重过低, 工业化发展缓慢。贵州省 也曾制订了小城镇的长远规划, 试图通过乡镇企业 推动城镇的发展, 但没取得相应成效。作为一个经 济落后的省份, 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经济发展基础差, 公共设施落后, 满足中心城市发展之需后再将有限 的资源分 散到次级城市与 小城镇, 效益并 不明显。 可以说, 过往的大城市优先增长战略, 促成了要素过 度集聚的 极化 , 却没有实现原先期望的 扩散 带 动效应。
在通信领域, 贵州省也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 态势。2009 年, 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完成 465 02 亿 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 25. 07% , 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1 583 28 万户, 比去年同期增长 33 52% , 互联网宽带 接入 用 户 达 到 112 89 万 户, 比 去 年 同 期 增 长 32 61% , 各项指标均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5] 作 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 通信业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为工 业化的实现和黔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 支撑。
t ral Guizhou should t ake t he t ranspo rtat ion net w ork t o be built dur ing t he 12t h
Five year P lan P erio d as t he ax is, Guiyang , Zuny i, Anshun, Duyun, Kaili as the
Guizhou; SW OT analysis; st udy of co unt erm easures
127
经济Biblioteka 学李 鸿 贵 州 城 镇 化 发 展 现 状 分 析 及 对 策 研 究
128
一、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增长极理论的影响, 贵州省长期主张优先发
受 展中心城市贵阳市形成极核点, 以求带动次 级城市及小 城镇的发 展。20 世纪 80 年代 后, 长期的单一增长极战略促进中心城市贵阳市获 得迅速的发展, 极核特征日益突出, 成为典型的首位 城市。由于城市首位度过高, 城市病 日益严重, 城 市拥挤、交通不畅。过度的要素聚集不仅没有带来 规模效益, 反而使要素成本逐渐增加, 抑制了投资, 使城市发展缺乏强大产业支撑, 城市空洞化日益严 重。
析 及 对 策 研
ot her hand can g ive f ull play t o t he g eo graphical, resource and industr ial adv ant a
究
ges of cent ral Guizhou. In co nclusion, it is sug gest ed that t he cit y clust er in 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