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遗传病概率 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遗传概率训练题
一、单选题
1.已知人的有耳垂(A)对无垂(a)为显性。
某家系三代6人的耳垂遗传情况如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儿子、儿媳基因组成有可能不同
B.祖父、祖母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C.祖父、祖母、儿子、儿媳基因组成可能相同
D.儿子、儿媳再生一个孩子,是有耳垂的机率为50%
2.一对夫妇都能卷舌,基因型皆为Rr,他们子女的基因型为Rr的可能性是()A.0B.1/4C.1/2D.3/4
3.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及种子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
()
A.红色,Dd,Dd 或DD B.黄色,dd,Dd 或dd
C.红色,Dd,Dd 或dd D.黄色,dd,Dd 或DD
4.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缺乏半乳糖代谢途径中的酶。
患此病的婴儿常出现拒乳、体重不增加、低血糖等症状。
有一对夫妻表现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此病。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B.第一个孩子患病,则第二个孩子正常C.近亲结婚会导致该病患病率增加D.患者应避免摄入半乳糖
5.人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
如果父亲表现型为有耳垂,母亲表现型为无耳垂。
这对夫妇生下一个表现型为有耳垂的孩子,其概率为()
A.100%或50%B.50%或25%C.25%D.0%
6.如图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如图为甲、乙两个家庭(非近亲)的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症的病因分别是缺乏酶⑥和酶⑥
B.家系乙中⑥-4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
C.家系甲中⑥-3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来减缓症状
D.两家系中6号个体婚配,孕期内应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
7.某地草地贪夜蛾(二倍体)幼虫大量啃食植物的茎和叶,严重危害农作物。
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对其防治一段时间后,其抗药性快速增强。
研究发现其常染色体上抗性相关基因a 可突变为a l、a2,。
对该地草地贪夜蛾的基因型及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草地贪夜蛾的基因型及比例
A.a、a l、a2的区别在于碱基对的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B.a l、a2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C.该种群中a l、a2基因频率分别为21.9%和51.9%
D.a、a l、a2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8.人眼睑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一个家庭中成员眼睑的性状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祖父、祖母基因组成一定不同B.儿子、儿媳基因组成可能相同
C.祖父、祖母、儿子、儿媳基因组成可能相同D.儿子、儿媳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机率为50%
二、综合题
9.人的油耳和干耳是一对相对性状,产生的耳垢分别是油性和干性的,受到一对基因
(A/a)控制,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单位:个)
(1)根据第______个组合,可以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人的耳垢的油性和干性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与人的性别有关______。
(2)若一对夫妇都是油耳,生了一个干耳儿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油耳女孩的概率是______,这个孩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请用语言文字解释该油耳女孩的概率和基因组成______。
(3)若一对夫妇都是干耳,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精子”“卵细胞”或“体细胞”)中的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
(4)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中耳垢的油耳和干耳两种性状比例没有出现典型的3:1,其原因是______。
(5)请尝试分析组合三的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可能情况______。
10.如图是人类某种遗传病(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的家族遗传谱系。
请据图回答:
(1)图中I1、I2表现正常,而后代出现了患病个体,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
(2)由图可推断该遗传病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⑥4含有d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
(3)I1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基因的组成及比例________。
(4)致病基因在I2和⑥5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其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
(5)若⑥12患遗传病的概率为50%,则⑥8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6)⑥10与⑥12之间不能婚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7)若某一性状由I2传给⑥7,由⑥7传给⑥12,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____染色体上。
(8)若⑥8的基因组是Dd,⑥7和⑥8第二胎生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是____。
11.人的前额V型发际和平直发际是一对相对性状(用E、e表示其控制基因)。
如图是某家族前额发际性状的遗传图谱。
请据图回答:
(1)该家族中个体9与个体3的性状不同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2)根据图谱中个体________的性状(填数字),可推断________是隐性性状,它是由
________控制的。
(3)据图推断:个体4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个体8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个体8和9
