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7《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7《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科学
家詹姆斯·E·洛夫洛克和玛格丽特·S·罗思克合著的《只有一个地球》。
课文主要从
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类应该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地球和宇宙的概念也有了
一定的认识。
但环保意识可能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
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的渺小和珍贵,增强环保意
识,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
2.难点:领悟课文中的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太空遥望地球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
受地球的渺小和珍贵。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合作
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中
的环保理念。
六. 教学准备
1.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相关环保资料:用于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写作纸张:用于课后小练笔。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设置太空遥望地球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名宇航员,俯瞰地球,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确保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探讨课文中的环保理念。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他们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
教师展示相关环保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然后,学生进行课后小练笔,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
6.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地球的渺小和珍贵,提醒学生要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7.家庭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保护地球的短文。
8.板书设计
本文的主要板书内容有:
–课文标题:《只有一个地球》
–课文大意:地球的渺小、地球环境的恶化、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环保理念: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教学设计时长:45分钟。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改进措施。
以下是对本次《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的反思及改进措施。
一、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问题一:在导入环节,部分学生对太空遥望地球的情境兴趣不高,导
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解决办法: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球和宇宙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渺小和美丽,激发他们的兴趣。
2.问题二:在呈现环节,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存在困难。
解决办法:在呈现环节,教师可以分段讲解课文,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问题三:在操练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时,部分小组讨论效果不佳,课
堂氛围较为沉闷。
解决办法:在操练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适时参与各小组的讨论,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提高讨论效果。
4.问题四:在拓展环节,部分学生对环保资料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
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解决办法:在拓展环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并将课文内容与实例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环保理念的理解。
5.问题五:在家庭作业环节,部分学生对写作存在抵触情绪,作业完成
质量不高。
解决办法:在家庭作业环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写作任务,如编写一则环保宣传标语、设计一个环保主题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作业完成质量。
二、改进措施
1.增强导入环节的趣味性:通过展示地球和宇宙的图片、视频等,让学
生直观地感受到地球的渺小和美丽,激发他们的兴趣。
2.细化呈现环节的教学内容:分段讲解课文,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设置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3.提高操练环节的互动性: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适时参与各小组的
讨论,给予他们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提高讨论效果。
4.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拓展: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环保实例,引导
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并将课文内容与实例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环保理念的理解。
5.优化家庭作业设计:设置有趣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
高作业完成质量。
6.注重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他们的积极
性,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讨。
7.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8.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教材,提升自己的教学水
平和课堂调控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以上反思和改进措施,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提
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成长,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
以下是对《只有一个地球》作业设计的说明。
1.作业内容
(1)课后小练笔: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关于保护地球的短文。
(2)研究性学习:调查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3)亲子活动: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2.作业要求
(1)课后小练笔:要求字数在200-300字左右,内容具体,有感悟。
(2)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入调查生活中存在的环保问题,分析问题
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3)亲子活动:要求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将所学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作业评价
(1)课后小练笔: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环保意识的体现。
(2)研究性学习:评价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亲子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家庭合作情况。
二、专家点评
专家点评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对本次教学设计的专家点评。
1.教学内容
专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扣课文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业
设计具有针对性。
2.教学方法
专家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教学效果
专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较高,合作能
力和环保意识得到了培养。
4.作业设计
专家认为,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和亲子活动,将课堂延伸到了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
5.教学建议
专家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的针
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6.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
的需求。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
自主学习能力。
(3)继续关注环保教育,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专家点评,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改进措施。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