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探析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培养具
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科研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兴国”的实施,高校为
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和,为科技的进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科研对高校的发展乃至整个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办高校作
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科研作为重要职能之一。

随着民
办高校的稳步发展,也为了不断提升内涵和实力,有些民办高校开始重视
科研工作。

但总体而言,民办高校的科研实力还较薄弱。

本文就山东省民
办高校的科研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对其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
总结。

一、民办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
山东省的民办高校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起步,只有二十年的发展,
而学校最直接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所以很多民办高校对科研的认识较晚、
意识淡薄,这直接造成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实力薄弱。

总体而言,民办高
校的科研工作呈现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科研水平低
2.专业性研究较少,研究较多。

3.成果少
本人所在学校的中国知网中文全文中只能检索1999至2022年的期刊。

我们将山东省的八所民办院校作为代表进行调查,能够搜索到的该校教师
参与的成果统计如下:
山东英才学院2篇,分别于2006年发表电脑知识与技术(交流)与2007年发表于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上述八所院校中,烟台南山学院和青岛滨海学院均于2005年3月升格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山东英才学院和山东万杰医学院于202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青岛黄海学院、山东协和职业技学院于2022年4月刚刚升为本科院校;山东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为专科院校。

二、制约民办高校科研的因素
制约民办高校科研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民办高校对科研的重视不够
2.科研投入不够
3.民办高校科研实力较弱
科研对人才和的要求较高,而民办高校目前尚面临着资金短缺和人才不足的现实约束。

民办高校几乎都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科研队伍,进行科研就没有依托。

民办高校的教师基本上分为两种:年轻教师和从公办高校聘请的老教授。

年轻教师理论功底不够坚实,科研能力较低,短期内不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从公办高校聘任的老教授大多从事工作,且年龄较大,精力有限,科研动力不足。

4.教师缺少科研时间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有些民办高校为了节省资金,所聘用的教师往往比需求的少,所以教师工作量就比较大;二是民办高校教师的工资都
分为“基本工资”和“课时费”两部分,基本工资往往较低,教师为了提高工资,课时量就需要增加。

据笔者所调查的几所民办高校,每位教师每周上课为18学时左右,许多教师的课时量超过20学时,而且都教授两三门课,这就导致教师没有时间去进行科研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