这对夫妇积极响应国家“三胎”政策,再生一个V型发际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
(4)个体1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对染色体,其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
12.水稻是两性花,可进行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在水稻的杂交实验中,去雄是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备可操作性。
袁隆平院士发现在长日照下有雄性不育水稻(雄蕊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花粉,但雌蕊可接受育性正常植株的花粉而繁殖后代),可利用其进行杂交育种。
已知水稻的雄性不育和育性正常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B、b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雄性不育水稻和育性正常水稻在长日照下进行人工异花传粉,所得子一代全部表现为育性正常,则雄性不育为___________性性状。
(2)将(1)中的亲代水稻在长日照下进行间行种植,育性正常水稻所结籽粒的育性为
___________,所结籽粒中胚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雄性不育水稻所结籽粒的育性为___________,所结籽粒中胚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雄性不育水稻在短日照下表现为育性正常,且经检测其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为获得大量雄性不育水稻,应先将雄性不育水稻在___________条件下种植,再将所结籽粒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即可达到目的。
(4)综上所述,雄性不育性状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
13.综合应用:公元600年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蚕不交者亦产子,子后为蚕”。
这种生殖和发育的方式,在昆虫中较为常见。
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展示了蜜蜂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的数目。
据图甲可知:蜜蜂的性别是由_____________决定的。
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染色体为
_______条。
雄蜂体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填“成对”或“不成对”)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常见的体色为褐色和黑色,受基因B、b控制。
如图乙将褐色蜂王与黑色雄蜂杂交,子代全为褐色,则褐色为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图中序号⑥、⑥、⑥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蜂和新蜂王,基因组成相同,但由于食物和生长环境等不同,两者体型、寿命及生殖器官发育程度都不相同,这说明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为某家族的白化病遗传图解(基因用A、a表示),据图分析回答。
(1)人的正常肤色与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白化病患者皮肤和毛发出现明显的白化现象,原因是体内缺少了正常基因,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
(2)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该遗传病属于填______(“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图中3号的基因型是______。
图中4号和9号虽然表现正常,但他们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们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分别是______。
(4)图中3号和4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
(5)图中的4号的直系血亲有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1)显性性状(基因)和隐性性状(基因)的判断:⑥显性性状(基因)的判断:亲代中有而子代中消失了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以简记为“有中生无,有为显性”。
如孟德尔豌豆实验中,纯种高茎和矮茎杂交的下一代(子一代)中,矮茎性状没有了,符合“有中生无”,则高茎性状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⑥隐性性状(基因)的判断:亲代中都没有的性状在子代却出现了,且比例接近3:1,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简记为“无中生有,有为隐性”。
如孟德尔豌豆实验中,均为高茎的子一代的下一代(子二代)中出现了矮茎,符合“无中生有”,则矮茎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对基因在祖孙三代的遗传情况是:
由“孙子无耳垂,而儿子、儿媳有耳垂”推知:儿子、儿媳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
由“祖父、祖母、儿子(基因组成是Aa)都是有耳垂”推知:祖父、祖母都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祖父、祖母至少一人含有一个隐性基因a;即祖父祖母的基因组成是:Aa×Aa(遗传图如上图所示)或AA×Aa或Aa×AA;如图所示: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儿子、儿媳基因组成是一样的,都是Aa,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祖父祖母的基因组成是:Aa×Aa或AA×Aa或Aa×AA,所以祖父、祖母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祖父、祖母、儿子、儿媳基因组成可能相同,都是Aa,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儿子、儿媳再生一个孩子,是有耳垂的机率为75%,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详解】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Rr,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中看出,他们子女的基因型是RR、rr或Rr,子女的基因型为Rr的可能性是
1/2,C 正确。
故选C。
3.B
【解析】
【分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则红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果皮黄色番茄的基因组成是dd。
(3)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实的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因此基因发生改变的是植物产生的种子,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
