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的鸭蛋》教案
篇一:《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详案)
《端午的鸭蛋》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灵璧中学张军年级:八年级时间:2021、05、19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4、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合作探究,深入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激趣、导入
下面我给大家一首诗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边贡
1.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来历如何?
明:端午节,屈子即屈原,遗俗指的是端午节
2.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棕子,吃蛋……),多媒体出示端午习俗图片。
3.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
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自己过端午的一片回忆性的散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读音
2、你觉得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你感受到了什么?
3、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
三、合作探究、把握内容
1、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请以“这是的鸭蛋,因为(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为句式说一段话。
示例:这是与众不同的鸭蛋,因为“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
名声远播居然让苏南,浙江的人因此对你肃然起敬。
与众不同居然可以成批成批输出双黄鸭蛋
令人惊喜切开之后,圆圆的两个黄,竟然如此让人惊喜不已。
”
历史悠久(“老”、“老字号” )连200多年前的《随园食单·小菜单》就有了记载
质细而油多居然让人如此让人垂涎欲滴。
吃法多样除了“可以带壳切开吃”“可以用筷子挖着吃”“竟然可以和豆腐炒着吃
色彩鲜艳蛋壳是淡青色的,蛋白是白色的,蛋黄是红色的。
小结: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
这种赞美,这种自 1
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
四、品味语言
1,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
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本文的语言特色
1、口语色彩浓厚
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
4、淡淡的幽默
五、小结
1、你认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2、总结写法:借物抒情
3、这篇民俗散文,以闲适自由,平淡有味的语言介绍了家乡高邮的端午风俗,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六、拓展延伸
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吗?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保护传统节日,珍视传统文化!
十、布置作业
用你的笔,把你家乡的风俗文化赞扬一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