【详解】
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是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
所以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型分别是黄色、dd。
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多个柱头上,形成种子胚的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Dd或dd。
故选B。
4.B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因此一对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病的孩子(基因用A、a表示),表明该夫妇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如Aa,患病的孩子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正常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因此该夫妇可以生育正常孩子。
综上分析得出:半乳糖血症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如果该夫妇再次生育应进行基因筛查,第二个孩子正常概率为75%,患病概率25%。
近亲结婚会增加生育患儿的几率;患者缺乏半
乳糖代谢途径中的酶,不能消化半乳糖,因此患者应避免摄入半乳糖,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详解】
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题干知道:“父亲有耳垂,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母亲无耳垂、基因型为aa”。
则该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1)若父亲有耳垂基因型为AA,母亲无耳垂基因为aa,则该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这对夫妇生下一个表现型为有耳垂的孩子,其概率为100%。
(2)若父亲有耳垂基因型为Aa,母亲无耳垂基因为aa,则该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这对夫妇生下一个表现型为有耳垂的孩子,其概率为50%,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6.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若酶⑥缺乏,苯丙氨酸只能通过代谢生成苯丙酮酸患苯丙酮尿症,缺乏酶⑥尿黑酸会在体内积累,患尿黑酸症,该实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分析图2:苯丙酮尿症和尿黑酸症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症的病因分别是缺乏酶⑥和酶⑥,A错误。
B.家系乙中II-4的基因型为AA或Aa,且比例为1:2,故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B错误。
C.家系甲中II-3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后,产生的苯丙酮酸减少,可以减缓症状,C正确。
D.两家系的6号个体均不含对方家系的致病基因,孩子体内的致病基因没有纯合的可能,也就不可能患病,所以孕期内不需要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基因的频率=基因个数÷全部等位基因数×100%。
【详解】
A.a、a1、a2属于复等位基因,区别在于碱基对的数目、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
B.a产基因突变生a1、a2,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正确。
C.a1基因频率=(18+1×2+15)÷(100×2)×100%=17.5%,a2基因频率=(24+15+22×2)÷(100×2)×100%=41.5%,C错误。
D.a、a1、a2属于复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C。
8.C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
【详解】
假设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基因。
儿子是双眼皮,儿媳是双眼皮,却生出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孩子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孩子的基因来自父母。
说明儿子和儿媳双方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即是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A.通过分析知儿子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那么祖父和祖母的基因组成可能都是Aa;也有可能是AA和Aa,A错误。
B.儿子儿媳的基因应该是相同的,都为Aa,B错误。
C.祖父、祖母、儿子、儿媳基因组成可能相同,都为Aa,C正确
D.儿子、儿媳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机率为75%,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子代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9.(1)一无关
(2)Aa、Aa3/8AA或Aa##Aa或AA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均为Aa,分别产生A 和a两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率均等,所以这对夫妇能产生AA、Aa、aa三种基因型的后代,AA和Aa为油耳,aa为干耳,二者为3:1。
这对夫妇产生的后代中,男女比例均等。
即3/4油耳后代中,有1/2的为女性,所以生一个油耳女孩子的可能性为3/8。
(3)体细胞
(4)在调查的油耳对象中,除了Aa×Aa,还有AA×AA和AA×Aa(意思正确即可)
(5)亲代油耳的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亲代干耳的基因型为aa;子代油耳的基因型是Aa,干耳的基因型为aa
【解析】
【分析】
(1)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当控制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可以判断出子代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可以判断出子代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组成一定是两个隐性基因,其中一个隐性基因来自父本,另一个隐性基因来自于母本。
(4)从性染色体的来源看,是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染色体是X 还是Y,是X就是女儿,是Y就是儿子。
(1)
由分析可知,根据第一个组合可知,都是油耳的双亲婚配,其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干耳,则可以判断干耳为隐性性状,油耳为显性性状。
根据油耳和干耳在在男孩和女孩中出现的概率相近,说明油耳和干耳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2)
干耳为隐性性状,则其基因组成为aa;油耳为显性性状,则其基因组成为AA或Aa。
儿子是隐性性状(干耳),其基因组成一定是两个隐性基因aa,其中一个隐性基因a来自父亲,另一个隐性基因a来自母亲,又因为父母都是显性性状(油耳),一定含有显性基因
A,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油耳孩子的概率是3/4,原因如下面的遗传图解。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油耳女儿的概率是
3/4×1/2=3/8,其基因组成是AA或Aa。
(3)
一对干耳的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则从男孩的性状上看,体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完全相同,最可能是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
(4)
油耳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则在组合一中,基因层次上有AA×AA、AA×Aa和Aa×Aa 三种情况。
如果出现典型的比例3:1,那么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Aa,即只有Aa×Aa情况。
但在组合一中,不仅有Aa×Aa情况,还可能有AA×AA和AA×Aa情况,则子代中耳垢的油耳和干耳两种性状比例没有出现典型的3:1。
(5)
组合三中的双亲性状是干耳×油耳,干耳的基因组成为aa,油耳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则可能存在aa×AA和aa×Aa两种情况。
如果双亲基因组成是aa×AA,则其子代的基因组成都是Aa,性状是油耳。
如果双亲的基因组成是aa×Aa,则其子代基因组成分别是Aa、aa,比例为1:1,性状分别是油耳、干耳。
根据表格中组合三的子代油耳与干耳的比例可知,双亲的基因组成大多数为aa×AA,少数为aa×Aa,则组合三中,油耳亲代的基因型为AA或Aa,干耳亲代的基因型为aa,油耳子代的基因型为Aa,干耳子代的基因型是aa。
10.(1)变异
(2)隐性2/3
(3)D:d=1:1
(4)精子22条+X
(5)Dd
(6)⑥11与⑥12是表兄妹,携带相同致病隐性基因的可能性大,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
(7)Y
(8)1/4或25%
【解析】
【分析】
(1)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1)
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
图中I1、I2都正常,而后代出现了患病个体,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
(2)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I1、I2都正常,而子代出现患病,由此可推断正常是显性,该遗传病是隐性,即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
图中I1、I2都正常,⑥5患病,表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I1、I2亲代的基因组成杂合体,即Dd。
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看出,I1的基因是Dd,⑥5的基因是dd,正常子代个体中含有d基因的个体占2/3,因此⑥4携带d基因的几率是2/3。
(3)
由(2)可知I1的基因是Dd,因此,I1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基因的组成及比例:D:d=1:1.
(4)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据图可见:致病基因在I2(男)和⑥5(女)间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因为⑥5是女性,所以I2(男)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X和22条+Y,所以致病基因在I2和⑥5间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其染色体组成是22条+X。
(5)
⑥8正常的女性的基因是DD或Dd,若⑥12患遗传病的概率为50%,则⑥8的基因组成是
Dd.,若⑥8正常的女性的基因是DD,则后代都是正常的。
(6)
⑥10和⑥12是近亲,携带相同的致病基因,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如上图1分析可知,二者婚配产生不正常后代的机会是25%。
⑥10与⑥12之间不能婚配的原因是
⑥11与⑥12是表兄妹,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大。
(7)
男性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只会传给儿子,而不会传给女儿;这是因为: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
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可见,如果一个性状总是由⑥2传给⑥7,由⑥7传给⑥12,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
(8)
分析可知⑥7的基因组成是dd,若⑥8的基因组是Dd,遗传图解如下图所示:
分析可知,子代健康的概率是50%,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各50%,所以若⑥8的基因组是Dd,⑥7和⑥8第二胎生一个健康女孩的概率是50%×50%=25%。
11.(1)变异
(2)1、2、6V型发际隐性基因
(3)Ee EE或Ee1/12
(4)23X或Y
【解析】
【分析】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1)
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
因此家族中个体9与个体3的性状不同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
人的V型发际和平直发际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一对相对性状。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在题干中第一代1和2父母都是平直发际,第二代儿子6却出现了V型发际,可推断V型发际是隐性性状,它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儿子6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于1父亲和2母亲,说明父母的基因组成中都带有隐性基因e,父母表现为平直发际,则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Ee,遗传图解如下:
(3)
据图可知个体10的基因组成是ee,其成对基因分别来自于个体3(父亲)和个体4(母亲),说明父母的基因组成中都带有隐性基因e。
个体4(母亲)表现为显性性状“平直发际”,那么推断:个体4带有显性基因,其基因组成是Ee。
个体9表现为显性性状“平直发际”,但其一定带有父亲3给的隐性基因e,因此推断个体9的基因组成是Ee。
据第二问的遗传图解知,虽然个体8表现为显性性状“平直发际”,但其基因组成无法确定,有可能是
EE,占概率1
3
,有可能是Ee,占概率
2
3。
当个体8的基因组成是EE,那么其与个体9(基因组成是Ee)是无法生出V型发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